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庄旧城改造项目交通影响分析.docx
《东庄旧城改造项目交通影响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庄旧城改造项目交通影响分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庄旧城改造项目交通影响分析
主要结论摘要
受云南泰兴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所对昆明上东城即东庄旧城改造项目进行了交通影响分析。
项目位于中心城区,占地82.96亩,属于城中村改造项目,城中村是城市规划区内没有完全向城市转型的农村社区。
昆明城区城中村颇多,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中村问题也逐渐凸显,其布局凌乱、拥挤不堪的建筑群落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外观,也影响了城市管理。
城中村的改造势在必行,而该项目则是典型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对完善片区的市政设施,改善市容市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该项目先片区的发展而规划,可以很好的促进整个区域的进步发展。
本次交通影响分析主要从交通角度评价项目建成后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利用交通工程的理论和计算机辅助计算来分析该项目的建成对周边道路的影响程度,并对方案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现将主要改善措施摘录如下:
强制措施:
1、方案中缺少非机动车的组织设计。
根据预测,小区拥有非机动车的数量还相当可观,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非机动车将是一种重要的出行方式,故项目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非机动车的动、静组织。
2、西北组团为六班幼儿园和办公楼,早、晚高峰产生的交通量较多,其他时段只有少量的业务出行,这里重点是交通系统的疏散能力,特别是晚高峰接学生的机动车处理,必须保证下班车流和学生车流的畅通。
而两种不同性质且流量均较大的交通流共用一个出入口,将导致相互影响,办公楼和幼儿园的出入口应分别设置。
且在项目设计中要重要考虑幼儿园晚高峰接学生的车流集散,保证市政道路的畅通。
取消该组团(西北组团)地下车库,因为该组团的面积小,建筑密度大,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很难组织小区两个出入口(幼儿园和办公楼)和车库出入口的交通,故建议取消。
取消后办公楼的停车问题在地面解决,建议沿着办公楼形成一定宽度的环路以微循环的形式组织动、静交通;
3、车库出入口的问题
设计方案中各组团均有一个或更多的出入口,每个出入口都能在进入小区后最近处,这样的设计充分实现人、车分流。
分析各车库出入口,归纳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出入口与出入口道路能力匹配的问题;二是出入口的视距不能得到保证的问题。
首先出入口应该与道路的通行能力相匹配,7米的出入口和4米的道路衔接,能力不匹配。
方案中这样的出入口有三个(如设施整改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如下处理:
东北组团的出入口考虑到线形的流畅要求,建议取消,车辆出入仔东南组团的车库出入口解决。
西南组团的出入口只作进口考虑或拓宽道路。
东南组团的出入口的处理方式则拓宽道路至7米来解决能力匹配的问题。
其次,要保证车库出入口的视距(如设施整改图),东南组团的一个车库出入口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行车安全角度看车库出入口应适当向组团内部推移。
4、根据文中分析削减机动车的停车泊位至886—960泊。
5、项目在规划道路一上开口较多,为留有其他地区开发的可能,整合西南片区北面的车库出入口,和该道路上的组团主要出入口一并设置,在车库出入口移至主要出入口内后,留下的绿地用作公共停车,以满足临时停车的需要。
6、保证道路两边的绿地,预留增加一个支线公共汽车站的可能。
建议措施:
1、方案的设计在内部人、车分流,则应有相应的交通管制保证项目在使用中该设计的实现,建议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且完善内部道路的标志,如指示车库出入口等。
2、东庄片区内规划道路二、三将较先形成,这样项目与周边路网的衔接将有三个通道,但这三个通道现状基本是通但不畅,路况差,通行能力小。
为了提高项目的可达性,建议开发商在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改善人民巷的通行状况和规划道路四的线形,进一步提升该片区道路交通服务水平。
一、概述
1.1研究背景
云南泰兴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对盘龙区董家湾东庄片区进行改造,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下面简称基地),方案总用地面积82.96亩。
董家湾东庄村位于人民东路与环城东路交叉口处,是城市的中心地带,现状是城中村,片区内主要是昆明市许多单位的宿舍小区,如省计划委员会宿舍、省电力公司生活区等,多数为大龄的红砖建筑,服务生活的设施和市政设施缺乏,同时内部道路脏、乱、差,零散而不成系统。
该片区的改造势在必行,昆明上东城的规划设计方案(即东庄旧城改造基地)顺应了这个发展态势,基地是高层居住用地,并附带底层商铺和幼儿园设施的综合服务设施基地,将在该片区的发展中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基地自身的建设将给其附近地区带来更多的人、车交通流和停车需求,对周边地区交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对基地产生的交通量及其对周边地区道路交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估。
1.2研究的目的、内容、原则、范围
目的:
根据基地开发计划分析研究区域交通需求增长及所受影响,提出对用地开发的反馈建议;保证基地周边地区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基地功能发挥,保持基地的动力与活力,同时使基地的建成使用对周边道路交通系统产生的影响减至最小。
内容:
运用交通工程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基地及周边地区交通现状与问题;分析基地的建设开发水平与目标年交通发生吸引需求;分析研究区域道路网所受基地开发的交通影响程度、承受能力及改善措施;反馈并合理化调整基地开发方案;确定基地配建停车设施设置数量以及基地内部通连道路设置要求;提出基地内外部交通组织方案等。
具体的工作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图1-1工作技术路线图
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土地利用与交通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动、静态交通平衡的原则。
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系统、综合分析用地布局与产生交通特征的联系,使基地产生的交通量在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周围地区交通影响的前提下,提出基地的最佳交通组织方案与设施改善措施。
营造基地内外部相协调的、良好的交通环境。
影响范围:
综合考虑基地建设规模可能产生的各种交通影响程度,以及基地周边的土地利用和道路网情况,确定北至人民东路、东至环城东路、南至东风东路、西至白塔路为交通影响分析研究范围。
该范围为基地周边主干道构成的方形封闭区域。
年限:
片区土地利用开发全面建成使用,目标年为2010年。
二、基地及其周边地区开发概况
2.1基地所处区位分析
基地位于人民东路以南、东风东路以北,地处盘龙区一环内的城市中心区,各种生活服务、商业、市政和文化教育设施都很集中和成熟。
各方面的配套设施均成熟,为基地居住人群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出行距离,对周边的道路的影响相应较小。
基地区位是城市中心区,周边主干道路网发达,有人民路、东风路、白塔路和环城东路,含括了主城的三横四纵,能支撑各方向的便利出行。
同时所处区位是全市的交通枢纽,公交服务水平高,出行便利,是理想的居住场所,有较强的区位竞争优势。
但是该片区次干道和支路严重缺乏,而且路况差,绝大多数道路通而不畅,不能有力快速的疏散主干道上的流量。
这些区位特点都影响着方案的设计。
基地所在地区基本己成熟,未来主要是随城市的发展、时间的推移进行一些改造项目,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片区的用地性质保持不变,即出行的特征变化也较小,新增的交通需求提高不会很显著。
但居民出行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向外扩展产生的向城市中心出行也会不断增加,故周边道路将承受越来越大的交通负担。
分析区位的特点,定性的确定基地的建设主要解决与城市道路的衔接问题和停车问题,避免本基地的停车设施吸引更多地交通流,因此,进行定量的交通影响分析,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基地周边地区开发概况
基地原属城市中心区的城中村,在拥有上述的生活、工作便利外,片区内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街道狭窄,建筑紊乱,居民密集、噪声和污染较多,环境质量差,居住条件恶劣等。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为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对城市中心区的改造,已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周边主要开发单位住宅小区项目,有市测绘院宿舍、市规划局宿舍、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宿舍等,该片区内缺乏管理,建筑密度过大、形象混乱、绿地少,同时内部道路占道经营严重,通而不畅,导致路网系统结构不合理。
以下是几张片区内的图片,很好的反映了片区内所存在的环境与交通问题。
图2-1片区内典型道路现状图图2-2片区内典型建筑现状图一
图2-3片区内典型建筑现状图二图2-4片区内典型建筑现状图三
2.3基地开发概况
基地位于中心城区,属于城中村改造项目,城中村是城市规划区内没有完全向城市转型的农村社区。
昆明城区城中村颇多,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中村问题也逐渐凸显,其布局凌乱、拥挤不堪的建筑群落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外观,也影响了城市管理。
该项目则是典型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基地现状存在一般城中村的特点,环境脏乱、市政设施不配套、治安混乱,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隐患和城市交通问题。
东庄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由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设计,总用地面积为82.96亩。
结合基地范围内的规划道路,整个基地分为相对独立完整的四部分。
西北组团布局6班幼儿园及配套办公楼;西南组团以底层商业街和28层点式错落布局,形成组团内部集中绿化空间;东南组团以条式高层与28层点式住宅结合布局;东北组团为底层商业街和独幢28层点式住宅。
规划方案的各项指标如下表:
表2-1方案各项指标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总用地面积
M2
55306.94
总建筑面积
M2
260382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M2
198717
地下建筑面积
M2
61665
容积率
4.26
绿化率
%
36.5
建筑密度
%
37.8
住宅户数
套
1705
西北组团:
西北组团占地4522.196m2,主要有两幢低层建筑分别在东、西两角,建筑间设计有简单的活动场地,形成外围绿化,内部建筑和零散绿化的布局结构。
组团在规划道路上设有一个出入口,而地下车库出入口则在进入组团15m处。
组团内部道路等级较低,路面不宽,一般为4m,只在小区出入口和车库出入口处为6m。
组团内道路为4米。
西南组团:
西北组团占地23863.475m2,西南组团以底层商业街和28层点式错落布局,形成组团内部集中绿化空间,这种布局是较典型的结构,内部绿化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休憩场所和建筑景观。
同时设有两个主要出入口,一个次要出入口,三个地下车库出入口,人、车分离设计较理想。
组团内道路大多宽四米,各转弯半径均满足规范要求。
东南组团:
东南组团的建筑以长型和点式相结合,沿规划道路三布置低层商业,有一条4米的主要道路用作消防和人行。
规划道路三和规划道路二上各设一个主要出入口。
组团共两个车库出入口。
东北组团:
该组团面积较小,主要建筑是独幢28层点式住宅和沿街商业。
一条主要道路,两个主要出入口和一个地下车库出入口。
该组团的地下车库与东南组团的地下车库连通。
地下车库布局情况:
地下车库挖空两层。
第一层车库布局基本与地面建筑类似,被规划道路划分为4个部分,但东北地块和东南地块相连通;第二层车库只挖空西南片和东南片。
配合下文的停车需求预测,这里统计各地块的停车泊位。
西北片:
:
只在地下一层设置泊位67泊。
西南片:
总共有泊位844泊,地下一、二层各422泊。
东南、东北片:
共402泊,其中地下一层213泊,地下二层189泊。
三、研究区域交通状况分析
3.1现状交通分析
3.1.1道路交通状况
主要道路:
环城东路:
昆明市一环路,为城市主干道,位于基地东面。
环城路现状宽40米,双向4车道,全线机非隔离,交通流量大,公交服务发面,人民路口以南路段有25路、72路、74路、85路、103路等。
道路现状如下图。
图3-1环城东路现状图
人民东路:
基地北面的主干道。
人民路为昆明市东西向主要客流通道,人民东路作为人民路的东段,西接青年路,东接二环路,是主城东片区的主要交通干道。
其红线宽为40米,双向6车道,中央设隔离栏,交通流量大,并设有公交专用道,公交车辆多。
47路、50路、54路、72路、77路、95路等。
道路现状和公交专用道如下图。
图3-2人民东路现状图
图3-3人民东路公交专用道和公交站台图
白塔路:
基地南面的主干道,也是影响范围的南边界。
白塔路与春城路构成南北走向重要的城市主干道,也是昆明机场到港客流进入主城区的重要通道;道路宽度约30米,双向4车道,机非隔离,设中央分隔带,全线路况良好。
路况现状如下图。
图3-4白塔路现状图
东风东路:
在基地南面,构成基地影响范围的南边界。
东风路为主城“三横四纵”之一,承担大量的东西向交通,同时也有大量公交线路,如63路、78路、105路等,暂无公交专用道。
东风东路红线宽50米,双向4车道,路况好,交通管制完善,且在交叉口处均实行拓宽渠化,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路段上的较匹配。
图3-5东风东路现状图
人民巷:
人民巷是区位内支路,交通管制力度不足,占道经营严重,通行能力小,路况差。
下图为人民巷现状。
图3-6人民巷现状图
相关道路:
北京路:
昆明南北向重要的城市主干道,是昆明主干道“三横四纵”路网中关键的一纵,同时也是昆明市主要的客流走廊,目前全线共有25条公交线路经过。
火车南站到北站其道路红线宽度为40m,中央设有公交专用道,全线双向六车道。
下图为北京路现状。
图3-7北京路现状
3.1.2现状交通管制情况
在影响范围内的4条主要主干道中,其中有东风东路和人民东路实行禁止左转的交通管制,交叉口处的左转交通流或利用微循环实现左转或在路段上掉头来实现。
影响范围内的左转主要在路段上掉头实现,东风东路上在体育馆处掉头,人民东路上则有两个掉头点,分别在延安医院处和人民巷路口东面附近。
下图是掉头点的示意图。
图3-8人民东路和东风东路主要掉头点示意图
3.1.3现状交通情况
基地周边主要道路相关路段高峰小时机动车的交通流量流向分布、饱和度和服务水平详见表3-1、表3-2。
3-1研究区域内主要道路高峰小时机动车流量、饱和度
道路名称
路段名称
通行能力
高峰小时流量
V/C
服务水平
白塔路
东风东路——人民东路
3400
3196
0.94
E
白塔路
人民东路——白龙路
3400
2987
0.87
D
人民东路
新迎路口至环城东路
4800
2478
0.51
B
人民东路
环城东路至白塔路
4800
4178
0.77
D
人民东路
白塔路至北京路
4800
3032
0.87
D
环城东路
东风东路至人民东路
4000
2904
0.73
C
东风东路
东华东路口至环城东路
4000
2472
0.62
C
东风东路
环城东路至白塔路
4000
3782
0.94
E
东风东路
白塔路至北京路
4000
3082
0.77
D
表3-2服务水平对应表及其描述
服务水平
V/C
描述
A
<0.40
畅行车流,基本上无延误
B
0.40~0.60
稳定车流,有少量的延误
C
0.60~0.75
稳定车流,有一定的延误
D
0.75~0.90
接近不稳定车流,有较大延误
E
0.90~1.00
稳定车流,交通拥挤,延误很大
F
>1.00
强制车流,交通严重阻塞,车辆时停时开
3.1.3现状交通评价
总体而言,基地地处中心城区高密度开发区域,基地周边用地性质已固定,现状交通量基本趋于饱和,随着各个项目的新建或改造,必须要完善道路系统才能承担更多的基地交通量,否则基地及周边未来的交通动、静态问题将不容忽视。
3.2道路网络规划情况
根据上文现状交通量的调查分析,基地周边的路网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就要求道路系统的完善`必须先于城市的开发。
现将道路规划情况具体说明。
图3-9基地周边道路规划图
规划道路三:
全线15米连通白塔路和环城东路,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人民东路和东风东路的交通压力。
现阶段,该规划道路的东侧已形成,但线形条件差。
规划道路四:
红线宽15米,分别于人民东路和规划道路三连接,是片区内人流、车流疏散的主要通道之一。
规划道路一和规划道路二:
如图,红线宽12米。
规划道路一是人民巷的延伸。
以上规划道路均已形成部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道路红线宽得不到保证,有效行使路面窄,行车不顺畅。
四、交通量预测
本次交通流量预测主要是针对基地成熟年周边道路流量的变化及基地增加的流量情况,以及由这种变化导致道路服务水平的动态变化。
确定基地成熟年为2010年,假设2010年时东庄的住宅小区已全部入住,且商业、幼儿园等设施也已成熟运作,即出行产生量趋于稳定。
在这种假设下,在昆明的交通模型中调整基地所在交通小区的发生吸引量,在emme2中重新进行交通分布和流量分配预测。
本次交通量的预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四阶段预测法,即交通产生/吸引、方式划分、交通分布、交通分配的预测方法。
下图为流量预测的模型框架。
出行生成模型
出行分布模型
方式划分模型
分配模型
图4-1交通量预测模型框架
4.1人口岗位预测
交通出行的产生主要是由居民的出行产生,故先预测基地给区位带来的人口和岗位。
人口:
东庄的改造项目属于住宅内用地,主要为高层建筑小区,户型以80平米—130平米为主。
根据以往调查统计显示,昆明市户均人口为3.25人/户(包含农村家庭)。
城市户均人口为2.85人/户。
在基地住宅人口预测时,结合基地自身的户型特点来进行预测,以更符合特殊性。
现将50平米以下定义为小户型,根据现代人的生活特点,并结合昆明市的人口统计资料,在户型统计的基础上对基地户均人口特征做如下假设:
表4-1基地人口预测表
地块
栋号
户型
建筑面积
套数
预测人口
东南组团
1#
A
80.82
50
70
B
53.04
50
70
C
68.61
25
35
D
64.08
25
35
A'
166.07
2
6.8
E
232.53
1
3.8
F
217.31
1
3.7
2#
A
65.12
27
37.8
B
53.53
54
75.6
C
68.85
27
37.8
D
63.14
27
37.8
E
103.05
27
75.6
A'
130.25
1
3.1
C'
237.55
1
3.8
D'
216.54
1
3.7
E'
192.56
1
3.7
3#
A
80.82
54
75.6
B
53.04
54
75.6
C
68.61
27
37.8
D
64.08
27
37.8
A'
166.07
2
6.8
E
232.53
1
3.8
F
217.31
1
3.7
4#
A
135.4
38
117.8
B
191.4
4
14.8
5#
D1
89.46
152
212.8
D2
89.8
16
22.4
东北组团
6#
A
90.49
50
135
B
118.46
50
145
西南组团
7#
A
136.34
54
167.4
B
160.48
54
183.6
8#
A
90.65
53
143.1
B
75.46
53
74.2
C
123.66
53
159
9#
A
90.65
53
143.1
B
75.46
53
74.2
C
123.66
53
159
10#
A
132.12
53
164.3
B
131.45
53
164.3
C
47.04
26
36.4
11#
A
90.65
53
143.1
B
75.46
53
74.2
C
123.66
53
159
12#
A
132.12
53
164.3
B
131.45
53
164.3
C
47.04
26
36.4
13#
A
97.41
20
54
B
75.88
20
28
C
124.03
20
60
合计
5695.19
1705
3744
预测总人口为3744人。
岗位:
东庄改造项目除了住宅建筑外,还配有商业、幼儿园和办公楼等服务设施。
这些配套设施可以很好的满足小区内部自己的住户的生活需求。
分析基地的区位,附近即有沃尔玛和好又多大型购物超市,定性确定商业主要为小店铺形式,以零散的岗位为主。
根据各种设施的建筑面积,调查其他相同性质的设施,预测办公楼、幼儿园等的岗位。
预测结果为基地提供商业岗位1600—2200个;六班幼儿园提供岗位15—25个;办公楼提供办公行政类岗位150—250个。
总岗位为1765—2475个。
4.2基地出行生成和吸引量的预测
根据昆明市主城居民出行和吸引源交通调查统计数据,针对基地的区位、规模和性质,综合分析计算并确定基地建设后的人流、车流发生与吸引量。
出行生成模型建立了出行产生量与居住人口、出行吸引量与工作岗位的关系。
一个地区的居住人口越多,发生量就越大;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越高,交通可达性越好,相应的各种社会活动就越多,人均出行产生量也就越高。
同时,一个地区的工作岗位数越多,出行吸引量就越大,而且不同用地性质即使工作岗位数量相同,其每个岗位的人均出行吸引量也存在差异。
为了区分不同出行目的、不同区位、不同类型工作岗位所反映的不同的出行生成特征,在出行产生模型和吸引模型标定时,我们将居民出行目的分为四种:
基于家的工作出行(HBW)
基于家的上学出行(HBS)
基于家的其他出行(HBO)
非基于家的出行(NHB)
出行吸引模型自变量的选择主要采用城市土地使用资料。
以交通小区的人口和各种类型工作岗位数量作为自变量,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同时在宏观总量上把握日出行总量,对模型进行适当调整。
由以上思路得到规划年常住人口全方式出行量分别为10457人次/日。
各目的的出行吸引量如下表。
表4-2基地出行生成和吸引量预测
目的
全日发生量
全日吸引量
HBW+S
5718
6120
HBO
3197
4062
NHB
1542
275
全方式
10457
10457
4.3基地出行量的分布预测
本次出行分布模型采用了最常用的重力模型法进行出行预测,因为重力模型法能比较全面地、较敏感地反映出行分布与各种相关因素关系。
它假定起点小区和终点小区的出行与起点小区的发生量以及终点小区吸引量成正比,与起点小区和终点小区之间的阻抗成反比。
考虑居民出行选择的影响因素,认为将交通时间作为交通阻抗参数较为合适。
交通时间是根据交通区间的主要出行方式及规划年交通网络的最短路径而确定。
将标准的重力模型简化为以下形式:
出行分布模型的形式如下:
式中:
Tij是起点小区i至迄点小区j的出行量;
Pi是起点小区i的出行产生量;
Aj是迄点小区j的出行吸引量;
IMPij是起点小区i至迄点小区j的出行阻抗,本次建模中采用出行时间;
F(IMPij)是阻抗函数,称为摩阻系数,有各种函数形式。
现确定:
式中:
a、b、c是需要标定的模型参数,主要根据2005年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标定。
把主城分为12个区,将基地产生的交通量分配到这12个区中,分布结果如下表,基地居民出行期望线如图4-2。
表4-3交通分布结果
起点
终点
模型流量分
布(人次)
调整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