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II.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648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I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I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I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I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I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II.docx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II.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II.docx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II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II)

本试卷分为试卷Ⅰ和试卷II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管仲在齐国推行了“官山海”政策,通过垄断制盐业和冶铁业的运营,沉重打击了齐国的私营盐铁业,使盐铁业重新回到“工商食官”状态。

这种做法的主要影响是

A.恢复西周的“工商食官”政策B.推动重农抑商政策出现

C.促进经济国有化政策的产生D.促进官营手工业的产生

2.有学者指出,自秦代确立监察制度以来,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就初具规模。

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的相对独立、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

据此,对监察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能够确保古代官僚集团清正廉明B.确保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科学化

C.能够促进监察权力独立高效运作D.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

3.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被划分成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对燕、赵、齐、魏、楚等地,则分封同姓子弟与功臣,实行分封制。

刘邦意在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让郡县与王国之间相互牵制D.推动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

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

”这段话反映了

A.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B.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D.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5、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

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

A.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B.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

C.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D.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6.田庄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考古发现的陶风车、陶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都出土于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

这主要说明

A.豪强威胁到个体经济的发展       B.汉代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当时厚葬风气逐渐盛行        D.田庄经济有一定的进步性

7.有学者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

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8.有学者指出:

“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

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

……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

”这说明中国佛教

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B.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

C.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D.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

9.

记述

出处

戊戌,克安庆。

壬寅,次湖口,败友谅于九江,克其城,友谅奔武昌

《明太祖纪》

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朱元璋)欲自将讨之,以问(刘)基。

(刘)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

自旦及暮不下,(刘)基请迳趋江州,捣友谅巢穴。

遂悉军西上。

友谅出不意,帅妻子奔武昌,江州降

《刘基传》

明年,友谅遣兵复陷安庆。

太祖自将伐之,复安庆,长驱至江州。

友谅战败,夜挈妻子奔武昌。

其将吴宏以饶降,王溥以建昌降,胡廷瑞以龙兴降

《陈友谅传》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朝初期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陈友谅兵败投降   B.朱元璋讨伐陈友谅C.刘基智取安庆城 D.朱元璋兵败安庆城

10.“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

就此推断画横线处在内容是

 

A.科举制度地主经济B.专制皇权商品经济

C.官僚政治地主经济D.封建割据商品经济

11.“怪石奔秋润,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晚唐诗人韩屋用生动的诗句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描述了该书法作品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

以下作品中与该书法作品书体一致的是

 

ABCD

A.王羲之《兰亭序》B.怀素《自叙帖》

C.颜真卿《祭侄文稿》D.柳公权《玄秘塔碑》

12.下表是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学著作统计表。

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B.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

C.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D.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

13、清人李渔在评论元代杂剧时说:

“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

”由该评论可知

A.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B.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

C.元代杂剧缺乏精品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14.从鸦片战争后到十九世纪末,“民教”冲突不断,大小教案达四百余起。

但在1901年后数量迅速递减,直至辛亥革命前后此类案件已渐趋为无。

这一变化最能够反映出当时

A.中外民族矛盾日趋走向缓和                        B.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C.西方各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D.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15、“从总体上审视洋务运动……在中国搞现代化运动还是具有便利条件的,如中国人不排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

但是士大夫阶层参与度不够,致使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人才长期匮乏。

”由此可知,材料认为阻碍洋务运动发展的根源在于

A.缺乏政府的扶植与支持B.士大夫阶层的参与度低

C.中国人排斥西方技术D.传统文化与观念的束缚

16、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出现了强学会、保国会、时务学堂等一大批组织。

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

从近代化角度上看,其反映了

A.中国社会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B.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

C.抵抗西方入侵的近代爱国主义内容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不前

17.迪森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说:

“1820年中国GDP为199.212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8.7%。

1870年中国为187.175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6.6%。

……估计这两个年头中国人均GDP都是523美元。

”这说明,当时中国

 A.民族经济开始衰落                B.传统经济受到冲击

C.经济受到战争影响                D.海外移民现象严重

18.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议案中指出:

“有了农村暴动的广泛发展,有了工农红军的迅速扩大,有了兵士群众的动摇与自觉哗变的增加,有了统治阶级这样严重的危机,的确只要在产业区域与政治中心爆发了一个伟大的工人斗争,便马上可以形成革命高潮——直接革命的形势。

”这反映出当时中共中央

A.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开始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

B.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C.仍然坚持“城市中心论”,中国革命潜伏着失败危险

D.重视农村农民斗争与城市工人暴动的相结合

19.《延安军民庆祝抗战胜利纪实》一文中记载:

“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苏联红军胜利万岁”的口号声震动山谷。

游行队伍簇拥着斯大林元帅、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齐步向前。

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正义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D.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0.下图是国民政府在不同时期发行法币的数额图。

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法币发行B.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了中国货币需求

C.抗战期间日本对沦陷区疯狂的掠夺D.法币的增发导致民族工业严重受阻

21.1961年,国家规定在1960年底12900万城镇人口的基础上,3年内减少2000万以上……并要求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特别是1958年以来从农村招收的职工,凡是能回农村的,都动员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

这一规定意在

A.减轻城市工业发展负担                        B.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C.支援农村地区工业建设                        D.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22.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主要是为了

 

A.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隆会议的顺利召开

B.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

C.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

D.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缅会谈

23.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增强企业活力、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24.《十二铜表法》规定:

如果某人挨着他人的土地筑短墙,他不得越界;他如果建围墙,则必须留出空地一尺;如果是建住所,则留出两尺;如果是挖坑道或沟,则留出的尺度应与挖掘的深度同。

该规定

A旨在维护平民的利益B有助于稳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C利于调解社会矛盾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25.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员任免制度实行的是“政党分肥制”,上台的执政党会大批更换政府的工作人员。

后来英国采用了新兴的文官常任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录用文官,一旦录用,其任职终身化不受党派更替的影响。

文官制度的确立

A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B容易导致政府官员腐败

C体现了英国政治的保守性D降低了英国民主化程度

26.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邀请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演说指出铁幕背后的国家正在受到苏联的侵略和控制,号召英美两国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应付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

但是演说发表以后,杜鲁门赶紧举行记者招待会,矢口否认自己与丘吉尔的演说有任何关系。

杜鲁门否认的原因在于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B欧洲联合威胁美国的霸权地位

C冷战时机尚未成熟D苏联实力尚未对美国构成威胁

27.据史料记载:

古希腊的司法审判程序通常包括原告和被告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申诉和辩论,最后由陪审团秘密投票决定有罪无罪。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一定的民主和平等观念B.原告和被告进行申辩是审判程序的必需条件

C.说明古希腊法律程序的完善、规范D.体现了辩论是当时判案唯一的法律证据

28.据希罗多德记载:

“克里斯提尼改革后,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一次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

”出现此现象是因为克里斯提尼改革

A.使雅典公民权得到扩大B.缓解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C.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9.下表是《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