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届高三高考仿真三文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6164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5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届高三高考仿真三文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届高三高考仿真三文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届高三高考仿真三文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届高三高考仿真三文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届高三高考仿真三文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届高三高考仿真三文综.docx

《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届高三高考仿真三文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届高三高考仿真三文综.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届高三高考仿真三文综.docx

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届高三高考仿真三文综

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2013届高三高考仿真(三)

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第1卷共2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30日,飓风“桑迪”在新泽西州登陆,导致美国约113人死亡,造成500亿美元损失,联合国总部受损。

下图为飓风“桑迪”某时刻的影像图。

据材料和图,回答1~2题。

 

1.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

当飓风“桑迪”在新泽西州登陆时,地球大致处于图中的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2.下图中能够表示飓风“桑迪”在新泽西州登陆时及以后一段时间内当地气压变化特点的曲线是

 

A.IB.ⅡC.ⅢD.Ⅳ

读下图,回答第3~4题。

3.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a处可能为变质岩②此季节,b地区温和湿润③c处可以看到永久性冰川④若d地植被遭到破坏,河流三角洲会减缓向海洋延伸的速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d地年均降水量比同类自然带其他分布区偏多,其原因是

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更加强烈

C.位于中央山脉的背风坡D.来自海洋盛行西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2012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

7月24日,三沙市人民政府正式揭牌成立,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三沙市政府驻地设在永兴岛。

读下图,回答5~6题。

 

5.为促进三沙市的开发与建设,首先要完善的设施有

①交通运输②能源供应设施③淡水供应设施④机场建设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6.XX地图截图中三沙市影像资料的获取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技术B.GIS技术C.GPS技术D.数字地球

人口红利是指人口的结构性变化所导致的积极经济后果。

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

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根据材料回答7~8题。

 

7.新中国成立初期与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呈快速上升趋势的原因是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医疗改善,死亡率下降,出生率较高,导致总抚养比快速上升②新中国成立初期,自然条件大幅改善,少儿抚养比迅速上升,导致总抚养比快速上升③2013年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导致老年抚养比迅速上升④2013年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导致老年抚养比迅速上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关于人口红利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且价格低廉

B.社会负担较轻,社会保障支出少,财富积累速度快

C.人口老龄化严重,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下降

D.可能带来就业压力

9.2012年的《文化周刊》评论我国古代某些政治制度时认为:

“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嫡庶的权益分配,以嫡统庶,以庶辅嫡。

”与此评论观点无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度B.宗法制度C.丞相制度D.世官制度

10.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

这主要是因为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古代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高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11.2012年6月17日人民网针对孟子关于“民贵君轻”思想常被引证为先秦儒家“民主思想”的范例,提出了《孟子“民贵君轻”是“民主思想”吗》讨论命题。

下列网民对“民贵君轻”的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立场B.以维护君权为前提

C.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D.具有反君主专制的民主平等内涵

12.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

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④拜伦的《唐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有奋起救亡,勇于变革。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14.2009年9月20日晚,北京人民大会堂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而创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举行首场公演,获得巨大成功。

《复兴之路》共分5个部分,你认为反映“解放战争”的应是

A.山河祭B.热血赋C.创业图D.在希望的田野上

15.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

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16.有学者说:

“我们可以把20世纪看成对现代化社会经济结构弊病的反思以及对其价值系统的怀疑”。

下列事件属于“反思和怀疑”的有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②苏俄新经济政策③罗斯福新政④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7.2012年7月,国务院批复了《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

该方案执行后,中秋、国庆节长假期间就带来了自驾游的“井喷”局面。

若将免收通行费的这一影响用图形描绘出来(x轴为旅游需求量,y轴为旅游价格,D1表示免费前,D2表示免费后,箭头表示从D1到D2),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18.下表为某省对外经济发展情况:

 

根据以上信息,该省要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应该

①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质量②转变外贸出口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③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④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9.某县在党务公开栏上公示了县委领导班子公务用车使用情况,列出了该县11位领导的姓名、职务及车辆品牌型号、车牌号、价格、排气量和购车时间。

此举措

①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方式②有效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③有利于根除腐败现象,推动民主建设④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13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2875票赞成、56票反对、26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

这说明全国人大

①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表决权②行使国家立法权③行使最高决定权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纪录片传播了中华文化,提高了影响力②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③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渗透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2.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是这样说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启示人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

A.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反对西化展望未来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创新发展

C.推陈出新求同存异以我为主引领风尚

D.履行责任服务大众继承传统展望未来

23.右图中小鸟的态度启示我们,如果遭遇人生挫折,应该

A.反省自己的能力,客观地看待事物

B.承认客观环境的制约性,不自欺欺人

C.发挥意识的调节作用,乐观地接纳现实

D.尊重客观事实,反对主观臆断

24.生活处处有哲学。

2012年出现的下列流行语所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中国式——善于把握主要矛盾②接地气——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密切联系群众③高富帅——真理的客观性④正能量——发挥正确意识的导向作用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5.2013年3月4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

内容涉及办学体制、考试招生制度、课程内容、人才培养等方面改革。

通过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下面对改革认识正确的有

①改革是社会存在和发展韵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②社会主义改革是辩证的否定,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要求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第Ⅱ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4道题。

其中26~31题为必做部分,32~39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须从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三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6.(24分)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右图为某地区局部放大图。

(1)试述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6分)

(2)右图中一月等温线在丙地区向南发生弯曲。

试分析其原因。

(3分)

(3)右图中丙、丁两地区,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都非常接近,但丙地区降雪天数多于丁地区。

简析其原因。

(3分)

 

(4)河西走廊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之一。

试分析其发展番茄种植的有利条件。

(6分)

(5)1990年和2006年甘肃农业结构中种植业内部结构的对比:

 

简要分析甘肃种植业内部结构作如此调整的理由。

(6分)

27.(12分)读图俄罗斯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俄罗斯1月气温分布规律,并从海陆位置角度简要分析原因。

(6分)

(2)分析俄罗斯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原因。

(6分)

28.(20分)服装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服装与古代政治

“乾天在上,衣象,衣上阖而圆,有阳奇象。

坤在地下,裳象,裳下两股,有阳偶象。

上衣下裳,不可颠倒,使人知尊卑上下,不可乱。

(1)据材料指出古代服装的主要特点。

(4分)结合所学,分析指出这样穿着服装的政治意图。

(2分)

探究二服装与民国社会生活

1912年登出民国新服制草案:

“国务院现已将民国服制议定,大别为三:

(一)西式礼服,

(二)公服,(三)常服。

礼服纯仿美制;公服专以仿西式制用……”

1912年10月3日,“男女礼服服制”公布,……第十二条,关于大礼服及常礼服之用料,如本国有相当之毛织品时,得适用之。

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服制。

这些服制除了少数几个还留有一点封建等级主义的遗毒之外,大多数服制都以职业分工作为制定的标准。

(2)据上述材料,概括民国时期服装的特点。

(6分)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3分)

探究三服装与新中国的发展

(3)服装是社会变迁的一种特殊载体。

阅读下表,结合所学,任选其中一个阶段,概括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2分)从建国50年服装的发展变化中你得出了哪些认识?

(3分)

 

2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安排的设想。

具体措施有二:

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当代大国角力下的中国: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

由衰落走向复兴》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

(2分)结合二战后初期和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史实,分析美国是否能够实现其战略意图。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重大史实,说明中国是怎样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

(4分)

30.(21分)党的十八大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人口在城市中聚集,会产生更大的市场需求。

同时,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又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形成。

城市产业的繁荣和高回报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技术和知识的流入,这些要素的整合将会进一步诱发新的技术创新和流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城镇化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6分)

材料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即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7分)

材料三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

(3)材料三中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措施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8分)

31.(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消费率和投资率变化情况。

注:

2012年中国居民的消费率跌至35%的低谷。

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的平均投资宰约23%,消费率约75%。

材料二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点。

保持良好的需求结构,充分挖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发挥好消费需求的作用。

扩大居民消费,就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工夫,让百姓有钱花,敢花钱。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3分)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让百姓“有钱花,敢花钱”。

(6分)

材料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3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2013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呈平稳的走势。

但是,经济稳定的基础还不够扎实,因此,稳增长仍然是2013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必须要把稳增长放到重要位置。

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不意味着会冲淡转方式、调结构的主题,要兼顾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三大目标。

(2)我国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政策的确立是如何正确对待矛盾的?

(8分)

 

选做部分

32.(10分)【地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有这样一个地方,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旅行家,也希望前往那里,享受终极旅行体验。

这里虽然被评为全球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真正能够前往旅游的人却不多,因为该国政府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

这里就是不丹——亚洲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1)分析旅游业对不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6分)

(2)不丹为什么要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

(4分)

33.(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7月21日,北京城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一次降雨过程,降雨总量之多、强降雨历时之长历史罕见,导致特大洪水灾害,平谷、密云等地山区引发了滑坡、泥石流灾害,并造成城市内涝,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图是北京市等高线地图。

(1)说明此次特大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

(6分)

(2)近年来,中国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持续天数呈波动增长的趋势。

请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人为原因。

(4分)

34.(10分)【地理——环境保护】下图为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农药对水体污染的主要途径,并概括农药污染对人体危害的过程。

(6分)

(2)简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轻农药危害的措施。

(4分)

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文明太后、孝文帝改革的最大特点在于,把胡人的汉化进程纳入政治体制,使之法制化、常规化,使北方地区的胡人与汉人的差别日趋缩小,以至于融为一体,这是北魏改革最为了不起的成就。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北魏为推进“胡人的汉化进程”采取了哪些措施?

(4分)

材料二“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

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赵翼《廿二史札记》

(2)依据材料指出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

(6分)

36.(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权利请愿书”本已在国会全体会议上批准,但由于一项非法宣言而遭毁坏,该宣言使请愿书对其本身、对国会权力、对臣民自由以及对发布此请愿书的目的都起了破坏作用;现在这……只能说明:

在法律和自由已经严肃而明确地宣示之后,那些大臣们依然飞扬跋扈,竟敢破坏王国的法律和压制王国的自由。

——《大抗议书》(1641年)节选

(1)材料表达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4分)

(2)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为实现上述主张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说明了什么?

(6分)

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种种条件都是由1919年巴黎和会确定下来的,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所承认的国家,所划定的国界,以及所达成的协议条款。

在30年代那个时候,无论是德国、意大利、日本或者苏联,它们一概不满意这些条件,它们是“修改主义”的国家或不满意的国家,德意日三国是要通过发动战争来改变事态的,大不列颠、法国和美国是满意的国家,都不指望通过改变条件去获得什么好处,不过,另一方面,它们对于那些条件都已失去信心,并且不情愿为了维护这些条件去冒打仗的危险。

这些国家在1919年订立过一项条约,然而在十二年之后,它们不愿意实践了。

那几个不满意的国家把巴黎和会上所承认的国家、所划定的边界和所达成的协议通通践踏了,而英法美国家却长时期并且尽可能地袖手旁观,不闻不问。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德国、意大利、日本不满意这些条件的原因。

(4分)

(2)说明大不列颠、法国和美国“不情愿为了维护这些条件去冒打仗的危险”而采取的对策,并加以简要评价。

(6分)

38.(10分)【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本次反倾销调查将延续15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

此外,中欧双方还在航空碳税问题上存在明显冲突。

但中欧领导人都表示双方决心继续发展伙伴关系,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中欧关系的战略内涵和合作水平。

(1)依据国际组织的分类方法,说明欧盟分别属于何种类型。

(3分)

(2)虽然存在贸易争端和冲突,但中欧双方为什么“决心继续发展伙伴关系,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中欧关系的战略内涵和合作水平”?

(7分)

39.(10分)【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诚信缺失是导致药品领域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2012年9月4日,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加强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1)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怎样的伦理要求?

(2分)

(2)你认为我国应从哪些方面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