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平厅长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5831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永平厅长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吴永平厅长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吴永平厅长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吴永平厅长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吴永平厅长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吴永平厅长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

《吴永平厅长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永平厅长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吴永平厅长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

吴永平厅长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高歌创新意识 弘扬煤炭精神

率先走出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新路

——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2年2月29日)

吴永平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两会”精神,总结2011年的工作,分析当前的煤炭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作,王君省长专门发来了书面讲话,任润厚副省长、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并将做重要讲话。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全省煤炭行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煤炭产业发展素质显著增强,煤炭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全省煤炭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

煤炭产量8.72亿吨,同比增加1.3亿吨,增幅为17.71%;煤炭出省销量5.81亿吨,同比增加0.7亿吨,增幅13.23%。

其中,铁路出省销量4.56亿吨,同比增加0.44亿吨,增幅10.59%;销售收入8133亿元,同比增加2692亿元,增幅49.47%。

其中,非煤收入3466亿元。

五大集团公司销售收入均超过千亿元,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实现利税1593亿元,同比增加457亿元,增幅40.23%;上缴税费1211亿元,同比增加395亿元,增幅48.38%,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推进重组整合与加快现代化矿井建设相结合,煤炭工业进入发展新时代

   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圆满结束。

按照省政府“八不准”要求,全力推进重组整合后续工作;严格过渡期生产矿井管理,组织开展矿井关闭专项行动和省级督查。

全省重组整合累计关闭矿井1505处,基本完成了全省关闭淘汰落后小煤矿任务,淘汰落后产能2.6亿吨;完成了煤矿重组整合检查验收,全省重组整合煤矿进入现代化矿井建设新阶段,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全国煤炭资源整合积累了经验,为推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矿井技术改造建设投资力度加大。

全省煤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0亿元,增幅54.3%。

其中矿井建设完成投资965亿元,增幅92.4%。

召开了全省煤炭基本建设暨重组整合矿井建设现场会,全力推进矿井技术改造步伐。

完成矿井初步设计审批689部,批准开工建设矿井642座,累计综合竣工验收矿井53座,矿井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机械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改造提升”工程有序推进。

启动了“两化”融合矿井试点建设,推进了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开采;煤矿安全监管执法与决策系统实现了联网运行,对煤炭专网进行了升级改造,编制了全省煤炭工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启动了煤炭行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初步建立了“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对试点煤矿进行了考核评估。

  

(二)建设循环经济与发展高端产业相结合,煤炭经济发展方式有了新转变

   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深入推进。

国有重点煤炭集团公司循环经济园区加快建设。

焦煤集团古交循环经济园区古交电厂二期进入商业运行;阳煤集团煤层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5万吨煤层气液化项目开工建设;潞安产出了全省第一炉高纯度多晶硅,形成了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条;同煤集团以“煤-甲醇-聚甲醛-聚甲醛产品”、“煤-甲醇-烯烃”两条产业链为主的煤化工园区建设加快。

   转型标杆项目建设大力推进。

坚持以煤为基、循环高端、多元发展,全省非煤项目完成投资455亿元,增幅36%。

重点煤炭企业现代煤化工、多晶硅、光伏产业等重点工程、重点非煤项目进展顺利。

潞安180万吨煤基多联产、同煤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被列为全省标志性转型标杆项目。

   煤机制造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以采掘装备成套化为重点,重点煤炭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加强合作,加快打造煤机产业基地进程。

晋煤集团“煤机制造金匠园区项目”开工奠基,国内煤机装备制造业巨头三一重工与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投资10亿元建设山西煤机工业园,山西煤运集团与美国艾尔吉公司正在合作建设洗煤设备制造项目。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加强轮对项目研发,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提高。

   煤炭现代高端服务业有序推进。

山西煤炭学院筹建、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和雁北煤校示范院校建设、煤炭物流港建设加快,中煤保险正式运营,以教育、物流、金融、保险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三)坚持标本兼治与强基固本相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取得新成效。

全年全省煤矿发生事故54起,同比减少9起,下降14.29%;死亡74人,同比减少65人,下降46.76%;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85,同比减少0.103,下降54.79%,比全国的0.564低0.479,比国家年度控制指标低0.144,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由全省人民的创痛转变为经济发展的保障,由影响山西形象的负面标签转变为安全发展的新亮点。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制定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达标规划,将标准化建设列为建设矿井竣工验收和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全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工程。

完善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出台了《山西省露天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全省有290座矿井达到省级安全质量标准,有60座达到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

   企业主体和政府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

深入开展“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全省所有煤矿全部签订了安全生产承诺书,实行了安全生产挂牌包矿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了全省279个“五人小组”的包保责任,健全了“一岗双责、层层负责”的煤矿安全监管责任机制和“业务保安、环环相扣”的煤矿安全共管机制;贯彻落实全国班组安全建设“五落实”要求,班组建设进一步加强;针对元旦和春节期间特点,出台“十五严格、十五严禁”特别规定,对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突击检查。

   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深化。

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召开了全省瓦斯防治和防治水工作现场会,出台了两个“若干规定”,推进了瓦斯、水害防治工作。

全省建立地面固定瓦斯抽采泵站182个,移动瓦斯抽采泵站130个,瓦斯抽采量达48.3亿m3,同比增加30.1%,利用量20.7亿m3,同比增加28.5%。

全省建成140座瓦斯治理示范矿井。

建立了防治水专家会诊制度,对全省生产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了督查;建设矿井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严格落实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安全主体责任;组织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百日大检查,继续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了纠察执法队伍的作用,全省共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执法行动17810起,出动人员87474人次,累计排查出安全隐患334350项,已整改333924项,整改率为99.9%。

   煤矿安全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省生产矿井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信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基本建成;生产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加快建设,基建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同步建设。

全省生产煤矿已购置救生舱95台,开工建设永久性或临时避难硐室49个。

全国首座可移动式软体救生舱落户同煤塔山矿,首次井下避难设施载人现场验证试验在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完成;全省已建成了反应快速、协调高效、作风过硬的应急救援体系。

  (四)提高素质与加强管理相结合,“人本安全、培训教育、素质提升”工程取得新进展

   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加大。

召开全省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推进会议,出台了《山西省煤矿从业人员“十二五”期间素质提升工作方案》。

全年培训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7567人、特种作业人员97617人、班组长19676人。

培养煤炭主体专业大专学历1.2万人、中专学历1.3万人。

举办了第一届山西省煤炭行业(焦煤汾西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参加了全国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一批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了全省煤矿职工技能的提高。

   劳动用工秩序进一步规范。

制定实施方案,推进煤矿从业人员专业学历提升及“变招工为招生”。

全面推行煤矿用工“五个统一”、煤矿从业人员年检制度。

加大煤矿用工监督检查,清退煤矿井下劳务派遣人员12712人,劳动用工职责进一步理顺,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

  (五)坚持宏观调控与加强市场监管相结合,煤炭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取得新成就。

深入研判煤炭市场,分析预测经济走势,引导企业科学组织生产经营,完成了2012年全省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组织实施了向省内9家困难电厂供应1000万吨煤炭任务;及时调整重组整合后集团公司与所属煤矿的销售渠道,强化煤炭经营监管,进一步规范了全省煤炭经营秩序;加强运行监测分析,确保重点行业、重点合同兑现,严格重点电煤合同价格监管;进一步强化煤炭销售票使用管理,全面实施了机打票网络在线管理,全省煤炭销售票使用率、回收率接近100%,有效杜绝了非法违法煤炭流入市场;认真做好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发挥煤炭销售票作用,开辟运煤绿色通道,全省共供应6845015户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721.62万吨,确保了省委、省政府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六)把生态建设与保障民生相结合,安康和谐矿区建设得到新推进

   绿色矿区建设成效显著。

全面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全省煤炭系统造林4.74万亩,绿化757.3万平方米。

节能减排、矸石无害化处理率、矿井水利用率均达到了国家要求。

省厅被评为山西省“十一五”蓝天碧水工程先进集体。

   幸福矿区建设成果丰硕。

棚户区改造取得了新成绩,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职工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安全技能账户工资和安全结构工资分配制度,全面落实井下最低工资制度,全省煤炭企业在岗职工平均收入增长10%以上,实现了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

   安康矿区建设成绩突出。

全行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56.4万人,井下职工意外伤害参保人数达22.2万人;进一步健全煤矿井下工亡职工子女就学救助长效机制,累计有2597人次享受就学救助、总金额达1100余万元;理顺了煤矿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加强了煤矿职业危害防治。

潞安成为全国唯一连续12年蝉联“安康杯”竞赛优胜杯的企业。

  (七)加强党的建设与依法行政相结合,服务煤炭发展的政务环境有了新改善。

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引深了创先争优活动;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进政务公开,新的政务大厅启动运行,所有审批项目与电子监察网对接联网,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机制进一步健全,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深入挖掘凝练“山西煤炭精神”,大力整顿纪律、思想、工作作风,开展“学习型、服务型、文化型”机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基层和煤矿企业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煤矿系统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省煤炭厅党组,向多年来关心支持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向与会同志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煤炭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煤炭行业改革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煤炭行业监管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煤炭产业发展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煤矿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煤炭品牌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等等。

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面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煤炭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做好今年的煤炭工作,必须放眼全球看山西,立足山西看煤炭,着眼行业看发展,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审视和把握好宏观经济走势,全面分析研判煤炭市场形势。

从国际看,欧债危机日趋恶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突出,市场需求萎缩,国际煤价趋于下行,影响我省煤炭经济运行。

从国内看,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较多,特别是土地供给、节能减排等刚性政策约束更加严厉,煤炭发展的难度增加。

从能源看,虽然煤炭在较长时间内占我国的主体能源地位不会改变,但发展方向和格局发生了变化。

国家能源发展的部署一方面是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2012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2亿吨;另一方面是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水电,大力发展非常规天然气、风电、太阳能等其他新型能源,对煤炭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实行双控。

同时,陕西、内蒙、宁夏、新疆等地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产能将逐步释放。

特别是内蒙已连续两年煤炭产量全国第一,煤炭行业竞争十分激烈。

从安全看,虽然我省煤矿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古空水、冲击地压、奥灰水等自然灾害威胁更加严重,特别是资源整合后改造建设矿井数量较多,地质资料不详,煤矿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面临的形势严峻,压力增大。

   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做好今年工作,我们有“六大重要保障”有利因素。

一是国家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基本稳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为我们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省委、省政府定位煤炭是山西经济的支柱,是转型跨越之基,稳住了煤炭产业,就稳住了全省经济的基本面,更加重视和支持煤炭,为我们提供了政治保障;三是“七个新”的新目标,转型跨越发展的新战略,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新机遇,为我们提供了改革发展保障;四是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圆满成功,历练了煤炭行业干部职工,提升了煤炭产业素质,坚定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信心,证明了山西煤炭人有智慧有能力做好煤炭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信心保障;五是“正风肃纪、创优环境”作风大整顿,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更加强烈,精神状态更加饱满,工作作风更加务实,为我们提供了作风保障;六是文化强煤战略的实施,“山西煤炭精神”的挖掘和弘扬,“学习型、服务型、文化型”机关建设活动的开展与延伸,激发出全省煤炭行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为我们提供了精神保障。

   全省煤炭行业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更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高度统一到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上来。

要在“六个结合”上狠下功夫,全面推进工作。

一是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与遵循煤炭工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煤炭工业实践;二是必须坚持把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煤炭工业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加快建设具有山西特色的煤炭工业;三是必须坚持把运用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和改革创新相结合,以创新的理念、意识、方法推进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四是必须坚持把治本与治标相结合,抓住影响和制约煤矿安全的根本问题,用前沿科技、科学管理、人文理念打造煤炭久安;五是必须坚持把突出山西煤炭优势与开发潜在价值相结合,打造山西煤炭品牌;六是必须坚持把文化强煤与弘扬“山西煤炭精神”相结合,用山西煤炭精神激励山西煤炭人,促进山西煤炭现代文明进步。

   我们坚信,只要准确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宏观形势,充分利用好“六大重要保障”有利因素,切实做到“六个结合”,就一定能够解决煤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就一定能够推动全省煤炭工业率先走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

   三、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努力做好2012年煤炭工作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重要之年。

全省煤炭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跨越发展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文化强煤为引领,以煤炭精神为内涵,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实施高标准、高科技、高管理、高端化、高要求、高质量、高效益、现代文明的“七高一文明”发展新模式,率先走出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新路。

   主要目标任务是:

煤炭产量8.5亿吨,力争9亿吨;全行业销售收入力争突破8000亿元,非煤收入占到一半以上;力争实现利税1800亿元,上缴税金1300亿元;全面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循环经济建设取得新进展;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继续稳定好转,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稳中有降。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主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高标准制定煤炭行业发展标准,率先探索出具有山西特色的办矿新路。

山西是全国煤炭大省,必须要超前思维,搞好顶层设计,以新思想制定新标准,以新标准建设新平台,以新平台引领新发展,打造山西煤炭建设新模式,高标准提升煤炭发展新水平。

   一要围绕我省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新部署,加快建设山西煤炭新基地。

实施《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现代煤炭产业发展体系,重点推进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和18个国家煤炭矿区建设,形成山西“品”字型煤炭基地新构架。

   晋北动力煤综合基地以建设特大型、“巨”型煤矿为主,重点培育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和中煤集团平朔煤炭工业公司两个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到2015年基地煤炭产量达到3.5亿吨;

   晋中炼焦煤综合基地重点培育山西焦煤集团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到2015年基地煤炭产量达到3.1亿吨;

   晋东无烟煤综合基地重点培育阳泉集团、潞安集团和晋煤集团等5000万吨级煤炭企业集团,到2015年基地煤炭产量达到3.4亿吨。

   二要围绕煤炭发展新形势,出台办矿企业新标准。

要全面提高全省办矿企业准入门槛,制定出台我省更高的办矿企业新标准,实行办矿企业等级管理制度,现有办矿企业达不到新标准的实行退出机制,新的办矿企业要按照新标准准入,进一步做实做强煤矿企业。

   三要围绕煤炭进步新水平,出台煤矿建设新标准。

以规范煤矿生产建设为目标,按照分项目、分类别、分等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坚持普遍性的一般标准和引领性的高端标准并存的基本原则,制定新形势下的煤矿建设新标准,创新煤矿设计、施工、监理新机制,科学合理设定标准过渡期限,用新标准规范新矿井建设,提高煤矿建设水平。

   四是围绕煤炭安全新要求,制定煤矿安全质量新标准。

按照国家级标准,结合我省实际,根据煤炭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制定我省更高、更严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

要把新标准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系统和环节,通过新标准的制定实施,提升现场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五是围绕煤炭企业新方向,制定煤矿管理新标准。

要研究制定出台山西煤矿企业管理标准,创新煤炭企业管理模式,促进煤炭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同志们,高标准是新蓝图、新目标,只要我们坚持高标准,一定能够打造出具有山西特色的“晋”字号品牌,建设成全国一流世界先进,在世界煤炭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的山西煤炭“航母”。

  

(二)高科技打造煤炭企业,率先走出煤炭工业现代发展新路。

科技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内动力和加速器,今年要完成煤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00亿元,其中矿井建设完成投资1050亿元,要用高精尖科技建设煤炭企业,打造煤炭科技新高地,增强山西煤炭在中国煤炭乃至世界煤炭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一要有序推进新井建设。

全省煤矿建设坚持“整合改造为主,新井建设为辅”原则。

新井建设按照一个矿井一个工作面或不超过两个工作面的模式,以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优先建设露天煤矿、特大型矿井和煤电一体化项目。

   二要提高整合矿井机械化水平。

提升改造矿井技术装备,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

推广采用综采、轻型综采、综掘等设备,实现矿井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和信息化;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厚煤层推广应用一次采全高工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区块,推广应用短壁综采采煤工艺,薄煤层推广应用刨煤机开采技术和装备;出台资源回收率考核管理办法珍惜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结合机械化升级改造,同步优化改造矿井通风、供电、运输、排水等系统,全面提高煤矿生产力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强制淘汰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电动锚杆钻机等八种设备及单体支柱放顶煤开采工艺。

   三要推进矿井信息化建设。

今年各市、各集团要安排3个以上试点矿井,加快“两化融合”建设步伐,推动煤炭生产装备数字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建设。

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加快矿井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工业视频和井上下网络平台的推广应用,加快建设完善煤炭企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生产过程自动化、安全监控数字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信息管理集约化”的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新模式。

   四要试点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矿井。

着眼于建设国际一流、全国先进的现代化矿井,鼓励重点煤矿采用世界先进技术装备,试点无煤柱开采、煤矸石充填开采、“三下”开采新工艺,实施精采、细采。

推广建设自动化、智能化无人综采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开采。

   五要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

要按照《山西省煤炭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煤炭行业综合信息数据库,扩充和完善煤炭专用信息网承载内容及范围,提高隐患排查、安全质量标准化、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和应急救援网络化管理水平,提高煤炭行业网上办公服务、政务公开和安全监管及执法能力。

   六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以煤炭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以及科技服务体系,推进煤矿主体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研发中心,制定推进实施计划,分年度分类别逐步达到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标准。

同志们,高科技是建设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矿井的重要路径。

只要我们坚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努力提高煤炭行业科技含量,一定能够用科技进步来解决煤炭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推动我省煤炭工业现代化新发展。

  (三)高管理提升标准化建设,率先走出全国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管理新路。

标准化是标杆,是方向,是平台,推进的核心在于科学管理。

要吸收借鉴中外先进管理理念,结合“基础建设年”活动,创新煤矿安全质量管理模式,以精细化提高标准化,以标准化引领科学化,以科学化推进安全化,创造出山西标准化管理新经验,全面推进标准化工作,全省力争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到300座,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到65座,其他矿井也要逐步达到标准。

   一要创新推进机制。

制定便于落实的具体配套实施办法,积极利用政策扶持、评比激励和处罚约束等手段形成引导推进机制。

将标准化作为颁发煤炭生产许可证的条件之一,进一步推动达标工作。

凡达不到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最低等级的煤矿,要责令停产整顿,依法暂扣其煤炭生产许可证,限期达标。

   二要创新管理机制。

更加注重标准化的内涵建设,突出动态达标管理,将建标、对标和达标步骤有机结合起来,加大督促检查频次,每半年或一年召开一次标准化建设会议,开展达标评比工作,推进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达标。

   三要创新考评机制。

加强标准化建设技术支撑,建立标准化考评机构,出台考评办法,严格标准化考评工作,推动从一般化标准向高端化标准建设发展。

   同志们,高管理是企业的生命,标准化是企业的路径。

只要我们用现代高管理推进标准化矿井建设,用标准化矿井体现高管理水平,一定能够建成一批令全国惊叹、世界瞩目的标准化新矿井。

  (四)高端化推进多元发展,率先走出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发展新路。

坚持延伸煤、超越煤、发展煤,按照全循环、上高端、多联产思路,瞄准行业高端,善于找新项目,勇于上精项目,敢于上大项目,力争全省非煤产业投资完成550亿元,加快打造中国(山西)“鲁尔区”转型模式,再造一个新煤炭。

一要以“一个模式”、“三大板块”、“四化链条”为重点,提高煤炭资源省内转化率。

“一个模式”:

建立煤炭产业全循环发展模式,从企业“小循环”入手,通过产业横向关联、纵向耦合,向企业集群“大循环”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