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知识点和注意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5110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语言知识点和注意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C语言知识点和注意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C语言知识点和注意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C语言知识点和注意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C语言知识点和注意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语言知识点和注意点.docx

《C语言知识点和注意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语言知识点和注意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语言知识点和注意点.docx

C语言知识点和注意点

变量声明和内存分配

1.内存分配方式

  内存分配方式有三种:

  [1]从静态存储区域分配。

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

例如全局变量,static变量。

  [2]在栈上创建。

在执行函数时,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自动被释放。

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

  [3]从堆上分配,亦称动态内存分配。

程序在运行的时候用malloc或new申请任意多少的内存,程序员自己负责在何时用free或delete释放内存。

动态内存的生存期由程序员决定,使用非常灵活,但如果在堆上分配了空间,就有责任回收它,否则运行的程序会出现内存泄漏,频繁地分配和释放不同大小的堆空间将会产生堆内碎块。

2.程序的内存空间

  一个程序将操作系统分配给其运行的内存块分为4个区域,如下图所示。

  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栈区(stack):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为运行函数而分配的局部变量、函数参数、返回数据、返回地址等。

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2、堆区(heap):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分配方式类似于链表。

  3、全局区(静态区)(static):

存放全局变量、静态数据、常量。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文字常量区:

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5、程序代码区:

存放函数体(类成员函数和全局函数)的二进制代码。

3.堆与栈的比较

3.1申请方式

  stack:

由系统自动分配。

例如,声明在函数中一个局部变量intb;系统自动在栈中为b开辟空间。

  heap:

需要程序员自己申请,并指明大小,在C中malloc函数,C++中是new运算符。

  如p1=(char*)malloc(10);p1=newchar[10];

  如p2=(char*)malloc(10);p2=newchar[20];

  但是注意p1、p2本身是在栈中的。

3.2申请后系统的响应

  栈:

只要栈的剩余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系统将为程序提供内存,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

  堆:

首先应该知道操作系统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当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会遍历该链表,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结点,然后将该结点从空闲结点链表中删除,并将该结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

  对于大多数系统,会在这块内存空间中的首地址处记录本次分配的大小,这样,代码中的delete语句才能正确的释放本内存空间。

  由于找到的堆结点的大小不一定正好等于申请的大小,系统会自动的将多余的那部分重新放入空闲链表中。

3.3申请大小的限制

  栈:

在Windows下,栈是向低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的区域。

这句话的意思是栈顶的地址和栈的最大容量是系统预先规定好的,在WINDOWS下,栈的大小是2M(也有的说是1M,总之是一个编译时就确定的常数),如果申请的空间超过栈的剩余空间时,将提示overflow。

因此,能从栈获得的空间较小。

  堆:

堆是向高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

这是由于系统是用链表来存储的空闲内存地址的,自然是不连续的,而链表的遍历方向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

堆的大小受限于计算机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内存。

由此可见,堆获得的空间比较灵活,也比较大。

3.4申请效率的比较

  栈由系统自动分配,速度较快。

但程序员是无法控制的。

  堆是由new分配的内存,一般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最方便。

  另外,在WINDOWS下,最好的方式是用VirtualAlloc分配内存,他不是在堆,也不是栈,而是直接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保留一快内存,虽然用起来最不方便。

但是速度快,也最灵活。

3.5堆和栈中的存储内容

  栈:

在函数调用时,第一个进栈的是主函数中后的下一条指令(函数调用语句的下一条可执行语句)的地址,然后是函数的各个参数,在大多数的C编译器中,参数是由右往左入栈的,然后是函数中的局部变量。

注意静态变量是不入栈的。

  当本次函数调用结束后,局部变量先出栈,然后是参数,最后栈顶指针指向最开始存的地址,也就是主函数中的下一条指令,程序由该点继续运行。

  堆:

一般是在堆的头部用一个字节存放堆的大小。

堆中的具体内容有程序员安排。

3.6存取效率的比较

  chars1[]="a";

  char*s2="b";

  a是在运行时刻赋值的;而b是在编译时就确定的;但是,在以后的存取中,在栈上的数组比指针所指向的字符串(例如堆)快。

比如:

  int main(){

  chara=1;

  charc[]="1234567890";

  char*p="1234567890";

  a=c[1];

  a=p[1];

  return0;

  }

  对应的汇编代码

  10:

a=c[1];

  004010678A4DF1movcl,byteptr[ebp-0Fh]

  0040106A884DFCmovbyteptr[ebp-4],cl

  11:

a=p[1];

  0040106D8B55ECmovedx,dwordptr[ebp-14h]

  004010708A4201moval,byteptr[edx+1]

  004010738845FCmovbyteptr[ebp-4],al

  第一种在读取时直接就把字符串中的元素读到寄存器cl中,而第二种则要先把指针值读到edx中,再根据edx读取字符,显然慢了。

3.7小结

  堆和栈的主要区别由以下几点:

  1、管理方式不同;

  2、空间大小不同;

  3、能否产生碎片不同;

  4、生长方向不同;

  5、分配方式不同;

  6、分配效率不同;

  管理方式:

对于栈来讲,是由编译器自动管理,无需我们手工控制;对于堆来说,释放工作由程序员控制,容易产生memoryleak。

  空间大小:

一般来讲在32位系统下,堆内存可以达到4G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堆内存几乎是没有什么限制的。

但是对于栈来讲,一般都是有一定的空间大小的,例如,在VC6下面,默认的栈空间大小是1M。

当然,这个值可以修改。

  碎片问题:

对于堆来讲,频繁的new/delete势必会造成内存空间的不连续,从而造成大量的碎片,使程序效率降低。

对于栈来讲,则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栈是先进后出的队列,他们是如此的一一对应,以至于永远都不可能有一个内存块从栈中间弹出,在他弹出之前,在他上面的后进的栈内容已经被弹出,详细的可以参考数据结构。

  生长方向:

对于堆来讲,生长方向是向上的,也就是向着内存地址增加的方向;对于栈来讲,它的生长方向是向下的,是向着内存地址减小的方向增长。

  分配方式:

堆都是动态分配的,没有静态分配的堆。

栈有2种分配方式:

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

静态分配是编译器完成的,比如局部变量的分配。

动态分配由malloca函数进行分配,但是栈的动态分配和堆是不同的,他的动态分配是由编译器进行释放,无需我们手工实现。

  分配效率:

栈是机器系统提供的数据结构,计算机会在底层对栈提供支持:

分配专门的寄存器存放栈的地址,压栈出栈都有专门的指令执行,这就决定了栈的效率比较高。

堆则是C/C++函数库提供的,它的机制是很复杂的,例如为了分配一块内存,库函数会按照一定的算法(具体的算法可以参考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在堆内存中搜索可用的足够大小的空间,如果没有足够大小的空间(可能是由于内存碎片太多),就有可能调用系统功能去增加程序数据段的内存空间,这样就有机会分到足够大小的内存,然后进行返回。

显然,堆的效率比栈要低得多。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堆和栈相比,由于大量new/delete的使用,容易造成大量的内存碎片;由于没有专门的系统支持,效率很低;由于可能引发用户态和核心态的切换,内存的申请,代价变得更加昂贵。

所以栈在程序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就算是函数的调用也利用栈去完成,函数调用过程中的参数,返回地址,EBP和局部变量都采用栈的方式存放。

所以,我们推荐大家尽量用栈,而不是用堆。

  虽然栈有如此众多的好处,但是由于和堆相比不是那么灵活,有时候分配大量的内存空间,还是用堆好一些。

  无论是堆还是栈,都要防止越界现象的发生(除非你是故意使其越界),因为越界的结果要么是程序崩溃,要么是摧毁程序的堆、栈结构,产生以想不到的结果。

4.new/delete与malloc/free比较

  从C++角度上说,使用new分配堆空间可以调用类的构造函数,而malloc()函数仅仅是一个函数调用,它不会调用构造函数,它所接受的参数是一个unsignedlong类型。

同样,delete在释放堆空间之前会调用析构函数,而free函数则不会。

  classTime{

  public:

  Time(int,int,int,string);

  ~Time(){

  cout<<"callTime’sdestructorby:

"<

  }

  private:

  inthour;

  intmin;

  intsec;

  stringname;

  };

  Time:

:

Time(inth,intm,ints,stringn){

  hour=h;

  min=m;

  sec=s;

  name=n;

  cout<<"callTime’sconstructorby:

"<

  }

  intmain(){

  Time*t1;

  t1=(Time*)malloc(sizeof(Time));

  free(t1);

  Time*t2;

  t2=newTime(0,0,0,"t2");

  deletet2;

  system("PAUSE");

  returnEXIT_SUCCESS;

  }

  结果:

  callTime’sconstructorby:

t2

  callTime’sdestructorby:

t2

  从结果可以看出,使用new/delete可以调用对象的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并且示例中调用的是一个非默认构造函数。

但在堆上分配对象数组时,只能调用默认构造函数,不能调用其他任何构造函数。

外部变量声明

方法一

1.//commonDef.h  

2.#ifndef __COMMON_DEF_H  

3.#define __COMMON_DEF_H  

4.  

5.static int COMMON_VALUE = 100;  

6.  

7.#endif  

这时候在test1.c和test2.c直接#include"commonDef.h"即可。

static关键字保证了包含该头文件的编译单元分别拥有该变量的独立实体,如同在每一个源文件分别定义一次;若不加static,则会造成“redifinition”。

方法二

1.//commonDef.h  

2.#ifndef __COMMON_DEF_H  

3.#define __COMMON_DEF_H  

4.  

5.extern int COMMON_VALUE;  

6.  

7.#endif  

8.  

9.//test1.c  

10.#include "commonDef.h"  

11.int COMMON_VALUE = 100;  

12.  

13.//test2.c  

14.#include "commonDef.h"  

也即在公用头文件中,使用extern关键字。

然后再某一个源文件中定义一次,再在每一个使用它的编译单元中包含该头文件即可。

指针数组和数组指针

指针数组和多维数组

char*name[13]={"Illegalmonth","January","February","March","April","May","June","July","August","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

它表示name是一个具13个元素的一维数组,其中数组的每个元素是一个指向字符类型对象的指针。

如果将二维数组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那么在函数的参数声明中必须指明数组的列数。

数组的行数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函数调用时传递的是一个指针,它指向由行向量构成的一维数组,其中每个行向量是具有13个整型元素的一维数组。

传递给函数的是一个指向很多对象的指针,其中每个对象是由13个整型元素构成的一维数组。

因此,如果将数组daytab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f,那么f的声明应该写成下列形式:

f(intdaytab[2][13]){...}

也可以写成

f(intdaytab[][13]){...}

因为数组的行数无关紧要,所以,该声明还可以写成

f(int(*daytab)[13]){...}

数组指针

int(*a)[i]

表示:

指向数组a的指针

定义了数组指针,该指针指向这个数组的首地址,必须给指针指定一个地址,容易犯的错得就是,不给a地址,直接用(*a)[i]=c[i]给数组a中元素赋值,这时数组指针不知道指向哪里,调试时可能没错,但运行时肯定出现问题,使用指针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二叉树和单词读入查找

//二叉树

#include"stdafx.h"

#include"ctype.h"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dlib.h"

#defineMAXWORD100//单词的最大长度

structtnode//二叉树中每个节点

{

char*word;//指向单词内容的指针

intcount;//统计出现次数的计数值

structtnode*left;//指向左子树的指针

structtnode*right;//指向右子树的指针

};

structtnode*addtree(structtnode*,char*);//新建一个节点

voidtreeprint(structtnode*);//打印二叉树

structtnode*talloc(void);//给新节点分配内存空间

char*strdup(char*);//将新单词复制到某个隐藏位置

intgetword(char*,int);//读取下一个单词

 

int_tmain()

{

structtnode*root;

charword[MAXWORD];

root=NULL;

while(getword(word,MAXWORD)!

=EOF)

{

if(isalpha(word[0]))

root=addtree(root,word);

}

treeprint(root);

system("pause");

return0;

}

//新建一个节点

structtnode*addtree(structtnode*p,char*w)

{

intcond;

if(p==NULL){

p=talloc();

p->word=strdup(w);

p->count=1;

p->left=p->right=NULL;

}

elseif((cond=strcmp(w,p->word))==0)

p->count++;

elseif(cond<0)

p->left=addtree(p->left,w);

else

p->right=addtree(p->right,w);

returnp;

}

//打印二叉树

voidtreeprint(structtnode*p)

{

if(p!

=NULL){

treeprint(p->left);

printf("%4d%s\n",p->count,p->word);

treeprint(p->right);

}

}

//给新节点分配内存空间

structtnode*talloc(void)

{

return(structtnode*)malloc(sizeof(structtnode));

//将malloc的返回值声明为一个指向void类型的指针,然后再显式地将该指针强制转换为所需类型

}

//将新单词复制到某个隐藏位置

char*strdup(char*s)

{

char*p;

intl;

l=strlen(s)+1;

p=(char*)malloc(l);

if(p!

=NULL)

strcpy_s(p,l,s);

returnp;

}

//读取下一个单词

intbufp=0;

charbuf[MAXWORD];

intgetch(void){

return(bufp>0)?

buf[--bufp]:

getchar();//从缓冲区中读取数据

}

voidungetch(intc){//将数据压回缓冲区

if(bufp>=MAXWORD)

printf("ungetch:

toomanycharacters\n");

else

buf[bufp++]=c;

}

intgetword(char*word,intlim)

{

intc;

char*w=word;

while(isspace(c=getch()))

;

if(c!

=EOF)

*w++=c;

if(!

isalpha(c)){

*w='\0';

returnc;

}

for(;--lim>0;w++)

if(!

isalnum(*w=getch())){

ungetch(*w);

break;

}

*w='\0';

returnword[0];

}

表查找

链表中每个块都是一个结构,包含一个指向名字的指针,一个指向替换文本的指针,还要有指向链表后继块的指针,如果后继块为空,即链表到头结束。

块结构如下

structnlist{/*tableentry:

*/

structnlist*next;/*nextentryinchain*/

char*name;/*definedname*/

char*defn;/*replacementtext*/

};

散列过程生产了在数组hastab中执行查找的起始下标.如果字符串可以被找到,就一定位于该起始下标指向的链表的某个块.查找过程由lookup函数实现,如果找到返回该表项的指针,否则返回空NULL.

/*lookup:

lookforsinhashtab*/

structnlist*lookup(char*s)

{

structnlist*np;

for(np=hashtab[hash(s)];np!

=NULL;np=np->next)

if(strcmp(s,np->name)==0)

returnnp;/*找到*/

returnNULL;/*没找到*/

}

for(ptr=head;ptr!

=NULL;ptr=ptr->next)是遍历一个链表的标准方法.

install函数借助lookup函数判断待加入的名字是否存在,同上,存在就用新的的定义替换,没有就创建一个新的表项,如果空间不足,返回NULL.

structnlist*lookup(char*);

char*strdup(char*);

/*install:

put(name,defn)inhashtab*.

structnlist*install(char*name,char*defn)

{

structnlist*np;

unsignedhashval;

if((np=lookup(name))==NULL){/*没有找到*/

np=(structnlist*)malloc(size(*np));

if(np==NULL||(np->name=strdup(name))==NULL)

returnNULL;

hashval=hash(name);

np->next=hashtab[hashval];//在表头插入

hashtab[hashval]=np;

}

else

free((void*)np->defn);

if((np->defn=strdup(defn))==NULL;

returnNULL;

returnnp;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