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科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6354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1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科版.docx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科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科版.docx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阶段练习调研试卷

答案一律填在答案卷上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琴弦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琴弦停止了振动2.如图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

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

A.振动的幅度B.组成的材料

C.振动的快慢D.自身的结构

3.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

A.大

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5.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

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小

6.某学生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

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常用音色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用声

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

声波具有能量

C.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8.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9.“小林,该起床了!

”听见声音,躺在床上的小林不用睁开眼睛就知道,那是妈妈在喊他,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10.下列温度中,最接近20℃的是()

A.人体的正常温度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11.下

列方法不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A.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B.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

C.将新收获的稻谷摊开晾晒D.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灯帽

12.已知氧气、氮气和氨气的沸点分别为:

-183℃、-196℃和-33.5℃,将三种气体在常温下混合后逐渐降温至-195℃,在降温的过程中,它们液化的先后次序是()

A.氨、氧、氮B.氮、氧、氨

C.氨、氮,氧不液化D.氨、氧,氮不液化

13.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14.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A.水蒸气比水温度高B.水蒸气液化要吸收大量的热

C.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D.水蒸气比水传热快

15.把一只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后放到20℃的空气中,温度计示数将()

A.先下降后又升高B.一直下降C.一直升高D.不变

16.妈妈在蒸馒头时,沸腾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热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妈妈的做法不科学

D.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7.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叫喊声是由李娟的声带_________产生的,王琴听到的叫喊声是通过_________传入耳中的,她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是

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填写声音的牲征)来判断的。

18.请利用所学的声音有关知识解释:

诗句“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

19.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

(1)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

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

(2)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很大时,尽管用非常大的力拨钢尺,但也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

20.如图所示是两个声音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

的响度大,

的音调高。

第19题图第20题图第21题图

21.如图是小宇同学利用小瓶、橡皮塞和玻璃管自制的液体温度计。

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来工作的。

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注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

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22.探测专家用超声波可探测到潜艇的确切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500m/s,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选填“大”或“小”);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出直至接收到潜艇的回波经历的时间为0.4s,则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约为m。

23.如图所示,是夏天身体健康的王刚同学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他从游泳池起来后,冷得直哆嗦,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图中王刚的姿势是为了___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的蒸发。

24.我国使用的摄氏温标是把通常情况下的温度规定为0℃,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8℃”的正确读法是。

 

第23题图第25题图第26题图

25.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用它来测量了人的体温时,读数时(可以/不可以)离开人体读,因为,右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26.有一种测量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如图所示。

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布包好的温度计的读数较(高/低),这是因为湿布中的水在

时要(放热/吸

热)的缘故。

27.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_现象;

液化石油气就是用的方法变

成液体储存在钢瓶内。

28.下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的示意图。

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来测量温度的,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液柱向右移动,说明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

29.如图,两个相同水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

壶嘴口的“白气”是

(汽化/液化)形成的,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左边房间“白气”浓,右边房间少因此,可以判断出:

房间中(左边/右边)房间的温度高。

 

第28题图第29题图

三、解答题(每空1分,共36分)

30.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它说明了______________。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

(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

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______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

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老师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3分)

(1)拿两个相同的盘子,分别倒入同样多的酒精,将其中一个放到酒精灯稍微加热,另一个不加热。

两分钟后发现,加热的盘子内酒精蒸发完了,而没有加热的盘子内的酒精只蒸发了一点点。

(2)拿两个相同的盘子,分别倒入同样多的酒精,将其中一个放到电风扇面吹,另一个放到没有风的地方.过一会儿再看,发现有风吹的酒精减少快,没有风吹的酒精减少慢.

通过分析实验(1

)现象,你能得出:

蒸发快慢和有关的结论。

通过分析实验

(2)现象,你能得出:

蒸发快慢和有关的结论。

(3)小凡同学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酒精更容易干,于是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有关。

32.(

4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

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

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提道理.

材料

三:

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

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

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①__,②_。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选填“超声”或“次声”).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Hz.

33.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2分)

 

结论:

(1)

(2)

3

4.为了探

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

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

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

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右图,随着向外

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___(大/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

猜想____(①/②)是正确的。

35.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选填“能”或“不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填写编号)的琴弦。

(3)小华认为:

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

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cm和横截面积mm2。

(4)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36.(8分)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

的实验:

(1)如图甲组装实验装置时,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放置非常重要.实验时,应当先调整固定的位置(选填“铁圈”或“铁夹”);

(2)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上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低于100℃的可能原

因是,水沸腾时气泡情况如图乙中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某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且同时开始实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丁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

(5)小明在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答出一种即可)

 

甲乙丙丁

第36题图

37.(3分)有四支温度计,测量范围分别是:

A.—5~110°CB.35~42°C

C.—20~50°CD.0~50°C

(1)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_____;

(2)若要来测量江苏气温应选_______。

(3)某同学准备用温度计来测量某液体的温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选择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

B.估计被测物的温度;

C.让玻璃泡跟液体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F.整理器材;

请在横线上将这些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