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8218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五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五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五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五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

《五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

五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五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

(一)

授课时间:

2015、9、1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本课时力求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通过人物在不同环境的角色转变,让学生接受“公民”这一特殊的身份,结合课文案例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实例,学会运用。

二、课前准备

1.教师本人生活照一张;

2.查一查,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并制作资料卡。

三、教学过程

(一)角色转换,理解“公民”概念

1.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从一张照片开始。

出示:

教师本人生活照

师:

你们认识他吗?

在课堂上他是老师,你们是------?

你知道,在家中,他还担任什么角色?

学生交流:

爸爸儿子弟弟

师:

以后,还会成为什么角色呢?

学生交流:

爷爷曾祖父

2.师:

从出生到学生到成年人到老年人,我有一个身份永远不会变。

这个身份,无论是男女,还是老少,大家都共同拥有,知道是什么吗?

------公民

请选择:

A.满18周岁后B.出生的那一刻学生选择

出示: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声啼哭,就是我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宣言”。

3.板书课题: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自豪的齐读。

(二)案例分析,了解公民基本权利

我们都是幸运的,一出生就获得了爸爸妈妈的爱!

而一个刚出生的小公民,却没有那么幸运。

让我们来看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1.出示:

1997年5月,江西省兴国县凤凰村一户人家生下一个女孩,取名谢志英。

小志英出生前两个月,父亲谢秋生搭乘摩托车外出时,与一辆汽车相撞,跌入十几米外一座正在施工的水井中,溺水身亡。

母亲肖启凤悲痛万分,小志英的出生又使日子更加穷困。

为了将来的生活,肖启凤把架车员王国元、水井所有方蕉坑林场以及水井施工者塔下村村民小组告上法庭,要求他们作出赔偿。

女儿谢志英作为原告之一,成为全国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原告。

江西省兴国县人民法院认为:

谢志英既然已经出生了,她就应该具有作为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这种权利始于公民的出生,终于公民的死亡,因此,承认了小志英的诉讼权利。

1997年6月19兴国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小志英获得8640无抚养费。

师:

小志英是不幸的,可村民们却说,她是个不幸却又幸运的孩子。

学生交流:

法律武器使她有了生活费。

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享有了该有的权利。

2.出示:

这是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她就获得了很多权利,而这些权利将伴随他的一生。

师:

今后的她,会慢慢长大。

她会和你们一样享受到一些什么权利呢?

学生交流:

受教育、受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物质帮助的权利

3.出示课文的信息。

从这些信息中,你感受到些什么?

课前大家还查到哪些公民的基本权利?

(可以投影出示部分学生的资料卡,展示一下)

学生交流:

人一出生便依法享有公民权

这些权利将伴随人的一生。

无论男女老少,权利面前人人平等。

师:

是啊,当你走在城市的街头,你可以骄傲地告诉自己:

我是公民,我和大家一样,能享受正当的权利。

让我们再次庄严宣告: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

让我们庄严地向父母、老师宣告: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

小结:

我们是幸运的,出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法律赋予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的基本权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权利却被剥夺了!

(三)案例思考,学会维权

1.出示课本案例

《还我上学的权利》

(1)小组开展研讨,拿出方案。

(2)相互交流:

请老师帮助,找父母谈谈

咨询法律服务所,向法院提起诉讼

师:

你们说的都是好办法,如果能说服父母,那我们就不必动用法律武器。

通过这件事,你有什么感触吗?

2.小品再现

(1)出示案例材料

《王爷爷的苦恼》

王爷爷:

我的命真苦啊!

辛辛苦苦把三个儿子抚养大,现在我已经80多岁了,身体又不好,三个儿子谁都不管我贩贩贩

你能否扮演一位法律小顾问,说一说王爷爷的公民权是否受到了侵犯?

你准备怎样帮助王爷爷呢?

同桌相互交流,准备表演

(2)学生交流

学生评价,教师引导评价

3.在日常的生活中,你的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

有没有也是通过正确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学生举手任意交流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发言,同时注重引导

总结:

同学们,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让我们了解自己拥有的权利,通过正确的途径保护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和谐中,幸福的成长!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

(一)

授课时间:

2015、9、14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选取校园实景,贴近学生生活,同时也可以唤起学生对校园的美感认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

2.本课时由“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引入----明确“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自己的义务”----结合生活小事件,加深对义务的体验,并体会义务与权利的关系;

3.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提供的案例,还是引起学生思考的事件无不从学生的身边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将权利和义务的意识渗透给学生。

二、课前准备

1.查一查,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并制作资料卡;

2.拍摄校园的相关图片,选取制作课件;

3.请三位同学,课前准备小品《不服兵役会受到处罚吗?

》。

二、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通过上节课的学生,我们知道了公民有哪些基本的权利?

王老师突然想起,我的一名学生对我说的一件事,你来给评一评:

出示:

在一节语文课上,我的好朋友小华(化名)大声说话,惹得周围的同学捧腹大笑。

老师批评他,他还顶嘴。

老师一气之下,把他赶出教室。

现在小华和老师的关系非常僵,小华常说:

我有受教育权,老师侵犯了我受教育的权利。

2.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小结:

大家的意思我明白了,小华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有遵守课堂纪律的义务,当然老师在处理时也不能太过于暴躁。

看来,我们每一个在拥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有着不可逃避的公民义务。

3.板书课题:

不可逃避的公民义务

(二)案例分析,明确义务

1.出示:

这是一个讲述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的事: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作为一个公民要承担起公民的责任,才会有公民的权利。

依法纳税就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如果不能做到依法纳税,实际上就是放弃了自己做公民的权利。

(1)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体会?

(2)学生讨论、相互交流

(3)小结: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还有哪些?

你们知道吗?

同学交流自己准备的资料卡: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第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

第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第四、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个公民的视神圣职责,公民有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第五、依法纳税的义务;

第六、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三)案例思考,深化理解

1.大家课前准备的真充分,所以王老师特别准备了个小品----《不服兵役会受处罚吗?

带着问题,来一起看一看:

(1)学生小品表演。

(2)师:

你能看出什么门道来?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引导

《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或参加民兵组织是第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2.请大家再想一想,上课刚开始我和大家说的那事:

在一节语文课上,我的好朋友小华(化名)大声说话,惹得周围的同学捧腹大笑。

老师批评他,他还顶嘴。

老师一气之下,把他赶出教室。

现在小华和老师的关系非常僵,小华常说:

我有受教育权,老师侵犯了我受教育的权利。

(1)你觉得权利和义务是一回事吗?

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学生讨论,交流

(四)实例导行,学会运用

1.把学生的思考引到生活身边

师:

咱们的校园漂亮吗?

哪儿漂亮?

生:

花坛草坪

出示校园的图片

(1)师:

如果,有一位同学看着花特别漂亮,也特别喜欢,于是很小心的摘下了一朵花,你觉得她这样做对吗?

你会怎样对她说呢?

(2)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评价,要用温和的语气,礼貌的语言来劝说。

2.在你的身边有哪些违背义务或履行义务的事例?

请开动小脑筋,想一想再告诉大家。

(1)学生思考,同桌互说

(2)全班交流

总结:

同学们,权利保障了我们美好的生活,义务也告诉我们:

建设美好、和谐的社会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愿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1.选取校园实景,贴近学生生活,同时也可以唤起学生对校园的美感认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

2.将课文的案例、知识提炼出来,可以节约课堂时间,也方便按设计的思路组织教学。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本课时的思路:

由“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引入----明确“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自己的义务”----结合生活小事件,加深对义务的体验,并体会义务与权利的关系;

2.依然坚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提供的案例,还是引起学生思考的事件无不从学生的身边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将权利和义务的意识渗透给学生。

我也享有隐私权

(1)

授课时间:

2015、10、5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

找到引起维护自己隐私的方法,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2、能力目标──通过情景故事的引入,能自主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案例,提高自我保护隐私的意识。

3、知识目标──知道个人隐私受侵犯时的法律救济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教学重点:

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电影《说出你的秘密》视频片段

可以让学生简单概括影片简介

提问:

1、此“秘密”是否可以告诉他人呢?

应该不应该告诉他人呢?

是不是隐私呢?

为什么?

2、什么是隐私,为什么法律要保护每个人的隐私

二、活动:

活动一:

直面自己:

你的自我保护意识强吗?

进行一个心理测试:

(回答“是”与“否”)

1.将自己的日记、信件等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

2.学校发的各种调查表会认真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3.遇到烦恼马上向他人倾诉。

4.当朋友问及你不愿回答的问题时,也如实回答。

5.接打电话或写信时不太关注身边是否有其他人。

6.社会上的调查或网上需填写的个人信息也如实填写。

7.体检时不在乎身边是否有其他人。

活动二:

说说你身边有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吗?

公布课前小调查结果:

70%学生曾被侵犯过隐私权。

侵权主要来自于家长、同学。

三、小组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发生在身边的侵犯隐私权的具体行为,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校园内的侵权:

如同学偷看日记、信件。

传播个人信息。

老师调查并公开学生信息等。

2.家庭中的侵权:

家长偷看日记、短信、邮件等。

3.社会中的侵权:

非法收集他人信息,偷拍、监视器、看病的侵权问题等。

四、探究学习

提问:

1、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侵权行为呢?

2、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

3、你有没有侵犯过他人的隐私权呢?

小结: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之间第一次进行交流,再在全班范围内讨论,引发学生思考。

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小组讨论。

活动三:

讨论:

某学校学生心理热线咨询活动中80%的内容都涉及隐私权,在我们身边出现了侵权行为怎么办呢?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探究一.梦晰的困惑。

探究二.妈妈该这样做吗?

探究三.调查表事件。

探究四.监听器可以买卖吗?

探究五.成绩一定需要排名吗?

活动四:

根据刚才的讨论,思考:

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

保护隐私你有什么好建议?

请给大家一些温馨提示

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提几个建议。

总结:

1、树立隐私意识

2、尊重他人隐私

3、加强防范,预防侵害

4、依法维权

让学生归纳方法,并从点滴小事关注和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也尊重和维护他人的隐私。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身边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表现。

让学生归纳方法,并从点滴小事关注和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也尊重和维护他人的隐私。

尊重他人隐私是每个公民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从而更好的保护自己的隐私,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也享有隐私权

(2)

授课时间:

2015、10、19

教学目标

1.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能够自觉得尊重他人,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增强尊重别人隐私的法律意识。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初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和保护个人隐私的能力。

3.懂得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教学重点: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教学难点:

法律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隐私权是公民人格尊严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独立意识的增强,对私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要求法律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

那么,什么是隐私权?

学生回答: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个人生活的秘密,这个秘密在法律上称为隐私。

自己的秘密不愿让别人知道,是自己的权利,这个权利就叫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不愿公开或不愿让他人知悉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秘密的权利。

师:

那么,个人隐私的内容有哪些?

你能列举一下吗?

学生举例:

个人的私生活、日记、照相簿、生活习惯、通信秘密、身体缺陷等。

私人信息:

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

个人私事:

如私生活、社会交往、生活习性;

私人领域:

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日记、照相簿、通信秘密等。

师:

在我国,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也是在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情境一:

同学一:

你不能随意看别人的日记……

同学二:

方方在日记里写道……

情境二:

同学三:

李峰又有信来了,我们打开看看写些什么?

同学四:

不行!

这是他的秘密!

回想:

我们身边有过这样的现象吗?

讨论:

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还有哪些表现?

生:

有,侵犯我们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也经常发生

生:

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各组的交流结果。

(如:

小品表演、漫画展示、课间展示等)

一组:

父母或老师偷拆未成年人信件。

(小品)

二组:

发现同学的秘密在同学间传播。

(课件)

三组:

家长为了解孩子的情况追问孩子交往情况。

(小品)

四组:

老师为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到宿舍翻看学生抽屉。

(漫画)

师:

在我国,未成年人同样享有隐私权,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同样要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想一想:

丽娟将王涛、李明抄袭别人作业的事情在班里宣扬;

同学将自己上黑网吧的事情告诉老师;

新闻媒体对某些违法现象进行报道和评价。

以上内容是不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

生:

不是,同学反映他人和自己的违纪行为,有利于他人和自己改正错误,有利于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建设,不属于侵权行为。

师:

凡是在涉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涉及正当的舆论监督的情况下,公开他人的隐私都不构成侵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也明确规定,“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受任意非法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受非法攻击。

情境案例:

近一个月,初二学生黄某出现了异常情况,黄某不住校,但经常深夜才会家,中午饭也极少回家吃。

黄父文黄某是什么原因,黄某说是学习紧张,中午饭再学校里和同学一块吃了,晚自习后,是在教室里复习功课。

黄父半信半疑,便到学校找班主任了解儿子的情况,谁知班主任和黄某的同学都否定了黄某的说法。

黄父再三追问儿子,就是不得其果。

后来黄某干脆不再搭理父亲,但依然是深夜才回家。

黄父心里非常着急,由于自己是公司的经理,没有时间观察儿子的行踪,有担心儿子出事,便让自己公司的一名工人跟踪黄某……

议一议:

黄父是否侵犯了儿子的隐私权?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黄父的行为?

生:

讨论回答:

他们缺乏法制观念,不认为这是违法行为,有些父母、老师认为这是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表现。

生:

有的还认为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在自己面前没有隐私可言。

总之,父母、老师对未成年人的关心爱护方式不当。

师:

咱们自己有没有责任?

生:

(反思自己的行为)回答:

也有责任,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心情,加强与父母或老师的交流,及时把自己的思想状况反映给他们,这样也可以避免父母或老师的侵权行为。

师小结: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由于缺乏法制观念或对未成年人的关心爱护方式不当,使侵犯未成年的现象时有发生,如:

偷拆未成年人信件,偷看未成年人日记,在背后散布和议论未成年人的身体缺陷等。

师:

当侵权行为发生时,你将怎样对待老师、父母或同学的侵权行为?

(学生阅读P28页教材后讨论回答问题)

生:

一旦发现有人披露自己的个人隐私要依法制止,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也可以与父母、老师心平气和地讲道理,杜绝此类行为的发生。

师:

(1)青少年保护自己的隐私权,首先要管理好含有自己隐私的物品.

(2)一旦发现有人披露自己的个人隐私,要依法制止,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3)同时,我们还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师:

在以后的生活中你将如何对待自己的和同学的隐私?

生:

要管理好自己隐私的物品;对待同学,我们还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相互维护,相互尊重。

三,写一写

尊重他人的隐私,我们应该做到:

对同学的日记:

不偷看、不随意翻看。

对同学的身体和生理缺陷:

不了解、不公开、不批露、不散布、不议论。

对同学的家庭生活细节:

不追问、不探听、不传播、不得泄露。

对同学过去的缺点:

不去评价、议论、不得披露。

财产权利

--怎样花压岁钱

时间:

2015、11、2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帮助孩子正确理财外,还要通过言传声教使他们树立健康的消费观,以及感受亲情,懂得珍惜压岁钱。

课前准备:

了解小学生生日消费的一些情况。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

“春节给孩子压岁钱,这是多少年不变的习俗。

每到这个时候,每到这时候,大家是不是都很高兴?

同学们回答:

“是”

教师:

“那么,你们是怎样花自己的压岁钱的呢?

2.课堂讨论:

怎样花自己的压岁钱?

(学生自由发言)

3.课堂操作。

(1)讲故事一。

幸福小学上五年级的乐乐,平时比较听话,过年的时候亲戚朋友给他600多元的压岁钱,为照顾他的情绪,他妈妈就没要上来,让他自由支配。

可前天我却突然发现,他的钱一下子少了很多,妈妈问他干什么用了,他开始不说,后来逼的急了说了实话,是请他们班的班干部吃肯德基用了200多元,买生日贺卡花用了100多元,和同学到网吧和其他营业性娱乐场玩花了250元。

”就在短短的几天里,600元的压岁钱被儿子请客、买生日贺卡花、到网吧和娱乐场娱乐等所剩无几。

妈妈知道后很生气,狠很地对他进行了批评。

(2)讨论交流。

①你认为乐乐的做法好吗?

②用压岁钱请别人吃饭、娱乐好吗?

③你以前的压岁钱是怎样花的?

哪一次最有意义?

(3)教师小结:

乐乐是一个非常讲义气、出手大方的男生,自认为压岁钱是自己挣就可以由自己支配,于是请同学一起去吃顿饭、娱乐,即使全花光了也不是很心痛,但他没有想到家长们挣钱是多么不容易,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供我们上学,我们应从小懂得劳动获得报酬的道理,理解父母辛劳,不可盲目攀比,大手大脚。

平时应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外,不要超出自身的经济实力去追求时髦。

可以建立自己的小账本,合理支出,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

(4)讲故事二。

小明今年过年压岁钱挣了510元,他数完压岁钱后,盘算着压岁钱该怎么花?

心想买一样玩具吧,转眼一想,玩具也已经够多的了,再买玩具有什么意思呢?

于是他便去和爸爸商量,爸爸提议叫他把压岁钱用于交保险费、学费等。

可他觉得爸爸少说了一点,就是把一部份压岁钱捐给贫困山区。

因为那里很穷,有些小孩没得读书,所以他想把压岁钱捐给他们。

爸爸听后惊讶地看着他,呆了一会儿,竖起大拇指,笑着对他说:

“明明,你真有爱心!

(5)讨论交流。

①你认为小明的做法好吗?

②这和你们以前花压岁钱有什么不同?

③如果你拥有这么多的压岁钱,你打算怎样支配?

(6)教师小结:

春节同学们有了压岁钱,不能完全任由自己去花,可以购买文具、作业本、书皮等学习用品,也可以把钱存在银行,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帮自己使用压岁钱。

故事中的小明的做法非常可取,用压岁钱帮助贫困地区的小伙伴们上学,让压岁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

总结和建议:

春节每个同学都会挣一些压岁钱,教师很高兴看到同学们在“怎样花压岁钱”这个问题上作了认真的思考,相信大家一定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压岁钱,能自觉地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外,不要超出自身的经济实力去追求时髦。

可以建立自己的小账本,合理支出,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让自己的压岁钱花得更有意义。

每逢春节日,父母及长辈总会想尽办法取悦孩子,这当中就包括为孩子的腰包“充电”。

没有通过任何劳动,孩子就能够得到报酬,钱来得如此容易,他们自然不会珍惜。

如今在小学生中间,有一种乱花钱、高消费、消费攀比的现象,归根到底是他们理财能力差,不知道该如何支配金钱,不知道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金钱。

这次活动以小学生中最常见的“花压岁钱”现象为例,引导他们学会理财,其实学会理财不仅仅是学会花钱,更是一种构建生活的方式,相当于一种技能,学会理财这不但能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对以后孩子的独立生活也将起到重要影响。

  

参与权利受保护

时间;2015、11、16

一,教学目标

1,由故事引向学生对自己的审视,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

2,案例与生活事例相结合,有坡度的让学生逐步加深认识、体验。

3,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享有参与权

二,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学生生活中的案例,并组织部分学生排演

二、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说感受

1.听课文故事《出去是为了回来贩贩贩》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主人公求学之路的艰辛

学习条件的坚苦,国家对教育很重视

教师引导:

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求学之路?

你珍惜了你的受教育权了吗?

(二)创设情境,是非评说

1.在生活中,总有些权利发生碰撞的时候,你瞧:

(1)同学表演小品,创设情境:

情境一:

课间

一名学生在课间听音名,音量较大,影响到周围的学习。

情境二:

罚抄作业

张茹同学作业没做好,老师罚抄50遍。

情境三:

家长看日记

妈妈担心李萍学习不专心,所以问李萍要日记看来了解孩子的想法,李萍不同意,认为日记是自己的隐私,为此争执不休。

(2)是非众人评说

师:

看了这个小品,再仔细一想这小品离我们并不远。

这小品发生的事,可能我们也碰到过,请同学们先评说一下故事中的人物。

学生评述

(3)师:

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小辩论

刘小明的妈妈工作很忙,总是不能在家陪他,又担心他自己跑到外面有危险,还耽误学习,就经常把他反锁在家里。

他妈妈的这种行为是否侵犯了他的公民权?

甲方:

刘小明的妈妈的行为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