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研究正文发送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7190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研究正文发送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研究正文发送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研究正文发送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研究正文发送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研究正文发送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研究正文发送版.docx

《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研究正文发送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研究正文发送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研究正文发送版.docx

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研究正文发送版

摘要

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逐渐造成了自然资源日渐枯竭、周围环境污染加剧、温室效应等许多负面后果,这些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全球兴起了一股“低碳浪潮”。

在物流产业中,逆向物流主要是涉及废弃物和回返物品的活动,如果能合理地回收处理这些物品不仅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而且能够减少其由于不当处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将“低碳”意识融入到现代物流体系中,建立资源利用率更高而且更为环保的低碳逆向物流对企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着重研究如何实现低碳经济与逆向物流的完美结合,实现退货产品和废弃物回收的高效处理和再利用,从而降低企业逆向物流成本,提高企业逆向物流效率。

关键词:

低碳经济,绿色物流,发展研究;

Abstract

Therapiddevelopmentofmodernsocialeconomygraduallycausednaturalresourcesgraduallydriedup,environmentpollution,thegreenhouseeffectandsomanynegativeconsequences,theseissues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hascausedaseriousthreat.Inthiscontext,theglobalriseofa"lowcarbonwave".Inthelogisticsindustry,reverselogisticsismainlyinvolvedintheactivitiesofwasteandthereturnofgoods,ifreasonablerecyclingtheseitemsnotonlycanimprovetheutilizationrateofresources,reducethewasteofresources,butalsocanreduceitsduetoimproperhandlingoftheimpactonthenaturalenvironment,sothe"lowcarbon"consciousnessintothemodernlogisticssystem,buildresourceutilizationmoreandmoreenvironmentallyfriendlylow-carbonreverselogisticsforenterprisestoadapttothefuturesocialdevelopmentplaysanimportantrolein.Thispaperfocusesonhowtoachievealowcarboneconomyandreverselogisticsoftheperfectcombination,returnedproductsandwasterecyclingandefficienttreatmentandreuse,thusreducingtheenterprisereverselogisticscost,improvetheefficiencyofenterprisereverselogistics.

Keywords:

lowcarboneconomy,greenlogistics,developmentresearch;

引言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科技迅猛发展,经济飞速提高,人类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然而伴随着这些成就的是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使用,环境的严重污染与破坏,这些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于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开始致力于寻找环境发展的平衡点,低碳经济即是近年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概念之一,它是继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出现的世界经济形态的第三次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

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生活已经逐渐成为全人类共同发展的目标,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并成为全球性的共识。

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能否实现低消耗高产出的低碳经济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出席国家“两会”代表委员有一个共同关注:

探寻中国低碳之路。

国家“十二五”计划中也明确提出了把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生活作为我们发展未来经济的方向之一,“十二五”计划中将对低碳经济概念进行界定,并规划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还决定在全国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地区,启动低碳经济示范试点工作。

有着“第三方利润源泉”的物流产业在这种背景下也寻求着自身的“低碳发展模式”,迎来了一次新革命,即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正向物流而产生的,它们协调运作产生一个和谐循环的物流系统。

逆向物流是在顺应新的节约型经济发展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的,作为物流领域的新视野,逆向物流不仅强调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更强调了通过资源缩减、翻新、改制和再生循环等方式,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增强竞争力等目标。

而这些目标正好当前低碳经济所要求的实现的。

因此,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实现低碳经济与逆向物流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外许多企业和科技工作者们的热点研究课题。

一、低碳经济与逆向物流理论框架

1.1、低碳经济的起源和发展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磨合的必然产物,是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世人的面前是在英国政府于2003年颁布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

这之后,低碳经济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被政界和学术界广泛地探讨和研究,以燎原之势在各国迅速燃烧。

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从多种途径展开低碳经济建设行动。

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发表以后,特别是“巴厘路线图”达成以后,低碳经济理念更加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2009年12月7日,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月-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全球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代表齐聚一堂,商榷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气候暖化与“减排”计划。

这是低碳经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全人类都开始以合作的态度共同寻找低碳之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2、低碳经济的本质和内涵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其实质上就是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能源技术和消费行为的低碳革命,是构建一种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限度的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与消费方式[9]。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

低碳革命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推进两个根本转变:

一是将社会经济发展由高度依赖能源消费向低能耗、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将能源消费结构由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向低碳型、可再生能源的根本转变。

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中心环节是加快构建新型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着力推进低碳能源与低碳技术发展,使整个经济社会活动低碳与无碳化。

1.3、低碳经济的特征和构成要素

低碳经济的特征顾名思义着重表示在“低碳”,不用于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不仅要求经济的发展还要兼顾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即实现以最小的资源能耗换来最大的最干净的经济收益,保证自然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低碳经济是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复杂综合体,其特征也具有复杂性,表现在:

一是低碳经济的低碳性,这是低碳经济最表面的特征,即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最大限度的减少碳排放,减少各种工业废弃物对大气、土壤和水源的破坏,并且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程度,这样双管齐下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

二是低碳经济的经济性,即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强调利益的最大化,不能因追求低碳而违背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低碳经济的发展要保证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上升。

三是低碳经济的科技性,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通过低碳技术的发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耗损率,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有利武器,是科技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1.4、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即发展具有延续性,“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社会学家Edivard.B.Barbie:

在其著作《经济、自然资源:

不足和发展》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然而,经济发展的最大限度化带来的却是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极大破坏化,严重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提出实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具体化,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是完成人类社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绿色物流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理论基础

2.1、绿色物流产生的背景

物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经济的高度成长期,国民总生产与货物输送量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这种关系表现为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会产生对物流总量增长的要求,另一方面,物流又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

自从经济转入成熟发展时期。

特别是全球性的石油危机以后,虽然由于产业结构从厚、重、长型转向轻、薄、短型,使得物流的总量增长受到限制,但是由于如今的流通系统要求的是在适当的时间、配送适当数量的适当商品,因此,物流服务的范围与质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又有了飞跃性的发展,这样现代物流既促使国民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又在另一方面成为消费生活高度化发展的支柱。

然而,无论是大量生产—大量流通—大量消费的时代,还是多样化消费—有限生产—高效率流通的时代,都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亦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

如今,在经济上强调的是“可持续型发展”,即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的基础上,特别是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了名为《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提出,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以及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这种可持续发展政策也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即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就是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循环型物流转变。

2.2、绿色物流的概念及特征

“绿色物流”中的“绿色”是一个特定的形象用语,既不能将绿色看成是植物或农产品的代名词,也不能将绿色理解为纯天然的、回归自然的代名词。

绿色浪潮中的绿色泛指的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活动、行为、计划和思想观念在经济活动中的体现。

具体地讲,这里的绿色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创造和保护和谐的生态环境,减少对资源的占用,以保证人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依据“红色”禁止、“黄色”示警、“绿色”通行的惯例,用“绿色”表示合乎科学性、规范性、能保证永久地通行无阻的行为。

绿色物流除了具有一般物流所具有的特征外,还具有学科交叉性、多目标性、多层次性、时域性和地域性等特征。

2.3、绿色物流的五个主要理论基础

绿色物流是保障可持续发展,连接绿色供给和绿色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障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绿色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活动过程。

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外部成本内在化理论和物流绩效理论等。

第三章、绿色物流系统分析

3.1、绿色物流的系统化运作模式

3.1.1、绿色物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

按照物料流的不同流向,企业绿色物流又可分为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

正向物流是指物料流从生产企业向消费者流动的物流,绿色供应物流、绿色生产物流和绿色销售物流都属于正向物流;相反,物料流从消费者向生产企业流动的物流称为逆向物流,回收和废弃物流就是逆向物流。

物流系统是由不同的功能要素构成的,不同的功能要素可能分属于不同的企业,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受制于不同的政策法规。

因此,绿色物流系统的构成相应地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下面将按照不同的功能要素和不同的行为主体来探讨绿色物流系统的构成。

3.1.2、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物流运行模式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般的企业环境管理往往只注重产品生产过程的污染防治。

实际上,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重大的环境压力往往与原材料采掘和产品的使用阶段有着密切关系,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物流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不可忽视。

因此,企业必须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范围进行企业物流的绿色化管理。

产品从原材料开采或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原材料加工、产品制造、包装、运输和销售,经消费者使用、回收直至最终废弃处理,这一整个过程称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物料及其信息从一个企业(或部门)向另一个企业(或部门)流动,或者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要求,在不同车间进行流转。

因此,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不断伴随着企业之间、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物料流动和相伴随的信息流动。

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以及各阶段之间的物流过程、各阶段内部的物流过程中,还会排放各种废物,如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反映了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产品生命周期,物料从一个阶段流向下一个阶段、从一个企业流向另一个企业;既有企业之间的物流,也有企业内部的物流,还有相关的信息流。

不同阶段之间的物流可能发生在不同的企业之间,也可能是发生在同一公司内部,但主要包括:

原料供应商与产品制造商之间的供应物流、制造商与使用者之间的分销物流。

在原料生产或产品生产阶段,物料是按工艺流程的要求在不同车间、不同工位之间流转的,这属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物流;另外还有些形式的物流,则存在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这就是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3.1.3、基于供应链的循环物流系统运作模式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导致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

这就产生了大量生产→大量流通→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物的必然结果,进而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及自然资源的恶化。

因此,绿色物流系统的构筑,不仅要考虑单个企业的物流系统,还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关联者协同起来,从整个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最终建立起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在内的生产→流通→消费→再利用的循环物流系统。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社会几乎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到了发展物质生产上,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忽视了资源与环境价值的存在,忽视了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形成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并将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排入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中。

随着人口数量和人的物质消费需求无节制增长,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暴露无疑,如能源、矿产、水资源的匮乏,环境公害实践的频繁发生,森林和草地的大面积退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等;造成自然资源供不应求而趋向枯竭,也导致自然环境消纳污染物的能力降低、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最终将导致自然资源与环境再生系统遭到破坏而严重失衡,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而难以为继。

针对环境污染之后进行的“末端治理”存在很多局限性,它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污染的发生;由“末端治理”形成的环保市场产生的是一种虚假的、非良性的经济效益;“末端治理”使企业只满足于遵守环境法规而不是投资研发污染少的新技术,加大了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赖,阻碍了这些国家直接进入更为现代化的经济方式。

在上述背景下,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替代了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循环经济”成为一种战略。

所谓“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或闭环流动的经济形式,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其宗旨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

循环经济要求人类在生产和消费的所有领域都能做到物尽其用,不给环境造成危害,循环经济为传统工业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也为绿色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又一理论基础。

3.1.4、绿色物流系统化运行实践

“保护地球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课题”,在这一认识愈来愈深化的背景条件下,SHARP公司本着以诚意和创意来贯彻“亲善对待人和地球的企业”方针的保护环境的基本理念,开发产品时考虑保护环境(即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生产活动时也考虑保护环境(绿色工厂)、创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企业风气(绿色意识)。

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近年来,SHARP公司通过一个名为“SuperGreenInitiatives”的行动计划,对企业实行全面的环境管理;并且还对其供应商及供应的物资进行绿色性评估。

在这项行动计划中,SHARP公司建立的环境可持续性的管理框架。

3.2、供应链逆向物流

3.2.1、逆向物流的概念及特征

随着社会对环保的日益关注,人们越来越重视废旧物品的重新利用,许多国家也加大了这方面的立法力度,这种努力提升了物料循环再利用的理念——达到资源再生、物料增值和成本节约的目的。

在欧洲,1994年纸品的再生量达到了2770万吨,年增长率大约为7%;纸品回收率占总消费量的43%;玻璃的再生量达到700万吨,年增长率大约为10%,再生率占总消费量的60%。

不难发现,在以上重新利用废旧物品中产生了一种从消费者回到生产商的新型物流,这种与供应链传统物流方向相反的物流就是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的逆向物流(ReverseLogistics)。

3.2.2、逆向物流产生的原因及其战略价值分析

产品由市场反向流向企业的现象在经济社会中早就存在了,对废弃物品的回收、再利用也是一项早就存在的活动。

但是,长期以来,一般的企业管理者只重视对正向物流活动的管理;对回收活动中的收集、运输等物流过程缺乏有效地规划和管理,这就使得企业的回收活动成为一项复杂的、耗资大而成效低的负担,因此,沿供应链的逆向物流活动一直被排除在企业经营战略之外。

Stock通过调查研究表明,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对于企业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仅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能将复杂的、低效的回收活动变成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

20世纪90年代,随着自然资源获取的困难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很多国家的政府制订了严格的废弃物回收处理法规条例,逆向物流才逐渐成为一种企业战略,受到物流领域研究学者和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可以说,全新的资源观和经济观的演变,推动逆向物流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企业,如通用企业、IBM、HP、3M等,纷纷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制订逆向物流实施项目,希望借此降低由退货造成的资源损失;并通过对废弃物资的回收、重用,达到节约原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据欧洲国家的统计,1994年纸品的再生量达到了2770万吨,年增长率大约为7%,纸品回收率占总消费量的43%;玻璃的再生量达到700万吨,年增长率大约为10%,再生率占总消费量的60%。

1999年,由美国逆向物流专家Rogers和Tibben-Lembke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整个物流成本占美国经济的10.7%,逆向物流成本约占总物流成本的4%,1997年约为350亿美元。

对逆向物流的关注及逆向物流的快速增长说明,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管理,不仅仅是处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压力,更重要的还在于,实施逆向物流管理还是一项能显示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武器。

也就是说,实施逆向物流管理,不仅具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效应,而且还能为企业带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进而增加利润的直接经济效益。

3.2.3、基于供应链的逆向物流系统结构

和其他任何系统一样,逆向物流系统的设计对其运营和长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要设计一个有效的逆向物流系统,就必须先了解逆向物流系统的结构。

逆向物流的最终目的是资源的再利用和最终废弃物的减量化,因此,逆向物流的系统模式与资源再生利用的方式有关系。

3.2.4、逆向物流的有效管理

尽管逆向物流管理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具体运作逆向物流业务时,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

实施逆向物流管理遇到的障碍既有来自企业内部也有来自企业外部的。

从企业内部分析,实施逆向物流管理面临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几方面:

仍有很大一部分企业认为逆向物流不太重要,不是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

可以说,这是企业实施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的最大障碍。

另外,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许多企业担心自己的“废品”会抹杀优质产品,会破坏第一销售渠道,因此,常常制定一些对召回处理不利的政策,这就限制了对召回产品的二次价值的获得,限制了逆向物流战略的实施。

⑵逆向物流信息的不确定

由于逆向物流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点,在实施逆向物流管理时,有关产品回收的信息和再处理的信息也具有不确定性。

例如,关于产品成分构成及产品回收数量的信息、再制造零部件及物料的市场需求信息、产品回收处理作业的信息等都是不确定的。

信息的不确定制约了逆向物流的效率和功效。

⑶逆向物流过程与正向物流流程的冲突

回收品或退货品的逆向物流流程也包括了运输、库存、加工等过程,这些业务有时会同常规的产品正向物流业务流程重叠,尤其是在库存、运输等环节可能相互冲突。

一般来说,企业为了确保常规产品的物流业务正常运作,不得不放弃回收品物流业务。

为此,许多企业采取两种产品业务流程分离的办法,以提高回收品物流运作的效率。

⑷缺乏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监测体系

在对产品召回的管理方面,有些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召回产品的抵达快于产品报废周期、仓库里存有大量召回产品、召回处理周期过长、召回过程总成本未知等。

为解决这些症状,缩短召回过程处理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企业如何监控他们的召回处理过程、如何测度其逆向物流活动的效果,这还是一个有待理论研究的课题。

如果缺乏有效的监测体系,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管理。

所以,目前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系统非常缺乏,这是影响逆向物流有效实施的另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⑴对逆向物流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进行分析,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冲突和风险是逆向物流管理面临的主要外部障碍。

⑴风险逐级放大效应加大

逆向物流虽然能使下游客户减少或规避经营风险,但由于采取宽松的回收策略而加大了自身的风险,即风险由下游往上游转移;另外,逆向供应链也存在需求信息逐级放大的特点,即“牛鞭”效应,致使上游所获信息严重失真。

上述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供应链的风险逐级放大的效应更加明显。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信息共享、压缩提前期、零部件标准化等方法来削弱“牛鞭”效应;也可通过建立契约式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确定逆向物流成本、风险损失及收益分配比例,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⑵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冲突

由于零售商与制造商在产品召回目的上的差异,可能会在召回产品的状态、产品的价格、响应的时间要求等方面产生冲突。

从零售商的角度看,每件产品都可以以产品本来状态返回,产品的损坏必定是出现在物流过程或生产过程中的,因而要求全额赔偿;而制造商可能会怀疑召回的产品是被零售商损坏的,可能会给出许多不应该全额赔偿的理由;另外,即使这些都能达成一致,赔偿金不可能尽快送达零售商手中,也会导致零售商的不满意,进而影响合作的长久性。

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双方达成共识:

良好的伙伴关系对于双方共同获益非常重要,离开了其中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