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 商业经济随章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8595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 商业经济随章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级经济师 商业经济随章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级经济师 商业经济随章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级经济师 商业经济随章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级经济师 商业经济随章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 商业经济随章练习题.docx

《中级经济师 商业经济随章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 商业经济随章练习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 商业经济随章练习题.docx

中级经济师商业经济随章练习题

第一节 流通产业组织概述

一、流通产业的概念

(一)产业与流通产业

产业是指由提供相近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或相关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所构成的企业集合。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产业形成是多层次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的内涵会不断充实,外延也将不断拓展。

流通产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经济组织或部门的集合,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产业。

我国商品流通产业的主体是批发业和零售业。

【例题1·单选题】产业的形成是()的表现形式的结果。

A.交换

B.分工

C.流通

D.分配

[答案]B

【例题2·多选题】我国流通产业的主体包括()。

A.批发业

B.保险业

C.零售业

D.服务业

E.咨询业

[答案]AC

(二)产业的分类

在产业的多种分类中,国际上通用的、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产业分类是将社会经济部门划分为三次产业,我国也采用了这种三分法。

三次产业分类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首先提出的。

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在20世纪40年代进一步发展了费希尔的思想,从50年代后期逐步在许多国家经济统计中被广泛采用。

三次产业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产业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进行的。

1.三次产业分类法

依据产业的关联性和递进性原理,可以将产业划分为第一次产业(广义的农业)、第二次产业(广义的工业)和第三次产业(广义的服务业)。

【例题·单选题】根据产业的关联性和递进性原理,可以将产业划分为()。

A.三次产业

B.四次产业

C.竞争产业

D.服务产业

[答案]A

2.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

农业,包括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第二产业:

工业(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煤气的制造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再分为两大部门(流通部门、服务部门),四个层次(流通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各个行业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行业部门)。

【例题·单选题】流通产业属于()。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答案]C

二、流通产业结构

流通产业结构是指流通产业内部按照各种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等标志划分出来的各个专业领域之间的配置关系。

(一)流通产业结构的形成

1.流通产业结构首先是由生产结构决定的。

流通产业结构与生产结构应保持协调一致,它是在流通规模既定的条件下,流通与生产相适应的具体表现。

2.流通产业结构还要受到消费结构的影响。

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较强的动态性,消费结构的变化带动流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流通产业的空间结构

流通产业的空间结构,是指流通产业的布局和流通生产力的分布状况。

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看,流通产业的空间结构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决定着流通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和流通网络的构造。

1.商品流通网络的形成。

商品流通网络是商品流通过程中数以万计的流通当事人通过各种组织机构、流通环节和流通渠道聚集而成的网络,也可以看作是以商品流通渠道、网点、运输等为基础而形成的网状流通运动的总和。

流通的组织机构和当事人是流通网络形成的主体要素。

流通网络取决于流通中主客体数量和流通路线,运载工具以及运动是否交织成网状。

商品流通过程中渠道、环节、网点所形成的网络体系和分布状态构成商品流通网络结构。

2.商品流通网络的构成

商品流通网络基本状态:

(1)以中心城市为枢纽,形成大小不等向外辐射的网络系统,维持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

(2)构成一种多层次相互交叉的立体网络结构。

(3)不同地区的商品流通网络有较大的差异。

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多中心平行型结构:

多个城市均为流通中心,其中一个流通中心较为明显。

②同心圆外推型结构:

以一个较大的城市为中心,均匀地向四周辐射和对流,形成若干个同心圆。

③远程集散型结构:

大中城市作为商品流通网络中心,城市起商品集散地作用。

④远程对流型结构:

一些大中城市作为商品流通网络中心同较远的城市地区对流,发生非常密切的经常的和相对稳定的交换关系或经济体系。

3.以城市为中心优化流通产业的网络结构。

城市是流通和工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服务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人才中心、科技中心,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流通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城市流通中心功能对其他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

第二节市场结构

一、市场结构的类型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主要包括四种市场关系:

卖方之间的关系;买方之间的关系;买卖双方的关系;市场内现有的卖方、买方与正进入的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卖方、买方之间的关系。

从本质上说,市场结构是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

决定市场类型(也叫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有四个:

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量;

第二,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

第四,厂商进入、退出一个市场(行业)的难易程度。

前两个因素是最基本的决定因素。

【例题1·多选题】在经济分析中,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特征,可以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决定市场类型的主要因素有()。

(2007年考题)

A.市场上厂商的数量

B.产品的差别程度

C.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

D.厂商进入、退出市场的难易程度

E.市场上产品的数量

[答案]ABCD

【例题2·单选题】从本质上说,市场结构反映市场中()关系的概念。

A.竞争和垄断

B.资源和环境

C.政府和企业

D.企业和消费者

[答案]A

(一)完全竞争市场(纯粹竞争市场)

是指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干扰和控制的市场结构,企业之间是纯粹竞争关系。

特征:

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消费者或每一个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控制力量。

市场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确定。

2.商品为同质商品。

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商品是完全无差别的。

3.是完全信息市场。

生产者和消费者掌握市场全部信息,信息完全对称。

4.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行业)。

厂商进出不存在任何障碍。

完全竞争市场明显地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状态,属于理论抽象。

现实中与之比较接近的是农产品市场。

【例题·单选题】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价格完全由()决定。

A.消费者

B.需求者

C.政府部门

D.供求关系

[答案]D

(二)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垄断的市场。

特征:

1.市场上厂商数量非常多。

2.商品具有差异性。

每种商品既有差别又互为替代品,构成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并存的特征。

3.进入和退出产业比较容易。

主要是因为厂商规模较小的缘故。

现实生活中,垄断竞争市场在零售业和服务业中较为普遍。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6年考题)

A.产业集中度较高

B.产品有差别

C.进入壁垒较高

D.退出壁垒较高

[答案]B

(三)寡头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是指少数几家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市场上某一商品生产和销售的绝大部分。

特征:

1.市场上的厂商只有少数几家,每个厂商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商品的价格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2.寡头厂商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3.寡头垄断的市场存在明显的进入或退出障碍。

主要因为这些企业存在规模经济性。

4.寡头市场中更主要的是非价格竞争。

寡头垄断是一种很普通的市场结构形式,许多国家的汽车、钢铁、铝业等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例题·单选题】根据市场结构类型,汽车和钢铁行业由于自身的产业特性,应属于()的市场结构。

A.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C.寡头垄断

D.完全垄断

[答案]C

(四)完全垄断市场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包括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

通常只分析卖方垄断。

特征:

1.商场上仅有一个卖方企业,是某种商品的唯一生产者,是价格决定者。

2.厂商提供的商品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它的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

3.市场进入壁垒非常高,主要有资本、技术性、法律壁垒等。

完全垄断市场也是对现实市场结构的一种抽象,在现实市场中也很少有纯粹垄断市场。

【例题·单选题】某一市场如有以下特点:

产业集中度很低,产品统一性很高,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信息完备,可以判断这一市场为()。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

[答案]A

二、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

(一)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用来表示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方或买方具有怎样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

其分为买方集中度、卖方集中度。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卖方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有:

行业集中度、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1.行业集中度

是最常用、最简单的绝对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它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其表达式为:

file:

///C:

/DOCUME~1/topsages/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CRn——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

Xi——产业中第n位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或资产总额等数值

n——产业内的企业数(通常取4或8)

N——产业内的企业总数

行业集中度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规模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方面。

【例题·单选题】能够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规模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是()。

A.行业集中度

B.洛伦兹曲线

C.基尼系数

D.勒纳指数

[答案]A

2.洛伦兹曲线

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file:

///C:

/DOCUME~1/topsages/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

坐标系的横轴表示按规模从小企业到大企业数目累计百分比;坐标系纵轴表示市场占有率。

洛伦兹曲线是对角线下方的一条曲线。

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重合时称为均等分布线,此时,所有企业的规模完全相同。

当企业的规模不完全相同时,洛伦兹曲线即是对角线(均等分布线)下方的这条曲线,且越偏离对角线凸向右下角,就表明企业规模分布得越不均匀,市场集中度程度越高。

3.基尼系数

是一种相对集中度指标。

基尼系数=均等分布线与洛伦兹曲线围成的面积(上图中的阴影部分)/均等分布线以下的三角形面积

基尼系数的值在0与1之间变动。

基尼系数=0时,表示所有企业的规模完全相等;

基尼系数趋向1时,表示企业的规模分布越来越不均等。

【例题1·单选题】在商业组织理论中,基尼系数是衡量()的指标之一。

A.市场集中度

B.产品差别化

C.市场绩效

D.市场行为

[答案]A

【例题2·单选题】基尼系数是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之一,当该系数等于0时,表示企业的规模()。

(2005年考题)

A.均匀

B.不相等

C.完全相等

D.完全不均匀

[答案]C

【例题3·单选题】在下列关于市场集中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市场集中度是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指标

B.市场集中度这一指标是买卖双方绝对规模结构的指标

C.市场集中度分为买方集中度和卖方集中度

D.行业集中度、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都是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答案]B

【例题4·单选题】下列关于基尼系数的表述,错误的是()。

(2008年考题)

A.基尼系数是一种绝对集中度指标

B.基尼系数可以用来反映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

C.当基尼系数等于0时,表示所有企业规模完全相等

D.当基尼系数趋向l时,表示企业的规模分布越来越不均等

[答案]A

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

(1)企业规模。

在特定的产业的市场容量不变情况下,少数企业规模越大,市场集中度越高。

(2)市场容量。

市场容量缩小或不变会促进集中度提高;市场容量的增长率很高且超出大企业扩张速率,有可能降低市场集中度。

(3)行业进入条件。

进入障碍高的产业会推动市场集中度的上升;容易进入的产业市场集中度的上升得以制约。

(4)市场需求增长率。

市场需求在短期内迅速上升,而生产规模难以同比例扩大,则会吸引新企业大量进入市场,集中度下降。

(二)商品差别化

商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提供给顾客的商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商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

商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其一,影响市场集中度。

其二,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产品差别化的方法有:

产品主体差别化、品牌差别化、价格差别化、渠道差别化、促销差别化。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产品差别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A.商品差别化是一种有效的价格竞争手段

B.商品差别化可以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C.市场的商品差别化程度越高,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也就越高

D.价格差别化也是实现商品差别化的主要方法之一

[答案]A

(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

是指准备进入某一产业的新企业必须承担,而产业内现有企业无需承担的成本,是新企业在同原有企业竞争中所遇到的不利性障碍。

或者说进入壁垒是现有企业所拥有的优势。

进入壁垒分为:

(1)结构性进入壁垒。

包括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商品差别等

(2)行为性进入壁垒。

主要包括进入遏制、进入封锁、驱逐竞争对手行为等。

此外,还涉及到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等形成的制度性障碍。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进入壁垒的表述,正确的是()。

(2007年考题)

A.进入壁垒是新厂商与老厂商都要承担的成本

B.与潜在的进入者相比,进入壁垒是市场中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

C.进入壁垒是市场中现有企业所遇到的不利因素

D.进入壁垒是老厂商比新厂商多承担的成本

[答案]B

2.退出壁垒。

是指企业在退出某个特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

形成退出壁垒的因素有:

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解雇费用、政策法律的限制。

【例题·单选题】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是构成市场()的重要因素。

A.集中度

B.相对集中度

C.进入壁垒

D.退出壁垒

[答案]C

大家网10月推荐:

中大2013经济师保过班,原价500元,大家网八折优惠仅需400元,超值!

回复使用道具举报

显身卡

靳羽西靳羽西当前离线

积分826在线时间10小时帖子203注册时间2008-7-2精华7经验548点威望0点金币524狗仔卡

49

主题0

好友826

积分

大家网大学一年级

大家网大学一年级,积分826,距离下一级还需174积分积分826帖子203精华7经验548点威望0点金币524发消息4楼

发表于2009-8-1310:

42|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

一、合谋

竞争和合作是两种最基本的市场关系。

企业间的市场协调行为通常是采取暗中共谋的形式。

下面主要讨论合作定价行为。

所谓合作定价,就是企业间关于价格调整的协定和共同行为。

最基本形式是卡特尔和价格领导制。

(一)卡特尔(串谋或共谋)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若干企业为达到稳固的垄断市场的目的而结成联盟(提价限产),这样的组织就是卡特尔。

卡特尔在许多国家都是非法的。

(二)价格领导制

价格领导制是指在某一产业中,一家企业首先改变价格,其他企业则跟着采取相应行动。

其有三种模式:

(1)主导企业领导定价模式。

(寡头垄断市场)主导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实力较弱的小企业会自愿或被迫采取跟随定价。

(2)串谋领导定价模式。

(产业集中度处于中等以上)规模较大的主导企业市场份额多在20%—30%之间,其成本结构大体相同,它们共同决定适宜的价格水平,并得到其他小企业的追随。

(3)晴雨表式领导定价模式。

(产业集中度较低)领导企业最先宣布价格变化。

通常企业间的行动无法很好的协调,领导者也经常发生变换。

【例题·单选题】主导企业通常规模很大,占据50%-95%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小企业会自愿或被迫采取跟随策略。

这种价格协调行为属于()。

A.卡特尔

B.主导企业领导定价模式

C.串联领导模式

D.晴雨表式领导模式

[答案]B

二、价格歧视

也称“价格差别”指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根据价格差别的程度,可把价格歧视区分为三个等级:

(一)一级价格歧视

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它指的是把每一个商品的价格定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水平。

所确定的价格正好等于对商品的需求价格。

一级价格歧视需要企业知道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它可以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例题·单选题】能够侵占全部消费者剩余的是()。

A.一级价格歧视

B.二级价格歧视

C.三级价格歧视

D.两部收费制

[答案]A

(二)二级价格歧视

即垄断厂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根据不同购买量,确定不同价格。

只是获得一部分消费剩余。

如公用事业的差别定价。

(三)三级价格歧视

是指垄断厂商将消费者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别或阶层,对每一阶层索取不同的价格。

这是最普遍的价格歧视形式。

价格歧视得以实现的条件:

(1)企业必须有定价能力;

(2)各个市场对同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3)有效地把不同市场的各部分之间分开,封锁和限制各部分之间的贸易自由。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价格歧视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一级价格歧视所确定的价格正好等于每个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价格

B.二级价格歧视是根据消费量确定不同价格

C.三级价格歧视是最普遍的价格歧视形式

D.在需求弹性较高的市场上索取较低的价格

E.在需求弹性较低的市场上索取较低的价格

[答案]ABCD

三、纵向关系

(一)纵向一体化

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分销过程中,一个厂商如果参与了其中两个以上相继阶段,就可以称为纵向一体化。

实行纵向一体化的原因:

1.降低交易费用。

2.可以避免政府干预。

3.可以增加垄断利润。

4.可以消除市场其他垄断力量。

5.保证投入品的供应,维护生产稳定。

6.可以使得经济外部性内部化。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纵向一体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利用市场过程的成本越高,纵向一体化的意愿就越高

B.可以消除市场其他垄断力量

C.可以增加产业内所有厂商的垄断利润

D.可以避开贸易壁垒

[答案]C

(二)纵向限制

非纵向一体化企业可以同有关厂商签订有长期约束力的协议,包括价格和其他条款,以确保上下游生产或分销的联系,这种契约限制称为纵向限制。

实现纵向限制的原因:

1.限制垄断价格。

2.限制分销商间的搭便车。

(三)多样化经营

多样化经营:

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生产多种商品的经营方式。

多样化经营的类型:

①商品扩展;②地区扩展;③纯粹多样化经营,即生产完全没有联系的多种商品。

实现多样化经营的原因:

1.转移技术。

2.分散经营风险。

3.资本配置。

【例题·单选题】流通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从事物流、批发、零售等多个行业,这种行为属于()。

A.连锁化经营

B.多业态经营

C.多样化经营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C

四、策略性行为

一个厂商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厂商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作出对该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这种影响竞争对手预期的行为就称为策略行为。

分为两类:

(1)非合作策略行为(主要讨论),特点:

厂商试图通过改善自己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地位而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2)合作策略行为。

最著名的非合作策略是掠夺性定价和限制性定价。

(一)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

掠夺性定价是指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而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

其特征有三:

1.价格下降的暂时性。

其过程通常为“先亏损后盈利”。

2.目的是缩减供给量。

有效控制供给量才可能在驱逐对手后提高价格。

3.发起企业实力雄厚。

该行为通常发生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并不经常发生;兼并行为优先于掠夺性定价手段。

(二)限制性定价

其有两种方式:

短期限制性定价和动态限制性定价。

1.短期限制性定价(阻止进入定价)。

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至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

其直接目的是阻止新企业进入市场,但实质上这是牺牲部分短期利润来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

2.动态限制性定价。

如果一个企业在长期内确定价格(或产量)来作为减少或消除新企业进入它所在市场的动因,那么这个企业采取的就是动态限制性定价。

如主导企业先订立一个高价,然后随着新企业的进入逐渐降低价格,因新企业无法承受低价造成的亏损,不得不退出该市场。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掠夺性定价和限制性定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市场竞争行为中的定价行为

B.采取这两种定价短期内都存在亏损状态

C.掠夺性定价和限制性定价都是长期定价的策略性行为

D.掠夺性定价在短期内处于亏损状态,而限制性定价短期内仍有“微利”可获

[答案]B

五、研究与开发

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需要具备技术研究和创新能力,这又取决于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投入。

一般认为,企业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与企业规模具有正向关系。

第四节 市场绩效

一、市场绩效的概念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产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它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

二、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

常用指标:

利润率、勒纳指数、贝恩指数和托宾q值。

(一)利润率(收益率)

计算公式:

R=(π-T)/E

式中:

R—税后资本收益率;

π—税前利润;

T—税收总额;

E—自有资本。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市场上所有企业都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且不同产业的利润率水平趋向一致。

因而,产业间是否形成了平均利润率是衡量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是否达到最优的一个最基本的定量指标。

2.勒纳指数

勒纳指数,度量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

L=(P-MC)/P

式中:

L—勒纳指数;

P—价格;

MC—边际成本。

勒纳指数在0到1之间变动。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P=MC,L=0;

在垄断情况下,勒纳指数会大些,但不会超过1。

勒纳指数越大,市场的竞争程度就越低。

【例题·单选题】勒纳指数是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之一,其数值的变动范围是()。

(2005年考题)

A.0~1

B.-1~0

C.1~2

D.2~3

[答案]A

(三)贝恩指数

产业组织学学者贝恩将利润分为: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1.会计利润(πa)=总收益(R)-当期总成本(C)-折旧(D)

2.经济利润(πe)=会计利润(πa)-正常投资收益率(i)×投资总额(V)

贝恩指数(B)=经济利润(πe)/投资总额(V)

贝恩指数代表的是行业超额利润率。

它表明如果市场上持续存在超额利润,市场上就存在垄断实力,且超额利润越高,垄断力量越强。

【例题·单选题】贝恩指数代表的是()。

A.行业平均利润

B.行业平均利润率

C.行业利润

D.行业超额利润率

[答案]D

(四)托宾q值

是指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和该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