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四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6197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四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四年级四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四年级四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四年级四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四年级四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四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

《四年级四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四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四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

四年级四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甘州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

《落花生》

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吴元清

备课

日期

2017.9.26

使用

日期

参与

老师

王玉珍郭靖

张红霞吴玉琴

主备人方案

修改意见及个性化设计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式。

教学

重点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

难点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法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由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

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

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

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

我们来看课文。

二、理清段落,概括段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

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听读课文,学生思考:

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二、学习重点,理解话语,明白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

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把三姐妹说的花生的好处用上关联词说上一句话。

2.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

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

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1)读一读第一处议论,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学习小组讨论。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四人小组讨论。

(3)学生交流。

(4)让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读父亲的话。

(5)父亲向我们讲花生藏而不露的品质是为了什么?

出示父亲的第二句话。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父亲的话是不是说不需要外表美?

(父亲强调的是人要实用,要有内在的美。

)父亲的话我们明白了吗?

(6)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

什么叫有用的人?

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三、《落花生》一文借物喻理,包含了深刻的做人道理。

但这些道理的领悟要得法地引导,从而使学生大胆思维,各抒己见。

四、提供辩题练口才。

1.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

为什么?

请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实话实说。

2.在充分辩议的基础上完成练习。

以“我要做那样的人”为题写一二段话,要求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教学

后记

甘州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

《拾穗》

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吴元清

备课

日期

2017.9.26

使用

日期

参与

老师

王玉珍郭靖

张红霞吴玉琴

主备人方案

修改意见及个性化设计

教学

目标

1、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4、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

重点

1.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使学生领悟看图学文、写文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悟“写实―联想”的表达特点。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教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收获”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拾穗》板书(拾穗)“拾”是什么意思?

“穗”是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注意: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弥散 晚餐 监督 遵循 搜寻 逼真 偷窃

欣赏充满

三、理解课文内容。

1.从课文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获了?

(第一段)

板书(收获)读一读。

(出示:

拾穗图)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远处堆起了金黄色的麦垛,一片丰收的景象。

这收获的季节属于拾穗者吗?

我们来进一步欣赏这副油画。

2.欣赏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文中,作者也对这三位妇女拾穗时的情景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

默读课文2-4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三位妇女动作、神态的句子。

4.说说你画的句子

板书:

中间承担生活重担

右边腰落下毛病

左边艰苦生活刚开始

5.再读课文2-5段,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同学刚才结合油画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副画的?

7.指名读第6、7段

由于米勒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因此这副画画的十分逼真,认真的欣赏会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四、情感升华。

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和联想?

收获的季节属于她们吗?

她们能享受到收获的幸福吗?

板书设计

中间:

承担生活重担

拾穗 {右边:

腰落下毛病

左边:

艰苦生活刚开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

(出示课文插图)还记得这幅画吗?

你能简单的来介绍一下这幅画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走进课文,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样将画面内容写具体的。

二、回顾课文,指导写作方法。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画面主要内容的段落,自由朗读,说说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的?

(动作、神态)

2.指名学生说。

板书。

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出了什么?

为什么能从中体会出农民的辛苦和他们生活的艰难?

在抓住动作、神态对画面中的人物进行描写之前需要怎么样?

(仔细观察)板书。

3.小结:

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刻画,就会使你的文章具体生动。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

(板书)还可以抓住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

(语言、心理活动)我们应该学习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你的文章也会具体生动。

4.除了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之外,这三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你认为写得比较好?

5.这句话中描写的内容能够从画面上全部观察的到吗?

(不是)这是作者的(联想、想象)还有哪些句子是作者的联想?

6.小结:

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和生活的艰苦,所以,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也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它会使你的文章真实感人。

7.今天,我们就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一个小练笔的练习。

三、创设情景、指导练笔。

1.请两位学生将地面的纸花扫干净,其他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2.说说你都观察到了什么?

3.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

四、交流、评议。

1.小组交流。

2.指名读,说说好在哪?

3.从文章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五、总结。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动作   具体生动

仔细观察 神态

合理联想 真实感人

教学

后记

甘州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

《语文天地4》

课时

4课时

主备人

吴元清

备课

日期

2017.9.26

使用

日期

参与

老师

王玉珍郭靖

张红霞吴玉琴

主备人方案

修改意见及个性化设计

教学

目标

1.运用自己所积累纪录的词汇,学写摘录笔记。

2.学生有感情的读诗。

3.指导学生练习口语交际。

教学

重点

运用自己所积累纪录的词汇,学写摘录笔记。

教学

难点

自读课文的理解。

教法

练习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三年级时,我们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但只这样还不够,本学期,我们还要进行摘抄的练习,而且还要学会摘抄优美的句子,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

[板书]

写摘录笔记

二、讨论班级每学期进行几次摘录笔记的交流。

三、提醒学生。

在课外阅读中作摘录笔记要把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写下来,以备查阅。

四、出示活页。

1问:

上面摘录了哪些内容?

为什么要摘录这些词句?

2齐读摘录的词句

3指读里面的句子,请查资料的学生讲讲这几句话的意思。

五、在自己的摘录笔记中,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六、读一读。

1自由读一读。

2教师简单介绍谚语、古诗文的意思。

3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背诵。

七、师小结。

第二课时(自读课文)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忆。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到它的童年时光中去看看她的收获。

[板书]

柚子树下

二自读课文。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划上记号。

三交流自读情况。

四在自由读课文,出示课件思考题。

1再读课文第三部分,划出描写心理变化的句子。

2说说我实在怎样的情况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划盆采菱?

3在水塘里采菱时,发生了生么事,我的心理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此时,我又怎样的收获?

5当我把木盆划到柚子树时,回合由根子说什么?

做什么?

五齐读。

六小练笔。

当我把木盆划到柚子树时,回合由根子说什么?

做什么?

,注意把自己的想象写进去。

七作业。

第三课时(自读课文)

一、导入。

本单元的主题是收获,其实就是劳动,是对劳动和农民的尊敬。

农民伯伯的勤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农民的诗。

二、自读课文,出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文中的空白地方。

3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注意正音

2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品位其中的感情,体会老人的普通、平凡。

五、写一篇读书笔记,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四课时

一、谈话导入。

通过本单元《拾穗》、《一个农民,在田边走着……》我们知道农民的普通、平反,但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的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们的生活与农民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们。

二、小组交流课前采访或观察到的身边的农民。

三、全班开展交流。

教师要适时评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小练笔。

说说农民与我们的关系。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甘州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飞夺泸定桥》

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吴元清

备课

日期

2017.9.26

使用

日期

参与

老师

王玉珍郭靖

张红霞吴玉琴

主备人方案

修改意见及个性化设计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并能够正确的书写,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红军战士在飞夺泸定桥时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教学

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

难点

感受红军战士在飞夺泸定桥时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教法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在我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县城西边,有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

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课文《飞夺泸定桥》。

二、检查预习

1.读课题,你能提出了么问题?

2.回答自学中的问题。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抢时间、夺天险。

3.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方法指导:

时间、地点、谁、干什么

4.检查字、词。

大渡河、水流湍急、高山峻岭、倾盆大雨、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三、学习课文

(一)第一、四部分:

1.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1)小声读课文第l、2自然段,回答问题。

(2)从课前查阅的背景资料你还了解到什么?

2.导读课文第四部分。

学习词语“浩浩荡荡”,再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默读课文3、4自然段,红军战士为什么要飞?

怎么在飞?

1.请你算一算:

课文中有哪些数字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飞”的速度?

看谁找得准,算得快。

(1)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距离120公里。

敌人两个旅的援兵也同时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即:

时间短,路程远,敌有援兵,必须抢时间。

理解词语“关键”,这里的关键指什么?

(2)到晚上七点钟,到泸定桥还有一百多里。

(3)沿途还击溃了几股阻击的敌人。

2.请你想一想:

红军战士在夜间行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又是怎样克服的?

分别用“—”和“~”画出来。

困难:

①饥饿和疲劳;②对岸出现敌人火把;③下雨火把被浇灭。

克服:

①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②摸黑冒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③也点起火把与敌人赛跑;④高声答话智斗敌人;⑤敌人宿营,我军仍旧继续前进。

3.这三组镜头,假如你是导演,你会用怎样的画面把你体会最深的文字呈现给观众,为什么?

师:

从你们画面中,我知道了为什么那样艰难的环境下,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能将敌人抛在后面,抢先到达泸定桥。

第二课时

一、引入

飞夺泸定桥”题目中“飞”、“夺”究竟是什么意思?

二、回忆课文“飞”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

三、学习“夺”

1.“泸定桥”什么样?

看课文插图,再读课文,你能从哪些词句中又读出桥的险?

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泸定桥的“险”。

齐读这部分,读出它的险。

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详细地描写泸定桥的险?

(让学生认识本自然段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让学生感受环境描写对中心思想的作用。

这部分突出红军战士夺桥的艰难,反映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这就是环境描写对文章中心的衬托作用。

“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这里的“飞”字与题目中的“飞”意思一样吗?

(意思不一样,这里的“飞”的意思是“飞行”,题目中的“飞”表示神速,快的意思。

这里的“飞”说明敌人凭借天险疯狂的态度,暗示红军战士想过桥,除非插上翅膀飞过去。

2、学习6、7自然段。

(1)面对滔滔江水,面对让人心惊胆寒的大渡河桥,面对疯狂的敌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红四团的战士们,红四团的领导向天险大渡河发起总攻。

读6、7自然段。

(2)红四团的战士是怎样攻天险的?

①画出表示突击队员夺桥动作的词语。

教师边提出问题边板书:

(攻天险)

拿着 背着 带着 冒着 攀着)齐读句子想象画面。

②你还能描写其他人物的词语中找到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吗?

默读、圈画重点词,想象,说一说出自己的体会。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理解“千钧一发”:

什么是“千钧一发”?

为什么称当时为千钧一发的时刻?

引导学生朗读:

多么惊心动魄、可歌可泣、彪炳千古的战斗啊!

③小结:

坚强的领导,上下团结,红军战士英勇无畏,表现出红军战士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

1.看板书,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

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是记事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平时作文中要有意识地练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去写。

(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

起因:

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

经过:

抢时间、攻天险。

结果:

渡过天险,奔赴抗日前线。

2.通过“抢时间,攻天险”这部分内容,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3.在本课的学习中你还有什么收获?

(重点引导

学生回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五、拓展练笔

1.课文第五自然段作者突出了桥的什么特点?

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运用了哪些方法?

2.想想在平时生活中,都有什么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习作者的方法先说一说,再写一写你印象最深的桥。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教学

后记

甘州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桥之思》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吴元清

备课

日期

2017.9.26

使用

日期

参与

老师

王玉珍郭靖

张红霞吴玉琴

主备人方案

修改意见及个性化设计

教学

目标

1.认会课文中7个生字,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抓住第三小节重点词语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并结合个人经历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

重点

抓住第三小节重点词语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并结合个人经历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三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教法

一、初读全文

桥到底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呢?

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很多桥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词句勾画下来。

学习字词,重点指导“延”字。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桥是什么?

介绍了哪些桥的材料、样式?

(生反馈:

木桥、石桥……独木桥、斜拉桥……)

2.这么多样式的桥都有些什么功能呢?

3.看各种不同的桥。

(首尾呼应,这一节介绍了桥的样式、材料和功能。

三、学习第二小节

1.当我们漫步在这桥头,沉醉于桥下的流水潺潺,看桥上的人来人往,你有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生反馈:

美的享受)板书:

享受。

2.波光粼粼的湖面九曲桥回旋别致,你觉得回旋别致的九曲桥像什么?

大家一起读一读。

3.我们欣赏了回旋别致的九曲桥,而与它风格迥异的立交桥又会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4.各种造型优美的桥,在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抓住重点词语“碧波粼粼”、“回旋别致”、“巍峨雄伟”、“浩然坦荡”。

我们现在学的这些都是有形的桥。

板书:

有形的桥

四、学习三小节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种桥,它连接着人与人之间,心与心之间,那就是“心桥”。

2.播放图片,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什么?

这种无形的心桥是怎样构筑的呢?

它存在于哪里呢?

3.同学们听老师将这一节朗读一遍,思考讨论一下,我们与同学之间,与父母之间、与老师之间有没有这样一座相互尊重、谅解、关注、信任的心桥?

在你的生活中,学校里,家庭里有这样的心桥吗?

4.合作读第三部分

5.这样的桥不仅存在于心灵与心灵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练习说话。

五、作业

写出自己的《桥之思》。

六、总结

祝愿我们的心灵之桥,和谐之桥,能给我们的社会与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与幸福。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教学

后记

甘州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语文天地5》

课时

3课时

主备人

吴元清

备课

日期

2017.9.26

使用

日期

参与

老师

王玉珍郭靖

张红霞吴玉琴

主备人方案

修改意见及个性化设计

教学

目标

1.继续学习写摘录笔记

2.学习古诗,并培养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

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写摘录笔记

教学

难点

学习古诗,并培养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新授

(一)指导练习

1.回顾我们以前学习的内容,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写摘录笔记?

2.通过写摘录笔记,你都有哪些收获?

遇到了哪些问题?

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

3.你知道字典里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吗?

~①②③(转)(引)(喻)

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4.结合书上的插图朗读一下这首古诗,边读边想:

你从古诗中读懂了什么,同位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5.试着背诵一下这首古诗

(二)学习自读课文

1.放音乐《北京的桥》

2.自读课文

《北京的桥》是首歌词,简练、押韵,充满感情。

引导学生诵读《北京的桥》

3.引导学生诵读其他六座桥。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进行语文天地的学习。

二、新授

(一)指导练习

1.通过查阅资料,你了解到了那些国内或者国外比较著名的桥梁?

2.你认为人类最需要怎样的桥梁呢?

为什么?

与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4.读一读书中“开卷有益”中的内容,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5.回家以后继续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与同学们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二)学习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看桥人》

1.初读课文。

2.再读课文讨论提出问题。

作者详细写了“刘老头儿”走马上任后都干了些什么?

(三)综合实践的学习

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询问家长、翻阅书报、上网等多种形式了解家乡桥的历史与故事,以及最新的建桥技术。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

四、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习作)

一、导入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

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关于桥的文章,人类发明了桥,使道路更加通畅。

这些桥,各有的造型,各有各的作用。

或许家乡正等着我们去建桥。

同学们,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关于桥的习作。

二、完成习作

1.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谈论,指名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3.教师点评。

4.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5.引导习作主题。

6.学生开始习作。

7.修改习作。

8.抄清习作。

三、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习作情况做简单总结,对写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四、布置作业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教学

后记

甘州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六单元

课题

《美丽的集邮册》

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吴元清

备课

日期

2017.10.9

使用

日期

参与

老师

王玉珍郭靖

张红霞吴玉琴

主备人方案

修改意见及个性化设计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并会写其中的12个。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

重点

修辞方法的掌握如对偶、反复咏叹、首尾呼应。

教学

难点

修辞方法的掌握如对偶、反复咏叹、首尾呼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