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历史活动探究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8027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历史活动探究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如何上好历史活动探究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如何上好历史活动探究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如何上好历史活动探究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如何上好历史活动探究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历史活动探究课.docx

《如何上好历史活动探究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历史活动探究课.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上好历史活动探究课.docx

如何上好历史活动探究课

如何上好历史活动探究课

发布:

何晓兰 时间:

2006-12-1915:

14:

15 来源:

兴庆区教育局信息中心 点击:

2167

教学建议及案例分析

探究活动课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

因此,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发展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创设问题情景,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应当成为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需以相适的学习内容为载体。

初中历史探究活动课学习的内容以教材为依据,既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选择内容,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以小型专题为内容。

探究课的实施原则

1、计划性。

宏观上,应在学期开始时即制定出本学期的探究活动课教学计划,印发到学生手中,使学生对本学期的活动目标有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并提前安排学生于相应时间及时搜集、整理、准备资料。

微观上,在每一节探究活动课之前一至两周,应事先对活动方案、内容、手段等做具体部署,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

总之,计划性不仅要落实到每一节活动课上,更要深入到各个年级、各个阶段,做到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战略与战术的有机统一。

2、实效性。

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联系实际,突出主题,强调个性,突出能力,使活动过程具有实际效果。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要体现学生对历史专题知识的掌握、体现学生动手、动脑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学生平时学习的方法;活动课的教学不是只看学生课堂上的活跃表象,还要注意学生思维的活跃,情感的体验,真正让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3、迁移性。

历史知识是综合的、多样性的。

从时间上看,上下五千年,贯穿古代、近代、现代;从空间上看,纵横五洲四海,涉及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科技文化、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个领域。

历史的多姿多彩,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文艺表演、文学创作、手工制作等多种手段,加强历史与政治(民族交往中有关民族政策)、语文、地理(如丝绸之路的名胜古迹)、音乐、美术(活动课上有关背景的布置)、物理、劳技(活动课道具的制作)、信息技术(如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自制课件等;)等课的横向联系和知识渗透,并把各科知识巧妙地迁移到历史活动课中,发挥学生的学史特长。

4、开放性。

历史活动课的开放性是针对传统教学活动的封闭性而言的,集中体现在:

(1)活动内容的开放。

活动的内容没有框死,而是给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如我看“商鞅变法”这一探究活动课,只提供了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资源、活动过程等基本的操作程序,对于学习如何为辩论做准备、搜集哪些具体资料并无硬性的规定,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

(2)活动过程的开放。

过程的开放性要求活动的全程应是动态发展的、适时变化的,学生的活动表现、活动需求应成为调整课堂活动进程的基本依据,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活动空间的开放。

空间的开放要求教学活动打破局限,由课内向课外乃至校外延伸。

另外,即使是在室内进行教学活动、也可以根据活动特点,打破单一的“秧田式”座位编排方式,进行座位的各种组合,使固定空间变为弹性空间。

还是以《我看“商鞅变法”》一课为例,师生可以灵活地设计方阵,以使课堂气氛更加热烈与和谐。

(4)师生关系的开放。

一是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二是在角色扮演上形成良好的转换机制。

教师可以是传道者、引路人,也可以是学习者、倾听者,可以是长辈、导师,也可以是兄长、朋友。

教学中,要真正把学生当作活动的主人,大胆让学生去主持,去演讲,充当“老师”角色,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他们的探索、求知精神。

5、全员性。

活动的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参与活动,展示才华。

一方面,要突出全员参与的普遍性;(选取“大众化”的题材与形式,采访调查、历史故事讲演、历史小报编写、历史知识竞赛等,使学生整体的兴趣爱好、实践能力等得到充分培养。

)另一方面还要强调全员参与的特殊性。

(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特殊的兴趣爱好、能力素质,全面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使全体受教育者都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自我展示。

)目前的主要做法是根据学生个人愿望、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老师的学情反馈,把学生编成几个活动小组,使学生个个奋发向上、团结互助,并能锻炼团队合作精神。

6、趣味性。

布鲁纳说过: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能源”。

初中历史教学当然应下功夫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持久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向导,也是学习的动力,历史探究活动课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版北师大历史教材的“探究活动课”在选择题材内容上,以调动学生求知欲望为基本出发点,是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的,因此我们在选择活动形式时,应考虑寓教于乐,根据学生好动、好模仿、好表演等诸多心理特征,创设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7、与现实联系的紧密性。

英国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指出:

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

即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历史知识不仅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它还包含人们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认识。

人类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过去、现在和未来同处于这条不间断的长河中,过去了的东西总是或多或少,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浓缩在现实之中。

昨天是今天的基础,今天是昨天的发展,其间含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所以,探究历史决不能脱离现实,必须与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课例《图说长征》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讨:

不仅联系当今热点号召学生为西部大开发献计献策,而且还组织讨论“长征的精神”在今天还有没有提倡和发扬的价值,既培养学生以古鉴今、认识现实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的认识。

8、灵活性。

灵活性则针对科科有探究、节节有探究导致学生无法高质量完成的现状以及教科书编写者与使用者社区资源的差别,我们提出:

一是历史探究活动课或问题不一定完全死板地按照教科书所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去操作,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本地区学生的个性特点、所在地学情和当地当校的资源状况等具体情况,对教科书提供的探究活动内容灵活处理,使之更丰富多样和可供选择,使开放的活动内容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多方面需求,如破解彩陶之迷:

课题要求学生亲手制作彩陶,体验历史。

但我们在操作中就会发现,这一活动建议很难实现,一是条件的限制,附近没有陶吧,二是经济不许可。

作为老师就得学会变通,做不了彩陶,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泥巴捏?

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泥土可是遍地都是;如果泥难找,我们可以把这一节课的内容放在上常规课时加以引用,同样能够落实课标的要求。

二是尽量避免与其他学科同时布置探究问题,以免学生无法完成。

总之,一切以学生是否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否学会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能否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新的体验为目标,以能否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根本目的。

历史探究活动课的上法

历史探究活动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操作步骤:

1、首先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

2、师生商讨、确定活动形式:

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活动形式主要有:

(1)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历史故事、历史影视评论、历史人物评析和历史小论文撰写等,培养学生语言表述与写作能力。

(2)把历史知识进行艺术加工,编成歌舞、戏曲、相声、小品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特长爱好和高尚情操。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历史地图,编辑报刊,制作幻灯投影、古建筑物和古船模型,直至编制历史录像片、计算机软件等,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习历史的综合技能;

(4)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考察史迹,采访名人,历史旅游等活动方式,将教学由课堂延伸至课外,学生由校内走向社会,开阔学生视野,把所学历史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3、教师向学生介绍活动资源。

4、教师针对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工(最好由学生自由结合),确定准备时间。

使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5、活动课结束前教师进行总结。

首先是总结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等的进步和收获;其次是表扬、奖励表现出色者,最后针对活动课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注意问题

1、关于活动方案、目标、内容和手段方面:

(1)科学设计活动方案,并提前告知学生,使活动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严谨而周密。

(2)活动目标应体现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活动内容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注意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使之丰富多样、多姿多彩,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4)活动手段要注重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的互融互补,体现学生为主体和表现学生个性的多样化。

2、关于教学目标方面:

(1)历史探究活动课的课堂教学不是越热闹越好,而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组织地活动,体现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和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真正意义的所得,而不仅仅是死知识的记诵。

(2)在教学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但也要纠正过于重视知识体系的现象。

历史的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会分析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培养的不是历史学家,在这个意义上,当把“历史课上得不象历史课的时候,才算是成功的历史课。

3、关于利用材料方面:

(1)必须注意材料的准确性。

历史学科必须讲究材料的真实和确凿。

(2)突出历史的学科氛围和特色,能较好地烘托出主题。

如我们在上《图说长征》探究活动课,在课前播放着歌曲《十送红军》这首歌,渲染了课堂气氛;同时,在墙壁周围布置学生搜集到的有关红军长征的图片,使学生一进入到教室即被这种氛围所感染,很快进入到自己的角色当中。

4、关于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是通过自身的角色扮演来体现的。

无论什么样的探究课题和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同时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引路人)和参与者三重角色。

教师不能一切替学生代劳,一定要大胆地放手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去积极思考、展示自己动手、动脑的成果。

要相信,学生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出色,他们会让你吓一跳。

即使学生的所做不能使你满意,在活动课结束时可以针对该课的情况做一总结,提出更好的建议,以使学生在下次做得更好。

5、关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方面:

不能以教材而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根本准则,不能唯教材是从;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6、关于后续工作方面:

一次有效的历史探究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结束,必须及时巩固和深化活动的成果。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日记,做作文、写论文或专题总结等方式,把学生在历史探究课上引发的感情冲动、形象的感染,上升为历史的反思、理性的思维,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水平。

教学案例分析

(一)

——以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为例

活动目标

1、了解身边的历史,如个人成长史、家庭的发展史、学校的建设史、社区的变迁史等,感受什么是历史?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2、学习开展社会调查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互相帮助、集体协作的精神。

4、丰富“历史”概念,体会历史的发展,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确立活动课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1、活动课的知识、情感、能力目标仍然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活动课的知识目标一般是本单元所涉及到的知识点。

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应是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册书学生所应掌握的能力与情感目标。

2、活动课的目标中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

3、制订活动课目标可参照教科书本节课中提到的活动目标。

活动课的教学建议

 【活动准备】

●确定主题。

本节课活动主题是:

了解身边的“历史”。

●明确形式。

围绕了解身边的“历史”这一主题,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按掌握的资料和兴趣选择本组的调查主题和活动内容。

●说明内容:

活动一:

收集照片并给照片题名,体现服装过程,展示并介绍有关内容。

活动二:

设计“家庭成员生长树”或“家庭成员情况统计表”反映家庭人员的组成和发展。

展示并介绍有关内容。

活动三:

调查学校有关情况,搜集有关数据、图片、文字资料等制作成调查报告,反映出学校的发展和变化。

展示并介绍有关情况。

活动四:

调查街道或村社有关情况,搜集有关数据、图片、文字资料等制作成调查报告,反映出街道或村社的发展和变迁。

展示并介绍有关情况。

制定分组竞赛的规则及评分表:

小组

主题明确

(3分)

报告完整

(1分)

体现历史变迁

(3分)

寓意深刻

(5分)

汇报展示水平

(3分)

总分

(15)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活动过程】

活动一:

展示并介绍收集到的照片。

将准备好的照片带来,每一张给照片起名,用大纸分类贴好,并按一定阶段如(原始社会、先秦时期、近代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等等)写上简介,全班进行展示介绍。

从服装演变的历史感受社会社会生活的变化。

活动二:

展示并介绍“家庭成员生长树”或“家庭成员情况统计表”。

请父母亲回忆他们父母辈的家庭成员及其姓名、出生年份、居住地和职业等。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和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进行此项活动。

)将所了解到的家族成员的简历写到“树”上或插入表格。

活动三:

展示并介绍调查报告。

调查学校的发展历史。

将小组分成若干小小组,采访相关人士,调查学校的各部门发展历史,如调查教务处——了解学校近五年来的升学率、调查校长室——了解收集学校的校长照片和生平资料、调查总务处——了解学校建设的发展规划和资料,调查学生处——了解我校校友的出色成就及有关情况,感受学校的各方面发展历史。

活动四:

展示并介绍调查报告或有关数据、图片。

调查学生生活的村社或街道的变迁情况。

将小组分成若干小小组,采访相关人士,如采访老人回忆村社或街道的变迁情况;采访村社领导或街道主任,调查有关村社或街道的变迁数据(人口构成、学历构成、建筑屋等方面),搜集有关照片或复印件,感受我们所居住的乡村或社区的变迁历史。

交流展示过程中,由小组代表组成评审团,当堂进行评比,完成设计的评分表。

【活动总结】

●通过这堂活动课,知道了调查访谈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它是探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之一。

锻炼了动手和动脑能力。

学习了怎样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增加了感情的交流。

在调查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团结协作、共同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品质。

●通过这堂活动课,教师可以让学生有以下体验:

你最为熟悉和最感亲切的是自己的家庭、学校和社区,假如你想对你的家庭或社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需要探究它们的历史。

知道每一个人都来自于一个具体的家庭和地区,而每一个家庭和地区都有自己发展变化的历史。

小到一个家庭是这样,大到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我们要知道祖国的今天,就需要了解祖国的昨天和过去。

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原因。

三、评价建议

【评价目的】

考察学生的动手、动脑、语言表达及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社会调查法的运用以及完成调查报告的情况。

【评价方法】

个人历史学习档案收集法和学生评议法

【评价过程】

在活动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交流展示情况,小组抽出评审团进行评分,也可通过教师或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加以记录完成设计的表格。

活动完成以后,把个人活动成果上交老师并汇总到学生历史学习档案内,作为学期评价的一方面。

【评价总结】

针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表现及活动成果的水平,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改进。

活动课评价的一般方法:

活动课评价主要有个人历史学习档案收集法以收集活动课的活动成果。

观察法以课堂学生活动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水平程度为依据,进行评价积累,作为学期评价的依据之一。

其他评价方法大家可自行选择。

四、问题与探讨

活动课安排应考虑的问题:

1、作为本学期的必修课,是一定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2、从课时安排上,一般活动课需要两课时或者更长的时间。

3、活动课的安排要作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4、活动课必要的活动费用的来源问题。

 

常规课

常规课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我们落实课标的主要渠道。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认真研读课标,以课标指导教学。

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历史课改和教学实践的最高准则,是刚性的;历史教科书给出了课程标准的“下限”,留足了针对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素质、不同基础学生进行再度开发教科书的空间,是我们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的主要但不是唯一的依托,是弹性的,是落实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的载体之一,是“教学材料的最重要部分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材料”;教学内容则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基本知识点,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把主干知识组织起来的教学素材;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都属于试验稿,尚存在或多或少不完善和有待修正的地方。

因此,历史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当严格按照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历史教科书为主要依托,抓住历史主体知识、重点知识,吸纳历史学科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兼采相关学科知识和社会实际问题,进行创造性地整合,从而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去验证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教师按教科书教,学生按教科书学”的现象,才能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才能使教师真正成为教科书的主人,成为教科书的再度创造者。

二、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三者“三位一体”,不可偏废;那种离开知识与能力去奢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做法,是不足取的,错误的。

知识与能力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既有总体的阐述,又体现在具体的内容标准中;总体阐述是初中历史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的要求,具体内容标准则是学生学习完某一具体历史知识时应达到的最低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按照总体阐述中的要求决定是否适当提升知识与能力要求,从而留出自己的教学发挥余地。

在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所谓注重过程与方法,就是要摈弃教师满堂讲、学生进题海和死记硬背等机械的浅层次的重复的低效方式,摈弃那些加重学生负担、浪费学生大量时间、泯灭学生求知兴趣和创造性的过程与方法,而是要在一定的背景和基础知识落实到位的前提下,用真问题来组织教学,从而将教学过程中最富于启发学生思维的“阶段”还给学生,教师则一定要引导学生利用这块时空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观察、思考、感悟……。

以此获得的“双基”不仅是牢固的,而且是高效的,甚至多少年过后其知识、技能被淡忘了,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却影响着他一生的生活,在此过程中的情感也必将在其一生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为什么要将教学过程中最富有思维训练价值的“阶段”还给学生而不是将教学的全过程还给学生?

因为:

其一,教学的全过程中只有那么几个阶段能产生思维的高潮;其二,受课时限制全过程还给学生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其三,依据学生的实际选择过程中的那一阶段,如何设计思维的“入口”和“出口”是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真正体现。

无论何时何地,坚持“知识与能力”的基础性不动摇都是正确的,需要改革的则是获得知识与能力、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与方法。

因此,必须“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把思维的时间还给学生,用思维的时间开掘思维的空间,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才会用“过程与方法”“产生知识与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设计

既要紧扣课程标准,又要体现教师设计的创造性,要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时时处处用课标来衡量自己的教学设计。

主要包括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背景材料取舍、课件运用等方面。

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过程

①课堂教学整体框架要坚持“总—分—总”的基本思路,恰当地处理好“总—分—总”三个阶段的教学关系。

知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的确立要水到渠成,切忌割断课堂学习的内在联系。

因为新教材是按主题编写的,编写者在编写时,努力构造着知识的内在联系,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努力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

②复习检测、导入新课、教师与学生互动式教与学、小结、课堂练习、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要齐全,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要言简意赅、简明扼要,体现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问题:

●复习检测一是要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性基础知识,二是要与本节课教学内容具有密切的联系,从而起到承前启后的线索性作用。

●导入新课要做到单刀直入,避免拖泥带水,搞一些不切本课教学主题的题外话,导致“导而不入”的弊端。

●课堂教学活动要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合作式、朋友式的关系。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入者、帮助者、促进者。

教学方式要实现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探究、合作、分组学习等基本理念。

●布置学生讨论、看书,语言要简洁、明了,目标指向性要明确,能用3、4句话说明白的就不必用7、8句去说;布置讨论题要正、反、侧、背全方位地进行设计,要一气呵成,一步到位,避免学生的思维已经启动,又来补充要求,打断学生思维的过程。

●练习、作业布置要有层次性,指向目标要明确;在坚持运用基础性历史知识的同时,又要合理、适度、适时地运用历史知识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即:

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联系现实问题,巩固、运用历史知识。

●课堂小结必须体现所学历史知识的基本框架及内在联系,使学生明确本课的最基本、基础的学习范围和要求;要注意历史知识之间的递进、并列、转折、层次等方面的关系,体现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发展的时序性。

●要时刻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坚决避免把非科学或似是而非的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

对史学界还没定论的知识可以让学生知道,但教师应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向学生介绍,但不应该去误导学生“厚此薄彼”,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有些观点,我们觉得正确,却可能不正确,我们觉得不正确的,可能十几年后就是正确的。

我想这样做绝不是中庸之道,而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教师如果能长此坚持下去,一定会对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问题设计方面:

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要有思维价值;问题设计要严谨,指向要明确,如请大家看看“和同开珎钱币”,这就是问题指向不明确;如果再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和同开珎钱币”有哪些特征,你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这就是问题的指向明确。

另外,设计问题不能思维的跳跃跨度太大。

一定要坚持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坚决反对假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很容易得出结论的问题)。

问题设计要紧紧依靠主干知识。

“咖啡加点糖”的形式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如唐朝妇女的以胖为美,并不能真正反映唐朝的繁荣昌盛,使用这个例子就使课堂教学脱离了主题。

联系现实设计问题要根据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切忌大而空,搞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

如有的动辄与台湾问题相联系,大而空,我们联系问题要从身边的人和事入手。

知识类封闭性的问题要有标准答案,但并非所有问题都追求标准答案,开放性的问题要追求答案的丰富多彩。

●课后学习与课堂学习:

课后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课堂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