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压轴题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9589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4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中考压轴题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压轴题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压轴题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压轴题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压轴题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中考压轴题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解析版.docx

《浙教版科学中考压轴题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中考压轴题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解析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中考压轴题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解析版.docx

浙教版科学中考压轴题专题02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解析版

专题02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

【考点1】呼吸作用

【例1-1】在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知识后,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

澄清石灰水、试管2支、气球2个、打气泵1个、凡士林、细线若干条。

设计方案:

步骤一:

把气球A吹到一定大小,并用细线扎紧气球口,接着用打气泵向气球B打入空气,使其与气球A一样大,也扎紧气球口。

步骤二:

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毫升澄清石灰水。

步骤三:

在甲、乙试管外壁涂上凡士林,减少实验时气体外泄。

步骤四:

把气球A和B分别套在试管甲和乙上(如图所示),解开气球,将球内气体通入试管,并轻轻振荡。

步骤五:

观察甲、乙试管内石灰水的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方案中设计的试管乙是为了与试管甲形成________作用。

(2)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一:

假设甲、乙试管中的石灰水都________ ,则不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预测二:

如果试管甲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另一试管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答案】

(1)对照

(2)变浑浊

【解析】【分析】对照试验是指一般进行某种试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了对试验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的试验。

初中阶段二氧化碳的检验是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混浊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解答】

(1)比较甲乙实验设置,发现其中改变的只有一个变量,这种设置的方法是为了形成对照,便于实验现象的对比;故答案为:

对照;

(2)与空气相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更多,澄清石灰水更易变浑浊;故答案为:

浑浊;

故答案为:

(1)对照;

(2)浑浊。

【变式1-1】.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缓慢地吸气和呼气,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管的橡皮管;呼气时,用夹子夹紧A管的橡皮管。

进行多次后,________ (填“A”或“B”)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________。

(2)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

(3)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A. 血液                      B. 肺泡                    C. 细胞                      D. 气管

(4)在呼吸时,由于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气体就被________;当________和________舒张,胸廓变小时,气体就被呼出。

【答案】

(1)B;较多的二氧化碳

(2)对照(或对比)(3)C(4)吸入;肋间外肌;膈肌

【解析】【分析】本题为实验探究题,通过分析实验,可以得出答案。

(1)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等的活动而产生的。

人处于吸气状态时,膈肌收缩,胸腔体积增大,外界气压比胸腔气压大;当人处于呼气状态时,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外界气压比胸腔气压小。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

(1)由于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当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呼出的气体进入B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由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B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2)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可设置A试管进行对比。

(3)由于组织细胞更新需要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4)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故答案为:

(1)B;较多的二氧化碳;

(2)对照(或对比);(3)C;(4)吸入;肋间外肌;膈肌

【例1-2】.小乐用下列装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回答问题:

(1)酵母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下列有关酵母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①单细胞生物;②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③营养方式为寄生; ④只能孢子生殖

(2)小乐选用A、B、C装置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方式,则装置连接的顺序是:

空气→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若装置连接正确,并在适宜环境中培养8~10h,能证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现象是________。

(3)小乐选用A、D装置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是否产生CO2,当D装置刚装配好后,立即连接A装置,判断此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

【答案】

(1)①

(2)B→C→A;A装置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3)不正确,D装置刚装配好后,裴置内存在一定量的氧气.可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若此时立即连接A装置,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干扰(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

(1)酵母菌是一类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在自然界中种类较多,分布很广,其细胞形态通常为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比细菌的个体要大得多。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出芽生殖。

(2)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这种呼吸作用方式叫做有氧呼吸。

(3)氢氧化钠通常用于除去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提出用于二氧化碳存在的检验。

(4)有些微生物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情况下则能进行无氧呼吸,如酵母菌,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少量的能量。

【解答】

(1) 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营养方式为腐生,出芽生殖,故说法①正确。

(2) 要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方式,需要给它们提供氧气,同时有氧呼吸的产物有二氧化碳,所以为了排除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先出去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所以先经过B除去二氧化碳,接着经过C通入氧气,最后经过A,结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说明有氧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连接顺序是B→C→A,能证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现象是A装置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3)、不正确,D装置刚装配好后,裴置内存在一定量的氧气.可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若此时立即连接A装置,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干扰。

故答案为:

(1)①;

(2)B→C→A;A装置中的石灰水变浑浊;(3)不正确,D装置刚装配好后,裴置内存在一定量的氧气.可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若此时立即连接A装置,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干扰(合理即可)

【变式1-2】如图是研究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物差异的实验:

步骤一:

取2克高活性干酵母放于烧杯中,加入200毫升的32℃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步骤二:

取两支相同的注射器,编号为A和B,在注射器内分别抽取30毫升酵母菌培养液,B号注射器再抽取30毫升空气,振荡几次;

步骤三:

用橡胶管分别连接注射器和装有BTB试剂的试管,5分钟后观察实验现象。

步骤四:

将注射器内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倒入烧杯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查阅资料:

①BTB试剂在中性环境中呈淡蓝色,在酸性环境中呈黄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呈橙色,遇酒精变成灰绿色。

②有氧呼吸:

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③无氧呼吸:

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少量能量

(1)实验用32℃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若A、B两组试管中若出现________现象,说明相同条件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有氧呼吸少。

(3)实验结束后,发现两个烧杯中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均变为灰绿色,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

【答案】

(1)保持酵母菌中酶较高的活性,并提供酵母菌呼吸作用所需有机物

(2)应该是A试管中的黄色比B试管中的黄色淡

(3)实验时间过长,注射器B中空气不足,酵母菌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解析】【分析】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项生命活动。

【解答】

(1)生物体内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所以32℃能保持酶的活性,生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有机物;故答案为:

保持酵母菌中酶较高的活性,并提供酵母菌呼吸作用所需有机物;

(2)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越多,溶液的酸性越强,BTB试剂的颜色越深;故答案为:

应该是A试管中的黄色比B试管中的黄色淡;

(3)生物既能进行无氧呼吸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当氧气不足时,酵母菌会进行无氧呼吸来维持生理活动;故答案为:

实验时间过长,注射器B中空气不足,酵母菌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故答案为:

(1)保持酵母菌中酶较高的活性,并提供酵母菌呼吸作用所需有机物;

(2)应该是A试管中的黄色比B试管中的黄色淡;(3)实验时间过长,注射器B中空气不足,酵母菌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考点2】酶的作用

【例2-1】为了探究某种淀粉酶催化分解淀粉的最适温度,小明进行了如图实验设计和操作,请分析回答:

【实验设计】

步骤1:

取10支试管,分为五组。

每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某种淀粉酶溶液和2mL5%淀粉溶液。

步骤2:

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3:

将装有混合溶液的五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的水中水浴。

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物,滴在点滴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

此实验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在进行步骤2之前,应________。

【实验操作】

纠正该实验错误步骤后,进行操作。

一段时间后,当第3组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开始呈棕黄色时,各组实验现象如表(“+”表示蓝色程度):

组别

1

2

3

4

5

处理温度/℃

15

25

35

45

55

实验现象

++

+

棕黄色

+

++

【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适宜温度在________之间。

【拓展探究】为进一步确定最适温度,需要________(简述后续实验操作)。

【答案】先将每组试管分别置于15℃、25℃、35℃、45℃、55℃的水浴中加热5分钟;25℃-45℃;在25℃-45℃之间多设置不同温度,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解析】【分析】探究淀粉酶催化分解淀粉的最适宜温度实验,自变量为不同温度,因变量为不同的反应速率;并且要保证在实验过程中无关变量相等。

【解答】

(1)此实验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在进行步骤2之前,应先将每组试管分别置于15℃、25℃、35℃、45℃、55℃的水浴中加热5分钟;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适宜温度在25℃-45℃;

(3)为进一步确定最适温度,需要在25℃-45℃之间多设置不同温度,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变式2-1】新鲜菠萝果肉中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的蛋白质,引起口腔麻木刺痛感。

若菠萝用盐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适感会减轻。

小科猜测可能是盐水影响了菠萝蛋白酶的活性。

为研究盐水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小科取6支相同的试管,编号1-6,各加入5mL鲜榨的含菠萝蛋白酶的菠萝汁,再按下表分别添加物质,置于37℃的温水中保温。

20min后测定蛋白酶活性,并计算其相对活性。

数据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试管中所添加的物质

5mL1%

NaCl溶液

5mL3%

NaCl溶液

5mL5%

NaCl溶液

5ml7%

NaCl溶液

5mL9%

NaCl溶液

蛋白酶相对活性

100%

88%

69%

94%

88%

80%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形成对照,表格中“★”处的内容是________。

(2)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都能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

上述实验中,抑制作用最强的NaCl溶液浓度为________。

(3)因为酶的活性与________有关,小科认为菠萝用热水浸泡后食用,不适感也可能减轻。

【答案】

(1)5mL蒸馏水(或5mL清水)

(2)3%(3)温度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

然后,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科学知识和已掌握的有关该问题的信息,通过思考建立猜想或假设。

接着,制定探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获取尽可能多的事实或证据,对猜测或假设进行检验。

科学探究往往设置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催化作用易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解答】

(1)该实验是探究盐水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变量应为盐水。

2—6号试管加入的是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盐水,那么,1号试管应加等量的清水或蒸馏水,以形成对照。

(2)根据表中数据,3号试管中蛋白酶活性最弱,该试管中NaCl溶液为3%,所以该实验中,抑制作用最强的NaCl溶液为3%。

(3)酶的活性与温度、酸碱度有关,小科认为菠萝用热水浸泡后食用,不适感也可能减轻。

故答案为:

(1)5mL蒸馏水(或5mL清水);

(2)3%;(3)温度

【考点3】激素的作用

【例3-1】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

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

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

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一:

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其小鼠的胰岛破坏。

步骤二:

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索。

步骤三:

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楮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在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________。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仪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________。

【答案】

(1)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2)甲鼠(3)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4)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

【解析】【分析】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解这类题关键是要找对变量。

【解答】

(1)根据题意,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 ,因此我们可以马上得出假设:

“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2)因为此题是探究:

“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

 ”所以甲鼠注射胰岛素的是对照组,乙鼠喂食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索,是实验组,所以甲鼠起到对照作用;

(3)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说明口服胰岛素起不到作用,易得出结论:

“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4)本实验只有两只老鼠易出现偶然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

故答案为

(1)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2)甲鼠  (3)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4)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

【变式3-1】铁皮石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提取液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研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降低血糖的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数量

实验开始(mg/dL)

灌喂四周后(mg/dL)

甲组

10只

68.4

70.2

乙组

10只

334.8

338.4

丙组

10只

349.2

185.4

材料用具:

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石斛提取液、血糖测定仪、蒸馏水、灌喂装置等。

实验步骤:

从大鼠中随机取10只作为甲组;把另20只制备成实验性的糖尿病大鼠,并随机分成乙组和丙组;灌喂四周,获取数据。

(要求:

提取液浓度适宜;过程中大鼠全部存活。

实验结果:

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可推本实验需设置三个组别:

①选取正常大鼠灌喂蒸馏水作空白对照组;

②选取________作条件对照组;

③选取糖尿病大鼠灌喂提取液作实验组。

(2)实验前后需要测定各组大鼠血糖的浓度,表中“68.4mg/dL”这一数据是如何获得的________;

(3)健康大鼠体内的血糖主要通过消化器官________从食物中获得。

【答案】

(1)②选取糖尿病大鼠灌喂蒸馏水

(2)用仪器测出甲组10只正常大鼠血糖浓度,再求平均值(3)小肠

【解析】【分析】

(1)条件对照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于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2)实验中一般对多个对象的测量值求平均可以使实验更准确;

(3)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由小肠吸收得到的。

【解答】

(1)根据条件对照组的实验方法可知,应选取糖尿病大鼠灌喂蒸馏水;

(2)实验前后需要测定各组大鼠血糖的浓度,表中“68.4mg/dL”这一数据是用仪器测出甲组10只正常大鼠血糖浓度,再求平均值;

(3)健康大鼠体内的血糖主要通过消化器官小肠从食物中获得。

故答案为:

(1)选取糖尿病大鼠灌喂蒸馏水;

(2)用仪器测出甲组10只正常大鼠血糖浓度,再求平均值;(3)小肠

【例3-2】某学习小组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取几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实验步骤

A缸

B缸

步骤一

500毫升池塘水

500毫升池塘水

步骤二

水温25℃

水温25℃

步骤三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步骤四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甲状腺激素

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

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一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

________。

(2)实验设计改进后,A缸和B缸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 。

本实验应重复进行3—5次,求几次的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3)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则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

(4)在养殖业中,有人为了获得高产,将动物激素添加到家畜、家禽的饲料中。

你认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添加激素,提高产量,利国利民

B.随意添加激素危害人体健康

C.经常食用这些家禽及家畜的肉、蛋、奶,可以强身健体

D.有些婴幼儿出现性早熟现象,可能和食用这些家禽及家畜的肉、蛋、奶有关

【答案】

(1)步骤三应改为: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0只

(2)甲状腺激素;减小误差(3)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或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B、D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科学探究往往设置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解答】

(1)进行科学探究时往往要选取多个研究对象或材料,因为数量太少的话易出现偶然性,少数个体的特性不能代表整体的性质。

因此该实验中,为了排除偶然性,增加实验准确率,应在A、B两缸中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0只。

(2)实验设计改进后,A、B两缸是一组对照实验,二者只有是否加甲状腺激素这一条件不同,因此变量是甲状腺激素。

重复实验求取平均值的目的都是为了排除偶因素,减小误差。

(3)A缸加入甲状腺激素,B缸不加,结果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可以得出结论:

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发育有影响(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将动物激素随意加到家禽、家畜的饲料中,会造成激素残留在家禽、家畜体内,进而进入人体,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如代谢紊乱,儿童性早熟,也有可能引起一些癌症。

故答案为:

(1)步骤三应改为: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0只;

(2)甲状腺激素;排除偶因素,减小误差;

(3)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发育有影响(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BD

1.(2017·宁波)用右图实验装置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的新陈代谢是否有促进作用,装置可以满足实验所需的条件。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数只生理状况相同、健康的小白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放人两个装置中饲养。

②甲组喂食普通饲料,乙组喂食等量的添加甲状腺激素的同种饲料,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两装置中红色液柱的移动距离。

(1)两个实验装置中红色液柱都向__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 。

(2)装有乙组小白鼠的装置中红色液柱的移动距离较大,由此得出初步结论:

________ 。

【答案】

(1)左;小白鼠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使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2)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的新陈代谢有促进作用

【解析】【分析】该题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的新陈代谢是否有促进作用;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有吸收作用。

【解答】

(1)一段时间后,两个实验装置中红色液柱都向左移动,这是因为小白鼠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使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造成液柱左移   

(2)生物的新陈代谢快,呼吸作用旺盛;如果装有乙组小白鼠的装置中,红色液柱的移动距离较大,说明小白鼠的呼吸作用旺盛,新陈代谢快,由此得出结论:

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的新陈代谢有促进作用。

2.在学习了动物的呼吸作用之后,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研究昆虫是否进行呼吸作用。

O点是一固定点,活塞连接金属滑片,活塞运动,滑动变阻器阻值会随之改变,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预测与分析:

(1)如果昆虫进行呼吸作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a的________位置(选填“原来”、 “偏左”或“偏右”)。

(2)随着昆虫不断地呼吸,小灯泡的亮度将________。

(3)装置中指针设计成AO段比OB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________作用。

【答案】

(1)偏左

(2)变暗(3)放大

【解析】【分析】根据杠杆原理,oA

【解答】

(1)活的昆虫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被碱石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