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桂路基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docx
《云桂路基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桂路基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桂路基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路基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1.路基沉降观测作业目的
(1)沉降观测对控制和保证路基工程质量,确保工后沉降和变形符合设计要求。
(2)通过系统、连续、正确、完整的观测及分析,可以正确控制路堤填筑速率,预测沉降趋势,验证和指导施工。
2.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2)《客运专线铁路变观测评估技术手册》(工管技[2009]77号);
(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铁建设[2009]196号;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5)《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6)《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
(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8)《铁路路基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J-2009);
(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0)铁道部、交通部、建设部其他有关规范、规定及标准;
3.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云桂铁路YGZQ-3标段路基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工作。
4.观测方案
4.1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主要原则
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应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不同的填方高度、不同的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设置沉降变形观测断面。
同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掌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进行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路基基底沉降观测、路堤本体的沉降观测。
4.1.1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的布设是根据实地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布设的。
为防止个别基准点高程变动造成的差错,每段路基应布设三个永久绝对高程基准点进行互相校核(可以和桥涵基准点共用),每次观测前先校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判断选择稳定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
工作基点应设在稳定、方便使用,且距离路线50米以外的地方,按规范要求埋设,最好埋设在基岩上。
4.1.2路基沉降观测断面设置原则
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1)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对地势平坦且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填方高度小于5m且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
(2)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加密断面,一般间距不大于25m,在地形、岩土变化点附近应设观测断面,以确保能够反映真实差异沉降。
4.1.3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类型及组成
路基沉降观测断面主要分为Ⅰ、Ⅱ、Ⅲ型。
(1)Ⅰ类观测横断面型式:
路堤基底线路中心处埋设沉降板进行地基沉降监测;于路基面两侧路肩设置沉降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监测。
适用于一般路堤地段的变形监测,主要设置在路堤填筑高度不大、地基可压缩性土层较薄的地段。
监测断面的设置间距为100m,过渡段范围或地形地质条件变化大时宜加密。
具体见下图。
(2)Ⅱ类观测横断面型式:
路堤基底线路中心处埋设沉降板进行地基沉降监测;贯穿于路堤基底设置剖面沉降管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差异沉降进行监测;在路基面两侧路肩设置沉降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监测。
适用于一般路堤、斜坡路基、地基可压缩性土厚度不均、过渡段等路基的沉降变形监测。
监测断面的设置间距一般为50~100m,过渡段范围或地形地质条件变化大时宜加密。
具体见下图。
(3)Ⅲ类观测横断面型式:
路堤基底线路中心处埋设沉降板进行地基沉降监测;贯穿于路堤基底设置剖面沉降管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差异沉降进行监测;路堤填筑至基床底层表面后,在基床底层表面两侧埋设沉降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监测。
(4)堆载预压前在基床底层中心处埋设沉降板,原基底处沉降板接长至高于预压土,将原基床底层表面两侧埋设的沉降观测桩外移至路肩边缘,进行预压土加载,预压土加载完后,继续进行沉降观测。
待预压卸除基床表层填筑后,在路基面两侧及中心埋设沉降观测桩。
适用于设有堆载预压地段:
地基可压缩性土厚、可压缩性土厚度不均、路基填筑较高、地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斜坡路基、过渡段等路基的沉降变形监测。
监测断面的设置间距一般不大于50m,过渡段范围或地形地质条件变化大时宜加密。
具体见下图。
(5)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设置标准
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设置标准如表一。
4.1.4过渡段变形监测断面
(1)桥路过渡段一般采用Ⅱ类、Ⅲ类监测断面。
一般每50m布置一处。
过渡段位置按图示进行加密,即台后1m、10m、30m处应布置监测断面。
(2)涵洞等横向构筑物中心一个,离边墙1m以及级配碎石外5m各布置一监测断面,共5个,其中涵洞顶布置Ⅰ类断面。
4.1.5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1)各部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2)路基沉降监测分为:
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和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
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包括:
在路基底部预埋一个单点数码沉降计及路基面沉降监测桩,或一个剖面沉降检测管;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只有路基面设置沉降监测桩。
①正线路堤地段,一般每100m设一个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中间50m一个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
过渡地段监测断面且应加密。
一般桥路过渡段,在距台尾5m处各设一个完整的沉降观测断面,1m、20m、30m等处各设一个一般的沉降观测断面。
涵洞等横向构筑物,应在涵洞一侧(最好在填土较高一侧)5m处设一个完整的沉降观测断面,涵洞顶部及另一侧分别设一个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
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除按过渡段及距离确定外,还应选择路基较高,或加固较深的断面。
②正线路堑地段,及地质条件简单且路堤不高时,每50m设置一个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
工点较短时,按填、挖分别设置。
4.1.6路基沉降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元件一般有:
位移观测桩
沉降观测桩
沉降板
剖面沉降管
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
单点沉降计等。
(1)位移观测桩:
位移观测桩采用C15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15cm×15cm正方形,长度不小于1.5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
边桩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4m,桩顶露出地面不大于10cm。
埋置方法采用洛阳铲打入设计深度,将预制边桩放入孔内,桩周以C15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定,位移观测桩在一般路基填筑前埋设。
位移观测桩结构设计见下图。
位移观测桩设计示意图
(2)沉降观测桩:
桩体选择Φ20mm不锈钢棒,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通过测量埋置在监测断面设计位置,埋置深度0.3m,桩周0.15m用C20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路基观测桩埋设布置图
(3)沉降板:
沉降板在地基处理完成后埋设。
由底板、金属测杆(φ40mm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φ75mmPVC管)组成。
底板尺寸为50cm×50cm,厚3cm。
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沉降板标高变化。
①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
②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测杆顶用顶帽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而影响测杆下沉自由度,顶帽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大于50cm,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
③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1.0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
金属测杆用螺丝套扣连接,保护套管用PVC管外接头连接。
路堤填筑和运架梁期间应注意保护沉降板。
(4)剖面沉降管:
在地基加固完成后路堤填筑施工前在褥垫层顶部开槽埋设剖面沉降管,槽底中粗砂找平,表面回填5cm中粗砂并与褥垫层相平,两端部应进行有效防护。
剖面沉降管采用专用塑料硬管,其抗弯刚度应适应被测土体的竖向位移要求,导管内十字导槽应顺直,管断口密合。
剖面沉降测量是将剖面沉降仪探头预埋在剖面沉降管内,按一定间距依次读数,起始端管口标高采用水平仪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方法测量。
剖面沉降管应选用高灵敏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及稳定性好的仪器,仪器生产企业应具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和质量等证明文件,并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业绩和信誉评价。
路基剖面沉降管的埋设见图
剖面沉降管示意图一
剖面沉降管示意图二
(5)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
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底板采用沉降板底板,埋设位置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底板水平,填土至0.6m高度碾压密实后开一小凹坑将压力计放入坑内,用细粒土将坑填平后,继续施工路基填土。
埋设完成后,将压力计监测线沿水平方向甩到坡脚后,在坡脚处设C20素混凝土保护墩(0.5m×0.5m×0.95m),墩内预埋剖面管管材,监测线从管内穿出;墩旁设监测桩,监测桩采用C20素混凝土灌注,断面采用0.5m×0.5m×1.6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监测桩用钢筋混凝土保护盒保护。
待上部一层填料压实稳定后,连续监测数日,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
(6)单点沉降计:
单点沉降计是一种埋入式电感调频类位移传感器,是变磁阻式传感器中的一种,由电测位移传感器、测杆、锚头、锚板及金属软管和塑料波纹管等组成,其中主要部分是是电测位移传感器,包括密封壳体及壳体内设置的电感线圈、活动杆和数据处理电路,应用的导磁金属杆移动,引起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将传感器电感量变化转化为输出电压频率变化,经频率检测仪接收并转换为位移量。
①对于单点沉降计等电测元件及检测仪器的选配,应选用高灵敏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及稳定性好的仪器;仪器企业厂家应具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计量器具许可证和质量等证明文件,并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业绩和信誉评价。
②采用钻孔引孔埋设,钻孔孔径Ф108mm,钻孔壁垂直。
单点沉降计的埋设深度<30m时,应采用直径14mm的不锈钢测杆,埋设深度≥30m时,应采用直径20mm的不锈钢测杆。
③用于路基基底沉降观测的单点沉降计,埋设深度原则上埋设至强风化岩面。
当强风化岩埋深很大,单点沉降计的埋深深度应根据路堤填高等确定,即单点沉降计应埋至附加应力等于0.1倍自重应力的深度处,单点沉降计的顶面至垫层底面。
④用于路基填料沉降变形监测的单点沉降计埋设深度至路堤基底或垫层顶面,单点沉降计的顶面至路基面。
4.1.7观测精度要求
路基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为±1.0mm,读数取位至0.01mm;剖面沉降观测的精度应不低于4mm/30m;横剖面沉降测试仪最小读数不得大于0.1mm。
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
4.1.8观测频次要求
观测频次见下表
观测阶段
观测频次
填筑或堆载预压期间
一般
1次/天
沉降量突变
2~3次/天
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或堆载预压期间
1次/3天
卸载后或路基施工完毕
第1个月
1次/周
第2、3个月
1/2周
3个月以后
1次/月
无砟轨道铺设后
第1个月
1次/2周
第2~3个月
1次/月
3个月以后
1次/3月
1、架桥机(运梁车)通过时观测要求:
每1次/3天,连续3次;以后1次/1周,连续3次;以后1次/2周。
2、堆载预压开始时及卸载时均为每1次/3天,接连观测三次后按正常观测频次进行观测。
4.1.9观测控制标准
(1)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c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0.5cm。
如果超出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界值以下再进行填筑,填筑速率应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
(2)观测期内,路基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及时上报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总之:
路基上铺设无碴轨道前,应对路基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路基的工后沉降和变形符合设计要求。
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时,应继续观测;路基水准路线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附合水准路线。
5.沉降变形测量技术要求
5.1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本线沉降变形测量按二等规定执行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沉降变形
测量等级
垂直位移测量
水平位移观测
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
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差中误差(mm)
沉降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
二等
±0.5
±0.3
±3.0
三等
±1.0
±0.5
±6.0
5.2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
5.2.1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二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用分级布网等精度观测逐级控制的方法布设。
5.2.2沉降变形观测网的建立
(1)建立并绘制出观测网平面布置示意图,应明确基准点、工作基点与线下工程结构物相对位置,明确路基、桥梁、隧道、过渡段等结构物观测点的里程,见下图:
观测网平面布置示意图
(2)填写观测断面及观测点位置与工程属性信息,详见附表1。
(3)填写基准点与工作基点信息表。
(4)垂直位移检测完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
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
每站高差中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
使用仪器、
观测方法及要求
二等
0.5
0.13
2
3
DS05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三等
1.0
0.3
4
6
DS05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注:
F–附合线路或环线长度,km
R-检测已测测段长度,km
5.2.3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一般按独立建网考虑,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并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
5.2.4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
平均边长(m)
测角中误差(")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作业要求
一等
±1.5
<300
±0.7
≤1/250000
按国家一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150
±1.0
≤1/120000
按国家二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二等
±3.0
<300
±1.0
≤1/120000
按国家二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150
±1.8
≤1/70000
按国家三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三等
±6.0
<350
±1.8
≤1/70000
按国家三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200
±2.5
≤1/40000
按国家四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四等
±12.0
<400
±2.5
≤1/40000
按国家四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5.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观测点三类,其布设按下列要求:
1.基准点。
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基准点使用全线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CPI、CPII和二等水准点,增设时按国家二等水准的相关要求执行。
基准点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下图规定。
基准点标石埋设图
2.工作基点。
要求埋设在稳定区域,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观测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
工作基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检测需要。
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检测需要。
3.沉降变形点。
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
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变形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当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机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
沉降变形点路基、桥涵、隧道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
(1)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
基准点测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变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2)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检测。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
为了验证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
本次技术方案设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按每6个月进行1次,尽可能结合精测网复测进行。
在区域沉降地区应每3个月进行1次复测。
(3)在区域沉降地区内,应对工作基点的沉降量进行监测,如果在两次复测期间,发现工作基点变形超出2倍中误差时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并提交观测资料。
经核实后应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的各期实测高程进行修正。
5.4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1)水准基点使用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点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定可靠的点以资校验。
(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
1.严格按水准规范要求实测。
首次(即零周期)观测应进行往返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经严密平差处理回后的高程值,作为变形测量的初始值。
2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上岗,并且固定观测人员。
3.为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降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使用同一水准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盒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实行“五固定”即“固定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固定测量路线和方法”,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7.特殊情况下处理方法:
①针对低矮桥墩、异性桥墩,空间小,尺子不能直立的情况,施工单位应在测量厂家定制短尺进行,但需要注明,避免数据测量错误。
②对基坑太深引起的尺长不够,高涵洞路基未填筑时高程不好传递等类特殊问题,由施工单位向评估单位提出实施方案,由评估单位确让。
8.沉降观测均采用精密电子水准仪并且在专业部门经过质量鉴定,不得采用光学水准仪。
9.测段观测完成后,必须及时整理观测数据。
10.当发现沉降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必须首先自查,应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进行监测,并提交自查分析报告。
11.观测过程中,应做好一些重点信息的记录,如对架梁、运梁车通过、天气情况、地下水影响情况等的记录,利于对结构变形特性的分析和异常数据分析。
5.5测量工作具体要求
1.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对线下工程变形点的观测必须采用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严禁采用支水准路线或中视法,水准路线经过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数量不得少于2个
2.使用DS03级的电子水准仪,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应在有效鉴定期内。
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效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夹角均不超过15″。
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应根据仪器提示进行重测。
3.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路线进行。
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二等水准有关要求执行。
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m,前后视距累积差≤3m,视线高度≧0.5m,测站限差:
两次读数差≤0.4m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mm,间歇点高差之差≤1.0mm。
4.观测时按以下顺序进行:
(1)往测:
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2)返测:
奇数站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后-前-前-后
每一测站为必须偶数站结束
5.观测前30分钟,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观测时应用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应罩以仪器罩。
6.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园水器,严格置平。
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应使其中两脚架螺旋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而第3个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于右侧。
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
7.观测过程中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2.5kg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路线路面必须硬实,观测过程中尺垫踩实以免尺垫下沉。
同时观测过程中避免仪器安置在容易震得的地方,如果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源照成的震动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
水准尺均借助尺撑整平扶直,使标尺的气泡居中,确保水准尺垂直。
8.当相邻观测周期的沉降量超过限差或出现反弹时,应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进行监测。
9.数据处理时,闭合差、中误差等均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水准路线要进行严密平差,选用经鉴定合格的软件进行。
10.按照相关规定的格式整理数据,并按要求提交
11.元件保护要求
(1)各经理部成立专门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元件埋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观测箱内。
(3)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气件不受损坏。
(4)各施工队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认为、自然等因素破坏、元器件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识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
路堤填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监督观测断面的填筑。
5.6特殊环境下沉降观测
1.鉴于大面积区域沉降观测、分析的复杂性,应研究制定特别的观测方案及处理方法。
2.大面积水域情况下的沉降测量,应根据具体地形地质情况、施工组织情况等制订观测实施方案,报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审查,并调整制定相应的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6.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
(1)轨道铺设前,应对线下工程沉降作系统评估,确认工后沉降和变形符合设计要求。
(2)分析评估前应收集的资料详见《评估指南》及《观测手册》。
(3)评估除采用曲线拟合法进行线下工程的单个测点评估外,同时应进行区段线下工程综合评估。
(4)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沉降预测评估方法较多,而每种预测方法均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需要结合线下工程不同结构物和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沉降观测情况,总结沉降变形特点,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
(5)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资料存在疑问,应进行必要的检查。
(6)评估沉降无法达到设计标准时,应及时通知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由业主组织各方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7)采用曲线回归法进行线下工程沉降评估,要求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2。
6.1路基工程沉降评估
6.1.1评估方法
常用评估方法有规范双曲线、修正双曲线、固结度对数配合法(三点法)、指数曲线法、遗传算法双曲线法、Verhulst法、Asaoka法、灰色系统GM(1,1)算法等8种方法。
根据铁道部有关规范、规定、标准及设计要求确定。
6.1.2判定标准
(1)根据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不少于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