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班练习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4416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68班练习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468班练习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468班练习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468班练习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468班练习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68班练习一.docx

《468班练习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68班练习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68班练习一.docx

468班练习一

468班2018年1月份练习题一

时间:

150分钟,分值: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与儒家崇圣、墨家尚贤相反,道家对于圣贤一直保持着理性的抵制,如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庄子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在于使老百姓回到纯然朴素的状态中,削弱社会的等级差别和能力差异。

法家所提倡的尚法不尚贤,意在废除人为的能力评判、德行评骘,从而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

道家想要社会回归于原始初朴的状态,实际上消解了社会组织的全部意义,而法家所设立的法,恰恰是为了维护在乱世之中的公共秩序,以期在圣人与贤臣之外,建立一个更具有可行性的社会秩序的维持方式。

法家所强调的人才选拔,不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是出于责任和能力的考量,试图建立一个有法可依、责权分明的公共社会。

《慎子·君臣》中提出“官不私亲”的原则,肯定了选官必出于公。

《慎子·威德》中强调,天子、国君、官长必以天下、国家、官事为本,而不能以天子、国君、官长自身的私权为本。

先秦法家以官职的大小、官阶的高低作为衡量士人社会价值的尺度。

遴选出来的官员未必都是圣贤之人,但他们却是社会治理的具体执掌者,肩负起规范社会运行的责任。

在君主制官僚体系下,官员的本职角色只能是协助君主治理人民,多在上向君主负责,少在下向民众负责。

先秦法家吸收了道家思想,提倡君王垂拱,官员任事,《慎子·民杂》论君臣之道:

“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更是用摇木、张纲及救火三事为例,肯定了官员在君民之间的过渡作用。

尽管最终的决策权仍掌握在君王手中,但官职是因其客观必要性而存在的,官员在执事时也是相对独立的,必须遵守一切为公的基本准则。

官员行使职权时,要废私立公,明于公私之分,做到清廉、方正、奉法,这是官员的公共责任。

法家明确反对官员有私,批评“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群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官员一旦结交私人关系,很容易玩忽职守。

不过,法家也承认官员在私人领域内有私,个人的私心并不绝对与公共责任冲突。

官员的社会责任不仅是承担应做的社会事务,还有一层涵义是在没有处理好时,官员要受到谴责和制裁。

先秦法家完全不寄希望于道德说教,凡事一决于法,由君王对官员察言、任事、观行、考功,任何官员为政的任何环节,只要有所违背或者有所不妥,就必须对其有相应惩戒,绝不能枉法而任由之。

这其实可以看作是官员问责机制的早期简单形态,问责的原则是法,问责的主体是君王,问责的方法是赏罚制度。

(选自《天下责任与先秦诸子学说的内在差异》,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道家、法家并不崇尚圣贤,前者对其理性抵制,后者对其有暴力抑制的倾向。

B.法家强调对于人才选拔问题,不用考虑备选者的道德,要考虑其责任和能力。

C.君主制下官员主要向君主负责,在君民间起过渡作用,而其执事则相对独立。

D.法家认为官员要公私分明,认为其一旦结交私人关系,极易与公共责任冲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强调了法家不尚贤而尚法、以法律为唯一标准衡量人际关系的看法。

B.文章大量引用古籍,主要是为作者的观点提供支撑,比单纯的分析更有力度。

C.文章由总到分进行论证,先提出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介绍法家的法理思想。

D.全文用对比、举例等方法,阐述法家、儒家体系内涵,意在引出“问责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家和法家的不尚贤,目的都是使社会恢复到原始初朴、更有秩序的状态。

B.认为“官不私亲”,要求治国者以天下、国家、官事为本,这在当时是客观、进步的。

C.必须惩戒未承担相应社会事务或为政有所不妥的官员,是问责机制的雏形。

D.法家要求行使职责的官员废私立公、分清公私,对当今治政有一定的启发。

(2)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4分)

超人

冰心

何彬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从来没有人看见他和人有什么来往。

他不轻易和人打招呼,也永远没得到过一封信。

他不但是和人没有交际,凡带一点生气的东西,他都不爱,屋里连一朵花,一根草,都没有。

他从局里低头独步回来,关上门,便坐在书桌旁边。

偶然疲倦了,拉开帘幕望一望,但不多一会儿,便又闭上了。

程姥姥总算是他另眼看待的一个人,她端进饭去,有时便站在一边,絮絮叨叨,也问他为何这样孤零。

何彬偶然答应几句:

¡°人和人都不过如同演剧一般:

上了台是父子母女,亲密的了不得;下了台,摘了假面具,便各自散了¡¡尼采说得好,爱和怜悯都是恶¡¡¡±

这一夜他忽然醒了。

听得对面楼下凄惨的呻吟,这痛苦的声音,断断续续,在这沉寂的黑夜里只管颤动。

他虽然毫不动心,却也搅得他一夜睡不着。

月光如水,从窗纱外泻将进来,他想起了许多幼年的事情——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他的脑子累极了,极力想摈绝这些思想,无奈这些事只管奔凑了来,直到天明,才微微的合一合眼。

他听了三夜的呻吟,看了三夜的月,想了三夜的往事——

他每天还是机械似的做他的事,然而在他空洞洞的脑子里,凭空添了一个深夜的病人。

第七天早起,他忽然问程姥姥对面楼下的病人是谁?

程姥姥一面惊讶着,一面说:

¡°那是厨房里跑街的孩子禄儿,腿摔坏了,每夜呻吟。

这孩子真可怜,今年才十二岁呢¡¡¡±何彬自己只管穿衣戴帽,好像没有听见似的,走到门边,却慢慢的从袋里拿出一张钞票来:

¡°给那禄儿罢,叫他请大夫治一治。

¡±说完了,头也不回,径自走了。

程姥姥一看那巨大的数目,不禁愕然,何先生也会动起慈悲念头来!

呻吟的声音,渐渐的轻了,月儿也渐渐的缺了。

何彬还是朦朦胧胧的——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他的脑子累极了,竭力的想摈绝这些思想,无奈这些事只管奔凑了来。

程姥姥带着禄儿几次来叩门,要跟他道谢;他好像忘记了似的,冷冷的抬起头来看了一看,又摇了摇头,仍去看他的书。

禄儿仰着黑胖的脸,在门外张着,几乎要哭了出来。

这一天晚饭的时候,何彬告诉程姥姥说他要调到别的局了,后天早晨便要起身,请她将房租饭钱,都清算一下。

他觉得很疲倦,一会儿便睡下了。

——忽然听得自己的门钮动了几下,接着又听见似乎有人用手推的样子。

他不言不动,只静静的卧着,一会儿也便渺无声息。

第二天他自己又关着门忙时,忽然想起绳子忘了买了。

他打开门,只见人影儿一闪,再看时,禄儿在对面门后藏着呢。

他踌躇着四围看了一看,一个仆人都没有,便唤:

¡°禄儿,你替我买几根绳子来。

¡±禄儿趑趄的走过来,欢天喜地的接了钱,如飞走下楼去。

不一会儿,禄儿跑的通红的脸,喘息着走上来,一只手拿着绳子,一只手背在身后,微微露着一两点金黄色的星儿。

他递过了绳子,仰着头似乎要说话,何彬却不理会,拿着绳子自己进屋去了。

累了两天了,何彬闭上双眼,又想起了深夜的病人——慈爱的母亲,满天的繁星,院子里的花¡¡十几年来隐藏起来的爱的神情,又呈露在何彬的脸上;十几年来不见点滴的泪儿,也珍珠般散落了下来。

微微睁开眼,四面的白壁,一天的微光,屡屡清香,一个小人儿,蹑手蹑脚的走了出去,临到门口,还回过小脸儿来,望了一望。

何彬竭力的坐起来。

那边捆好了的书籍上面,放着一篮金黄色的花儿,花篮底下还压着一张纸:

¡¡这篮子里的花,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名字,是我自己种的,倒是香得很,我最爱它。

我想先生一定是不要的。

然而我有一个母亲,她因为爱我的缘故,也很感激先生。

先生有母亲么?

她一定是爱先生的。

这样我的母亲和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了。

所以先生必要收下母亲的朋友的儿子的东西。

禄儿叩上

何彬看完了,捧着花儿,回到床前,不禁呜呜咽咽的痛哭起来。

清香还在。

窗内窗外,互相辉映的,只有月光,星光,泪光——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前三段从人际交往、生活细节和人物语言等方面形象地刻画了何彬“冷心肠”的形象,语言简洁,富有表现力。

B.何彬外表是冷的,但内心是热的,这从他主动帮助禄儿可以看出,他的冷是为了掩饰对生活的希望和失望。

C.小说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描写何彬对慈爱的母亲的回忆,就表现了何彬内心的矛盾冲突和由此带来的痛苦。

D.小说谋篇布局颇具匠心,三次写“慈爱的母亲……”,既推动了情节发展,又使小说脉络清晰,主题突出。

5.小说以“超人”为题有什么含意?

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说明。

(5分)

6.小说以对“窗内窗外”的描写结束全篇,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

(三)实用类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浙江省的选考模式中,三门选考科目考生有两次考试机会,再加上外语,共计四门,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传统高考¡°一考定终生¡±的风险。

最初,高考改革的最重要目标就是改变¡°一考定终生¡±的传统,让真正有才华、有特色的学生都能进入理想的大学。

现在看来,新高考在这些方面做出的努力已经获得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尽管浙沪两地的新高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高考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让人质疑的便是被各方看好的¡°走班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师资水平、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局限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

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

这一教学方式既能因材施教,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国外许多知名私立中学被广泛采用。

但在具体的学校工作中,¡°走班制¡±却遇到了很多困难。

从目前许多学校的实际情况看,根本没有足够的师资来开设所有的组合课程。

上海的6选3模式有20种排列组合,而浙江的7选3模式更是达到了35种组合,但大部分学校能提供的课程组合模式仅有7到8种,条件差些的学校甚至更少。

与¡°走班制¡±相配套的选考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同样与预期出现了偏差。

选考制度在设计时的主要出发点是希望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你擅长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就选考哪门科目。

听起来很完美,但要知道,在中国许多家长的眼里,¡°喜欢不能当饭吃¡±。

据调查,物理这门学科在浙沪新高考中就被许多同学¡°无情抛弃¡±了。

由于很多学生觉得物理学科很难,在与其他考生竞争时会处于劣势而影响高考成绩,最终选择放弃物理。

¡°作为自然学科的基础,物理教育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不利于考生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人才培养¡±,洪文强调。

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分担单次高考的压力,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中大教育考试教研中心负责人陈学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学校的具体教学和学生的表现看,高考的压力的确是被分担了,但是学生的负担却反而加重了。

他表示,减负也好、选考也好,新高考的方向就是要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真正掌握自己的未来。

但高中生要真正独立思考、规划自己的人生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节选自《科技日报》,有删减)

材料二:

“新高考¡±之下,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两依据一参考¡±构成:

“两依据¡±指统考和学业水平考试;“一参考¡±即综合素质评价。

今年浙江考生迎来全新的¡°3+3"高考模式:

必考科目语数外3科统考,外语一年可考两次,自选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总成绩,学业水平考试可一年两考。

(节选自《新华社¡¤网易教育》)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浙沪两地的新高考都完成得比较顺利,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进入理想大学的改革目的基本达到了。

B.新高考改革实行之后,浙沪两地的高考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C.“新高考”采取选考制度,主要出发点是让学生的兴趣和学科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D.“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很重。

“新高考”不仅减轻了高考压力,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8.下列对材料中“新高考”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新高考”的学生的高考成绩由必考科目语数外3科的统考成绩和自选的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组成。

B.物理之所以遇冷,是因为学校和多数家长摆脱不了功利主义的影响。

C.因为师资水平等的影响,“新高考”中,“走班制”最让人质疑。

D.浙江的7选3模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搭配考试组合。

这让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

E.不管是减负,还是选考,在有关人士看来,新高考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从而真正掌握自己的未来。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存在哪些问题?

(5分)

2、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19分)

张罗彦,清苑人。

父纯臣,由武进士历官署参将、神机营左副将。

生六子:

罗俊、罗彦、罗士、罗善、罗喆、罗辅。

举崇二年进士。

累迁吏部文选郎中。

杨嗣昌数借封疆事引用匪人,罗彦多驳正。

帝疑吏部行私,厂卒常充庭,曹郎多罹谴者,罗彦独无所染。

秩满,迁光禄少卿,被诬落职归。

罗彦少从父塞上,习兵事。

初官行人,奉使旋里,乡郡三被兵,佐当事守御,三著功。

给事中时敏奉使过其地夜半欲入城罗彦不许十七年二月贼逼京师众议守御罗彦兄弟与同知邵宗元等歃血盟誓死守总兵官马岱谒罗彦曰:

¡°賊分两道,一出固关,一趋河间。

吾当出屯蠡县扼其冲,先杀妻子而后往,其城守悉属公。

¡±罗彦曰:

“诺。

¡±诘旦,岱果杀妻孥十一人,率师去。

罗彦等糾乡兵二千分陴守。

罗俊守东城,罗彦西北,罗辅为游兵。

公廪不足,出私财佐之。

贼遣骑呼降,罗俊顾其下曰:

¡°欲降者,取我首去。

¡±后卫指挥刘忠嗣挺剑曰:

¡°有不从张氏兄弟死守者,齿此剑。

¡±怒目,发上指。

闻者咸愤厉,守益坚,贼为引却。

已,闻京师变,众皆哭,北向拜,又罗拜相盟誓。

而贼攻益急,城中多异议。

罗彦曰:

¡°小民无知,非鼓以大义,气不壮。

¡±乃下令人缀崇祯钱一枚于项,以示戴主意。

贼谓罗彦主谋,呼其名大诟,且射书说降,罗彦不顾。

贼死伤多,攻愈力。

李建泰亲军为内应,城遂陷。

罗俊犹持刀欲贼,刀脱,两手抱贼啮其耳,血淋漓口吻间。

贼至益众,遂遇害。

罗彦见贼入,急还家,大书官阶、姓名于壁,投缳死。

(节选字《明史·张罗彦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给事中时敏奉使/过其地夜半/欲入城/罗彦不许/十七年二月/贼逼京师/众议守御/罗彦兄弟与同知邵宗元等歃血/盟誓死守/

B.给事中时敏奉使过其地/夜半欲入城/罗彦不许/十七年二月/贼逼京师/众议守御/罗彦兄弟与同知邵宗元等歃血盟/誓死守/

C.给事中时敏奉使/过其地夜半/欲入城/罗彦不许/十七年二月/贼逼京师/众议守御/罗彦兄弟与同知邵宗元等歃血盟/誓死守/

D.认给事中时敏奉使过其地/夜半欲入城/罗彦不许/十七年二月/贼逼京师/众议守御/罗彦兄弟与同知邵宗元等歃血/盟誓死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进士是明清时武举殿试及第者,武举是科举制度的武科,是一种选拔武官的考试制度。

B.厂是明代的内廷机构,也是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东厂由明成祖朱棣创立。

C.旦的本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指天亮、早晨,夜刚尽日初出时。

诘旦在文中意为第二天早晨。

D.官阶指官员的等级次第,我国古代形成了完整的官阶制度,历代都分为九品十八级,每品又有正从之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彦为人正直,做官清廉。

任职吏部文选司郎中期间,他多次对杨嗣昌用人不当进行批驳纠正;吏部许多官员因办事徇私而受到谴责,只有他没有受到牵连。

B.罗彦出身军门,颇懂军事。

他的父亲曾任官署参将、神机营左副将;他少年时便随父在边塞,熟悉军事,曾辅佐家乡官员御敌,立下功勋。

C.罗彦积极防守,抵抗敌军。

他集合民兵两千人分守城墙,积极抵御流贼的进攻;当官府仓库中钱粮不足时,他们兄弟取出自家私财进行资助。

D.罗彦忠君爱国,为国捐躯。

在流贼攻城猛烈,将士人心涣散之时,他以每人颈上挂一枚崇祯钱币的方式鼓舞士气;后流贼破城,他宁死不屈,上吊自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当出屯蠡县扼其冲,先杀妻子而后往,其城守悉属公。

(2)怒目,发上指。

闻者咸愤厉,守益坚,贼为引却。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11分)

元日田家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①出门儿妇去,乌龙②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③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蛮榼:

酒器。

②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

后世以乌龙泛指犬。

③士林:

此处指读书人。

14.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诗的标题中,“元日”点明了写作诗歌的时间,“田家”点明了诗歌的内容。

B.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

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C.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

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D.“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E.“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15.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填空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荀子·劝学》中,在列举事例后,以总结性语句“_____,______”强调了人要善于借助外力来提升自己。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是发出“_____”的疑问,然后托古仁人之口回答,点明全篇的主旨。

三、语言文字应用

17、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贫困农民的记录是如此具体而微,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再拆取每一个人物的一天、一年、一生,不惜笔墨,肌理寸寸分明。

②1月16日,5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

③在与瑞典的对决中,因德尔波特罗和摩纳哥受伤,阿根廷人的排兵布阵顿显左支右绌,好在纳尔班迪安尚能披挂上阵。

④成功必须经历风雨,没有人能一步踏上最高层。

霍金的人生可谓五风十雨,但经历困难的他终获成功。

⑤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国内在册翻译公司近3000家,但大多规模很小,翻译人员多是兼职,翻译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

⑥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四面楚歌,如果不想方设法挖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B.失眠是指因睡眠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C.一百一十周年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D.去年,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老李对儿子的书法老师说:

令郎能在这次书法大赛上获奖,全仗您教导有方,我们全家感激不尽。

B.老李对老王说:

这次护照办得如此顺畅,多亏你帮忙。

今晚我打算登门致谢,请你务必在家恭候!

C.学校教导处通知说:

学校明日将邀请德高望重的金教授在二楼报告厅作报告,希望同学们准时莅临。

D.小红在给编辑老师的信中说:

拙作已草就,定有许多瑕疵,现奉寄给您,敬请斧正指教。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分)

磷是有关生命和思想的物质。

骨头里含有磷,它决定着骨髓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Ù,才能使脑细胞正常地工作。

食物里缺乏磷,¢Ú。

怪不得身体衰弱的人和康复期的病人,要服用含磷的药物。

不但人需要磷,¢Û。

在开口狭窄的港湾里撒上磷的化合物,就会使细小的水藻和别的微生物很快繁殖生长,鱼的繁殖率也就提高了。

21、下面的图表是一家研究机构对20世纪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数据,请根据要求答题。

(6分)

类别

身高(平均)

体重(平均)

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基数为100)

70年代

155.5厘米

41.3公斤

99.04

80年代

158.6厘米

42.1公斤

97.37

90年代

160.6厘米

46.5公斤

90.86

(1)根据上表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2)根据你的生活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不超过20字)

4、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

②“王何必日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

③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荀子)

④“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

面对各种说法,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C2.D3.A

【解析】

1.C。

A.说“法家对圣贤有暴力抑制的倾向”无中生有。

B.“不用考虑备选者的道德”,说法过于绝对,应该是“不是出于道德的考虑”。

D.“极易与公共责任冲突”错,原文的表述是“法家也承认官员在私人领域内有私,个人的私心并不绝对与公共责任冲突”。

2.D。

文章对于儒家,只是开头进行简略描述,目的也不是引出“问责制”。

3.A。

对道家、法家观点的表述混淆在一起,“使社会回归于原始初朴的状态”只是道家的观点,“在乱世之中,建立起一个更具有秩序的社会”只是法家的构想。

4.B

5.①“超人”在小说中是指何彬是一个冷对社会、与世隔绝、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冷心肠的人;②小说通过写“超人”何彬的转变过程,受爱召唤从冷漠中苏醒,表现了爱的力量这一主题。

6.①从情节结构上看,窗内窗外的描写呼应了前文对回忆母亲和禄儿送花的描写,使小说结构更加严谨。

②从人物塑造看,完成了人物的塑造,何彬由一个冷漠,内心灰暗的人转变成了一个有爱心,心灵亮堂的人。

③从主旨看,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爱可以改变人生,爱能够净化人的心灵。

④从艺术表现力看,小说以窗内窗外的描写结尾,委婉含蓄,意境深远。

7.D8.CE

9.

(1)“走班制”无法有效落实;

(2)选考制度和个人兴趣、特长不匹配;(3)多样选择加重职业规划压力,学生负担加重。

10.B11.D12.D

13.

(1)我自当出城屯兵于蠡县扼守流贼必经之路(要道),先杀掉妻子、儿女而后出动,守城事务全都交给您了。

(2)(刘忠嗣)两眼怒视,头发竖起。

听到的人都很激愤,防守更坚决,流贼因而后退。

14.AB(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5分)[解析]A项,“‘元日’点明了写作诗歌的时间”错,诗中写的是百姓元日的情形,不一定是诗人写诗的时。

B项,“南村晴雪北村梅”互文见义,所以“不同的风景”错误。

15.1)过节的愉悦之情:

“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

暗含了一种愉悦之情。

2)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

“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

3)对回乡的渴望之情:

“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