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化学周练汇编教师版第十三周 2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7504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化学周练汇编教师版第十三周 2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周练汇编教师版第十三周 2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周练汇编教师版第十三周 2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周练汇编教师版第十三周 2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周练汇编教师版第十三周 2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化学周练汇编教师版第十三周 2 含答案.docx

《届高三化学周练汇编教师版第十三周 2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周练汇编教师版第十三周 2 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化学周练汇编教师版第十三周 2 含答案.docx

届高三化学周练汇编教师版第十三周2含答案

第十三周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6分)

1.[2017·山东潍坊高三期末]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铵盐都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

B.浓硝酸不论与铜反应还是与碳反应,均体现其酸性和强氧化性

C.一氧化氮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一氧化碳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

D.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NO2支持燃烧

答案 B

解析 A项,铵盐与烧碱共热发生反应:

NH

+OH-

NH3↑+H2O,生成氨气,正确;B项,浓硝酸与碳共热发生反应:

4HNO3(浓)+C

CO2↑+4NO2↑+2H2O,浓硝酸只表现强氧化性,错误;C项,一氧化氮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一氧化碳强,正确;D项,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不复燃,而伸入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NO2支持燃烧,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2分子的结构较稳定,因而氮气不支持任何物质燃烧

B.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瓶内是因为浓硝酸易挥发

C.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D.NO2能与水反应生成HNO3,NO2是HNO3的酸酐,属于酸性氧化物

答案 C

解析 Mg能在N2中燃烧生成Mg3N2,A错;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B错;酸酐与水反应时生成相同价态的含氧酸,故NO2不是HNO3的酸酐,不是酸性氧化物,D错。

3.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甲气体经过如图所示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

A.NH3、NO2、N2B.NH3、NO、CO2

C.NH3、NO2、CO2D.NO、CO2、N2

答案 B

解析 因是无色混合气体,证明没有NO2的存在,故A、C错误,100mL气体甲经过浓H2SO4后剩余80mL说明含有NH3被吸收,又经过一系列实验的处理得酸性溶液且通过足量Na2O2后显红棕色,应存在NH3、NO、CO2气体,故B正确。

4.氮及其化合物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反应③中,NO2作氧化剂,H2O作还原剂

D.液氨可用作制冷剂,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答案 C

解析 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5.[2017·山东重点中学联考]硝酸与金属反应往往产生氮氧化物,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则不然。

将稀硝酸(HNO3浓度低于2mol·L-1)与过量金属镁缓慢反应放出气体A,反应完全后向剩余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固体并加热,放出气体B,将两次放出气体全部收集并混合,用碱石灰干燥后缓慢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固体,观察到固体变红,将剩余气体用浓硫酸干燥,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本题中所有气体体积均为相同条件下测得的体积)(  )

A.灼热氧化铜变红过程发生的反应有2NH3+3CuO

N2+3H2O+3Cu

B.气体A为H2,气体B为NH3

C.气体A与气体B的体积比为1∶2

D.在镁与硝酸反应过程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答案 D

解析 反应后溶液加NaOH固体加热放出气体B,则可判断B为NH3,NH3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A项正确;由化学方程式2NH3+3CuO

N2+3H2O+3Cu可知,若A不与CuO反应,则反应后气体体积应该大于原体积的

,而实际反应后气体体积是原体积的

,故A可与CuO反应,则可判断A为H2,B项正确;通过足量CuO氢气完全反应,NH3转化为N2,体积变为原来的

,设H2、NH3的体积分别为a、b,则

∶(a+b)=1∶3,所以b=2a,H2与NH3的体积比为1∶2,C项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硝酸与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9Mg+22H++2NO

===2NH

+H2↑+9Mg2++6H2O,D项错误。

6.[2017·湖南东部六校联考]amolFeS与bmolFeO投入VLcmol·L-1的HNO3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可看做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HNO3可能为(  )

A.(a+b)×63gB.(a+b)×169g

C.

molD.(a+b)mol

答案 C

解析 FeS+6HNO3===Fe(NO3)3+H2SO4+3NO↑+2H2O

amolamol3amol

3FeO+10HNO3===3Fe(NO3)3+NO↑+5H2O

bmolbmol

mol

反应中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等于反应后溶液中NO

的物质的量,即3(a+b)mol,未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为(a+b)×189g。

作氧化剂的HNO3为

mol,则未被还原的HNO3为

mol。

综上所述,本题选C。

7.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锌与稀硝酸混合,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此反应中硝酸体现强氧化性,全部被还原

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金属铁,不再发生化学反应

C.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4

D.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5

答案 D

解析 设锌的物质的量为a,则稀硝酸的物质的量为3a,发生还原反应的硝酸与锌的关系为HNO3~2Zn,由于锌不足,故被还原的硝酸为

,未被还原的硝酸为3a-

,二者的比为

=1∶5,D项正确。

8.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右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但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

答案 A

解析 A选项,关闭活塞1,将无法加液体到液面a,错误;C选项关闭活塞1,生成的NO把稀硝酸压向右边,使铜丝与稀硝酸分离,正确;D选项,想证明该气体为NO,必须使NO与O2接触,生成红棕色NO2,正确。

9.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恰好溶解在NaOH溶液中得到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反应过程及有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若铜片为51.2g,则生成0.2molNaNO3

B.常温下,Cu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可能发生上述反应

C.标准状况下收集的氮氧化物为20.16L

D.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u(NO3)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答案 A

解析 分析整个反应过程可知仅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即Cu→Cu2+,HNO3→NaNO2,51.2gCu为0.8mol,共失电子0.8mol×2=1.6mol,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HNO3→NaNO2得1.6mol电子,故产物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0.8mol,由Na元素守恒可知另一种产物NaNO3为0.2mol,A正确;常温下,Cu能与浓硝酸反应,B错误;部分NO2会转化为N2O4,而N2O4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C错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u(NO3)2、NaNO3是氧化产物,氮的氧化物是还原产物,NaN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错误。

10.[2017·江西师大附中期末]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cm-3、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05mo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1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1

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D.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40mL

答案 A

解析 A项,2.54g沉淀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镁,故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2.54g-1.52g=1.02g,即0.06mol。

根据电荷守恒,金属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的物质的量,设铜、镁合金中Cu、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

,解得x=0.02,y=0.01。

所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02mol∶0.01mol=2∶1,错误;B项,该浓硝酸密度为1.40g·cm-3、质量分数为63%,故该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14mol·L-1,正确;C项,NO2和N2O4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05mol,设NO2为amol,N2O4为(0.05-a)mol,则a×1+(0.05-a)×2×1=0.06,解得a=0.04,NO2和N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NO2的体积分数是

×100%=80%,正确;D项,反应后溶质为硝酸钠,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5L×14mol·L-1-0.04mol-0.01mol×2=0.64mol,根据钠离子守恒,n(NaOH)=n(NaNO3)=0.64mol,故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为

=0.64L,正确。

11.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态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a和b分别是表中的(  )

答案 D

解析 A项,3NO2+H2O===2HNO3+NO,水进入烧瓶,占烧瓶容积的

,不能充满烧瓶;B项,NO与NaOH不反应,不能形成喷泉;C项,Cl2难溶于饱和NaCl溶液,不能形成喷泉;D项,NH3与HCl反应,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12.(12分)某化学学习小组采用下列装置,对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进行探究(已知:

4HNO3

4NO2↑+O2↑+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燃烧匙中的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状态,立即伸入三颈瓶中,并塞紧瓶塞,滴加浓硝酸,可观察到三颈瓶中气体的颜色为_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盛有足量Ba(OH)2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C中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其中的Ba(OH)2溶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Ca(OH)2溶液代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收集到了无色气体,部分同学认为是NO,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是O2。

①下列对该气体的检验方法合适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敞口观察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变化

B.将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观察试纸是否变红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②如果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是氧气,则氧气的来源是________。

答案 

(1)红棕色 C+4HNO3(浓)

4NO2↑+CO2↑+2H2O 

(2)BaCO3 不能 Ca(OH)2溶液中Ca(OH)2浓度较低,NO2、CO2过量,最终溶液显酸性,不能形成CaCO3沉淀 (3)防倒吸 (4)①AC ②浓硝酸的分解

解析

(1)装置A中发生的是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生成NO2、CO2、H2O,由于NO2为红棕色气体,故三颈瓶中的气体为红棕色。

(2)将NO2、CO2通入Ba(OH)2溶液中分别生成Ba(NO3)2和BaCO3,由于Ba(OH)2溶液足量,故溶液为碱性环境,BaCO3不溶解以沉淀形式析出。

Ba(OH)2溶液不能用Ca(OH)2溶液代替,因为Ca(OH)2微溶于水,溶液中Ca(OH)2含量太少,浓度太低,不足以完全吸收生成的酸性气体,导致溶液呈酸性,从而不能生成CaCO3沉淀。

(3)装置B可以防止装置C中酸性气体因溶解速率太快而出现倒吸。

(4)①NO与足量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A正确;NO和O2均不具有酸性,B错误;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NO不能,C正确。

②装置A中除发生木炭与浓硝酸的反应外,还发生浓硝酸的分解反应。

13.[2017·江西上饶高三模拟](12分)亚硝酸钠(NaNO2)被称为工业盐,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

以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室温下,①2NO+Na2O2===2NaNO2;②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

都能与MnO

反应生成NO

和Mn2+。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完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后,实验开始前通入一段时间气体Ar,然后关闭弹簧夹,再滴加浓硝酸,加热控制B中导管均匀地产生气泡,上述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C中反应开始阶段,固体产物除NaNO2外,还含有的副产物有Na2CO3和____________。

为避免产生这些副产物,应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则E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_。

(5)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将3.12gNa2O2完全转化为NaNO2,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________g。

答案 

(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NO被O2氧化

(2)红棕色气体消失,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

3NO2+H2O===2H++2NO

+NO↑、

3Cu+8H++2NO

===3Cu2++2NO↑+4H2O

(3)吸收未反应的NO

3MnO

+5NO+4H+===3Mn2++5NO

+2H2O

(4)NaOH 碱石灰 (5)0.48

解析 

(1)根据题干中所给信息,本题涉及的反应①在装置C中进行时要有NO参与,实验前通入一段时间气体Ar,是为了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装置B中生成的N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干扰实验。

(2)装置A中生成的二氧化氮在装置B中和水发生反应:

3NO2+H2O===2HNO3+NO,产物硝酸再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所以反应现象为红棕色气体消失,溶液变蓝,铜片溶解,导管口有无色气体冒出。

(3)通过装置D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未反应的NO,根据信息③NO和MnO

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由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反应:

5NO+3MnO

+4H+===5NO

+3Mn2++2H2O。

(4)由题意推断碳酸钠是由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的,由此推断一氧化氮携带的水蒸气和过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所以要避免生成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需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因此为避免产生这些副产物应在B、C装置间增加盛有碱石灰的装置。

(5)3.12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与NO反应完全转化成为亚硝酸钠,根据①2NO+Na2O2===2NaNO2,生成NaNO2的物质的量为0.08mol,需要NO的物质的量为0.08mol。

由反应C+4HNO3(浓)

CO2↑+4NO2↑+2H2O、3NO2+H2O===2HNO3+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得出关系

即C~2NO,可求得碳的物质的量为0.04mol,故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0.48g。

14.[2016·河北唐山一模](10分)氨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用途。

某校甲、乙两个化学小组分别对氨的相关实验进行了研究。

(1)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方法制取氨,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下表空格中。

(2)甲组通过如图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验证了氨有还原性,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硬质玻璃管中氨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组将足量氨不断通入滴有酚酞的AgNO3溶液中,现象为________,反应结束所得溶液中除了H+、OH-、NH

外还主要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

(4)乙组欲制备氮化镁,查阅资料发现氨跟氧化铜反应可以制备氮气(2NH3+3CuO

3Cu+N2+3H2O),而氮气跟镁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氮化镁,但氮化镁遇水立即反应生成Mg(OH)2和NH3。

乙组提出了如下制备氮化镁的实验方案示意框图(实验前系统内空气已排除;图中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

你认为此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略)

答案 

(1)①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②B ③固体NaOH溶于浓氨水后,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挥发;溶液中OH-浓度的增加,使NH3+H2ONH3·H2ONH

+OH-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2)玻璃管中出现红棕色,干燥管中固体变蓝 4NH3+5O2

4NO+6H2O

(3)先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沉淀消失;溶液最后变成红色 [Ag(NH3)2]+、NO

(4)方案错误;反应产生的NH3全部被浓H2SO4吸收,不能进行后续反应

解析 

(1)①固体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受热反应生成氨: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②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氨,选B装置。

③固体NaOH溶于浓氨水后,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挥发;溶液中OH-浓度的增加,使NH3+H2ONH3·H2ONH

+OH-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2)氨催化氧化生成NO和H2O,NO与O2反应生成NO2气体,所以现象是玻璃管中出现红棕色,干燥管中固体变蓝。

(3)先生成AgOH白色沉淀,继续通入氨,白色沉淀溶解,生成的Ag(NH3)2OH完全电离,溶液显强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溶液中还有NO

、[Ag(NH3)2]+。

(4)方案错误;反应产生的NH3(碱性气体)全部被浓H2SO4吸收,不能进行后续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