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16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1973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理16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世界地理16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世界地理16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世界地理16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世界地理16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16章.docx

《世界地理16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理16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地理16章.docx

世界地理16章

地球表面陆地按照面积大小的不同,分为大陆和岛屿。

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小且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

全球有六块大陆,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海洋:

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域,包括洋、海和海峡。

根据其地理位置及被大陆分开的情况,全球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1.太平洋和大西洋通常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所处的67ºW线为界;2.太平洋和印度洋通常以通过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147ºE线为界;3.大西洋和印度洋则通常以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ºE线为界;4.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是一个寒冷的海洋

全球海陆分布特征:

1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2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3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狭断续相连4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

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

1地形高低起伏悬殊2地形类型多种多样3地形结构因洲而异

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1深度大、高差大2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3洋脊贯通四大洋

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两条高山带:

环太平洋褶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

板块:

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

板块边界可分:

离散型板块边界,汇聚型板块边界,平错型板块边界

大洋的发展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遗痕(地缝合线)等阶段

全球气候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

㈠陆地低纬度气候:

1赤道多雨气候2热带干湿季气候3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4热带季风气候5热带海洋性气候㈡陆地中纬度气候:

1陆地温带气候⑴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⑵温带海洋性气候⑶温带季风气候⑷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2陆地亚热带气候⑴亚热带湿润气候⑵亚热带季风气候⑶亚热带夏干气候⑷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㈢陆地高纬度气候⑴亚寒带大陆性气候⑵极地长寒气候⑶极地冰原气候㈣高地气候

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⑴纬向地带性⑵非纬向地带性⑶垂直地带性

气候的纬向地带性:

世界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遍具有沿纬线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

成因:

由于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即太阳光热在椭球体的表面分布不均衡所引起的南北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季节位移等的结果。

分布:

在地球的低纬和高纬表现的尤为明显

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

呈纬向分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结构,因受海陆位置、地形结构、地势起伏、洋流性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破坏,使同一纬度地带的气候出现大陆西岸、内陆和东岸的差异以及由不同地形类型引起的气候差异。

成因:

受海陆位置、地形结构、地势起伏、洋流性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破坏。

分布:

以中纬度地带表现最为明显

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成因:

垂直地带性的形成在于气温、降水等随海拔高度而发生变化。

高山地区都有此现象

地球气候变化阶段:

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代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表海陆系统的影响:

1冰期与冰川的作用2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性自然灾害发生原因:

自然: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的变化;人为: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致灾因子:

岩石圈:

火山、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大气圈、水圈:

台风、暴雨、风暴潮、海啸、洪水、干旱等;生物圈“病害、虫害等;地外:

太阳耀斑爆发、太阳磁场变化、太阳黑子增多、陨石撞击地球等

火山喷发:

特点:

1分布在板块的边缘(两大山带)2休眠火山的活动3火山喷发与地震几乎同时发生。

措施:

1政府的作用2全社会的防灾

中国火山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新疆、云南、海南和台湾等省区,共有1000多座

地震带的活动:

危害:

7级以上危害巨大。

分布:

集中分布在板块俯冲或碰撞的边缘地带以及板块内部的一些地区(两大山带)。

周期:

不同地区周期不同。

预报:

地声、地光、短时间的重力异常、磁异常。

全球主要地震带:

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印度尼西亚带

风灾种类:

1热带气旋(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大气涡漩):

热带低压:

中心最大风速〈34海里/小时;热带风暴:

34--63海里/小时(风力8—11级);台风、飓风:

64海里/小时(风力12级)2龙卷风3沙尘暴

我国沙尘暴问题:

1分布:

西北、华北2成因:

大气环流和地形相互作用,自然条件(气候、植被、土壤等),人为活动

水旱灾害原因:

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分布:

亚洲为多发区(与季风气候有关,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变率大)。

我国水旱灾害频发

厄尔尼诺是指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是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一种信号。

特征:

海水温度升高,时间可达1---2年,出现周期一般为2---7年。

拉尼娜现象:

在厄尔尼诺之后出现,表现为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上升,降雨量增多。

危害:

1海水温度的大规模异常变化,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浮游生物、鱼类等的死亡2改变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引起当年气候反常,如山洪海啸、暴风骤雨和寒冷干旱等。

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影响副高,打乱亚洲季风规律。

在厄尔尼诺爆发年的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以少雨为主,而次年夏季出现多雨的机会较多

沙漠化:

土地滋生生物潜力的削弱和破坏,最后导致类似沙漠情况,它是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的一个方面,它削弱或破坏了生物的潜力。

实质:

土地退化,是土地生物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和地表类似沙漠景观的出现。

逆转:

沙漠化作为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生态问题或环境问题,具有发展和逆转两个方面的过程

沙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地表形态(沙漠化最显著的景观标志和主要特征):

1数量上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大2质量上风成地貌发育,使地表形态发生质的变化。

组成物质:

细粒物质的吹失,粗粒物质的富集,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减少。

地表植被:

植被覆被率变化。

>50%,沙面大部固定,潜在沙漠化土地;25%---50%,地表半固定,沙漠化开始发展;10%---25%,地表半流动,沙漠化正在发展;<10%,地表以流沙为主,发展到严重阶段。

生态系统(通常用生态系统的破失度与沙漠化程度相对照,来说明生态系统的变化):

破失度Ⅰ级,该系统正处于退化阶段;破失度达到Ⅲ级,该系统崩溃

沙漠化的成因: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植被覆盖度低,地表形成的松散沙质土壤,受到大风的吹扬等。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柴和不适当的利用水资源等,使干旱或半干旱的疏松土壤失去了植物的保护,最后导致不可逆转的沙漠化过程

沙漠化的危害:

⑴全球9亿人受到沙漠化的影响⑵全球2/3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沙漠化的危害⑶全球陆地面积的1/4,即35.92×108h㎡受到沙漠化的威胁⑷沙漠化土地还在发展中,从1984年的34.75×108h㎡增加到1991年的35.92×108h㎡,增加了3.4%⑸全球由于沙漠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为423亿美元

自然带:

是指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自然综合体

全球自然带:

1热带雨林:

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

属于多雨类型,适于热带雨林生长,动物以鸟类和猿猴类为主,土壤为砖红壤2热带稀树草原带:

在非洲和南美洲分布广泛,在澳大利亚、中美和亚洲的相应地带仅有局部分布,属于热带干湿季分明的类型,季相变化明显,禾本科植物为主,食草食肉动物丰富,红棕色土3热带荒漠带:

分布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南部非洲及南美部分地区。

热带干旱类型,以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数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雨后生长的短生植物为主,动物的种类数量很贫乏,形成荒漠土4亚热带荒漠草原带:

在澳大利亚南部、南部非洲和南美南部的部分地区。

亚热带半干旱类型,通常生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淡棕色土5亚热带森林带:

分成大陆西岸与大陆东岸。

大陆西岸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和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地区;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西南部、非洲的西南端以及南美洲西岸的智利中部。

亚热带夏干型,常绿硬叶林,褐色土。

大陆东岸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南部,在南北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的东南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黄壤和红壤6温带荒漠带:

分布在亚欧大陆内部和北美大陆西部的一些山间高原上,在南美大陆南部的东侧也有所表现。

温带大陆性干旱类型,稀疏的草本植物和个别灌木,棕漠土和灰棕漠土7温带草原带:

在亚欧大陆中部,温带大陆性半干旱类型,以禾本科植物为主,土壤主要是黑

钙土及暗栗钙土,主要动物有啮齿类动物、有蹄类动物和一些草原食肉动物8温带阔叶林带:

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部和西部,由一些秋后落叶的阔叶乔木组成,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土壤主要为棕色森林土、灰棕壤和褐色土,动物以有蹄类、鸟类、啮齿类和一些食肉动物为主9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大陆北部,亚寒带大陆性气候,针叶树种为主,发育着森林灰化土。

动物主要是松鼠、雪兔、狐、貂等耐寒动物10苔原带(最年轻的自然带):

位于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以及北极许多岛屿地区,气候严寒,苔藓和地衣占优势,土壤属于冰沼土,特有驯鹿、旅鼠、北极狐等11冰原带:

南极大陆的全部,格陵兰岛的大部以及极地的许多岛屿;特有企鹅

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空间组合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其中某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某一部分影响另外的部分。

包括:

1内在联系性2空间组合性3动态演变性

地理环境结构的差异性:

区域地理环境结构在区域内部的差异

纬向地带性即地表自然地理现象近于东西向延伸、呈南北更替的带状规律性。

纬向地带性差异是由太阳热力因素造成的,即地球是一个运动中的椭球体,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分布不均而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的缘故

非纬向地带性即地表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呈偏离纬向地带性规律的特性。

海陆分布、地质构造、地形起伏和洋流等都属于非地带性因素,由这些因素所导致的气温、降水、土壤、植被等的经向地带性或区域性分布,都是非地带性的具体表现。

垂直地带性差异(高度地带性的差异),山地达到一定高度就表现出垂直地带性差异。

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由它们组成的自然综合体随山地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规律称为垂直地带性规律

海洋是指地球表面广阔而连续的咸水水体的总称。

约3.6×108km2,占地球总面积的71%。

基本单元形态1大洋:

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占海洋总面积的89%,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有独立的洋流和潮汐系统,透明度大,水温要素不受大陆影响,洋底地壳为洋壳性质2海:

大洋的边缘附属部分,占海洋总面积的11%,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下,透明度小,水温要素的季节变化明显,潮差大,海底地壳为陆壳性质

海的分类:

1边缘海:

一边以大陆为界,一边以岛屿、半岛为界与大洋分开的海。

如东海、南海2陆间海:

界于大陆之间,有海峡与外海或大洋相连。

如地中海、加勒比海3内陆海:

深入大陆内部的海,海洋状况受大陆影响。

如红海、渤海

四大海洋系统:

1太平洋:

面积最大且最深的大洋。

北起白令海,南到南极的罗斯海,东到巴拿马,西至菲律宾的棉兰老岛2大西洋:

呈S形南北延伸,是南北跨度最大的一个。

南临南极洲,北连北冰洋,并与太平洋和印度洋有水道相通3印度洋:

热带大洋,它东西长,南北短,夹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4北冰洋:

面积最小、温度最低的寒带大洋。

位于亚洲和北美大陆之间

海洋的分布特征:

1海洋是地球表层的一层薄膜2在地表不均匀分布3海陆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洋流亦称海流,指具有相对稳定流向和流速的海水运动。

按成因分梯度流,补偿流,风海流

梯度流:

海水的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洋流。

形成原因:

当海水的密度分布均匀时,海面与等势面平行,压强梯度力和重力在垂直方向抵消,此时海水处于静止状态。

当等压面倾斜时,垂直于等压面的压强梯度力分解成垂直水平面D1和平行水平面D2,D1与重力方向相反,故被取消了。

D2就是梯度流产生的原动力。

梯度流一旦产生,地转偏向力便立即对海流产生作用

风海流:

风对海面的摩擦作用产生的洋流

补偿流:

海水的流失和相邻海区的海水补充空缺所形成的海流

风海流的副效应:

由于风海流的水量运输,就可以导致海岸附近的增水和减水现象,从而又产生相应的海流。

产生补偿流和倾斜流。

全球大洋环流模式:

1大洋表层环流模式(由稳定的盛行风引起的风海流):

⑴太平洋表层环流⑵大西洋表层环流⑶印度洋表层环流2大洋垂直环流:

⑴信风和赤道逆流区⑵大洋西部暖流区⑶大洋东部寒流区⑷副热带高压区⑸极地区。

全球大洋的洋流是由表层环流和垂直环流所构成的统一的、复杂的环流体系。

海洋和大气是相互作用的,各海流的特性,不管是表面的、还是深层的,都是在海面一定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反过来,洋流的性质又深刻地影响着大气过程和沿岸的气候,并进而影响到自然地理环境

狭义海洋资源:

在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和淡水,海水中所蕴藏的能量以及海底的矿产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分类:

1按系统:

海洋植物资源,海洋动物资源2按生物习性:

海洋底栖生物,海洋游泳生物,海洋浮游生物3按资源利用类型:

水产资源,观赏资源,药用资源,工业资源,生物遗传基因资源

世界渔场根据大洋水系可分:

太平洋渔场:

鱼类资源丰富,鱼获量最高。

大西洋渔场:

包括大西洋东部渔场、纽芬兰渔场。

印度洋渔场:

主要集中在西部

海洋能指海洋的自然能量。

海洋能包括潮汐与潮流能、波浪能、温度差能、盐度差能、海流能等

海洋污染:

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与赤潮,固体废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

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征:

1采集狩猎社会:

人类产生到原始农业出现以前的阶段。

特征:

⑴人类还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和食物链中的一个普通环节,人的生存状态和其他生物物种并无大的区别⑵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社会形成了相互合作和财富公有制的社会特征⑶人类已基本具备了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能力⑷依赖自然并为自然所支配、而对自然的影响力极小(主要特征)2农业社会:

原始农业出现以后、工业革命出现之前的阶段。

特征:

⑴原始:

①人类开始利用简单农业技术开发土地和生物资源来补充天然食物的不足。

标志着人地关系作用方式的根本性变化②对自然系统没有造成大的干扰,也不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自然系统不能吸收的废物③人类可以适应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④极低的消费水平和不大的人口规模决定了原始农业社会的消费结构对自然系统的压力不会超过自然系统的承载极限⑵传统:

①基本上维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②人地关系主要问题是土地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地侵蚀和土地退化,以及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十分无能为力③所有制形式的改变,国家的出现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从而使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3工业社会:

⑴工业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协调⑵工业社会人地关系主要问题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诸多领域⑶工业社会是以消耗能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⑷全球工业进程的地区差异明显4信息社会:

⑴知识成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⑵劳动力的主体成为信息工作者⑶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⑷经济活动基本上是跨国经济或全球经济⑸制度经济,跨国公司、政府和工会是经济舞台的共同统治者⑹信息社会中,无论个人或公共部门都将变得空前富裕,且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空间组织形态也会发生空前快速的变化

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本质区别:

1工业社会以工业化为主导,而工业化的本质是集中,这是由工业技术结构和市场经济制度决定的2人类的活动强度有了空前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

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表现:

㈠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关注:

1人口问题与世界的贫困:

⑴贫困人口是与失业联系在一起的⑵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⑶长期的低水平经济运转⑷农业生产的条件不断恶化⑸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地区自然条件恶劣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2资源问题:

⑴不可再生资源衰竭⑵水资源短缺和耕地资源减少3环境问题:

⑴环境污染加剧⑵生存环境变恶劣⑶环境影响范围增大⑷环境改善难度加大㈡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跨国界影响㈢已经引发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性的气候变化2臭氧层的耗竭与破坏3生物多样性锐减4对具有全球性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的破坏5土地退化加剧6社会环境问题带有全球性

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

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

是人类社会发展应具有可持续性。

持续性的关键是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统一。

强调系统观、公平观与和谐观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

1完成发展观念的转变2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3与贫困做斗争4确立“环境友好”和“生态友好”的发展方式5生态与环境的保护

种族亦称人种,主要指在生理上和体态外貌上具有共同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的人的群体。

这种人的群体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种族是人口的自然属性

种族的划分:

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

种族的分布与迁移:

黄种人:

亚洲→美洲;黑种人:

非洲→美洲,欧洲;白种人:

欧洲→美洲及其他地区

世界的种族问题主要表现为种族之间的歧视与矛盾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共同地域是民族形成的前提条件。

民族是地域文化(语言、信仰、经济活动方式、生活方式)的产物。

是相对封闭条件下长期发展的结果

世界的民族有2000多个,最大的民族是汉族。

世界按民族分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北亚与北非,西欧,东欧,撒哈拉以南的北部地区,北美,中南美洲,大洋洲

民族的迁徙:

指民族地域的扩大或民族人口往其他民族地域迁移。

原因:

历史上民族迁移多与战争、灾难有关

民族同化: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有些民族的民族特性消失了。

自然同化:

不同民族在长期共处中,落后的民族在先进民族的潜移默化中丧失本民族的特性

强迫同化:

凭借政治暴力或民族特权而实现的民族同化

民族融合:

多个民族同居于一定区域,通过交往、联系、互相取长补短,使共同的东西增多,而民族原来的特征减少,形成一格个有别于其他民族地域的综合民族特征地域

三大宗教:

基督教(欧洲);伊斯兰教(西亚,北非);佛教(亚洲)

世界文化的分区:

东:

以佛教,伊斯兰教为基础;西:

以基督教为基础

世界的国家:

1单民族的国家:

日本,朝鲜,蒙古,德国2多民族的国家:

中国,印度,英国,美国3跨国家分布的民族:

阿拉伯民族、朝鲜族

世界人口大规模增长的原因:

生产力发展导致人类供养能力的提高

世界人口的分布: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分布极不平衡(集中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亚洲,欧洲,非洲)

世界人口分布的地理格局与世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有什么联系。

人口分布遵循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地域分异的规律,其中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规律。

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热量、水分和地形。

当人口分布在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下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用于克服严寒的气候和干旱,用于平整土地等)的地方,人口分布稀少,反之密集。

当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或者地区具有很强的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能力,也会形成密集的人口。

世界人口增长的区域类型:

1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2高出生但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3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为什么说世界人口的城市化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过程:

城市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可以为各国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城市在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电力、供水、通讯等)、信息传播、卫生、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先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

城市居民在人际交流和避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条件也要大大优于农村。

无论是传统工业经济,或知识经济都以在城市的集中发展为基本的发展方式。

城市是先进文明的代表,是经济地域发展的高级阶段

城市化表现:

1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2大城市的发展

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地理过程:

1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移动2城市景观的扩散3各种形式网络的发展(交通,通讯,电力,管道,信息)

世界城市化问题:

1城市贫民2城市犯罪3城市交通问题4城市环境问题

陆地高纬度地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1陆地寒带:

自然条件:

由于陆地寒带自然条件严酷,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寒带,是世界上人口最为稀疏的地区。

人类生产活动:

陆地寒带的当地人类活动主要以初始的渔猎、游牧为主,种植业在该地带几乎绝迹2陆地亚寒带:

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北欧和俄罗斯的中北部。

主要自然资源为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以针叶林为主,人均耕地居世界前列。

森林采伐业和矿产采掘业是传统产业部门,并积极发展资源加工型工业

如何认识陆地中纬度地带农业生产活动开发深度的差异:

由于陆地温带的自然环境主要呈东西向变化,所以在陆地温带形成了主要依水分状况变化的农业生产类型。

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主要与气候类型有关,其他社会经济因素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类型的形成。

又因为存在着与水分条件的矛盾和依水分条件的地域分异而导致的地域性特点

为什么全球工业在陆地中纬度地带特别集中:

⑴从原料地:

矿产资源丰富,世界的铁矿有大部分分布在该地带的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和中国;农业发达,且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在这里也较发达⑵从燃料与动力来源地:

占有世界70%以上的煤炭地质储量,占世界石油资源的56.6%,不仅水资源丰富,潮汐能、风能也十分丰富。

从总体上,该地带料、动力资源已成为工业布局的优势条件⑶从消费地:

世界人口的大多数集中在占地球面积不到1/3的陆地上,其中亚洲大部、欧洲大部和非洲南部就占世界人口的75%以上。

世界的发达国家及主要城市也位于该地带。

人口的众多、经济的发达、城市的繁荣等使这里成为工业品的主要消费地⑷从人力资本集中地:

既有科技实力相当雄厚的发达国家,也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世界工业的发展格局在这里体现得最为充分⑸从交通与区位条件:

其临海地带的交通与区位条件优越,沿海地带成为世界生产力布局的重心地带

陆地低纬度地带的农业生产类型与其他地带有哪些不同:

近代工业殖民者长期抑制其制造业的发展,从而也抑制了社会制度和民族经济的发展。

落后的农牧业是其主导的经济活动。

原始热带湿润地区农业开发利用程度极低,仍停留在原始的渔猎,采集,放牧,种植状态。

开发中的热带湿润地区主要是土地私有化促进的游耕农业、小农农业的发展和中世纪以后殖民主义的扩张所催化的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热带稀树草原区实行养畜业与雨田耕作制或养畜业与灌溉农业制的二元结构农业,并过渡到完全不进行休闲的干湿季全年耕作,最终将向灌溉农业经营制度过渡。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不适合于种植业的发展,但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则发展起了“绿洲农业”。

不同地带人类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深度及其原因:

1陆地高纬度带:

由于陆地寒带自然条件严酷,绝大部分地区并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所以当地居民多年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同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相融合,但这里的矿业开发则对环境构成了威胁。

陆地亚寒带虽然有比较大规模的人类资源开发活动,但由于热量条件不足,季节性冻土和永久性冻土带广为分布,相对低温使蒸发不旺,加上水分条件好和有限的人类开发则使这里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态环境。

2陆地中纬度地带:

原始植被基本被破坏殆尽,为人工栽培植被代替,仅有局部地区尚有原始植被保存。

原因是该地带的农业历史悠久,且是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地。

3陆地低纬度带:

开发利用度低,自然环境保持着原始性的平衡,人地关系基本和谐。

因为该地带气候过热,并不十分有益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高成本的开发成为障碍

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过程:

1世界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和结构的“倒金字塔”过程2世界经济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3世界经济的空间距离在不断缩小4地球表面的水体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分布中作用演变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1经济总量的不断发展2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3“新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4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的二元发展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的关系:

经济区域化是一体化的地理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