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东南潘谷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5016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史》东南潘谷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建筑史》东南潘谷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建筑史》东南潘谷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国建筑史》东南潘谷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国建筑史》东南潘谷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东南潘谷西.docx

《《中国建筑史》东南潘谷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东南潘谷西.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建筑史》东南潘谷西.docx

《中国建筑史》东南潘谷西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

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木架建筑优势:

1.取材方便2.适应性强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4.施工速度快5.便于修缮、搬迁

木架建筑的缺陷

1.木材越来越稀少2.木架建筑易遭火灾3.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

二、木构架的特色

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

穿斗式(或称“串逗”式)木构架的特点是:

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pipi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这种木构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

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亮的总数可达3-5根。

当柱上采用斗拱是,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两者比较:

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室)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较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南方的一些庙宇、厅堂多混合使用这两者。

斗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分,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唐宋以前,斗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

大;明清以后,斗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丛密,用料变小,远看檐下斗拱犹如密布一排雕饰品,但其结构作用仍未丧失。

斗拱的主要构架是:

拱、斗、昂。

(p4)

三、单体建筑的构成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是、有机。

(p5)

单体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

屋顶对建筑里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四、建筑与环境

1.善择基址2.因地制宜3.政治环境4.心理补偿

“风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古代建筑文化现象。

对风水可以这样认为:

风水在古代特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许多实绩,今天仍可作为历史经验供我们借鉴;而它所依据的理论和是手段则早已失去现实意义,及时合乎科学原理的成分,也因远远落后于现代地质学、水文学、气象学、规划学和建筑学而无需再去应用。

(如:

今天再也不会弃经纬仪而用风水罗盘去为建筑物确定方位)

五、建筑类型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建筑是先民们为谋求基本生存空间而构筑的穴居和巢居。

其后产生了供集体活动使用的大房子,进而又有了为氏族祭祀而设立的祭坛和神庙。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复杂,建筑类型也越来越丰富,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

(p12)

1.居住建筑——各地区、各民族、各阶层的城市与

2.乡村住宅。

在所有建筑中占的数量最多。

3.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4.礼制建筑——以天地、鬼神为崇拜核心而设立的祭祀性建筑,是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背历朝统治者所重视,成为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重要建筑类型。

5.宗教建筑——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基督教堂、摩尼教(明教)寺庙等。

6.商业与手工业建筑——

7.教育、文化、娱乐建筑——

8.园林与风景建筑——

9.市政建筑——

10.标志建筑——风水塔、航标塔、牌坊、华表等。

门楼、钟鼓楼以及其他高耸的建筑常兼标志性。

11.防御建筑

六、工官制度(p13)

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

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有作为的工官,较突出的如:

宋代李诫——

明代

中国古代建筑实际上存在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在工官掌管下建造的官式建筑;另一种是各地自主建造的民间建筑。

 

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住所是天然的岩洞。

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已发现的遗址数以千计。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有潮剧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根据出土的工具来推测,这些榫卯是用石器加工的。

这一实例说明,当时长江下游一带木结构建筑的技术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由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作洞穴。

(p16)

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先后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紧接着母系氏族社会的仰韶文化之后就是父系氏族的龙山文化。

(p17)

仰韶时期的氏族已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当时的原始村落多选择河流两岸的台地作为基址,这里地势高亢,水土肥美,有利于牧耕于交通,适宜于定居生活。

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有家庭似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呈”吕“字形。

内室与外室均有烧火面,是煮食与烧火的地方。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的建平县境内。

这一批原始社会公共建筑遗址的发现,是人们对五千多年前的神舟大地上先民们的建筑水平有了新的了解,他们为了表示对神的祉敬之心,开始创造出一种超常的建筑形式,从而出现了沿轴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和建筑装饰艺术。

这是建筑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从此,建筑不再仅仅是物质生活手段,同时也成为了社会思想观念的一种表征方式和物化形态。

这一变化,促进了建筑技术和艺术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出现,城市也逐步孕育萌生。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公元前21世纪时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

从夏朝起经商朝、西周而达到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春秋开始向风建设胡过渡。

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斟寻(有大耳旁)。

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商公元前160——前1046年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西周有代表性建筑遗址有山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和湖北蕲春的干阑是木架建筑。

岐山凤雏遗址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士建筑,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商的突破成就,是西周建筑从“茅茨“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

制瓦技术是从陶器制作发展而来的。

在凤雏的建筑遗址中还发现了在夯土墙上用三合土(白灰+砂+黄泥)抹面,表面平整光洁。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p24)

在凤翔秦雍城遗址中,出土了砖以及质地坚硬、表面有花纹的空心砖(两者均属青灰色砖),说明中国早在春秋时期以及那个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战国至南北朝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p26)

在咸阳市东郊发掘的一座高台建筑物,是战国时秦咸阳宫殿之一,其具备取暖、排水、冷藏、洗浴等社会司的建筑,显示了战国时的建筑水平。

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整个汉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

它的突出表现就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转世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

后市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形成。

但西汉末年,长安南郊的明堂辟雍和宗庙遗址仍沿用春秋战国时的高台建筑方法,用小空间木架建筑环包夯土台,形成大体量。

这也许反映了当时还没有解决大空间建筑的技术问题。

作为中国古代木架建筑显著特点之一的斗拱,在汉代已普遍使用,在东汉的画像砖、明器和石阙上,可以看到种种斗拱的形象。

从各地汉墓来看,东汉墓的石材加工水平比西汉更为精致,技术更高。

三国、晋、南北朝220——589年

1.进室南迁2.佛教传入3.山水园林4.高足加剧

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阶段。

由于晋室南迁,中原人口大量涌入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加之江南战争破坏较少,因此东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北方地区则由于连续不断地战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大减,直至北魏统一北方,才出现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使社会经济有了恢复。

总之,在这300多年间,社会生产的发展较为缓慢,在建筑商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可以说主要是继承和运用汉代的成就。

但是,邮局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高层佛塔出现了,并带来了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不仅是我国的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建筑艺术,是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圆淳。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北魏时所建造的河南登封嵩岳砖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

石窟寺是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窟洞佛寺。

从建筑功能布局上看,石窟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塔院型,在印度称支提窟,即以塔为窟的中心,和初期佛寺以塔为中心是同一概念,这种窟在大同云冈石窟中较多;二是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相当于一般寺庙中的佛殿,这类石窟较普遍;三是僧院型,在印度称毗诃罗,主要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

我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在秦汉时开始兴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的发展。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581——1279年)

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

无论在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巨大发展。

隋581——618年

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并开南北大运河、修长城等。

其中大兴城又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赵州桥),他是时加上最早出现的常肩拱桥,大拱由28到是全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

今年在陕西麟游发掘的仁寿宫是隋文帝命宇文恺等人兴建的一座离宫,唐太宗是改建为九成宫。

唐618——907年

唐代建筑主要有下列特点: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不仅影响渤海国东京城,而且还影响了日本平城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等,这些城市的布局方式和唐长安城基本相同,只是规模较小。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方法。

善于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题的手法,正式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构筑者增多。

唐诗砖石塔德外形,已开始炒放牧建筑的方向发展。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德现象。

这固然是我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点,但在唐代建筑上表现得更为彻底。

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建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无定数占平原,门窗朴实无华,给以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商不易找到的特点。

五代907——960年

在建筑上,五代时期主要是集成唐代转同,很少心的创新,仅吴越、南唐石塔和砖木混合结构的塔比唐朝有所发展,石塔如南京栖霞山舍利塔、杭州闸口白塔与灵隐寺双石塔,砖木混合结构的塔如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杭州保俐塔等,都是在唐代砖石塔德基础上进一步仿阁楼式木塔。

建都于广州的南汉,还铸造了铁塔。

宋960——1279年

由于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第一,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到了宋朝,都成汴梁也无法再采取坊制度和夜禁,虽仍保留“坊”的名称,但实际内容已改变。

第二.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这种方法在唐代事务中可能已实际运用,但用文字确定下来作为政府规定予以颁布则是首次。

《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将作监李诫,树种资料主要才子历来宫腔相传经久可行之法。

这本书不仅对北宋末年京城的宫廷建筑有直接影响,南宋时还因在苏州重刊而影响江南一带。

在《营造法式》之前还有都料喻皓所著的《木经》,但已流失。

第三.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析,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

正定隆兴寺和石刻汾阴后土祠图都表示了这一点。

第四.建筑装饰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第五,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这时的砖石建筑主要仍是佛塔,其次是桥梁。

宋塔的特点是:

木塔已经较少采用,绝大多数是砖石塔。

其中最高的是河北定县开元寺瞭敌塔,高达84米。

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则是在砖砌塔身外面加砌了一层铁色琉璃面砖做外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福建泉州开元寺东西两座石塔,用石料仿木建筑形式,高度均为40余米,是我国规模最大发热石塔。

宋代砖石塔的特点是发展八角形平面的可供登临远眺的楼阁式塔,塔身多做筒体结构,墙面及檐部多放牧建筑形式或采用木构屋檐。

第六,园林兴盛。

辽947—1125年金1115—1234年西夏1032—1227年

佛塔则多数采用砖砌的密檐塔,楼阁式塔较少。

辽代留下的山西应先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唯一的木塔,是古代木构高层建筑的实例。

第五节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元、明、清1271——1911年)

元、明、清史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处于迟缓状态,有时还出现倒退现象,因此建筑的发展也是缓慢的,其中尤以元代和清末为甚。

元1271——1368年

北京西四的妙应寺白塔,位于元朝都城内,一座喇嘛塔。

此后藏传佛塔成了我国佛塔的重要类型之一。

木架建筑方面,仍是继承宋、金的传统,但在规模和质量上都逊于两宋,尤其在北方地区,一般寺庙建筑加工粗糙,用料草率,常用弯曲的木料作梁构架件,许多构件被简化了。

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后果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因为两宋建筑已趋向细密华丽,装饰繁多,元代的简化措施除了节省木材外,还使木构架进一步加强了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明1368——1644年

建筑有很大的变化,不要表现在:

1.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2.琉璃面砖、玻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

3.木构架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

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

(出现《鲁班营造正式》)4.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5.官僚地主私园发达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明代家具是文明于世界的。

风水术到明代以达到盛期。

清1636——1911年

1840年以前清朝来看,建筑上大体因袭明代传统,但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1.园林达到了极盛期。

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雍正十二年颁行的工部《工程做法》一书5.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

 

第二章城市建设

第一节概说

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

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

第二阶段是里坊制确定期,相当于春秋至汉。

《考工记》记载的“匠人赢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第三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

第四阶段是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

城市排水的处理,汉长安已采用套管和砖砌下水道。

第二节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新建城市。

第二类是依靠旧城建设新城。

这类都城又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新城建成后,旧城废弃不用,如随大兴城;另一种是旧城继续使用,新城旧城长期共存,如元大都。

第三类是在旧城基础的扩建。

其优点是充分利用旧城的基础,为新都服务,投入少而收效快。

都城建设的特点是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一切围绕皇帝和黄权所在的宫廷而展开。

一、汉长安的建设

武陵少年阁道

二、北魏洛阳的建设

洛阳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今年增加杭州、安阳,合称七大古都)

北魏洛阳是在西晋都城洛阳的废墟上重建的。

近年来经考古发掘,显示洛阳宫城正门形制为:

中作城门、门楼七间,前列双阙,门与阙间有土墙联结。

三、南朝建康的建设(今南京)

四、隋大兴(唐长安)与洛阳的建设

隋文帝时大兴城把官府集中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这是隋大兴城建设的革新之处。

全程形成规整的棋盘式布局。

隋时大兴城是唐长安城发展的基础。

唐代虽基本上沿用了隋的城市布局,但邮局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权贵都集中到东城,是城市中心偏于一边,这是它的特点。

唐长安由于城市排水和运输方面都不是很好,而且漕运不通,粮食缺乏,米价飞涨,最终导致了放弃长安和都城东迁。

洛阳城内有谷水、伊水入注,水源充沛,所以漕运比长安畅通,这是隋、唐重视洛阳和唐高宗与武后等长期在洛阳听政的重要原因。

(古代都城对水一览很大,因为漕运很重要。

五、宋东京的建设

宋汴州的建设:

传统的里坊制在这里已被彻底废除,代之而其得是到处不满繁华街市的不夜之城,这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六、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

元大都是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的。

胡同以东西向为主,

明代北京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改建的。

由于明朝时加筑外城,但由于当时财力不足,只围了一部分,西、北、东三面的外城没有继续修筑,于是北京的城墙就成了凸字型。

清朝北京城的规模没有再扩充,城的平面轮廓也不再改变,主要是营建苑囿和修建宫殿。

七、明南京建设

南京市明初洪武至永乐间53年全国政治中心的所在地,它以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而在城市都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南京地处江湖山丘交汇之处,地形复杂。

在选择宫城位置时,避开了整个旧城,而在它的东侧富贵山以南的一片空旷地上建造新宫,又把旧城西北广大地区围入城内,供20万军队建造营驻扎之用,这样就自然形成了南京城内三大区域的功能划分:

城东是皇城区;城南市居民和商业区;城西北是军事区。

南京城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城的周长为33.68公里。

城墙高达14~21米,顶宽4~10米,全部通条石与大快成砖砌成。

南京宫殿围有四重城墙——宫城、皇城、都城、外郭。

第三届地方城市的建设

地方城市的其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防御工程

(二)水利工程

(三)道路与下水道北方雨少,城内只作土路;南方则大都铺以砖石。

城市桥梁在唐以前多用木构,宋以后渐被石桥代替。

(四)邮驿设施处于平安地带的城市多力求方整规则,以长方形居多,道路宽敞平直,常作十字形或丁字形布置,城市中心常设有鼓楼、钟楼,从明清的西安城可以看到这些特点。

黄河下游的宿迁县,在明代,为避黄河水患而在马陵山趾另筑新城时,知县把它规划成圆城是为了“取裁用圆,象太阳也”。

长江口北岸的如皋县,则是因防御倭寇侵犯而在原来的市区外面加筑圆城,但城市道路布置仍保持原有的网格系统。

在多江河山丘的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城市布局多样,道路系统也往往呈不规则状:

依山筑成,则主要街道沿等高线展开;沿江建市,则往往形成带状城镇。

如山城重庆。

著名的古城苏州,城内河道纵横,可称是水乡地区城市布局的典型。

经过考古发现,可知城墙位置和河道系统是唐代前就形成的。

南宋时苏州称平江,是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很重要的城市。

第三章住宅与聚落

第一节概说

住宅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建筑类型。

考古发掘的穴居岩洞,著名的有旧石器时期的辽宁营口金牛山岩洞、湖北大冶石龙山岩洞、湖北郧县梅铺岩洞、贵州黔西观音洞,中期有辽宁喀左旗子洞、贵州桐梓岩灰洞,晚期的有北京龙骨山周口店店岩洞、河南安阳小南海岩洞、浙江建德乌龟洞岩洞。

这是目前所知中国最古的人类居住遗址。

这个时代约在10000~6000年以前。

距今约7000年到9000左右的湖南澧县碰头山遗址、河南郑州裴李岗遗址、河南武安磁山遗址、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余姚河姆渡遗址遗迹最近发现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等,是目前中国境内所知最早和最具典型性的农耕遗址。

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即农业的出现而形成固定的居民点——聚落;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聚落分化成一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非农业的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

总的来说,城市中的住宅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较明显的形制变化,而乡村中的住宅则更多在适宜技术上不断演进。

聚落则由于城市和乡村的分野而面貌各异,城市自成体系,乡村却由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发展的延续性,一直存有早期聚落的两大特性:

第一,以适应戏院展开生活方式,汉族以农业活动为主;第二。

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

一、住宅形制演变

汉代住宅形制,一种是继承传统的庭院式;另一种是创建新制——坞壁,即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

隋唐五代,住宅仍常用棂窗回廊绕城庭院,这可从敦煌画中得到佐证。

宋代里坊制解体,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城市住宅形制亦称多样化。

宋代院落周围围了增加居住面积,多以廊屋代替回廊,前大门进入后以照壁相隔,形成标准的四合院。

宋代江南住宅庭院园林化,依山就水建宅筑园,对后市江南城市住宅和私家园林的建造有很大影响。

明、清两代,北方住宅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江南地区的住宅,则以封闭式院落为单位,沿纵轴线布置,但方向并非一定的正南北。

二、住宅构筑类型

以现存明、清住宅为实物依据,分数如下:

(一)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

主要分布地:

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

抬梁和穿斗两种技术在汉代便已成熟,此后在住宅中运用普遍,范围甚广。

北方多用抬梁式,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

南方多用穿斗式,如原南白族住宅的主体部分;彝族住宅构架用穿而不落地,形成木构架。

(二)竹木构干阑式

主要分布地:

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僮侗语族地区各少数民族。

干阑在民间住宅中,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为主要特征。

分布广,主要用于潮湿的山区或水域。

(三)木构井干式

主要分布地:

东北、云南等林区。

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强,在我国原始社会便使用。

(四)砖墙承重式(明后砖大量使用)

主要分布地:

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五)碉楼

主要分布地:

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

(六)土楼

主要分布地:

福建、广东、赣南等。

土楼是客家自三国两晋以来以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期为主,为逃避北方战乱而迁移南方的中原移民的住宅。

土楼的种类、分布与客家民系的分布形态是一致的。

(七)窑洞

主要分布地:

豫西、晋中、陇东、陕西、新疆吐鲁番一带。

窑洞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穴居中的横穴。

窑洞住宅以天然土起拱为特征,主要流行于黄土高原和干旱少雨、气候炎热的吐鲁番一带。

(八)阿以旺

主要分布地:

新疆南部。

“阿以旺”是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常见之一种,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

所谓“阿以旺”,即是一种带有天窗的夏室(大厅),中留井孔采光,天窗高出屋顶约面40—80厘米,供起居、会客之用,后部做卧室,亦称冬室,各室也用井孔采光。

(九)毡包

主要分布地:

内蒙古、新疆。

毡包主要是以游牧生活为主的牧民居住的建筑方式。

第二节实例

(一)北京四合院(p91)

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

主要建筑为抬梁加硬山,次要房间如耳房也有用平顶的。

(二)江苏吴县东山天井式住宅

长江下游苏南地区的住宅,大致有以下几种登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