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课标推荐背诵篇目阅读.docx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课标推荐背诵篇目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课标推荐背诵篇目阅读.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课标推荐背诵篇目阅读
2006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课标推荐背诵篇目阅读
一、论语十则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述而》)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
”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1.本文选自《》,该书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儒家经典著作。
孔子是我国___________时期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3.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①学而时习之②传而不习乎
B.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诣太守,说如此
C.①吾日三省吾身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②孰为汝多知乎
B.①学而不思则罔②罔不因势象形
C.①为人谋而不忠乎②可以为师矣
D.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
5.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温故而知新②……故时有物外之趣
B.①吾日三省吾身②日初出沧沧凉凉
C.①任重而道远②天即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①传不习乎②空谷传响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日不再的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________________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_______________
③思而不学则殆殆:
_______________
④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凋:
_______________
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而不习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①选文中讲学习方法的句子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讲学习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讲学习态度的句子依次是
④讲思想道德修养的句子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出出自选文的六个成语,并任选其中三个造句或写话。
答:
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或写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
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孟轲是我国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_________________,后世并称_______________。
2.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行拂乱其所为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B.①曾益其所不能②曾不吝去留
C.①舜发于畎亩之中②发于声
D.①百里奚举于市②见山上人烟市肆
3.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相同的一项是()
A.①所以动心忍性②忍能对面为盗贼
B.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任重而道远
C.①人恒过②国恒亡
D.①管夷吾举于士②百里奚举于市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苦:
____________________劳:
____________________
饿:
____________________空乏:
__________________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
____________________喻:
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理解。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六位历史人物在艰苦的磨练中被举用并成就了非凡业绩的事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从现实生活中列举典型事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鄙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本文选自《》,这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书。
2.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又何间焉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①肉食着鄙②不以臣卑鄙
C.①衣食所安②安能求其千里也
D.①彼竭我盈,故克之②即克,公问其故
3.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①必以信②小信未孚
B.①齐人三鼓②一鼓作气
C.①遂逐齐师②故逐之
D.①既克②彼疲我盈,故克之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惠:
__________________徧:
__________________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
__________________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忠之以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属:
___________________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辙:
___________________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句子译文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理解。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对本文作了精辟的分析:
“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疲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例,却同时说的是战略防御的原则。
”其中“取信于民”是指鲁庄公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彼疲我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之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辙乱旗糜”是曹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的。
7.曹刿认为弱国怎样才能战胜强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曹刿说:
“夫战,勇气也。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把你的理由说出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自本文的成语是哪一个?
请用它的现代常用义写一句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帝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忠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把文中空缺的句子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光先帝遗德②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C.①引喻失义②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D.①必能裨补阙漏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加点词语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②临崩寄臣以大事
B.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②顾野有麦场
C.①此悉忠良死节之臣②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D.①苟全性命于乱世②不为苟得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妄自菲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喻失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弩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攘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帝所以兴隆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理解。
①诸葛亮在第一段中分析当前形势时指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利客观条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有利的主观条件。
②诸葛亮从形势出发,向后主刘禅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建议,其中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这些建议是为了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愿望。
③诸葛亮在文中插入对往事的追忆,是为了阐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表达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的真挚感情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
7.自选话题,用下列成语或名句造句或写话。
①妄自菲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顾茅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本位选自《》,作者是我国晋代著名的诗人___________,原是《》的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空缺的句子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3.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①夹岸数百步②夹岸高山
B.①渔人甚异之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C.①复前行,欲穷其林②余人复延至其家
D.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为之怡然称快
4.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土地平旷②心旷神怡
B.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C.①具答之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①寻向所志②未果,寻病终
5.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便扶向路,处处志之②寻向所志
B.①问今是何世②是谓大同
C.①便扶向路②秋天漠漠向昏黑
D.①村中闻有此人②不求闻达于诸侯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阡陌交通阡陌:
_______________交通:
_________________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
_______________绝境:
_________________
③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
________________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
________________
7.在“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并未写出渔人的答话,请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