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技术问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6557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1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缩机技术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压缩机技术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压缩机技术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压缩机技术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压缩机技术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缩机技术问答.docx

《压缩机技术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缩机技术问答.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缩机技术问答.docx

压缩机技术问答

第一章往复式压缩机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压缩机工作过程?

往复式压缩机都有气缸、活塞和气阀。

压缩气体的工作过程可分成膨胀、吸人、压缩和排出四个阶段。

图1-l所示是一种单吸式压缩机的气缸。

这种压缩机只在气缸的一端有吸人气阀和排出气阀,活塞每往复一次只吸一次气和排一次气。

图1-1单级式压缩机气缸简图

l—气缸;2一活塞;3—吸人气阀;4—排出气阀

(1)膨胀:

当活塞2向左边移动时,活塞右边的缸容积增大,压力下降,原先残留在气缸中的余气不断膨胀。

(2)吸人:

当压力降到稍小于进气管中的气体压力时,进口管中的气体便推开吸入气阀3进入气缸,随着活塞逐渐向左移动,气体持续进入缸内,直到活塞移至左边的末端(又称左死点)为止。

(3)压缩:

当活塞调转方向向右边移动时,工件的容积逐渐缩小,这样便开始了压缩气体的过程。

由于吸入气阀有止逆作用,故缸内气体不能倒回进口管中,而出口管中的气体压力又高于气缸内部的气体压力,缸内的气体也无法从排出气阀4跑到缸外。

出口管中的气体因排出气阀有止逆作用,也不能流入缸内。

因此缸内的气体质量保持一定,只因活塞继续向右移动,缩小了缸内的容气空间(容积),使气体的压力不断升高。

(4)排出:

随着活塞右移,压缩气体的压力升高到稍大于出口管中的气体压力时,缸内气体便顶开排出气阀而进人出口管中,并不断排出,直到活塞移至右边的末端(又称右死点)为止。

然后,活塞又开始向左移动,重复上述动作。

活塞在缸内不断地来回运动,使气缸往复循环地吸入和排出气体。

活塞的每一次来回称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每来或回一次所经过的距离叫做冲程。

图l一2所示是一种双吸式压缩机的气缸。

这种气缸的两端,都具有吸入气阀和排出气阀。

其压缩过程与单吸式气缸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同一时间内,无论活塞向哪一方向移动,都能在活塞的运动方向发生压缩作用,在活塞的后方进行吸气过程。

也就是说,无论活塞向左移或向右移都能同时吸入和排出气体。

图1-2双吸式压缩机气缸简图

l—气缸;2一活塞;3一吸入气阀;4—排出气阀

2.什么是压缩气体的三种热过程?

气体在压缩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气体状态(即温度、压力、体积等)有关。

在压缩气体时产生大量的热,导致压缩后气体温度升高。

气体受压缩的程度愈大,其受热的程度也愈大,温度也就升得愈高。

压缩气体时所产生的热量,除了大部分留在气体中使气体温度升高外,还有一部分传给气缸使气缸温度升高,并有少部分热量通过缸壁散失于空气中。

压缩气体所需的压缩功,决定于气体状态的改变。

说通俗点,压缩机耗功的大小与除去压缩气体所产生的热量有直接关系。

一般来说,压缩气体的过程有以下三种:

(1)等温压缩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把与压缩功相当的热量全部移去,使缸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这种压缩称为等温压缩。

在等温压缩过程中所消耗的压缩功最小。

但这一过程是一种理想进程,实际生产中是很难办到的。

(2)绝热压缩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与外界没有丝毫的热交换,结果使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这种不向外界散热也不从外界吸热的压缩称为绝热压缩。

这种压缩过程的耗功最大,也是一种理想过程。

因为实际生产中,无论何种情况要想完全避免热量的散失,都是很难做到的。

(3)多变压缩过程:

在压缩气体过程中,既不完全等温,也不完全绝热的过程,称为多变压缩过程。

这种过程介于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之间。

实际生产中气体的压缩过程均属多变压缩过程。

图1—3所示是气体在上述三种情况下的压缩曲线。

其中最外一条曲线BC表示绝热过程,称为绝热曲线;位于中间的曲线BC1,表示在实际情况下的气体压缩过程,称为多变曲线;位于里层的曲线BC2表示气体在温度不变情况下的压缩过程,称为等温曲线。

从图1—3中可以看出,气体在等温压缩时所包含的面积ABC2D比绝热压缩包含的面积ABCD为小。

面积的大小也可以表示功耗的大小,故等温压缩时所消耗的功就比在绝热压缩时所消耗的功小得多。

同时从图中也可看到,多变曲线介于等温和绝热曲线之间,其面积ABClD比等温压缩时的面积ABC2D为大,比绝热压缩时的面积ABCD为小,因而在多变压缩过程中所消耗的功就比等温压缩为大,比绝热压缩为小。

多变曲线愈靠近等温曲线,其所消耗的功就愈少;反之多变曲线愈靠近绝热曲线,则所消耗的功就愈多。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节省压缩功,也就是节省压缩气体时所消耗的动力,就必须使多变过程尽量接近等温过程。

换句话说,必须创造近似于等温过程的条件进行气体压缩。

图l-3气体压缩曲线

BC—绝热曲线;BCl—多变曲线;BC2—等温曲线

要使多变过程接近于等温过程,必须将压缩气体时所产生的热量移去。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多用空气和冷却水来冷却压缩机的气缸和压缩以后的气体。

在压缩过程中,冷却的效果愈好,移去的热量会愈多,多变曲线也就愈接近等温曲线,则节省的动力也会愈多,愈经济。

图1—3又叫示功图,可用专门的仪器(示功器)描绘在图纸上,根据示功图可以确定指示功率、容积系数、压缩和膨胀过程的多变指数、吸气和排气时的压力损失和消耗在有害阻力上的指示功率。

此外所有阀、阀的弹簧、活塞环和填料函工作的情况都反映在示功图上。

图1—4示出了压缩机正常工作和不正常工作的示功图。

根据示功图歪曲的特点,可以看出压缩机在工作中所发生的故障及其性质。

3.什么是多级压缩?

所谓多级压缩,即根据所需的压力,将压缩机的气缸分成若干级,逐级提高压力,并在每级压缩之后,设立中间冷却器,冷却每级压缩后的高温气体。

这样,便能降低每级的排气温度。

图l一5所示,是多级压缩机的示功图。

BC为绝热曲线,BK为等温曲线。

当气体在P1压力下进入第一级气缸,并在缸中压缩到P1压力时,如果为绝热过程,气体状态以BC1线上的点a表示。

在压缩过程中如果经过气缸水套冷却水的冷却,则气体状态落在图b点。

由图可见,这样可节省Bab面积的功。

状态b的气体再经过第一级缸后的中间冷却器,气体温度降低,体积由b点移到c点(压力P2仍然保持不变)。

图l-4示功图的歪曲情况

l一正常的示功图(虚线代表理论的吸入、压缩和排出曲线);2—余隙容积超

过正常值;3—排出阀漏;4—排出阔片卡住;5—吸入和排出管路的阻力大;

6—排出阀的弹簧过强;7—压缩时吸入阀或者活塞环漏;8一吸入阀卡住;

9一活塞环泄漏;10一阀的弹簧选择不适当

同理,在第二级压缩时,节省了cade面积的功;第三级所节省的功可用面积fdgh表示;第四级所省的功可用面积igCj表示。

如果分级愈多,则B、b、c、e、f、h、i、j各点的连线就会愈靠近等温曲线,节省的功也就愈多。

图1—5分段压缩示功图

P1—吸入压力;P2—级出口压力;P3—二级出口压力;P4—三级出口压力;

P5—四级出口压力;Bbcefhij—实际分级多变压缩曲线

4.为什么要多级压缩?

用单级压缩机将气体压到很高的压力,压缩比必然增大,压缩后的气体温度也会升得很高。

气体压力升高比愈大,气体温度升得愈高。

当压力比超过一定数值时,气体压缩后的终结温度就会超过一般压缩机润滑油的闪点(200~240℃),润滑油会被烧成碳渣,造成润滑困难。

多级压缩机所消耗的功比单级的大为减少,级数愈多,省功愈多。

同时,级数愈多,气体压缩后的温度也愈低,气缸所能吸入的气体的体积也愈大。

往复式压缩机在吸气过程中,须待残留在气缸余隙容积(所谓余隙容积系指压缩机在排气终了,活塞处于死点位置时活塞与气缸之间的空间以及连接气阀和气缸间的通道的空间)内的高压气体膨胀到压力稍低于进气压力时,才能开始吸气。

高压气体膨胀后占去一部分气缸容积,使气缸吸入气体的容积减少。

显然,如果压力比愈高,余隙内残留的气体压力也愈高,余气膨胀后所占去的容积就愈大,压缩机的生产能力就显著降低。

同时,压缩机机件的长度、厚度和直径都必须相应增大,不然,就不能适应其所承受的负荷,结果,不但使压缩机的造价增高,而且还会增加机件制造上的困难。

因此,为了达到较高的终压,必须采用多级压缩机。

但压缩机的级数也不应太多,因为级数每增加一级,就必须多一套气缸、气阀、活塞杆、连杆等机件,使压缩机结构复杂,并且大大增加设备费用。

一般情况下,压缩机每一级压缩比不超过3~5。

5.什么是气体压力?

压力单位的表示方法?

气体压力就是气体分子对容器壁面撞击,使壁面受到连续均匀的平均力。

通俗地说,压力就是垂直均匀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P=F/A

式中P—压力;

A—作用面积;

F—面积A上所受的力。

压力单位的表示方法如下

(1)国际单位制

a.帕斯卡:

1帕斯卡等于1米2面积上均匀垂直作用着1牛顿的力,符号为Pa。

即1Pa=1N/m2。

b.标准大气压:

latm(标准大气压)=101325Pa(帕斯卡)

(2)工程单位制

a.工程大气压:

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压力单位为工程大气压,符号为at。

1at=1cm2面积上垂直均匀作用1kgf。

它与Pa和atm的关系如下:

1at(工程大气压)=98066.5Pa(帕斯卡)

1atm(标准大气压)=1.0332at(工程大气压)

b.毫米汞柱(或水柱):

在测量气体、液体压力时,也

常用毫米汞柱(或水柱)为单位。

它与标准大气压的关系

如下:

1atm(标准大气压)=760mmHg(毫米汞柱)

=lO.332mH2O(米水柱)

(3)表压和绝对压

用压力表测量压力时所得的数值是相对数值,工程上称它为表压。

把大气压计算在内的数值才是压力的真实数值,工程上称这个压力为绝对压力。

表压和绝对压可按下式进行换算:

绝对压=表压+大气压或表压=绝对压-大气压。

6.什么是温度?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强弱的程度,或者说温度是表明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在工程中,温度有如下几种表示方法:

(1)摄氏温度:

它是用摄氏温度计测量的温度,用℃表示。

例如用这种温度计测得的温度为50度,就写成50℃。

目前在我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都习惯于采用摄氏温度。

当温度低于0℃时,要在温度数字的前面标记一个负号“-”,如测得的温度为摄氏零下10度,就写成-10℃。

零度以上的温度为正值,习惯上前面不加“+”号。

(2)绝对温度:

这是热力学上采用的一种温度表示方法。

根据分子运动的规律,人们认识到,温度升高,气体分子运动的速度加快,反之,温度降低,气体分子运动的速度减慢。

如果温度降低到摄氏零下273度,即-273℃时,分子运动完全停止(实际上这一温度并不存在),热力学上把这一温度定为“绝对零度”。

以绝对零度为起点,每个间隔和摄氏温度的间隔相同的温标,称为绝对温标,用绝对温标表示的温度就叫绝对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

摄氏温度换算为绝对温度很简单,只需将摄氏温度数值加上273就得到绝对温度。

例如摄氏零度换算为绝对温度就是:

O+273=273记作273K;摄氏100℃换算为绝对温度就是:

100+273=373K。

(3)华氏温度:

它是用华氏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用°F表示。

例如用这种温度测得的温度为50度,就写成50°F。

华氏温度在英、美等国家采用较多。

通常(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为摄氏零度,相当于华氏32度,水的沸点为摄氏100度,相当于华氏212度。

这两种温度的换算如下:

华氏换算为摄氏℃=5/9(°F-32)

摄氏换算为华氏°F=9/5℃+32

7.什么是比容?

比容是单位质量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用ν表示,常用单位为m3/kg。

它等于物体的体积V除以它的质量m,用数学式来表示就是:

ν=ν/mm3/kg。

比容的倒数叫做密度,用ρ来表示。

由此可得:

ρ=m/V。

8.往复式压缩机的机型代号的含义是什么?

见表1—1。

表1-1往复式压缩机的机型代号

机型代号

结构简介

L

V

W

Z

P

M

H

D

气缸呈L形排列(立、卧式结合)

气缸呈V形排列(角度式)

气缸呈W形排列(角度式)

气缸直立排列(立式)

气缸水平排列

M型对称平衡式(卧式)

H型对称平衡式(卧式)

对置或对称平衡式

9.什么是往复式压缩机的生产能力(排气量)?

单位时间内压缩机排出的气体,换算到最初吸入状态下的气体体积量,称为压缩机的生产能力,也称力压缩机的排气量。

其单位为m3/h或m3/min。

10.影响往复式压缩机生产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有哪几方面?

(1)余隙:

当余隙较大时,在吸气时余隙内的高压气体产生膨胀而占去部分容积,致使吸入的气量减少,使压缩机的生产能力降低。

当然,余隙过小也不利,因为这样气缸中活塞容易与气缸端盖发生撞击而损坏机器。

所以压缩机的气缸余隙一定要调整适当。

(2)泄漏损失:

压缩机的生产能力与活塞环、吸入气阀和排出气阀以及气缸填料的气密程度有很大关系。

活塞环套在活塞上,其作用是密封活塞与气缸之间的空隙,以防止被压缩的气体窜漏到活塞的另一侧。

因此,安装活塞环时,应使它能自由胀缩,即能造成良好的密封,又不使活塞与气缸的摩擦太大。

如果活塞环安装得不好或与气缸摩擦造成磨损而不能完全密封时,被压缩的高压气体便有一部分不经排出气阀排出,而从活塞环不严之处漏到活塞的另一边。

这样由于压出的气量减少,压缩机的生产能力也就随着降低。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活塞环磨损而漏气造成产量降低的情况经常发生。

如果排出气阀不够严密,则在吸入过程中,出口管中的部分高压气体就会从气门不严之处漏回缸内。

如果吸气阀不够严密,则在压缩期间也会有部分压缩气体自缸中漏回进口管。

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压缩机的生产能力降低。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气阀的阀片经常受到气体的冲蚀或因质量不好而损坏,因此漏气造成减产的现象也会时常发生。

在压缩机运转的过程中,出于气缸填料经常与活塞杆摩擦而发生磨损,或因安装质量不好,都会产生漏气现象。

因此,气缸填料的漏气在实际生产中也会经常遇到。

(3)吸入气阀的阻力:

压缩机的吸入气阀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抵抗气体压力的能力,并且只有在缸内的压力稍低于进口管中的气体压力时才开启。

如果吸入气阀的阻力大于平常的阻力,开启速度就会迟缓,进入气缸的气量也会减少压缩机的生产能力也由此降低。

(4)吸入气体温度:

压缩机气缸的容积虽恒定不变,但如果吸入气体的温度高,则吸入缸内的气体密度就会减小,单位时间吸入气体的质量的减少,导致压缩机的生产能力降低。

压缩机在夏天的生产能力总是比冬天低,就是这个原因。

另外,在进口管中的气体温度虽然不高,但如果气缸冷却不好,使进入气阀室的气体温度过高,也会使气体的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压缩机的生产能力也会因此降低。

11.为什么往复式压缩机气缸必须留有余隙?

(1)压缩气体时,气体中可能有部分蒸气凝结下来。

我们知道液体是不可压缩的,如果气缸中不留余隙,则压缩机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损坏。

因此,在压缩机气缸中必须留有余隙。

(2)余隙存在以及残留在余隙容积内的气体可以起到气垫作用,也不会使活塞与气缸盖发生撞击而损坏。

同时,为了装配和调节的需要,在气缸盖与处于死点位置的活塞之间也必须留有一定的余隙。

(3)压缩机上装有气阀,在气阀与气缸之间以及阀座本身的气道上都会有活塞赶不尽的余气,这些余气可以减缓气体对进出口气阀的冲击作用,同时也减缓了阀片对阀座及升程限制器(阀盖)的冲击作用。

(4)由于金属的热膨胀,活塞杆、连杆在工作中,随着温度升高会发生膨胀而伸长。

气缸中留有余隙就能给压缩机的装配、操作和安全使用带来很多好处,但余隙留得过大,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对压缩机的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所留压缩机气缸的余隙容积约为气缸工作部分体积的3%~8%,而对压力较高、直径较小的压缩机气缸,所留的余隙容积通常为5%~12%。

12.为什么往复式压缩机各级之间要有中间冷却器?

各级压缩后,由于温度升高,气缸的润滑油会降低粘度,同时会分解出焦质的物质,在阀片等重要部位积聚,妨碍阀片正常运转。

若气温高于润滑油的闪点,则具有引起爆炸的潜在危险。

有时压缩的气体为碳氢化合物气体(如石油气等),在高温下气体物理性质会发生变化,如产生聚合作用等。

一般压缩机排气温度应低于润滑油闪点30℃~50℃。

压缩空气时,排气温度应限制在160℃~180℃以下,石油气、乙烯、乙炔气等应限制在100℃以下,所以必须有中间冷却器。

在多级压缩机中,每级的压力比较低,而且有级间冷却器,每级排出气体冷却到接近第一级吸入前的温度(单靠在气缸套中的冷却是达不到的),因此每一级气缸压缩终了时,气体的温度不会太高。

图1—6表示三级压缩机的流程图。

流程图中油水分离器的作用,是当气体冷却时从气体中分离出润滑油和水,以免油和水再被气体带到下级气缸中去。

图1—6三级压缩机流程图

1、4、7—气缸;2、5、8—冷却器;3、6、9—油水分离器

13.往复式压缩机润滑的作用、润滑类别及润滑方法?

压缩机的润滑作用主要是减少摩擦部件的磨损和消耗的摩擦功,此外还能冷却运动机构的摩擦表面、密封活塞以及填料函,从而提高活塞和填料函的工作可靠性。

因此压缩机的润滑有很重要的意义。

压缩机的润滑基本上可分成气缸润滑系统和运动机构润滑系统。

润滑气缸用的润滑油要有较高的粘度,在活塞环与气缸之间能起到良好的润滑和密封作用。

其次还要求有较高的闪点和较高的稳定性,使油不易挥发、不易氧化,否则,易引起积炭(润滑油氧化后所形成的碳化物),而积炭一旦燃烧会引起爆炸,此外积炭会加剧气缸、气阀的磨损,故在气缸中形成积炭对压缩机操作极为不利。

所以,气缸润滑油是采用专门的压缩机油来润滑。

空气压缩机的气缸润滑油消耗量限制得比较严格。

油量过多,既不经济而且会使导管和附属装置沾污,促使积炭形成。

对于低压和中压压缩机来说,其中卧式压缩机每400m2的润滑表面润滑油消耗量平均为lg/min,立式压缩机每500m2的润滑表面润滑油消耗量平均为lg/min。

高压压缩机由于在压缩机之后有冷却器和油分离器,润滑油消耗量就会提高,每200m2气缸润滑表面润滑油消耗量平均为lg/min,而每100m2的填料函中活塞杆润滑表面润滑油消耗量为3g/min。

新压缩机试车运转时(跑合),加油量为定额的两倍。

运动机构的润滑油量(循环量)视有无润滑冷却器而不同,有冷却器时润滑油量为0.075kg/min.kW,无冷却器为0.15kg/min.kW。

润滑油的消耗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以上数字仅供参考。

压缩机气缸的润滑方法一般有二种:

(1)飞溅法:

用回转机构(如曲轴)将曲轴箱中的油甩向气缸壁,以供给气缸润滑油,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无十字头的单级压缩机,但供油量无法调节,尤其是当刮油环与活塞环配合得不好时,会使润滑油过剩而被气体带走。

(2)强制润滑法(压力润滑):

气缸内金属之间及活塞杆与填料之间的润滑油用注油器加压强制注入。

常用的注油器为单柱塞真空滴油式,此种注油器与以前使用的活门配油多柱塞泵、滑阀配油多柱塞泵相比,构造简单,技术先进,使用时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处理故障。

此种注油器内安有小油泵,每个油泵担负一个润滑点。

压缩机运动机构的润滑方法一般有两种:

(1)飞溅法:

用回转机构将曲轴箱中的润滑油甩成油摘,当有些油滴落到轴承(瓦)上的油孔中时,即可流到摩擦表面上。

(2)压力润滑法:

用齿轮油泵进行循环润滑,如图1—7所示。

在这种方法中。

润滑油依次通过下列诸元件:

油箱、油泵、过滤器、冷却器、运动机构各润润点,再流入油箱。

循环系统还装有调节润滑油压力的旁通阀和压力表。

14.目前石化行业往复式压缩机设计、制造、销售的通用标准是什么?

目前所执行的标准是:

美国石油学会标准—石油、化工和气体工业用往复式压缩机API618。

图1—7运动机构润滑系统图

 

第二章往复式压缩机的主要部件的结构特点

1.往复式压缩机的气缸有哪几种形式?

(1)按照冷却方式划分,可分为:

风冷气缸、水冷气缸。

(2)按照有无后盖划分,可分为:

开式气缸、闭式气缸。

(3)按照各零部件组合划分,可分为:

组合式气缸、整体式气缸。

(4)按照压缩容积数目划分,可分为:

单级气缸、级差式气缸。

(5)按照气缸的压缩方式划分,可分为:

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

(6)按照有无缓冲容积划分,可分为:

无缓冲容积气缸、有缓冲容积气缸。

2.什么情况下采用气缸套?

(1)介质较脏以至气缸表面润滑恶化,气缸镜面磨损较快,经常需要更换者。

(2)气缸材料或热处理有特殊要求。

(3)为实现气缸系列化。

3.压缩机的气阀布置有哪几种形式?

气阀在气缸上的传统布置有三种形式:

配置在气缸盖上、配置在气缸体上、混合配置。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提高,目前一些特殊的压缩机其气阀布置在活塞上。

4.压缩机的气阀的固定有哪几种传统形式?

形式有二种:

带中间压罩、无中间压罩。

5.气阀是由哪些零件组成的?

各个零件有何作用?

气阀是由阀座、升程限制器以及启闭元件(阀片)和弹性元件(弹簧)组成,并用螺栓将其连接、固定。

阀座:

具有进气或排气气流通道,与启闭运动元件形成闭锁气流状态,气阀关闭时,承受气阀两侧压力差。

启闭元件:

交替周期性开启和关闭阀座气流通道,通常制成片状,称为阀片。

弹性元件:

气阀开启时防止启闭运动元件以高速度撞击升程限制器,关闭时及时将启闭元件闭锁阀座通道。

升程限制器:

限制启闭元件的开启速度,又做弹性元件的支承座。

6.阀片升程大小对压缩机有何影响?

如何调节?

气阀的弹簧弹力不一致有什么影响?

阀片升程的大小对压缩机有直接影响。

升程大,阀片易冲击,影响阀的寿命;升程小,气体通道截面积小,通过的气体阻力大,排气量小,生产效率低。

在调节阀片升程大小时,对于没有调节装置的气阀,可以车削加工阀片升高限制器,对于有调节装置的气阀,可调节气阀内间距垫圈的厚度。

弹簧的弹力不一致时,会使阀片歪斜、卡死。

7.气阀的结构有哪几种形式?

一般情况,气阀可分为:

(1)环阀:

环状阀、网状阀;

(2)孔阀:

碟状阀、杯状阀、菌形阀;(3)直流阀;(4)舌簧阀:

(5)条状周:

槽形阀、自弹条状阈。

8.吸气阀和排气阀有何区别?

安装气阀时应注意什么?

吸排气阀装反会出现什么问题?

吸气阀的阀座在气缸外侧,而排气阀的阀座在气缸内侧,其他零件按照阀座位置装配。

在判断时可用螺丝刀进行感觉检查。

对于吸气阀,螺丝刀可从阀的外侧顶开阀片;对于排气阀,螺丝刀可从阀的内侧顶开阀片(注意检查耐用力要轻,以免损坏阀片)。

9.与金属阁相比,非金属阀有什么优点?

非金属阀片是随着工程塑料发展而兴起的一类气阀。

由于采用的是有较强韧性的非金属材料制作阀片(环),该类气阀具有金属阀无可比拟的抗杂质性、抗冲击性、抗油粘滞性,具有适应工况范围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10.什么工况下不宜使用非金属阀?

在腐蚀性较强、压差较大的工况下不宜使用非金属阀,氧压机也不能使用非金属阀。

11.非金属阀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

(1)非金属材料有一定的耐温、耐压极限,设计时必须对相应工况进行校核。

(2)非金属阀一般无法满足采用煤油、水法判断是否泄漏的要求。

(3)在极少数情况下,非金属阀装机后有短暂的跑合期。

在跑合期内,排气温度不要超过非金属材料正常使用温度的上限(其中RF的温度上限为120℃,MT、MC的温度上限为170℃,PK、PC的温度上限为250℃)。

(4)存放非金属阀片时,请不要破坏已密封好的塑料袋,远离潮湿环境,水平放置在平整货架上。

阀片本身应避免受重压弯曲变形,存放期应控制在一年以下为宜。

12.煤油测试气阀泄漏量为何不再普遍适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材料和设计的产生,原先用煤油测试气阀泄漏量已不再普遍适用,因为:

(1)非金属阀片气阀用煤油测定泄漏很有可能出现不合格,但如果通过了气密性测定法,上机运转就没有问题。

阀片密封是靠压差实现的,气密性测定法正是模拟了这一工作特点,测试了阀片在有压差存在时对气体的密封能力。

(2)对于一些有特殊结构的气阀而言,如阀片与阀座之间有升程垫片等间隔物,如果采用煤油试漏,气阀中间圈肯定是漏的。

(3)没有一个气阀是绝对无泄漏的,只要泄漏量低于允许值就是合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