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428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docx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docx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

目录

一、关于农业现代化基本含义的界定…………………………………………………………3

11、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3

111、过程论……………………………………………………………………………………3

112、技术论……………………………………………………………………………………3

113、生产方式论………………………………………………………………………………3

114、综合论……………………………………………………………………………………3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4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因素分析…………………………………………………5

31、农村体制性障碍仍未完全打破,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5

311、城乡二元结构的阻碍,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性因素……………………………5

312、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制约,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性因素……………………5

32、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5

321、生产手段落后………………………………………………………………………………5

322、劳动对象破坏严重…………………………………………………………………………6

32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6

324、农业科技基础薄弱………………………………………………………………………6

33、农业市场化程度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与农业现代化要求偏差较大……………………6

331、农业市场化程度低………………………………………………………………………6

332、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低…………………………………………………………………7

333、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7

四、关于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对策……………………………………………………7

41、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8

42、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相应对策…………………………………………………………8

五、参考文献……………………………………………………………………………………10

 

摘要:

农业现代化问题是实现中国全面小康目标和本世纪中叶四个现代化的最迫切、最困难的问题。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仍受到复杂而多变因素的制约而发展缓慢。

因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农业发展体制、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组织系统、农业投入机制、农业发展政策等方面创新,以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从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障碍因素对策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

农业现代化是任何一个向现代化迈进的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

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到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间经历了人民公社化的严重挫折,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经过艰苦的探索一步步走到现在这样一个新的格局,其经历、蕴涵的多方面的经验教训,极为丰富,有助于我们明得失、辨是非,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农村特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之路。

今天,围绕这个问题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行经济学思考,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农业现代化基本含义的界定

11、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

对于农业现代化概念的界定,虽然过去已有不少,但研究者们还是从新时期的视角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出了种种不同的界定。

111、过程论

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趋势,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产业的多层面演进过程。

有人描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也可能没有终点,因而也就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目标。

112、技术论

有人指出,所谓农业现代化简单地说,就是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社会化。

有人阐释为,现代农业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手段和装备进行生产,运用现代科学的理念及方法进行经营和管理的农业是生产率和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业。

113、生产方式论

有人认定,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

也有同志认为,农业现代化即指发达的现代农业或现代农业的更高层次。

从宏观要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就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力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关系的总和。

114、综合论

有人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现代化:

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

有人认定,拓展后的农业现代化内涵,包含业产业现代化、农业环境现代化和农业主体现代化三大块仁。

也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把农业作为一个地域的产业部门整体的并体现高效益的现代化;是一种具有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综合意义的现代化。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提出,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索引人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或制度创新的过程。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

中国50年来农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一1958年)为农业蓬勃发展的阶段。

1949年一1952年,全国实行土地改革,在农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

粮食增长了448%,棉花增长139倍,农民收人增长30%,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川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1953年一1957年的农业政策主要是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由于操之过急,把本来计划用12年完成的农业合作化,在1956年就突击完成了。

其结果虽然实现了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不过,总的说来,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粮食年递增35%,棉花年递增47%,肉类年递增33%,农民收人年递增54%,农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第二阶段(1958年一1966年)为曲折发展阶段。

(1959年一1961年)为农业衰败倒退的阶段。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我们的政治、经济建设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人民得到了实惠。

但由于轻率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大办人民公社,实行所谓的供给制吃“大锅饭”,一平二调,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从1962年农业开始恢复发展,到1966年,多数地区农业已恢复到1957年水平。

第三阶段(1967年一1977年)为农业长期停滞徘徊阶段。

1966年下半年,“文革”动乱逐渐波及农村,1967年开始夺取,县级政权乱了,以后是公社夺权,基层也乱了。

“左”的政治、经济政策对农村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割资本主义尾巴,没收自留地,批“三自一包”,限制家庭副业,关闭集市贸易,搞以粮为纲,使20世纪60年代初期经过调整后略有发展的农村商品生产又退向自给自足的自主经济。

所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打击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停滞。

第四阶段(1978年至今)农业快速发展阶段。

真正的农业快速发展是从80年代初农村普遍实行了“联户承包责任制”开始的。

1983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当前农村经济改革若干问题》文件中确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经营方式,虽然土地所有权仍然归集体所有,但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发生分离,农民以户为单位对他所承包的土地拥有了一定时期内(尽管只有巧年)的自主经营权,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长久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温饱愿望,农村经济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因素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和农业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收人稳步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无论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劳动生产率,还是在经济效益、贡献率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艰巨而漫长。

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因素。

31、农村体制性障碍仍未完全打破,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311、城乡二元结构的阻碍,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性因素

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政府主导追赶型工业化的结果,它造成了城市的现代工业与农村中的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人拉大;加之我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国家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的原始积累方式和行政手段,强制性地从农业中转移了大量的经济剩余,导致了农业比较利益的大量外流和不合理丧失,农业投人严重不足,物质技术基础薄弱,农业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循环、自我扩张能力,农业长期处于贫血状态,农业生产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

312、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制约,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性因素

我国现行土地产权残缺不全,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这表现在:

一是集体公有的土地所有权主体和集体产权的法人代表不明确,加大了政府、社区、农户之间的摩擦成本;二是双层经营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只承认农户对土地拥有使用的权利,其所有权却游离于主体之外,农户十分担心家庭经营形式所依赖的制度环境的变化,担心承包权有丧失的危险;三是土地产权缺乏制度保障,集体所有权和农户使用权的内容、界限、法律形式等都不明确,保护所有权主体和经营权主体正当权益的法律手段没有建立起来,加之决策者的随意性,导致农业经营行为的短期化,以及短期化行为缺乏制度因素的约束,从而形成了对土地制度创新的侵蚀。

正是由于产权关系的模糊,缺乏经济利益机制的制约,使土地资源难以在更大范围内流转和合理配置,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无法实现,农业生产在低水平上徘徊。

32、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321、生产手段落后

农业生产手段是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据1999年国际统计年鉴引自国际粮农组织数据,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拖拉机使用台数:

世界平均为191,亚洲平均为]139,我国为54,印度为86,埃及为319,巴西为151;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收割机使用台数:

世界平均为31,亚洲平均为38,中国为09,印尼为180,巴西为10,美国在194。

年就已经实现了机械化。

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生产手段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离亚洲平均植还有相当的距离。

322、劳动对象破坏严重

对土壤、植被、森林、水源等资源的使用、开发效率较低,生态破坏严重,造成农业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最突出的问题是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仍在扩大,约占国土面积的15-9%。

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5%。

水资源短缺、水的利用效率不高。

华北的几个沙漠地带和西部的三江源地区的荒漠化趋势尤其明显,我国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近70%,由于目前近一半的灌溉水量在输水过程中因渗漏而损失,再加上技术落后,全国灌溉水的平均利用率比先进国家低25%一30%这些状况决定了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32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一是农民的利学文化知识比较匾乏。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我国文盲人口为8507万人,其中绝大部分在农村;农村基层干部大多未受过系统的基础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

这导致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大量的非理性行为。

二是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宗族、地域观念、封建迷信、陈规陋习在农村中大量存在,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新型农业组织方式的建立,严重影响了现代农村经济发展观念的传播与植人。

324、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