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022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docx

《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docx

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

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

方法对用老年抑郁量表筛选出的社区老年抑郁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心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再随访3个月,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第2版调查患者6个月时生活质量,以了解心理干预对患者的长期影响。

结果6个月时,干预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情感职能、活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数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8个维度分数均显着提高,与3个月时比较差异不大,对照组患者6个月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维度分数显着提高,与3个月时比较各维度分数差异较小。

结论心理干预具有提高老年抑郁患者心理社会方面生活质量的长期效果;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针对性强,形式合理,并由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可适用于社区的老年心理卫生保健。

【关键词】心理干预;老年抑郁;生活质量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onqualityoflifeinoldpatientswithdepressionin CommunityoldpatientswithdepressionwereselectedbyGDSandperformed3months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thenfollowedupfor3 investigatedthequalityoflifeattheendof6monthssoastoestimatetheeffectof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ondepression Comparedwiththatofcontrolgroupattheendof6months,thescalesoffactorsincludingRE,VT,MH,SFininterven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 withthatbeforeintervention,eightscalesrelatedtoqualityoflifeininterventiongroupweremuchhigher,butnosignificantdifferencethanthatattheendof3 ofPE,RE,VT,BPandGHwasmuchhigherattheendof6monthsincontrolgroup,butnosignificantdifferencewiththatattheendof3 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issuitableforimprovingthementalhealthofcommunityoldpatientsofdepressionwithwell-format.

【Keywords】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oldpatientswithdepression;qualityoflife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

如何提高广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群体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健康老龄化,已成为人类发展和老年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而老年抑郁是老年人所有的心理问题之中最常见的一种,患病率较高。

国内外的多项调查表明,在社区,老年抑郁患病率约为%~%[1,2]。

抑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危害严重,会导致老年人躯体功能下降,生活质量降低,甚至自杀[3~5]。

国外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在社区对老年抑郁患者实行包括心理干预在内的各种干预,干预者一般为社区医护人员及研究者、家庭医生、精神科护士等,一般由综合学科组提供干预方案或技术指导。

干预结果多提示干预对减轻老年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抑郁缓解率和生活质量等有效[6~8],也有报道干预的长期效果尚不肯定[9]。

目前老年人心理障碍的三级预防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功能之一。

而国内对社区老年抑郁患者的干预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识别与干预的方案。

因此本研究在社区用老年抑郁量表对社区老年抑郁患者进行识别,并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效果,为老年抑郁的社区防制提供有效证据。

其中关于心理干预的短期效果已做报道[10],此处仅报道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

1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样本人群为上海市闸北区某社区的老年抑郁患者。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

年龄60~85岁;居住在社区;老年抑郁量表评分10~25分。

排除标准为:

有严重的躯体疾病而不能参加活动者;正接受抗抑郁治疗者;严重抑郁者;存在认知障碍者;患精神分裂症或严重器质性精神疾病者。

抽样方法为分层整群抽样。

 研究方法首先用老年抑郁量表对抽取街道的老年人进行筛查,并根据入选标准初步确定符合研究要求的老年抑郁患者。

然后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为了避免同一个社区内两组患者互相交流而影响干预效果,因此将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区域内的老年抑郁患者作为干预组,另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区域内的老年抑郁患者作为对照组。

评估研究对象的基线生活质量后,对干预组患者给予3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接受干预,干预措施主要由心理医护工作者与社区医护人员实施,干预结束后再随访3个月。

在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v2)来评价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工具

 老年抑郁量表(GDS)中文版用于测量抑郁症状减轻程度和抑郁缓解率。

它是Brink等人于1982年专为老年人创制,并在老年人中标准化了的老年抑郁筛查表。

GDS总分最高是30分,如果总分为0~10分,可视为正常范围即无抑郁;11~20分为轻度抑郁;21~30分为中重度抑郁。

在GDS中文版的测试中,GDS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重测信度为[11]。

 健康调查问卷(SF-36)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是一种多目的、简明的健康调查量表,包括36个问题,8个维度,具体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情感职能,对身心健康进行综合测量。

经测试中文版SF-36内部一致性系数除了SF、VT外,其余6维度变化范围为~,2周重测信度变化范围为~[12]。

 心理干预方案心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形式包括群体教育和个体干预。

主要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具体包括倾听、解释、保证、指导和建议、疏泄、鼓励、促进自助。

具体内容包括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知识;应对慢性疾病;改善睡眠质量;保持人际交往;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老年期常见心理障碍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及如何应对等。

2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一般情况根据入选标准,共确定干预组及对照组患者各31例,两组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

经t检验及χ2检验,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前的GDS得分年龄、性别、婚姻、慢性疾病及文化程度的构成差异均无显着性。

表1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一般情况

 研究对象基线生活质量干预前两组健康调查问卷(SF-36v2)维度均分比较,见表2。

经t检验,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分数差异均无显着性。

表2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健康调查问卷维度均分比较

 干预后6个月效果评价

 干预组6个月时与干预前健康调查问卷(SF-36v2)维度均分比较见表3。

相对于干预前,干预组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8个维度的分数都有了较大幅度升高,经t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干预组6个月与干预前的健康调查问卷维度均分比较

 干预组6个月时与3个月时健康调查问卷(SF-36v2)维度均分比较见表4。

经t检验,干预组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相对于3个月时,在生理职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数有了显着提高,其他维度差异无显着性。

表4干预组6个月与3个月的健康调查问卷维度均分比较

  

 对照组6个月时与干预前健康调查问卷(SF-36v2)维度均分比较见表5。

经t检验,对照组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相对于干预前,各个维度分数也有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在生理功能、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维度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5对照组6个月与干预前健康调查问卷维度均分比较

 对照组6个月时与3个月时健康调查问卷(SF-36v2)维度均分比较见表6。

经t检验,对照组6个月时与3个月时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相比,除了总体健康维度分数有了显着升高外,其他维度都差异均无显着性。

表6对照组6个月与3个月健康调查问卷维度均分比较

 6个月时干预组与对照组健康调查问卷(SF-36v2)维度分数比较见表7。

经协方差分析,6个月时,干预组在生活质量的情感职能、活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数显着高于对照组,其他维度方面的分数差异无显着性。

表76个月时干预组与对照组健康调查问卷维度均分比较

3讨论

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老年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弱,以及生活变迁、各种慢性疾病、缺乏人际交流和情感支持等原因,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因此在社区积极开展对老年抑郁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社会健康老龄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心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抑郁患者长期的心理、社会健康水平本研究3个月心理干预后的调查表明,干预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显着效果[10]。

6个月时再次调查显示,干预组患者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均分较干预前有了全面显着提高,在生理职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均分较3个月时有显着改善,说明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长期的影响较为全面,并且随着心理、社会方面健康水平的好转,生理方面的健康水平也逐渐得到改善,使机体进入了身心互相影响的良性循环。

对照组6个月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维度较干预前均分有显着提高,总体健康维度也较3个月前有明显改善,说明随着时间延长,对照组患者抑郁症状也有所减轻,生理、情感方面的生活质量随之得到了提高。

但6个月时两组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在情感职能、活力、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维度均分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6个月时干预组患者在心理、社会方面的健康水平仍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

以上结果也说明了支持性心理干预对于社区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主要是提高其心理、社会方面的健康水平,对生理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在支持性心理干预基础上,结合其他方法来更好地全面提高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生活质量。

在Unutzer等的研究中,6个月和12个月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也有提高,但提高幅度不显着[8],与本研究结果较一致。

但Unutzer的研究对象抑郁病情偏重,干预措施包括抗抑郁药物和心理干预,与之相比,本研究更说明了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提高社区轻型抑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显着效果。

由于社区老年人是以轻型抑郁为主[2],因此在干预方法上也应考虑以支持性心理干预为主。

此外,Cuijpers在对护理机构的干预中也发现,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小组讨论等干预,干预组老年抑郁患者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情感职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躯体疼痛维度均分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着改善[13],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说明经过干预的老年抑郁患者,其心理、社会方面的生活质量要优于未经过干预的患者。

Cuijpers研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