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5503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3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docx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docx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第一章绪言第二章细菌概论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分类,病原微生物的概念,免疫的概念

2、掌握细菌的测量单位、基本形态、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3、掌握革兰染色的步骤与意义

二、教学重点:

1、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免疫的概念

2、细菌的细胞壁

3、革兰染色的步骤与意义

三、教学难点:

1、免疫的概念、功能

2、细菌的细胞壁

四、教学时数:

2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

五、习题:

1、微生物、病原体、免疫的概念。

2、比较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异同点。

3、简述革兰染色的步骤与意义。

六、教学后记:

第1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第一章绪言

一、病原生物与病原生物学

1、概念

2、微生物的

(1)分类:

①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

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立克次体、

“一毒三菌四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

(2)共同特点

3、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也有害

二、寄生虫、免疫

1、概念

2、人体寄生虫:

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

3、病原生物学

4、免疫功能:

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

三、学习指导(自学)

第二章细菌概论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微米(μm)、显微镜三大类:

球菌、杆菌、螺形菌

二、细菌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细胞壁(重点)、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二)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三、细菌的形态检查法

(一)显微镜检查法

(二)染色法(重点介绍革兰染色)

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思考题

任课教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第二节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第三节细菌的分布和人体的微生态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2、熟悉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及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3、掌握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正常菌群及其意义

二、教学重点:

1、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

2、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3、正常菌群的概念及意义

三、教学难点:

1、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2、细菌的变异机制

3、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系

四、教学时数:

2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

五、习题:

1、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及速度?

2、试述与致病、治疗及鉴别细菌各有关的代谢产物?

3、什么叫正常菌群、耐药机制?

六、教学后记:

第2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归纳上次课的知识点—→过度引入新课

第二节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生长繁殖的条件:

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气体、渗透压

(二)生长繁殖的规律:

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重点讲解)

(一)与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

热原质、毒素、侵袭性酶

(二)与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

抗生素、维生素

(三)与鉴别细菌有关的代谢产物:

色素、细菌素、糖的分解产物、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培养方法

(二)培养基(三)生长现象:

液体、固体、半固体培养基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四、细菌的变异

(一)变异现象

(二)遗传物质(三)机制(四)细菌变异在医学中的实际意义

第三节细菌的分布和人体的微生态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细菌

(二)水中的细菌

(三)空气中的细菌

二、细菌在人体的分布与人体的微生态系(重点讲解)

(一)正常菌群的含义

(二)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分布和微生态系

(三)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拮抗作用

(四)微生态失调与防治

1.微生态失调的概念与分类

2.微生态失调的防治

(五)医学微生态学展望(自学)

三、机会性感染

归纳总结,列出思考题

 

任课教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第四节消毒与灭菌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基本概念(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及无菌操作)

2、熟悉热力杀菌的原理及常用方法

3、了解消毒剂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二、教学重点:

1、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的概念

2、高压蒸气灭菌法

3、消毒剂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

1、高压蒸气灭菌法的原理、用法

2、各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四、教学时数:

2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

五、习题:

1、什么叫消毒、灭菌、无菌操作?

2、简述消毒剂的杀菌机制及影响因素?

六、教学后记:

第3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复习上一次课的知识点—→过度进入新课

第四节消毒与灭菌

一、基本概念(重点讲解)

1、消毒2、灭菌3、防腐4、无菌与无菌操作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重点讲解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

(一)热力灭菌法

1、湿热杀菌法:

煮沸法、流通蒸气消毒法、间歇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气灭菌法

2、干热灭菌法:

干烤、烧灼和焚烧、红外线、微波

(二)辐射杀菌法:

1、日光与紫外线2、电离辐射

(三)滤过除菌法

(四)超声波杀菌法

(五)干燥和低温抑菌法

三、化学消毒灭菌法

(一)消毒剂的主要种类

(二)消毒剂的应用

(三)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1、消毒剂的浓度、性质与作用时间

2、微生物的污染程度

3、微生物的种类与生活状态

4、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

5、温度、湿度与酸碱度

6、化学拮抗物

归纳总结,列出思考题

 

任课教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第五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病原菌的致病性、毒力、侵入途径及数量

2、掌握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3、掌握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毒血症、医院感染等概念

二、教学重点:

1、病原菌的致病性

2、内、外毒素的区别

3、败血症、脓毒血症、毒血症等概念

三、教学难点:

1、内、外毒素的区别

2、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四、教学时数:

2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

五、习题:

1、简述细菌的致病因素?

2、列表比较内、外毒素?

3、败血症、脓毒血症、毒血症的概念?

六、教学后记:

第4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提问总结复习上一次课的知识点—→引入新课

第五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一、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1、表层粘附性结构及物质

2、侵袭性胞外酶

3、毒素:

①内毒素(重点讲授,列表比较)

②外毒素

(二)细菌的侵入数量

(三)细菌侵入的门户

二、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一)感染的来源:

1、外源性感染

2、内源性感染

(二)感染的类型:

1、隐性感染

2、显性感染:

①局部感染

②全身感染(重点讲解)

三、医院感染

(一)概述

(二)医院感染的概念、分类和常见病原微生物

(三)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归纳总结,列出思考题

 

任课教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实验一细菌总论

(一)

一、教学目的:

1、熟悉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2、掌握革兰染色法

3、初步识别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特殊结构

二、教学重点:

1、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

2、细菌的基本形态、特殊结构的观察

三、教学难点:

1、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2、革兰染色

四、教学时数:

2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2学时。

五、习题:

实验报告

六、教学后记:

第5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实验一细菌总论

(一)

一、实验内容

1、实验室规则的介绍

2、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3、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观察

4、革兰染色法操作

二、老师一边讲授一边演示

1、实验室规则的介绍

2、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殊结构(绘图)

3、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实物演示)

4、革兰染色(操作演示)

三、学生观察,操作

1、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殊结构

(要求一边观察一边绘图)

2、革兰染色操作,并记录结果

四、小结

提出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讨论

归纳总结

五、搞好实验室卫生

任课教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实验二细菌总论

(二)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常用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2、进行细菌分布的检查、皮肤消毒试验及紫外线杀菌试验

3、进行药敏试验、热力杀菌试验

二、教学重点:

1、细菌分布的检查

2、皮肤消毒试验、热力杀菌试验、紫外线杀菌试验

3、药敏试验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2、热力杀菌试验

四、教学时数:

2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2学时。

五、习题:

实验报告

六、教学后记:

第6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实验二细菌总论

(二)

一、实验内容

1、培养基制备,常用培养基的介绍

2、空气、钱币、咽喉等的细菌检查

3、手指皮肤消毒前后细菌检查

4、热力杀菌试验

5、紫外线杀菌试验

6、药敏试验

二、教师讲授,演示

一边演示操作,一边讲解实验目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及预期结果

三、学生操作

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具体分工由小组长分配

四、小结

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归纳总结

五、搞好实验室卫生

 

任课教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实验三细菌总论(三)

一、教学目的:

1、对上次实验结果进行观察与分析

2、细菌生长现象的观察

3、初步了解常用的消毒灭菌器

二、教学重点:

1、上次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2、高压蒸气灭菌器的介绍

3、细菌的生长现象

三、教学难点:

1、细菌生化反应结果的观察

2、高压蒸气灭菌器的使用

四、教学时数:

2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2学时。

五、习题

实验报告

 

六、教学后记:

第7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实验三细菌总论(三)

一、实验内容

1、上次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2、细菌的接种法

3、细菌生长现象的观察

4、常用消毒灭菌器的介绍

二、教师讲授

1、对上次实验结果进行讲解(说明结果反映什么)。

2、细菌接种法演示操作

3、细菌生长现象一边示教一边讲解

4、介绍常用的消毒灭菌器(实物示教)

名称、原理、用途、操作、注意事项

三、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并记录结果

四、搞好实验室卫生

 

任课教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第十章抗原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抗原、半抗原、TD-Ag、TI-Ag、抗原决定基等概念

2、熟悉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常见抗原及其分类等

3、了解超抗原和佐剂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1、抗原的定义、特性、形成条件

2、医学上的重要抗原

3、抗原的特异性

三、教学难点:

1、TD-Ag与TI-Ag

2、SAg

四、教学时数:

2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

五、习题:

1、什么叫抗原、半抗原、免疫原性、表位、SAg?

2、列表比较TD-Ag与TI-Ag?

六、教学后记:

第8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总结前面所上内容,提问引入新课

第一十章抗原

第一节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一、抗原的概念

二、抗原的特性:

免疫原性、反应原性

第二节抗原的异物性、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一、异物性二、抗原的特异性三、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第三节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一、抗原分子的理化特性二、宿主因素三、免疫方法

第四节常见的抗原分类

一、根据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分类

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三、根据抗原的性状分类

第五节医学上常见的重要抗原

一、病原微生物二、细菌外毒素和类毒素三、动物免疫血清

四、同种异型抗原五、异嗜性抗原

第六节超抗原和佐剂

一、超抗原二、佐剂

 

进行归纳总结,列出思考题

 

任课教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第十一章免疫球蛋白

一、教学目的:

1、掌握Ab和Ig的概念

2、掌握Ig的基本结构、水解片段及生物学活性

3、熟悉各类Ig的特性与功能

二、教学重点:

1、Ig的结构、生物学活性

2、五类Ig的主要特性与功能

3、McAb的制备过程

三、教学难点:

1、Ig的结构

2、McAb的制备过程

四、教学时数:

2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

五、习题:

1、什么叫Ab、Ig、McAb?

2、试述Ig的基本结构、生物学活性及水解片段?

六、教学后记:

第9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第十一章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一、抗体二、免疫球蛋白

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一、Ig的基本结构:

H链、L链、V区、C区

二、Ig的其他结构:

铰链区、J链、SP

三、Ig的功能区

四、Ig的水解片段

第三节Ig的生物学活性

一、可变区的生物学活性

二、恒定区的生物学活性:

活化补体、结合细胞、通过胎盘与粘膜

第四节五类Ig的特性与功能

一、IgG二、IgM三、IgA四、IgE五、IgD

第五节单克隆抗体

一、概念

二、特点、操作流程

三、应用

进行归纳总结,列出思考题

 

任课教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第十二章补体系统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补体的概念、组成

2、熟悉补体系统的激活过程

3、掌握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二、教学重点:

1、补体的概念、组成、主要理化性

2、补体系统激活的传统途径

3、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三、教学难点:

补体系统的激活过程

四、教学时数:

2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

五、习题:

1、绘图描述补体系统激活的传统途径。

2、简述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六、教学后记:

第10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第十二章补体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一、补体的理化特性及生成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及命名

第二节补体系统的活化

一、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

1、识别阶段

2、活化阶段(列表比较)

3、攻膜阶段

二、补体活化的凝集素途径

三、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

四、补体活化的调控(自学为主)

第三节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一、补体介导的溶解靶细胞效应

二、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

1、调理作用

2、免疫粘附和清除IC

3、炎症介质作用

归纳总结,列出思考题

 

任课教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第十三章免疫系统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及作用

2、熟悉T、B细胞的表面标志及功能

3、掌握CK的概念及特点

二、教学重点:

1、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在免疫中的作用

2、CK的概念、特点

3、APC的概念及在免疫中作用

三、教学难点:

T、B细胞的表面标志

四、教学时数:

2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

五、习题:

1、什么叫APC、CK?

2、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

3、CK的特点及常见CK种类?

六、教学后记:

第11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提问复习旧课→进入新课

第十三章免疫系统

第一节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胸腺

骨髓

二、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结

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

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二节免疫细胞

一、淋巴细胞:

T细胞

B细胞

NK细胞

二、APC:

单核/巨噬细胞

DC

三、其他免疫细胞

第三节CK

一、CK的概念

二、CK的共同特性

三、常见CK及主要生物学作用

归纳总结,列出思考题

 

任课教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第十四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第十五章免疫应答第一、二节

一、教学目的:

1、掌握MHC、HLA的概念及HLA的分布、功能,了解HLA的组成、遗传特征及其医学意义

2、掌握免疫应答的概念、基本过程、Ab产生的一般规律及意义

3、熟悉体液免疫的概念及过程

二、教学重点:

1、MHC、HLA的概念、分布、主要功能

2、免疫应答的概念及基本过程

3、Ab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三、教学难点:

1、HLA的组成、遗传特征

2、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3、体液免疫的过程

四、教学时数:

2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

五、习题:

1、什么叫MHC、HLA?

2、HLA的分布及主要功能?

3、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4、试述Ab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六、教学后记:

第12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复习旧课→引出新课

第十四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一节概述

一.MHC概念二、HLA概念

第二节HLA的分布与功能

一、HLA的分布

二、HLA的主要功能:

(1)参与Ag提呈、制约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2)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三、HLA复合体的组成及遗传特征

(一)组成

(二)遗传特征:

(1)单倍型遗传

(2)高度多态性(3)连锁不平衡和单元型

第三节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HLA与移植排斥反应二、HLA与输血反应

三、HLA与疾病的关联四、HLA与法医

第四节移植免疫(自学为主)

一、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二、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第十五章免疫应答

第一节概述

一、免疫应答的概述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

三、免疫应答的场所

四、APC对Ag的加工处理及提呈:

(一)外源性Ag

(二)内源性Ag

第二节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一、B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

(一)APC对TD-Ag的加工处理及提呈

(二)Th细胞对Ag的识别、活化、增值及分化

(三)B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

(四)分泌Ab发挥免疫效应

二、B细胞对TI-Ag的免疫应答

三、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1、初次应答2、再次应答

归纳总结,列出思考题

任课教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第十五章免疫应答第三、四节第十六章抗感染免疫

一、教学目的:

1、熟悉细胞免疫的概念及过程

2、掌握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免疫耐受性的概念

3、掌握先天性免疫的组成、特点;熟悉获得性免疫的抗感染作用、特点

二、教学重点:

1、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2、免疫耐受性的概念

3、先天性免疫的组成及特点,获得性免疫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Th1、Tc细胞的作用机制

2、免疫耐受、免疫抑制、免疫缺陷的比较

3、免疫保护与免疫损伤

四、教学时数:

2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

五、习题:

1、Tc细胞、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区别?

2、什么叫免疫耐受性?

3、简述先天性免疫的特点及组成?

六、教学后记:

第13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复习旧课→引出新课

第十五章免疫应答

第三节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一、CD4+Th1细胞的作用

二、CD8+Tc细胞的作用

三、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1、抗胞内感染

2、抗肿瘤

3、参与移植排斥反应

4、引起免疫损伤

第四节免疫耐受(自学为主)

一、概念

二、免疫耐受、免疫抑制、免疫缺陷的比较

三、免疫耐受的意义

第十六章抗感染免疫

第一节先天性免疫

一、屏障作用:

体表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二、吞噬细胞地吞噬作用

三、正常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第二节获得性免疫

一、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二、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三、免疫保护与免疫损伤

归纳总结(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进行对比),列出思考题

任课教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第十七章临床免疫第一节超敏反应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分类、特点

2、掌握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病例及防治原则

3、熟悉II、III、IV型的机制、病例

二、教学重点:

1、超敏反应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常见病例及防治原则

三、教学难点:

1、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四、教学时数:

2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

五、习题:

1、试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

2、简述II、III、IV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病例?

六、教学后记:

第14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复习旧课→引出新课

第十七章临床免疫

第一节超敏反应

定义:

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所引起的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一、I型超敏反应:

(一)参与反应的主要成分和细胞

1、变应原2、抗体3、细胞4、生物活性介质

(二)发生机制

1、致敏阶段2、激发阶段3、效应阶段

(三)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四)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二、II型超敏反应

(一)发生机制

(二)临床常见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三、III型超敏反应

(一)发生机制

(二)临床常见的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四、IV型超敏反应

(一)发生机制

(二)临床常见的IV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归纳总结,列出思考题

 

任课教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

第十七章临床免疫第二、三节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的概念

2、了解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的常见疾病。

3、了解肿瘤免疫

二、教学重点:

1、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常见疾病。

2、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