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网院地基与基础课程作业C.docx
《兰大网院地基与基础课程作业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大网院地基与基础课程作业C.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大网院地基与基础课程作业C
2017秋春兰大课程作业答案---单选题
地下水位下降后地基土层自重应力应
A:
增大
B:
减小
C:
无关
D:
不变
单选题
砂井堆载预压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时,砂井的主要作用是()
A:
置换
B:
挤密
C:
加速排水固结
D:
改变地基土级配
单选题
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梁是属于()
A:
建筑措施
B:
结构措施
C:
施工措施
单选题
高层建筑应控制的地基主要变形特征为()
A:
沉降差
B:
沉降量
C:
整体倾斜
D:
局部倾斜
单选题
《地基规范》判别砂土的密实度的指标是()
A:
孔隙比
B:
相对密度
C:
标准贯入锤击数
D:
野外鉴别
单选题
垫层厚度一般为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300mm
单选题
文克勒地基模型是属于()
A:
半无限地基模型
B:
半塑性地基模型
C:
线弹性地基模型
单选题
当在已有建筑周围进行施工时,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A:
强夯法
B:
挤密振冲
C:
换土垫层
D:
碾压夯实
单选题
刚性基础通常是指()
A:
箱形基础
B:
无筋扩展基础
C:
钢筋混凝土基础
D:
柱下条形基础
单选题
地基基础计算中的基底压力直线分布法是下列哪种情况()
A:
不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B:
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C:
考虑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
D:
考虑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判断
挡土墙后的填土作用在墙背上的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判断
灌注桩的缺点是施工时噪声太大
判断
当箱型基础埋深不小于建筑物高度1/15时,一般不必对地基进行稳定性验算
判断
在一次地震中,地震的震级是确定的,但地面各处的烈度各异,距震中越近,烈度越高;距震中越远,烈度越低
判断
对于超长桩,无论桩端土的刚度多大,其端阻力都趋于零。
判断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
判断
根据受力特点可将基础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判断
筏形基础根据其构造又分成平板式和梁板式基础
判断
桩土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的截面位置,称为中性点
判断
桩端抵抗变形能力弱于桩侧土时,侧阻大,端阻小
判断
在荷载的作用下,由桩和承台底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桩基称为复合桩基
判断
桩进行水平静载荷试验,水平临界荷载相当于桩身开裂、受拉区砼不参加工作时的桩顶水平力
判断
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被冲走,使土的孔隙不断扩大,渗透速度不断增加,使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带走,逐渐形成管状渗透通道,造成土体崩塌,这种现象称为管涌
判断
绝对柔性基础认为非常柔软,它可以随着地基的变形而弯曲,基础不起应力扩散的作用,基础的变形同地基的变形一致。
判断
十字交叉基础较柱下独立基础适合于软弱地基土
单选题
框架结构采用的地基变形控制因素是
A:
沉降差
B:
沉降量
C:
倾斜
D:
局部倾斜
单选题
为满足填方工程施工质量要求,填土的有机质含量应控制在()
A:
≤5%
B:
≥5%
C:
≤10%
D:
≥10%
单选题
垫层厚度一般为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300mm
单选题
图25
A:
a
B:
b
C:
c
D:
d
单选题
柱、墙的边缘至基础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
A:
100mm
B:
80mm
C:
50mm
D:
120mm
单选题
地基附加应力在地基中向下、向四周扩散,并在扩散过程中应力
A:
不变
B:
缓慢增加
C:
逐渐降低
D:
变化不定
单选题
图24
A:
a
B:
b
C:
c
D:
d
单选题
地基基础设计中,必须满足()
A:
强度条件
B:
变形条件
C:
尺寸要求
D:
强度条件及变形条件
单选题
当在已有建筑周围进行施工时,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A:
强夯法
B:
挤密振冲
C:
换土垫层
D:
碾压夯实
单选题
Winkler地基模型适于模拟持力层()的地基
A:
厚度较大,强度较低
B:
厚度较大,强度较高
C:
厚度较小,强度较低
D:
厚度较小,强度较高
判断
片筏基础的数值分析方法主要有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
判断
预压法是在场内堆土或其他重物,对地基进行预压,使地基在预压荷载作用下排水固结
判断
基础埋深总原则——在满足地基稳定性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浅埋
判断
筏板的内力计算方法有简化计算法和弹性地基梁法
判断
当桩围土层由于某种原因相对于桩向下位移时,桩侧摩阻力方向向下,称为负摩阻力。
判断
有抗震、人防和地下室要求的高层建筑宜采用箱形基础
判断
原位复桩和接桩都是处理断桩的方法
判断
假定上部结构是绝对刚性的基础内力计算可采用静定梁法
判断
高层建筑的筏基,可采用厚筏板,厚度可取1~3m。
判断
土垫层不适于含水量大的软土,适宜处理特殊土
判断
箱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箱形基础防水宜采用密实混凝土刚性防水方案
判断
即使是同一土质条件,也可能具有多种地基处理方案
判断
布桩时群桩横截面的形心尽可能与竖向永久荷载的作用点重合
判断
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过程就是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发挥过程
判断
地基承载力一般用地基承载特征值表示
单选题
框架结构采用的地基变形控制因素是
A:
沉降差
B:
沉降量
C:
倾斜
D:
局部倾斜
单选题
为满足填方工程施工质量要求,填土的有机质含量应控制在()
A:
≤5%
B:
≥5%
C:
≤10%
D:
≥10%
单选题
垫层厚度一般为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300mm
单选题
图25
A:
a
B:
b
C:
c
D:
d
单选题
柱、墙的边缘至基础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
A:
100mm
B:
80mm
C:
50mm
D:
120mm
单选题
地基附加应力在地基中向下、向四周扩散,并在扩散过程中应力
A:
不变
B:
缓慢增加
C:
逐渐降低
D:
变化不定
单选题
图24
A:
a
B:
b
C:
c
D:
d
单选题
地基基础设计中,必须满足()
A:
强度条件
B:
变形条件
C:
尺寸要求
D:
强度条件及变形条件
单选题
当在已有建筑周围进行施工时,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A:
强夯法
B:
挤密振冲
C:
换土垫层
D:
碾压夯实
单选题
Winkler地基模型适于模拟持力层()的地基
A:
厚度较大,强度较低
B:
厚度较大,强度较高
C:
厚度较小,强度较低
D:
厚度较小,强度较高
判断
片筏基础的数值分析方法主要有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
判断
预压法是在场内堆土或其他重物,对地基进行预压,使地基在预压荷载作用下排水固结
判断
基础埋深总原则——在满足地基稳定性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浅埋
判断
筏板的内力计算方法有简化计算法和弹性地基梁法
判断
当桩围土层由于某种原因相对于桩向下位移时,桩侧摩阻力方向向下,称为负摩阻力。
判断
有抗震、人防和地下室要求的高层建筑宜采用箱形基础
判断
原位复桩和接桩都是处理断桩的方法
判断
假定上部结构是绝对刚性的基础内力计算可采用静定梁法
判断
高层建筑的筏基,可采用厚筏板,厚度可取1~3m。
判断
土垫层不适于含水量大的软土,适宜处理特殊土
判断
箱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箱形基础防水宜采用密实混凝土刚性防水方案
判断
即使是同一土质条件,也可能具有多种地基处理方案
判断
布桩时群桩横截面的形心尽可能与竖向永久荷载的作用点重合
判断
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过程就是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发挥过程
判断
地基承载力一般用地基承载特征值表示
单选题
地下水位下降后地基土层自重应力应
A:
增大
B:
减小
C:
无关
D:
不变
单选题
砂井堆载预压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时,砂井的主要作用是()
A:
置换
B:
挤密
C:
加速排水固结
D:
改变地基土级配
单选题
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梁是属于()
A:
建筑措施
B:
结构措施
C:
施工措施
单选题
高层建筑应控制的地基主要变形特征为()
A:
沉降差
B:
沉降量
C:
整体倾斜
D:
局部倾斜
单选题
《地基规范》判别砂土的密实度的指标是()
A:
孔隙比
B:
相对密度
C:
标准贯入锤击数
D:
野外鉴别
单选题
垫层厚度一般为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300mm
单选题
文克勒地基模型是属于()
A:
半无限地基模型
B:
半塑性地基模型
C:
线弹性地基模型
单选题
当在已有建筑周围进行施工时,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A:
强夯法
B:
挤密振冲
C:
换土垫层
D:
碾压夯实
单选题
刚性基础通常是指()
A:
箱形基础
B:
无筋扩展基础
C:
钢筋混凝土基础
D:
柱下条形基础
单选题
地基基础计算中的基底压力直线分布法是下列哪种情况()
A:
不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B:
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C:
考虑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
D:
考虑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判断
挡土墙后的填土作用在墙背上的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判断
灌注桩的缺点是施工时噪声太大
判断
当箱型基础埋深不小于建筑物高度1/15时,一般不必对地基进行稳定性验算
判断
在一次地震中,地震的震级是确定的,但地面各处的烈度各异,距震中越近,烈度越高;距震中越远,烈度越低
判断
对于超长桩,无论桩端土的刚度多大,其端阻力都趋于零。
判断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
判断
根据受力特点可将基础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判断
筏形基础根据其构造又分成平板式和梁板式基础
判断
桩土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的截面位置,称为中性点
判断
桩端抵抗变形能力弱于桩侧土时,侧阻大,端阻小
判断
在荷载的作用下,由桩和承台底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桩基称为复合桩基
判断
桩进行水平静载荷试验,水平临界荷载相当于桩身开裂、受拉区砼不参加工作时的桩顶水平力
判断
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被冲走,使土的孔隙不断扩大,渗透速度不断增加,使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带走,逐渐形成管状渗透通道,造成土体崩塌,这种现象称为管涌
判断
绝对柔性基础认为非常柔软,它可以随着地基的变形而弯曲,基础不起应力扩散的作用,基础的变形同地基的变形一致。
判断
十字交叉基础较柱下独立基础适合于软弱地基土
单选题
地下水位下降后地基土层自重应力应
A:
增大
B:
减小
C:
无关
D:
不变
单选题
砂井堆载预压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时,砂井的主要作用是()
A:
置换
B:
挤密
C:
加速排水固结
D:
改变地基土级配
单选题
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梁是属于()
A:
建筑措施
B:
结构措施
C:
施工措施
单选题
高层建筑应控制的地基主要变形特征为()
A:
沉降差
B:
沉降量
C:
整体倾斜
D:
局部倾斜
单选题
《地基规范》判别砂土的密实度的指标是()
A:
孔隙比
B:
相对密度
C:
标准贯入锤击数
D:
野外鉴别
单选题
垫层厚度一般为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300mm
单选题
文克勒地基模型是属于()
A:
半无限地基模型
B:
半塑性地基模型
C:
线弹性地基模型
单选题
当在已有建筑周围进行施工时,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A:
强夯法
B:
挤密振冲
C:
换土垫层
D:
碾压夯实
单选题
刚性基础通常是指()
A:
箱形基础
B:
无筋扩展基础
C:
钢筋混凝土基础
D:
柱下条形基础
单选题
地基基础计算中的基底压力直线分布法是下列哪种情况()
A:
不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B:
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C:
考虑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
D:
考虑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判断
挡土墙后的填土作用在墙背上的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判断
灌注桩的缺点是施工时噪声太大
判断
当箱型基础埋深不小于建筑物高度1/15时,一般不必对地基进行稳定性验算
判断
在一次地震中,地震的震级是确定的,但地面各处的烈度各异,距震中越近,烈度越高;距震中越远,烈度越低
判断
对于超长桩,无论桩端土的刚度多大,其端阻力都趋于零。
判断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
判断
根据受力特点可将基础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判断
筏形基础根据其构造又分成平板式和梁板式基础
判断
桩土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的截面位置,称为中性点
判断
桩端抵抗变形能力弱于桩侧土时,侧阻大,端阻小
判断
在荷载的作用下,由桩和承台底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桩基称为复合桩基
判断
桩进行水平静载荷试验,水平临界荷载相当于桩身开裂、受拉区砼不参加工作时的桩顶水平力
判断
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被冲走,使土的孔隙不断扩大,渗透速度不断增加,使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带走,逐渐形成管状渗透通道,造成土体崩塌,这种现象称为管涌
判断
绝对柔性基础认为非常柔软,它可以随着地基的变形而弯曲,基础不起应力扩散的作用,基础的变形同地基的变形一致。
判断
十字交叉基础较柱下独立基础适合于软弱地基土
单选题
地下水位下降后地基土层自重应力应
A:
增大
B:
减小
C:
无关
D:
不变
单选题
砂井堆载预压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时,砂井的主要作用是()
A:
置换
B:
挤密
C:
加速排水固结
D:
改变地基土级配
单选题
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梁是属于()
A:
建筑措施
B:
结构措施
C:
施工措施
单选题
高层建筑应控制的地基主要变形特征为()
A:
沉降差
B:
沉降量
C:
整体倾斜
D:
局部倾斜
单选题
《地基规范》判别砂土的密实度的指标是()
A:
孔隙比
B:
相对密度
C:
标准贯入锤击数
D:
野外鉴别
单选题
垫层厚度一般为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300mm
单选题
文克勒地基模型是属于()
A:
半无限地基模型
B:
半塑性地基模型
C:
线弹性地基模型
单选题
当在已有建筑周围进行施工时,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A:
强夯法
B:
挤密振冲
C:
换土垫层
D:
碾压夯实
单选题
刚性基础通常是指()
A:
箱形基础
B:
无筋扩展基础
C:
钢筋混凝土基础
D:
柱下条形基础
单选题
地基基础计算中的基底压力直线分布法是下列哪种情况()
A:
不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B:
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C:
考虑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
D:
考虑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判断
挡土墙后的填土作用在墙背上的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判断
灌注桩的缺点是施工时噪声太大
判断
当箱型基础埋深不小于建筑物高度1/15时,一般不必对地基进行稳定性验算
判断
在一次地震中,地震的震级是确定的,但地面各处的烈度各异,距震中越近,烈度越高;距震中越远,烈度越低
判断
对于超长桩,无论桩端土的刚度多大,其端阻力都趋于零。
判断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
判断
根据受力特点可将基础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判断
筏形基础根据其构造又分成平板式和梁板式基础
判断
桩土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的截面位置,称为中性点
判断
桩端抵抗变形能力弱于桩侧土时,侧阻大,端阻小
判断
在荷载的作用下,由桩和承台底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桩基称为复合桩基
判断
桩进行水平静载荷试验,水平临界荷载相当于桩身开裂、受拉区砼不参加工作时的桩顶水平力
判断
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被冲走,使土的孔隙不断扩大,渗透速度不断增加,使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带走,逐渐形成管状渗透通道,造成土体崩塌,这种现象称为管涌
判断
绝对柔性基础认为非常柔软,它可以随着地基的变形而弯曲,基础不起应力扩散的作用,基础的变形同地基的变形一致。
判断
十字交叉基础较柱下独立基础适合于软弱地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