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712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8分)

1.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

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A.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B.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

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

2.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皇权至上

C.官员众多,政务繁忙        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3.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4.元代划分行省边界时基本不考虑山川形胜,于是出现了许多跨山越岭、逾河渡江的政区。

明朝时政区划分比较符合自然山川形胜。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明代()

A.形成了国家政治统一的局面B.经济重心南移

C.对地方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D.边患危机解除

5.清朝雍正帝在《御制朋党论》中说,“要根除朋党之源,那么全国上下必须统一思想。

要统一思想,那么是与非的标准都必须唯我是从”。

“你们各大臣如果将联之所好者好之,所悲者恶之,是非画一,则不敢结党矣”。

材料本质上反映了清朝()

A.中央集权空前加强B.封建制度渐趋京落

C.思想控制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7.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

这反映出(  )

A.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8.津京陷落后,西方列强虽没有把慈禧太后列为“首祸”,却以另一种方式“惩办”了她,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

给慈禧太后造成此影响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北伐B.英法联军进入北京

C.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1938年初,日本声称:

若中华民国放弃抗日,日本可以“考虑废除以往所有的对华特殊利益(如治外法权等)”。

1940年7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英国准备……与中国政府谈判废除‘治外法权’”。

不久美国也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取消在华一切……特权。

”这些情况说明()

A.中国外交取得了预期效果B.日本对华政策有引领作用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抗战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

10.1939年2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其后又颁布《游击队整顿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等文件,分发给各战区。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此举意在()

A.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抗战的领导权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为持久抗战调整作战方法D.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11.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

“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

”该规定()

A.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B.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C.有利于扩大抗日联合战线D.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

12.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

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

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

”他的观察()

A.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

B.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

C.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

D.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

13.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

“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

”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

“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4.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

“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

”据此可推知材料()

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15.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下表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反映的主要内容最有可能是()

 

时间

地点

会议

1934.12

贵州猴场

猴场会议

1935.1

贵州遵义

遵义会议

1935.6

四川两河口

两河口会议

1935.9

甘肃俄界

俄界会议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B.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

C.同党内的错误路线、思想和行为进行斗争

D.教育说服少数民族群众和地方群众

16.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

“中国的革命正是有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

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的实现是在()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7.1957年,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

“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

这是说不出道理的。

”这一讲话()

A.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B.推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初步形成

C.导致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D.号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1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

A.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B.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D.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19.香港的确没有变:

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赛马场。

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

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

这里的变与不变()

A.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B.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地影响

C.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D.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20.中国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

”在此思想指导下所实施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不结盟”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1.从1949年苏联第一次在联合国要求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到1971年的20多年间,苏联对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态度也经历了从坚定、毫无保留的支持,到支持但不再提案,再到只支持、不发言、不提案三次不同的转变。

这表明(  )

A.苏联态度的转变与中美关系变化密切相关

B.中苏关系恶化使苏联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

C.苏联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中苏关系发展状况

D.苏联对华政策中的利己主义倾向日趋明显

22.1971年2月,尼克松在提出的外交政策报告中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来称呼中国,这在美国官方文件中还是第一次。

这表明尼克松政府()

A.承认一个中国原则B.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试图改善中美关系D.谋求实现访问中国的既定目标

23.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

自1990年以来,中国先后参加18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1.47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

这一行动表明我国(  )

A.主导了联合国维和行动B.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

C.推进“一带一路”战略D.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24.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俄罗斯有学者也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

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C.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

D.“冷战”思维仍然主导着当前国际关系

二、非选择题(25题26分,26题12分,27题14分,共52分)

25.(26分)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

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

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个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