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6569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docx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1.“十九大”聚焦绿色发展理念“打赢盐天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有关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将废旧电池进行直接填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

C.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溉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又可减少酸雨的危害

D.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制成沼气

【答案】A

【解析】分析:

A.废旧电池做填埋处理,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对土壤造成污染;B.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C.将煤进行气化处理,可以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D.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桔杆、动物粪便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

详解:

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如果直接填埋,会对土壤造成污染,A错误;开发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B正确;推广煤的干馏、气化、液化技术,提供清洁、高效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提高煤的使用率,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危害,C正确;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桔杆、动物粪便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D正确;正确选项A。

2.据报道,2012年俄罗斯科学家再次合成117号元素。

本次实验生成了6个新原子,其中5个

,1个

下列关于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元素X的两种不同核素B.电子数相差1

C.中子数分别为176和177D.它们互为同位素

【答案】B

【解析】分析:

A.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B.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D.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3.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的裂化B.油脂的皂化C.石油的分馏D.煤的干馏

【答案】C

【解析】分析:

A.石油的裂化是让大分子烃类有机物成为小分子烃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B.油脂在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硬脂酸钠和甘油,有新物质生成;C.石油分馏是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D.煤隔绝空气加强热,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

石油的裂化是让大分子烃类有机物成为小分子烃的过程,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油脂在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硬脂酸钠和甘油,硬脂酸钠属于肥皂的主要成分,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石油分馏是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正确;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煤焦油、粗氨水、焦炉气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正确选项C。

4.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氧气和臭氧B.H2O和D2OC.乙醇和甲醇D.正丁烷和异丁烷

【答案】D

【解析】分析:

A.氧气和臭氧属于同素异形体;B.H2O和D2O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同一物质;C.乙醇和甲醇结构相似,属于同系物;D.正丁烷和异丁烷属于同分异构体。

详解:

氧气和臭氧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A错误;H2O和D2O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结构相同,二者为同一物质,B错误;乙醇和甲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C错误;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所以属于同分异构体,D正确;正确选项D。

5.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图表示正确的是

A.甲烷的球棍模型:

B.S2-的结构示意图:

C.乙烯的结构简式:

 CH≡CHD.羟基的电子式:

【答案】D

【解析】分析:

A.球棍模型突出的是原子之间的成键的情况及空间结构;B.S2-核外有18个电子;C.化合物的最简式是其各元素原子个数的最简比;D.羟基中氧原子含有一个孤电子,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单键。

详解:

甲烷分子中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半径,且是正四面体结构,A错误;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错误;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CH,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C错误;羟基中氧原子含有一个孤电子,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单键,所以其电子式为:

,D正确;正确选项D。

6.下列物质只含共价键的是

A.MgCl2B.N2C.Na2O2D.KOH

【答案】B

【解析】分析:

A.MgCl2只含有离子键;B.氮气中只含有共价键;C.Na2O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KOH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详解:

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A错误;N2为非金属单质,氮气中只含有共价键,B正确;Na2O2属于离子化合物,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C错误;KOH属于离子化合物,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错误;正确选项B。

7.下列各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处同一平面的是

A.乙烷B.乙醇C.甲苯D.氯乙烯

【答案】D

【解析】分析:

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详解:

甲烷具有正四面体结构,乙烷中含有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A错误;乙醇中含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B错误;甲苯含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C错误;乙烯具有平面型结构,氯乙烯可看作是一个氯原子取代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D正确;正确选项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做题时注意从甲烷、乙烯、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8.下列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油脂B.氨基酸C.淀粉D.葡萄糖

【答案】C

【解析】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常见的天然高分子为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等。

详解:

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淀粉的分子量由几万到几十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正确;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正确选项C。

9.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与稀盐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答案】B

考点:

考查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的知识。

10.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时,克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食盐和蔗糖熔化B.氢氧化钠和单质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答案】C

【解析】分析:

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相同类型的晶体,克服的相互作用力相同,离子晶体克服的是离子键,分子晶体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原子晶体克服的是共价键,金属晶体克服的是金属键。

详解:

食盐是离子晶体,蔗糖是分子晶体,熔化克服作用力分别为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A错误;氢氧化钠是离子晶体,硫是分子晶体,熔化克服作用力分别为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B错误;碘、干冰都是分子晶体,升华均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正确;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氧化钠是离子晶体,熔化克服作用力分别为共价键、离子键,D错误;正确选项C。

点睛:

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个别物质还有氢键),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

11.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 ,正确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验证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

B.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C.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石油的分馏

D.用图4所示装置演示NO的喷泉实验

【答案】A

【解析】分析:

A.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能够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导致溴水褪色,能够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C.冷凝水下进上出,冷凝效果好;D.一氧化氮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因此不能形成喷泉。

详解:

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能够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导致溴水褪色,能够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把苯分别滴加到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没有看到预期的现象,证明苯的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A正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B错误;冷凝水的通入方向出现错误,应该冷凝水下进上出,冷凝效果好,C错误;一氧化氮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因此不能形成喷泉,D错误;正确选项A。

12.常温下,甲、乙两烧杯盛有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将纯锌片和纯铜片分别按图示方式插人其中,以下有关实验现象或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甲杯溶液的c(H+)减小,乙杯溶液的c(H+)变大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快

【答案】D

【解析】分析:

甲中形成铜锌原电池,锌作负极,失电子,铜作正极,H+在铜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总反应式为:

Zn+H2SO4=ZnSO4+H2↑,乙装置中只是锌片与稀硫酸间发生了置换反应:

Zn+H2SO4=ZnSO4+H2↑,没有电流产生,以此进行分析。

详解:

甲中形成铜锌原电池,锌作负极,失电子,铜作正极,H+在铜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甲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A错误;乙中不构成原电池,铜片不是电极,B错误;甲中铜片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乙中锌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两烧杯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均减小,溶液的pH值都增大,C错误;甲能形成原电池,乙不能构成原电池,所以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D正确;正确选项D。

13.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B.CH2=CH2+HCl

CH3CH2Cl

C.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H2O

D.2CH3CH2OH +O2

2CH3CHO +2H2O

【答案】B

【解析】分析:

A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C.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D.乙醇氧化制乙醛。

详解:

苯与溴在溴化铁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A错误;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B正确;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为取代反应,C错误;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D错误;正确选项B。

14.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工业上制高纯硅常用以下反应实现:

①Si(s)+3HCl(g)

SiHCl3(g)+H2(g)△H=-381kJ/mol

②SiHCl3(g)+H2(g)

S(s)+3HCl(g)

对上述两个反应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反应②是吸热反应

C.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D.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分析:

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该反应为置换反应,置换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两个反应的反应条件不同,不属于可逆反应;根据正反应放热,则逆反应为吸热进行判断;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该反应为置换反应,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A错误;①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②为反应①的逆反应,所以为吸热反应,B错误;不可逆,因为反应的条件不同,C正确;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正确选项C。

点睛:

所有的置换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为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15.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七个周期,18个族

B.常在过渡元素(副族和Ⅷ族元素)中寻找作催化剂的元素

C.常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找半导体材料

D.元素周期表第IA族元素原子最外层均有1个电子,它们都是活泼金属

【答案】BC

【解析】分析:

A.元素周期表有七个周期,16个族(8、9、10三列为第Ⅷ族);B.常在过渡元素(副族和Ⅷ族元素)中寻找作催化剂的元素;C.在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用来做半导体材料;D.第IA族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详解:

第8、9、10三列为第Ⅷ族,其余每一列为一个族,共有16个族,A错误;常在过渡元素(副族和Ⅷ族元素)中寻找作催化剂的元素,B正确;在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如硅等,C正确;元素周期表第IA族元素原子最外层均有1个电子,但是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D错误;正确选项BC。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石油的分馏,可直接得到乙烯、丙烯等有机化工原料

B.煤在空气中加强热得到焦炭等产品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

C.加热杀死流感H7N9病毒是因为其蛋白质受热发生盐析

D.

是同种物质,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答案】D

【解析】分析:

A.石油的裂化可以得到汽油等轻质油;B.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生的;C.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化学变化;D.

 和 

 为同一种物质,证明苯分子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详解:

石油的裂化可以得到汽油等轻质油,石油的裂解可直接得到乙烯、丙烯等有机化工原料,A错误;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生的,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粗氨水等产品,在空气中加强热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错误;加热杀死流感H7N9病毒是因为其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为化学变化,而盐析为物理变化,C错误;若苯环中存在单双键,则 

的两个甲基在双键两端, 

 的两个甲基在单键两端,二者是同分异构体,而已知 

 和 

 是同种物质,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D正确;正确选项D。

点睛:

蛋白质溶液中遇到轻金属盐,比如硫酸铵、硫酸钠等,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以沉淀的形式析出,但是蛋白质没有失去水溶性,没有失去生理活性,属于物理变化;蛋白质溶液遇到重金属盐,比如硫酸铜、醋酸铅等,也产生沉淀,但蛋白质发生变性,属于化学变化,失去水溶性,失去生理活性。

17.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为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不纯物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CH4(C2H4)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B

溴苯(Br2)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C

乙酸乙酯(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D

CH3CH2OH(H2O)  

新制生石灰

蒸馏

 

A.AB.BC.CD.D

【答案】BD

【解析】分析:

A.乙烯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B.溴与NaOH反应后,与溴苯分层;C.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乙酸乙酯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D.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

详解:

乙烯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不能除杂,应选溴水、洗气,A错误;溴与NaOH反应后,与溴苯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B正确;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也反应,达不到分离提纯的目的,C错误;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D正确;正确选项BD。

点睛:

乙酸乙酯中混有杂质乙酸和乙醇,把混合物通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乙醇和水互溶,乙酸和碳酸钠反应,乙酸乙酯和碳酸钠互不相溶,密度比水小,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上层析出,最后进行分液操作,可以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18.反应4NH3(g) + 5O2(g)

4NO(g) +6H2O(g)在l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 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可表示为

A.

=0.010mol/(L·s)B.

=0.0010mol/(L·s)

C.

 =0.0010mol/(L·s)D.

=0. 0045mol/(L·s)

【答案】C

【解析】分析:

根据V=∆C/∆t计算

,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进行判断。

详解:

在体积l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

=0.45/(10×30)=0.0015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2/3×0.0015=0.0010mol/(L·s),A错误;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5/6×0.0015=0.00125mol/(L·s),B错误;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2/3×0.0015=0.0010mol/(L·s),C正确;

=0.45/(10×30)=0.0015mol/(L·s),D错误;正确选项C。

19.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Y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答案】D

【解析】分析:

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氧元素;X、Y位于同一族,故Y为硫元素;Y、Z处于同一周期,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少1,则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故Z为磷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

详解:

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PS>O,即Z>Y>X,D正确;正确选项D。

20.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结构如下图所示。

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7O6

B.维生素C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羧基

D.维生素C可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BD

【解析】分析:

维生素C中含醇-OH、-COOC-、C=C,结合醇、烯烃、酯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

由结构简式可以知道,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A错误;含C=C,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水褪色,B正确;生素C分子中含有羟基、酯基、碳碳双键,没有羧基,C错误;含-OH,则维生素C能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正确选项BD。

2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元素⑦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表示为_______。

(2)①~⑩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3)④⑧⑨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⑤和⑥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为了证明⑤和⑥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下列说法或实验能提供证据的是_______。

A.比较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熔点、沸点高低

B.将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与冷水反应,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C.比较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6)铁元素处在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Ⅷ族,它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

全世界每年都有大量的钢铁因生锈而损失。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反应是_______。

【答案】

(1).第三周期VA族

(2).HClO4(3).HF>HC1> H2S(4).Al(OH)3+OH-=AlO2-+2H2O(5).BC(6).Fe-2e-=Fe2+

【解析】分析:

根据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

①~⑩元素分别为:

氢、氮、氟、钠、铝、磷、硫、氯、氩;含氧酸最强的酸为高氯酸,氢化物最稳定的为氟化氢,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根据金属性比较规律进行钠与铝元素的金属性比较;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

①~⑩元素分别为:

氢、氮、氟、钠、铝、磷、硫、氯、氩。

(1)元素⑦为磷元素,核电荷数为15,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表示为第三周期VA族;正确答案:

第三周期VA族。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化学式为HClO4;正确答案:

HClO4。

(3)④⑧⑨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

HF、H2S、HC1,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非金属性就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原子半径:

S>C1>F,所以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F>HC1>H2S;正确答案:

HF>HC1>H2S。

(4)⑤和⑥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正确答案:

Al(OH)3+OH-=AlO2-+2H2O。

(5)比较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熔点、沸点高低,属于物理性质,而金属性属于化学性质,不能比较,A错误;钠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铝与冷水不反应,钠的金属性强于铝,B正确;钠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钠,属于强碱,而铝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属于弱碱,所以钠的金属性强于铝,C正确;正确选项BC。

(6)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铁做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反应是Fe-2e-=Fe2+;正确答案:

Fe-2e-=Fe2+。

点睛:

比较金属的活泼性可通过以下角度:

①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③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④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等;⑤金属活动性顺序表;⑥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

22.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和2表明, 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实验1和3表明,______对反应速率与影响。

(2)室温下,将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投入100mL0.1mol/L的稀硫酸和100mL0.2mol/L的稀盐酸中,仔细观察后发现,两者反应速率有明显差异:

投入到稀硫酸中的锌表面产生的气泡没有投入到稀盐酸中的快。

经分析讨论大家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种可能:

a、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即氯离子加快了反应的进行;

b、____ (你的观点)。

要证明你的观点,可以在室温下,分别取100mL0.1mol/L的盐酸溶液于两个相同的烧杯中,一个烧杯中加一定量的____ 固体(填所加试剂化学式),另一个烧杯作对比实验,再分别同时加入完全相同的锌片,比较两烧杯中反应速率的大小。

(3)在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加人少量CuSO4粉末,可加快产生H2的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 (用文字表达)。

【答案】

(1).固体的表面积

(2).反应物浓度(3).SO42-离子对反应起抑制作用(4).Na2SO4(5).锌置换出铜,附在锌表面,在酸中形成铜锌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解析】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