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6669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总.docx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总.docx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总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2.1995年9月1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的基本特征。

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

5.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6.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7.创造性与智力之间是一种非线性相关关系。

8.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9.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道德教育。

10.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11.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2.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叫心理定势。

13.一份教案的核心是设计教学进程。

14.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5.学制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16.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学生观。

17.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18.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19.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20.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

(××区普岗教师招考2015年考点)

21.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22.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即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23.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干地位。

24.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25.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需要做到: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正确运用变式;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26.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该法2006年修订。

2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28.学生的学习特点有:

①独特性;②稳定性;③发展性;④灵活性。

29.当代西方学习理论中最具势力和影响力的三大学习理论:

①行为主义学习论;②认知主义学习论;③人本主义学习论。

30.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31.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

3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33.教育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34.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归因6因素:

①能力高低;②努力程度;③任务难易;④运气好坏;⑤身心状态;⑥外界环境等。

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前四个因素。

3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教师招聘考试的时间比较分散,科目设置较为灵活,面试方式各异,有的考试为网上报名,有的为现场报名……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依照考试大纲,参照教师招考的权威教材,对各地区教师招考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改革》、《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内容做了详解,并配套同步练习题、真题(含学前教育),提供给广大考生作为复习资料下载。

同时提醒广大考生注意,务必高度留意招考公告,切莫错过考试时间!

36.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1)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

思想政治课是特别重要的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37.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

38.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①高难度原则;②高速度原则;③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④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⑤使全班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包括“差生”发展的原则。

39.编写教科书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①科学性与思想性;②基础性;③适用性;④逻辑性;⑤衔接性。

40.“终身教育”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在1920年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

41.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①学生;②教师;③教学内容;④教学媒体;⑤教学环境五种要素。

42.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

①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②追求教育目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完全一致性;③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3.师生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44.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合法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45.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服务者角色。

46.《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比西方最早的古罗马的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多年。

47.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因为:

①认识的间接性;②认识的交往性;③认识的教育性;④有领导的认识。

48.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包括: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49.德育过程由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德育内容;④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50.《大教学论》和《普通教育学》都是教育学独立阶段的著作。

51.中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壬寅学制(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

52.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人才、提供舆论、促进民主。

53.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5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

①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②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③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55.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

56.知识直观中常用的感知规律为①强度律;②差异律;③活动律;④组合律。

57.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5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的基本特征。

59.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①目标多重;②资源构建;③过程生成;④内容开放。

60.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

61.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班级平行管理(马卡连柯)。

62.在19世纪初期英国学校出现的导生制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区普岗教师招考2013年考点)

63.近代教育的特点有: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64.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65.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66.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67.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有:

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③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④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68.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69.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70.非正式群体6特点:

①群体形成具有自发性;②群体结构具有不稳定性;③群体成员信息交流多元化;④群体成员凝聚力强;⑤群体种类具有多样性;⑥核心人物作用大。

7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非线性相关关系,呈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72.创造性与智力之间是一种非线性相关关系。

73.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74.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75.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76.先前的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称为思维定势。

77.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①权威型;②放任型;③民主型。

78.班主任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③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79.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①关注生存;②关注情境;③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80.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育价值表现在四方面:

①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②有利于识记,特别有利于意义识记;③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④可以沟通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

81.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道德教育。

82.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83.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首要任务)。

84.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叫心理定势。

8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86.一份教案的核心是设计教学进程。

87.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88.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89.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90.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

①面向全体;②全面提高;③主动发展。

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

91.学制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即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学校教育制度)。

92.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学生观。

93.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94.综合课大体由五个环节构成:

①组织教学;②检查复习;③掌握新知识;④巩固新知识;⑤布置课外作业。

95.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96.知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这一阶段的核心心理要素是思维。

97.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98.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99.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①指导思想、②培养目标、③课程设置及其说明、④课时安排、⑤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⑥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

100.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101.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

(××区普岗教师招考2014年考点)

102.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103.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

104.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105.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常用的班级管理模式有①常规管理;②平行管理;③民主管理;④目标管理。

106.指导教学模式由①激发;②讲演;③练习;④反馈;⑤迁移环节构成。

107.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108.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即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109.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干地位。

110.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科教学和德育。

111.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12.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113.人格的核心是性格(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性格)。

11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即领会知识)。

115.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是强化。

116.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①基本概念;②基本原理;③基本态度;④基本方法。

117.课程体系改革是新课改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118.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是主动性。

119.学校教育工作应该以德育为首。

120.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

121.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一词连用的是孟子,出现在《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22.“启发”一词来源于孔子。

123.“因材施教”一词来源于朱熹。

124.“班级”一词来源于埃斯拉莫斯。

125.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出自孔子“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126.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127.“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英国。

128.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其能否自觉关注学生。

129.完全把课程作为一门科学并自始至终围绕着课程进行论述的第一本著作是博比特于1918年出版的《课程》。

130.1939年,苏联教育家凯洛夫首次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了《教育学》。

131.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

132.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亚里士多德。

133.1877年,俄国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34.心理健康6标准:

①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②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③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④人格的结构稳定与协调;⑤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⑥有自我调控能力。

135.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这一专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136.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137.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138.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的原则。

139.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被动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40.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

即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区普岗教师招考2014年考点)

141.教学的一般任务是

(1)传授知识与技能;

(2)发展智力、体力、创造力;(3)培养品德和世界观;(4)个性发展。

142.非正式群体6特点:

①群体形成具有自发性;②群体结构具有不稳定性;③群体成员信息交流多元化;④群体成员凝聚力强;⑤群体种类具有多样性;⑥核心人物作用大。

143.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44.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①合作者;②引导者;③参与者,教师要成为课程的①执行者;②设计者;③创造者。

145.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46.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4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依据是《宪法》和《教育法》。

148.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49.2005年起,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的学生实施的“两免一补”的内容是免收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150.初中学生李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限徒刑1年缓刑3年,李某可以回校继续读书。

151.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15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5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免试就近入学。

154.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155.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教育无目的论(教学的生成性)。

(××区普岗教师招考2013年考点)

156.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

①资料研究法;②调查法;③观察法等。

157.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58.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159.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

160.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161.卢梭是个人本位论、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162.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

163.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包含:

①知识观;②学生观;③学习观。

164.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①知识学习;②技能学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③行为规范学习——态度与品质的培养三类。

165.知识学习有三个阶段∶知识的①获得;②保持;③提取。

166.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

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167.知识学习的类型有①符号学习;②概念学习;③命题学习。

168.两种对立的教学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

169.教育史上两大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也是师生关系上存在影响较大的两大理论流派)。

170.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171.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①形式训练说;②相同要素说;③经验类化说;④关系转换说。

172.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①下位学习;②上位学习;③并列结合学习。

173.桑代克提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

①效果律;②练习律;③准备律。

174.传统教育认为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及以课堂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75.现代教育认为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及以活动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杜威。

176.奥苏泊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

①认知内驱力;②附属内驱力;③自我提高内驱力。

177.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目标: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178.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问题包含①给定的条件;②预达到的目标;③存在的限制和障碍三个基本成分。

(××区普岗教师招考2015年考点)

17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①备课;②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③作业的布置与批改;④课外辅导;⑤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180.教学策略可分为①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③个别化教学策略等。

181.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182.班主任对班级领导管理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183.陶冶教育包括①人格感化;②环境陶冶;③艺术陶冶。

184.欧洲奴隶社会教育出现过两个典型:

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雅典。

185.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186.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187.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①综合性;②可操作性;③灵活性。

188.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189.态度和品德的心理结构包含①认知成分;②情感成分;③行为成分。

即①道德认知②道德情感③道德行为。

190.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包括①依从;②认同;③内化三个阶段。

191.人格方面的个别差异主要包括智力差异和性格差异两个方面。

192.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

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作用的过程。

193.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二是工作记忆。

194.元认知包括两个基本成分,即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节。

195.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三大要素:

①教师;②学生;③课堂情境。

196.幼儿园语言教育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197.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是在1~3岁,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19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性规律的反映。

199.综合课程的三种形式是①相关课程;②融合课程;③广域课程。

200.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20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不平衡;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202.在教育心理学的认知领域里有很大影响的学习理论是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

203.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

204.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

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205.教师的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206.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把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

20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208.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爱与归属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209.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210.动机的产生有两大条件,一是内部需要,二是外部诱因。

(动机由需要和诱因两种基本因素构成。

211.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

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21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213.教育优先发展的“三个优先”①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②财政资金优先拨付教育投入;③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214.问题类型有两种——有结构问题和无结构问题,问题解决类型也有两种——常规性解决和创造性解决。

215.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学会调适,二是寻求发展。

216.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217.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包括①依从;②认同;③内化三个阶段。

218.1939年,苏联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