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8812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及答案.docx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及答案.docx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及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   )

A. 球体                                 

B. 圆形                                 

C. 椭圆形                                 

D. 天圆地方

【答案】A

【解析】【分析】解:

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乘船出海时,港口的灯塔会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世界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越往山上爬,看到的地平圈就越大(或站在大地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等。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确凿的证据。

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

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故答案为:

A

【点评】考查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认识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到现在的卫星地球,对地球认识过程不断深入。

地球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2.读地球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热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位于60°N,40°W

B.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向

C.乙地日出时刻总比甲地早

D.甲、丙两地都位于中纬度

【答案】

(1)C

(2)C

【解析】【分析】

(1)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可知,图中位于赤道以南的是丙和丁;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读图可知,图中位于23.5°N-23.5°S之间的是丙;根据题意,故答案为:

C。

(2)A、根据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乙地位于(60°E,40°N),故A不正确;B、根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断,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向,故B不正确;C、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东边的乙地日出时刻总比西边的甲地早,故C正确;D、读图可知,甲地的纬度是40°N,位于30°~60°之间属于中纬度地区,丙位于低纬度.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

(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其中终年炎热,也就是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区是热带地区,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获得太阳光热少,终年寒冷的地区为寒带,即南北极圈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介于二者之间的地区为温带,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2)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3.北京时间2019年1月19日10时47分,我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69°59.9’S,94°04.2'W)位置与冰山碰撞,致使船桅杆及部分舷墙受损。

经检修后考察船驶向距事发地最近的我国南极科考站。

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雪龙号与冰山碰撞的位置大致在下列那点附近(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图中四个的科考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长城站和泰山站的季节相反

B.四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中山站在泰山站的正南方向

D.北半球冬至日,长城站的白昼最短

(3)科考队到达泰山站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环境恶劣,无生命现象

B.常遇烈风、酷寒

C.看到北极熊在嬉戏玩耍

D.此时黄河正值汛期

【答案】

(1)D

(2)D

(3)B

【解析】【分析】

(1)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极点俯视图,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由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①点的经纬度是80°S,85°E;②点的经纬度是80°S,95°E;③点的经纬度是70°S,85°W;④点的经纬度是70°S,95°W;由题意我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69°59.9'S,94°04.2'W)位置与冰山碰撞,可以判断D正确。

(2)长城站和泰山站都在南半球,季节相同;极圈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在泰山站的正北方向;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长城站的白昼最短;故答案为:

D。

(3)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环境恶劣,无常居人口现象;科考队到达泰山站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此时黄河正值枯水期;故答案为:

B。

【点评】

(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

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

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

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是昆仑站,最早建成的是长城站。

(3)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

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4.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所示的时刻,最有可能看到日出景象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图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国家或地区中黑夜时间最长的是(  )

A.澳大利亚

B.中东地区

C.南极地区

D.巴西

【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

(1)B点位于晨线上,此刻该点最有可能看到日出。

(2)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这一天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所以南极地区黑夜时间最长。

【点评】

(1)晨昏线是地球上白天和黑夜的分界线,由两部分组成即晨线和昏线。

晨线是由黑夜过渡到白天的分界线,在晨线上的点是正好看到日出的点;昏线是由白天过渡到黑夜的分界线,在昏线上的点是正好看到日落的点。

在判读时需注意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在此基础上辨别晨线和昏线。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

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5.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9年的端午节法定假为6月7日至9日,此期间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描述正确的是(   )

A.夏至→小暑

B.小暑→夏至            

C.芒种→夏至

D.夏至→芒种

(2)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传统习俗。

全国各地热门的龙舟大赛是民众出行较为集中的目的地。

据悉,全国TOP10龙舟赛活动地中北方城市占4席,南方城市占6席。

造成龙舟赛活动地南方多,北方少的自然因素是(   )

A.北方平原大

B.南方河湖多            

C.北方不划船

D.端午节起源于南方

【答案】

(1)C

(2)B

【解析】【分析】

(1)芒种,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2019年芒种的时间是6月6日。

2019年的端午节法定假为6月7日至9日,位于图中芒种(6月6日)→夏至(6月22日)之间;故答案为:

C。

(2)我国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湿润地区,河湖众多,南方地区居民的传统运动多以游游,划龙舟等为主;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

【点评】

(1)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

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北方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南方地区以水田耕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主食以米饭为主,河流、湖泊较多,传统的运输方式是水运,交通工具是船舶,人们传统的运动项目是赛龙舟;北方地区以旱地耕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大豆、花生,主食以面食为主。

6.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在为归来的勇士们举行的褒奖仪式上,西班牙国王说:

“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

”。

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环绕地球一圈,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从半球位置看,西班牙位于(   )

A. 东半球、北半球             

B. 西半球、南半球             

C. 东半球、南半球             

D. 西半球、北半球

【答案】

(1)B

(2)A

【解析】【分析】

(1)读图分析可知,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环绕地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为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根据题意。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从半球位置看,西班牙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故答案为:

(1)B;

(2)A;

【点评】

(1)考查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以西经20°和东经160°为界,西经20°以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西经20°以东到东经160°为东半球。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2)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

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洲。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占世界大洋面积的一般左右,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洋。

7.下列对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大致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流

B. ②河段水流最快

C. ①地和③地气温相差约3℃

D. ③处水流量大,适合建水电站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根据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的方向可以判断,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A错;②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最陡,水流最快,B正确;①地海拔在250~300米之间,③地海拔在50~100之间,二者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因此①地和③地气温相差约2×0.6=1.2℃,C错;③处等高线稀疏,河流落差小,水能不丰富,不宜建水电站,D错。

故答案为:

B

【点评】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

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8.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 150°E,25°N                  

B. 150°W,25°S                  

C. 150°E.25°S                  

D. 150°W,25°N

(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向                                    

B. 乙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C. 丙点位于高纬度地区                                           

D. 丁点比丙点先看到日出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

(1)根据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要注意经纬度的判断:

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①纬度分为南纬和北纬,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②经度分为东经和西经,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西经。

甲地的纬度为(25°N,150°E);结合题意。

(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甲在乙的西北方向;丙地位于中纬度地区;乙地不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位置靠东的比靠西的先见到日出;由此可判定,丁点比丙点先看到日出;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

(1)A;

(2)D。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9.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关于图示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由南向北流                                                  

B. 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

C.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 村庄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由图可知,图中所示河流既有自北向南流,也有自西向东流;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是北高南低,村庄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故答案为:

B。

【点评】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为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和高原,平原是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丘陵海拔一般大于200米小于500米;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10.下图是我国两个省级行政区略图,两图的图幅大小相等,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两幅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小          

B. ①图的内容比②图详细          

C. 比例尺相同          

D. 实际面积相等

(2)在中国政区图上,①图位于②图的方向是(   )

A. 西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南

【答案】

(1)B

(2)B

【解析】【分析】

(1)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读图可得,①图的范围小,比例尺大,内容详细,②图的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略.

(2)结合中国政区地图,通过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南方向.

故答案为:

(1)B;

(2)B;

【点评】

(1)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

(2)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

其公式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实际范围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则地图的图幅越大,反之越小。

11.小明和他的朋友前往某地进行野外考察,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围。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当他们登上山顶甲观日出时,面向何方向最合活(   )

A. A                                           

B. B                                           

C. D                                           

D. E

(2)测景山顶甲的海拔,其结果可能是(  )

A. 1200米                               

B. 1100米                               

C. 1000米                               

D. 900米

(3)考察途中可能遇到河流的地点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

(1)A

(2)C

(3)C

【解析】【分析】

(1)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

本题中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判断方法可知,A大致在甲山顶的东方,看日出要朝向东方。

(2)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50米,所以由此可判断山顶甲的海拔高度在900-1050之间。

(3)在等高线地图上,山谷最有可能发育成小河。

读图可知,ABD都位于等高线凸向低处地方,是山脊。

C位于等高线凸向高处地方,是山谷。

故答案为:

(1)A;

(2)C;(3)C;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

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2.读某区域等高(深)线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两地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350米                                 

B. 400米                                 

C. 450米                                 

D. 500米

(2)图中①地所属地形类型是(   )

A. 丘陵                                     B. 山地                                     C. 平原                                     D. 高原

【答案】

(1)C

(2)A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根据数值的海拔变化规律,①的海拔在200~300米之间,②的海拔在-200米之,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最小值是大于200-(-200)=400米,最大值小于300-(-200)=500米;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只有450米。

(2)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海拔没超过500米,起伏较小为丘陵。

故答案为:

(1)C;

(2)A;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

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3.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正确表示图中C地地理坐标的是(  )

A. (0°,30°W)            

B. (10°S,10°E)            

C. (20°N,30°E)            

D. (10°N,60°E)

(2)图中A地位于B地的(  )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3)图中A,B,C,D四地中,属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的是(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答案】

(1)C

(2)D

(3)D

【解析】【分析】

(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