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易错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0782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上册易错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二物理上册易错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二物理上册易错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二物理上册易错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二物理上册易错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上册易错题.docx

《初二物理上册易错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上册易错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物理上册易错题.docx

初二物理上册易错题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声波

到达人耳,引起,人就听到声音

3•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交谈,因为

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

5•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___v气(填“大于”或“小于”)声音在15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

6•有一段铁管里面盛有水,长为50米,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_次声音。

介质

声音传播速度(m/s)

5200

1500

7•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在时计时。

若听到枪声再计

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早、晚)(当时空气15C)。

8•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在鼓面上放一

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

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

分为性耳聋和性耳聋•

3、:

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

音的传导方式叫做。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及其他特征也就

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叫做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的声音。

2、音调:

人感觉到的声音的。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

,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

音调跟发声体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频率越低音调越。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3•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

4、响度:

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与发声体有关。

物体

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

振幅越大响度越。

增大响度的主

要方法是:

5•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

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⑴⑵

4、音色:

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

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

咼音歌唱家指。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

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

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

在处减弱、在中减弱、在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和.

1•设小明敲某介质长管的一端,小红在长管的另一端,问在水管至少为多长,小红能听见两

次敲长管声音?

设声音在长管传播速度为在15摄氏度空气中速度的20倍。

3•小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与小平的距离约是()

A、240mB、480mC、680mD、1020m

3•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

A.放在种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种罩内的空气抽掉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空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种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

一条来回弯曲的线

2•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4•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想凭借声音来

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

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A.响度较大B.音调较高C.音调较低D.响度较小

5.一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的回声。

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

6•两只船相距14千米,在一只船上的人向水里放一口钟,当他敲钟时,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

在另一只船上,人向水里放一个听音器,当他看到火药发光十秒后听到了水下的声音,计算此次测得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7•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声响,一次是铁管传来,另一次是空气传来,

若铁管长931米,两次声响间隔为2.5秒,求铁管中的声速

7.在战斗中,战士目测距敌人35米后,投出手榴弹,手榴弹在空中的飞行速度为15米每秒,

手榴弹拉开后需5秒爆炸,为准确杀伤敌人,则投弹时间为拉开手榴弹后几秒钟投出?

8.旅游者进入两侧是峭壁的山谷,大喊一声后经2秒听到一侧峭壁反射回的声音;又经1秒

听到另一侧峭壁反射的回声。

求两峭壁间的距离约多远?

9.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10m/s,声速为340m/s,途中司机按一次

喇叭,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

《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定义: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

分类:

光源,女口、;光源,女口、

月亮(是/不是)光源。

2、规律: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练习: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该现象说明:

5、^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6、应用及现象:

1激光准直。

2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3日食月食的形成:

当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当在中间时可形成日食

4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

与孔的形状。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m/s=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

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

1、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

2、反射定律:

,,.即: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

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

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

条件:

反射面。

应用:

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反射

⑵漫反射:

定义: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

反射面。

应用:

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的缘故。

练习:

☆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

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

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

光在桌子上发生了。

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

,,

成像原理:

光的定理

作用:

实像和虚像:

实像:

汇聚所成的像

虚像:

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1.凹面镜定义:

用球面的作反射面。

性质:

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

应用:

定义:

用球面的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

凸镜对光线起作用。

凸镜所成的象是的应用:

练习:

1•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墙壁发生了漫反射,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D•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地面发生了折射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

里逐渐加水直到加满的过程中,光斑将

A.仍在原来位置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向左移动后静止D.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

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m.

22、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

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

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31、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其产生原理

如图丁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

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

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

,,,,,.

色光的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

,2、看不见的

光: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光的折射

1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

三线同面,法线居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角小于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

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大于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

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应用:

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看到

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练习: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大

于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而形成的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射而形成的像。

二、透镜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②③④

2、实验结论:

(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的实

像。

⑷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

■像距增大

1像变大

(增大)

(减小)T

(变小)

⑸成虚像时:

物距诚小

f像距减小

「像变小

(增大)"

(增大)

(变大)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

的,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

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

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

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的实像,物镜就

像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

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的。

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

察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

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

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

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3•小明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被观察的物体在视野的左侧,它应该怎样

调节才能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

的玻璃板做实验;(3)在寻找棋子A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4)移动玻璃板后棋子B,但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

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5)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

(6)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变大/变小/不变);

(7)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能/不能)

接收到棋子A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5•某人身高1.7m,为了测试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平直公路以1m/s的速度匀速走

开•某时刻他的影子长为1.3m,再经过2s,他的影子长为1.8m,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是

m•

6.皮鞋上擦过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空皮革表面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鞋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好,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第四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

温度表示物体的。

2、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2常用单位是摄氏度(C)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

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C读做:

3换算关系T=t+273K3、

测量一一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

下有玻璃泡,里盛、、

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2温度计的原理:

利用液体的进行工作。

3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邂蚤温

测体温

量程

-20亡〜1109

-30TJ〜BOX:

餡匸〜42匸

分度值

Pre

re

0-代

所用液体

水银煤油〔红}

迺精(红)

水银

待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韧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

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

读数。

使用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

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

,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

目的是:

,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

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

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

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矶、

奈、各种金属

熔化特点:

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

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

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

⑴达到熔点。

⑵继续吸热。

②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

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

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

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

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1汽化: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

定义: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素:

⑴液体的:

⑵液体的⑶液体。

作用:

蒸发(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作用。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

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时降低,反之时升高

2液化:

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

⑴:

⑵。

好处:

作用:

液化放热

3、升华和凝华:

1升华

定义: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

碘、冰、干

冰、樟脑、钨。

2凝华

定义: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练习:

☆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⑵

⑷。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

雪后寒:

-

1衣柜放置樟脑球的最佳位置,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

A.上层B.下层C.中层D.都一样

2•乒乓球瘪进去一块,为使它重新鼓起来,简单易行的方法是

最后

影响因

问:

3•冬天,将一块-15C的冰块放进气温保持0C房间内一盆装有0C的足够多的水中,块和水的温度怎样变化?

为什么?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符号是,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

、、、、。

2.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更精确的测量要选用

等其他工具。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符号是,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

和。

4.测量时间的工具有、等。

5.和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可,但是

我们可以通过等方法来减小误差。

【情景回顾】

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和。

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沿着所测长度放置,要让刻度尺的边靠近被测物体,

要,不能;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尺,与尺面。

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估读到的下一位。

3.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写上。

第2节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

1.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叫机械运动。

2.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我们首先要选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就是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可能不一样,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情景回顾】

1.在我们看来,我们所在的教室是静止的,教室里的桌凳、黑板等都是静止的,但是,如果考虑到我们到地球在绕太阳运动,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教室其实是和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的,所以它是的;如果将眼光放到银河系,太阳是的;我们

(选填“能”或“不能”)找不到静止的物体。

2.回忆一下我们乘坐火车的感觉:

当我们看窗外时候,会发现地面及地面上的物体被我们

抛在身后,这是以为参照物的,如果这时你认为火车在快速的前进,又是以

作为参照物。

第3节运动的快慢

【知识点】

1.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2.在物理学中,把与之比叫做速度。

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符号是或;交通运输中

速度常用单位是,符号是;两个速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1m/s=

km/h。

4.物体沿着且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用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程度。

【情景回顾】

在观看田径比赛或游泳比赛时,我们往往会关注谁在最前面,这是因为我们习惯采用

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比赛结束公布结果时,裁判

是按照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排名的,因为他采用的是。

1.在一些赛跑比赛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

跑在第二名的运动员在快到终点的时候突然发力

超过原来的领跑者夺得冠军。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原来跑在第二名的运动员在突然发力前

运动得,但是他跑完全程的速度却比开始的领跑者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知识点】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由此可知,要测平均速度应测

和,经常用到的测量工具分别是和。

【情景回顾】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明确运动物体的和的对

应性,即明确计算的是在哪一段路程内,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