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1902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新人教版.docx

《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新人教版.docx

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新人教版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情况。

1.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重点)

2.探究其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及评价。

(难点)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背景

(1)政治:

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经济:

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3)思想:

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

(4)个人:

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主张

(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2)李贽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3)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影响:

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1.李贽的“离经叛道”指的是什么?

提示 离经叛道中的“经”与“道”是传统的封建儒学思想。

“离经叛道”就是指违反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经历

黄宗羲在明亡后,投入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致力于著书讲学,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2.主张

(1)他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3.意义: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误区警示]

黄宗羲只是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他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但是,他的思想只停留在批判君主专制上,并未对将来社会的发展提出进一步主张。

因此,作为地主阶级思想家,他只是对儒学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具有阶级的局限性。

2.教材P17“资料回放”体现了黄宗羲的什么观点?

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提示 

(1)观点: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

(2)评价:

这一观点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民主启蒙的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背景:

明末统治者日益腐败,朝政混乱,社会危机日益加剧。

2.代表作: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3.思想主张

(1)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2)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4.影响:

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出自哪位思想家?

这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

提示 

(1)顾炎武;

(2)经世致用。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主张

(1)唯物论方面: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2)认识论方面:

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3)辩证法方面:

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评价: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三大思想家的历史影响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4.在世界观方面,王夫之与王阳明的观点有何不同?

提示 王夫之主张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王阳明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

主题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

1.李贽的离经叛道

史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

史料二 李贽说:

“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藏书》

[教你读史]

史料一意思是不要盲目地迷信孔子,史料二反映李贽反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问题思考] 两段史料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

从中可以看出李贽的思想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1)对孔子权威的否定,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2)特点:

反传统、反教条,离经叛道。

2.黄宗羲的思想

史料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教你读史]

史料中划线部分是关键信息,体现了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问题思考] 史料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

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 思想:

反对君主专制。

特点: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3.顾炎武的思想

史料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

——顾炎武

[教你读史]

从史料中“明道”“救世”“行事”可以联想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

[问题思考] 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

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答案 经世致用。

批判空谈,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传统儒学的关系

(1)批判、继承

①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②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扬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想。

③王夫之批判理学宣扬的“天命论”和“神道论”。

(2)发展

①提出的一些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是前人未曾提出的,具有民主色彩。

②这些思想影响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记知识纲要]

[背核心术语]

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君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2.李贽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文化的主导地位。

4.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端进行批判,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

1.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提倡自由恋爱、否定男尊女卑、赞颂变革以及肯定农民起义等多层含义,反对封建礼教的虚伪。

A、C、D三项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2.(2018·西安高二检测)顾炎武说: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答案 A

解析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在于它的思想遗产,其中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它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3.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

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实验的仪器

D.万物发展的规律

答案 A

解析 王夫之反对宋明理学的理气观,认为世界上真正存在的只有具体的事物,即“器”;“道”(事物的规律)则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没有“器”就没有“道”。

4.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材料二 夫治天下犹曳(牵引)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以上均为黄宗羲的观点

(1)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古代“天下为主,君为客”和“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用意是什么?

(2)材料二中黄宗羲的比喻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3)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学校应该成为什么场所?

用意何在?

答案 

(1)用意在于批评君主专制制度。

(2)君臣平等的思想。

(3)学校应该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用意在于探求限制君主权力的措施。

一、选择题

1.(2017·河南学业水平测试)他认为孔子并非天生的圣人,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他是(  )

A.董仲舒B.朱熹

C.王夫之D.李贽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中关键信息“孔子并非天生的圣人”可知,这体现的是李贽主张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选D。

2.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这说明李贽(  )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

C.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D.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答案 C

解析 李贽大胆地向封建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正是由于他对正统思想的怀疑和挑战,才被称为“离经叛道”者,故选C。

A、B叙述不符合史实;D说法错误。

3.明清之际,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受到“经世致用”思潮的冲击。

其原因不包括(  )

A.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推动

B.先秦儒家实学传统的影响

C.明朝灭亡与清朝建立的冲击

D.君主强化专制统治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强化君主专制理应强化程朱理学,而非让其遭受冲击,故D错误,符合题意。

4.明朝后期,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反映其政治主张是(  )

A.维护封建礼教B.提倡经世致用

C.反对君主专制D.主张君主立宪

答案 C

解析 “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故选C。

5.(2018·遂宁高二检测)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了起来

B.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答案 B

解析 黄宗羲从明朝灭亡的教训出发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而清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所以《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故B正确。

6.下图是江苏昆山的亭林公园的一位思想家的塑像,他背后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彰显着他的思想火花烛照后世。

此思想家应该是(  )

A.李贽B.黄宗羲

C.顾炎武D.王夫之

答案 C

解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梁启超对顾炎武“亡天下”思想的总结,故C为正确选项。

7.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

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思想的是(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C.“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D.“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

答案 D

解析 王夫之是著名的唯物思想家,提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等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A项是道家老子的主张,B项是董仲舒的思想,C项是朱熹的思想,故选D项。

8.王夫之说: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说明其主要观点是反对君主专制。

9.(2018·黄石高二检测)王夫之认为“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不同”。

这一主张(  )

A.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教条

B.反对“天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

C.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D.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答案 D

解析 王夫之强调“理”“欲”的一致性,明确反对将“天理”与“人欲”对立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故选D。

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说法错误,排除。

10.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

A.经世致用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D.天下为主,君为客

答案 C

解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思想的进步,只有“工商皆本”反映的才是经济思想的变化。

所以选C项。

11.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答案 A

解析 据题干材料信息“种族之奇耻”“兴亡之要因”“批评专制”,可知三位思想家都从明朝灭亡中反省君主专制,进一步提出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故选A。

12.(2017·湖南师大附中期中测试)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

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

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答案 C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

A项是近代中国的价值导向,不符合题意;B、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与传统价值导向不同,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

其执大权奈何?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

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

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

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针对材料二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

理由是什么?

(3)综合材料一、二,探究二者思想的共同之处,并结合材料三对其作简要评价。

答案 

(1)主要观点:

抨击君主专制。

职责:

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使“天下为主,君为客”。

(2)方法:

分天子之权。

理由:

集权导致混乱;天下之大,非一人可以治理。

(3)共同之处:

抨击君主专制。

评价:

这是一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但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思想不完善,无法实现。

14.“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

……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

……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

“《论语》,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

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

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

并说明其理由。

答案 

(1)政治背景:

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2)表象:

风俗。

功能:

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取舍:

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

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