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内容要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6157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内容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社会心理学内容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社会心理学内容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社会心理学内容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社会心理学内容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内容要点.docx

《社会心理学内容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内容要点.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内容要点.docx

社会心理学内容要点

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在解释人类行为及其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由于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这一研究取向不太成型,因此社会心理学主要分为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SSP)和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PSP)。

二、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社会心理学成形之时,它趋向于分为两枝,一枝是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一枝是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在形成过程的一开始就受到两种不同学科的影响,这一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

因此,社会心理学中的理论一直带有社会

学或心理学的取向问题,而缺乏这一学科的中性理论。

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

列耶娃将社会学和心理学比作社会心理学的“双亲”。

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

社会心理学直接来源于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它们构成了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最初形态。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根据参与的程度,将参与观察分为完全参与观察与半参与观察。

2、实验法

常用的社会心理学的实验主要有两种:

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包括一般实验室实验和模拟实验。

3、调查研究法

4、跨文化研究法

5、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有三个方面的伦理问题最为明显,这就是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对被试隐私的侵犯以及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包括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

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三条原则:

a.知情同意

b.风险最小

c.“风险-获益分析”

实验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

包括实验者的倾向性和被试的倾向性。

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定义

在最一般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

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一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1、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生理(物质)自我:

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意识。

有时也将个体对某些与身体特质密切相关的衣着、打扮以及外部物质世界中与个体紧密联系并属于“我的”人和物(如家属和所有物)的意识和生理自我一起统称为物质自我。

社会自我:

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

心理自我:

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2、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它是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

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1、生理和心理能力

2、社会交往(或社会互动)

库利的“镜中我”:

库利认为,个体的自我产生于与他人的交流,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他人对自己所作判断的反映。

他说:

“就像我们可以在镜中看到自己的面孔、体态和服装一样……我们在自己的想象中努力设想自己的外貌、风度、目的、行为、性格、雨衣等在他人的思想中是怎样反映的,这以一定的方式影响着我们。

”自我正是在这样的“想象”的作用下产生的,是由“对我们给他人的印象的想象,对他人对此印象的评判的想象,以及某些自我感觉如骄傲或屈辱”所构成的。

米德对自我的观点:

米德认为,因为人具有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使个体在互动能够借助符号而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审视自己的行为,即能够在意识中扮演其他人的角色。

他把“自我概念”的形成分三个阶段:

(1)预备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模仿性行为。

(2)玩耍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于想象中扮演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

(3)游戏阶段。

个体开始懂得其他扮演者的行为有些是固定的、非私人性的,并且是可以预见的。

到这个阶段,个体的自我概念才算发展成熟。

3、社会因素

(1)扮演的角色

(2)社会认同

它源于个人的社会群体成员身份,以及与此身份相关的价值观和情感。

(3)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指其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

参照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个体自我观念的重要来源。

(4)他人的评价

(5)社会文化环境

如强调个人主义和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对自我的定义是不同的。

前者更看重个人的成就和自我实现,用个人特点和目标定义自我。

后者看重的是集体的目标和团结,用与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

三、自我过程

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指获得真实的、可靠的有关个人特质的信息的过程,它常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我的时候。

自我评价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

(1)社会比较

在我们想知道在某项具体的品质或能力上自己处于什么位置,而客观的信息又不可利用时,我们就会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

我们一般与和自己相类似的个体进行比较。

(2)自我估价

自我估价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以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的过程。

2、自我美化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人们常用6种方式进行自我美化。

(1)向下的社会比较

当个体既定的自我价值目标落空时,向上的和与自己类似的人的比较就会大大挫伤其自尊心,这时个体就转而进行向下的自我美化的社会比较。

(2)选择性遗忘

当回忆的事件有损于个体的自尊时,常常出现对回忆事件的选择性遗忘。

个体对消极事件(除车祸和葬礼)尤其是失败事件比对积极、成功的事件遗忘得更快。

(3)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有损于或有利于自尊时,个体常常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

人们趋向于贬低消极的、否定的反馈评价的可靠性而夸张积极的、肯定的反馈评价的可靠性,常常全盘接受积极评价的反馈信息而拒绝接受消极评价的反馈信息。

(4)缺陷补偿

个体在充当社会角色时,不可能事事成功,当自我角色目标失败时,常常可能会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做重新评价,以此进行自我定义以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

(5)自我照顾归因(自我服务偏见)

归因指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论。

自我归因经常是自我照顾的,它通过强调个体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

(6)目我设障

自我设障指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

即通过把失败归于外因来保护我们的自我形象。

3、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是指我们努力控制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其基本目标是建构与他人的交往,使我们可以获得理想的结果。

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概述

1、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也称之为社会知觉或人际知觉。

它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2、社会认知的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性。

(1)选择性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面临外界刺激,但是对于同样和同量的刺激,各人所做出的反应程度不尽相同。

人们的认知选择决定两种因素:

第一,以往对报偿和惩罚原则的体验。

第二,刺激物的作用强度。

(2)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认知反应的显著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刺激下个人的心理状态,如情感状态,动机状态等等,它与个人所理解的刺激物的意义密切相关。

(3)防御性

个人为了与外界环境获得平衡,适应社会,从而运用认知机制抑制某些刺激物的作用就是认知的防御性。

(4)认知的完形特性

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完形原则(或格式塔原则),则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

二、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1、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外部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表情等肉眼可见的特性。

其中表情一般可以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眼神(合称非言语表情)和言语表情。

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这种认知包括认知者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

人际关系认知的另一个方面是估量他人之间的关系状况,确认具体认知对象在群体中的位置。

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者因素

(1)原有经验

我们原有的经验形成某些概括对象特征的标准、原型,从而使认知判断更加简捷、明了,更明显的是个体原有的经验能够制约我们的认知角度。

(2)价值观念

个人如何评判社会事物在自己心目中的意义或重要性,直接受其价值观念影响。

而事件的价值则能增强个人对该事件的敏感性。

(3)情感状态

个人的情感体验如何直接影响其认知活动的积极性。

(4)认知偏见

在认知过程中,个体的某些偏见时时影响认知的准确性,使认知发生偏差。

这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克服的。

A..光环作用。

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很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

其实质是把各种相互独立、没有必然联系的特性予以叠加,统统赋予认知对象。

这就像刮风天气之前晚间月亮周围的大圆环(即月晕或称晕轮)是月亮光的扩大化或泛化一样,故又称之为晕轮效应。

B.相似假定作用。

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点。

初次接触一个陌生人,当我们了解到对方的年龄、民族、国籍以及职业等等与自己相同时,最容易做出这种假定。

C.类化原则。

认知者总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

在认知具体个人时,一旦发现对方所属的群体类别,就会将群体的特性加诸对方身上。

类化原则在我们接触认知对象的机会不多、认知不深入的时候更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认知。

D.积极偏见。

认知者表达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这种倾向又叫宽大效应。

E.隐含人格理论。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发展了自己的人一套关于个人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人格理论假定,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法:

把认知到的各种特性有规则地联系起来。

每个人都依自己有关人格的假定,把他人的各种特性组织起来,成为一种总体形象。

F.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这就是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就是对方的“现在”表现使人忘了他在过去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认知对象因素

(1)魅力

构成个体魅力的因素既有外表特征和行为反应方式方面,又有内在的性格特点方面。

人们常常对有魅力的人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2)知名度

一个人知名度的大小也影响着别人对他的认知。

(3)自我表演

在多数情况下,认知对象并不是认知活动中完全被动的一方,而是“让”别人认知的一方。

因此,认知对象的主观意图势必要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判断。

3、认知情境因素

(1)空间距离

空间距离显示交往双方的接近程度。

在认知活动中,它构成一种情境因素。

特别是在认知他人之间的关系时,空间尺度往往成为一种判断依据。

(2)背景参考

在认知活动中,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也常常成为判断的参考系统。

对象周围的“环境”常常会引起我们对其一定行为的联想,从而影响我们的认知。

四、印象的形成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是等到把握了对象的全部特性之后才形成对他的印象。

1、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1)一致性

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人们趋向于把他作为协调一致的对象来观察,尤其是在估价这个人的时候。

甚至当关于某人的信息资料自相矛盾时,人们也极力消除或减小这种冲突,把对方看成是多种特性一致的人。

(2)评价的中心性

奥斯古德等人在一项实验中发现,被试用于描述印象的形容词涉及3个基本范围,即评价(好坏)、力量(强一弱)和活动(积极一消极)。

同时,他们还指出,在印象的3个方面中评价是最主要的,能够影响有关力量和活动特性的描述。

(3)中心特性作用

在我们形成印象的时候,有些特性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象,这些特性就称为中心特性。

2、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1)平均模式

这种模式表明人们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的。

(2)增加模式

这种模式表明人们形成印象并不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而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的。

(3)对上述两种模式分析

安德森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了支持平均模式的有力证据。

同时他考虑到,在影响我们的印象方面,一些特性往往比其他特性更为重要。

由此,安德森曾经设想了一个加权平均模式。

按照这种模式,人们除了看重影响力很大的极化特性之外,还通过平均所有特性去形成一种综合的印象。

或者说,人们对他人身上极化特性会采取增加模式做出评价,而又依据平均模式去综合对方的所有特性。

A.先行信息的加重作用。

人们在形成印象时,并不是同等地看待对方所有的特性。

那些首先被发现的特性,会影响人们对后来掌握的其他信息的处理方式。

B.消极否定信息的加重作用。

认知者不会同等地看待对方所具有的好的特性和不好的特性。

为了形成一致的印象,认知者会将看到的相互冲突的特性加以平均或抵消,但是,与好的特性相比,更注重不好的特性。

五、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认定的各种因素中,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人们经常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进行归因:

一是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二是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1、海德的素朴心理学

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内因,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

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

一是共变原则,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则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

二是排除原则,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2、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

所谓的对应推论就是依据“一致性标准”,即在归因时对行为的定性必须与所依据的知觉到的外显行为相符。

对应推论观点有两个前提:

一是假定行为者本人能够预见行为的后果,即假定行为者的行为是有目的的,是为特定意图服务的。

所以,只有那些经自由选择而产生的行为才能为归因提供有用信息。

第二个前提是认知主体对行动者的能力、经验等人格特征有所了解。

当两个前提具备以后,认知主体便要依据两个原则来进行对应推论:

一是非共同效果原则。

即已选择和未选择的行为都能够产生某些效果,即共同效果,但二者之间还有一些效果是不共有的或非共同的,这些效果就是行动者做出行动的依据所在,也只有他们才能反映出行动者的真实意图。

另一个原则是行为的社会赞许度,即一种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合理性,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招致社会赞许,甚或给行动者带来收益。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不宜做出对应的推论,而如果行为的赞许度很低,则能较为肯定地做出对应推论。

3、凯利的三维(三度)归因理论

凯利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

行动者、刺激物和环境背景。

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

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

一贯性信息——这个人经常如此吗?

独特性(区别性)信息——是否此人只对这项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他事物作同样的反应?

另外凯利还提出了在归因过程中人们会使用到的另外一个原则,即折扣原则:

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构的作用将会用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4、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他把原因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

但他还提出了另一种尺度,把原因区分为暂时的和稳定的两个方面。

依照这两种尺度,维纳对成功行为的决定因素做了分类:

后来维纳又加入了可控制—不可控制这一维度。

能力和运气是不可控制的,而任务难度和努力是可控制的。

5、归因偏差

人们在许多情况下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合实际的偏见。

(1)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和基本归因错误有着十分密切联系的是“行动者一观察者效应”:

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的归因;而当人们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即观察者高估个人特质因素,行动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

这是因为:

第一,因为二者的着眼点不同,即观察者通常把注意力放在行为者身上,而行为者则可能更注意外在因素对于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影响。

第二,因为二者可用的信息不同,即观察者通常很少掌握行为者历史方面的信息,只注意他此时此地的行为表现;而行为者对自己的过去行为非常了解,不仅仅是看当时的情况。

(3)忽视一致性信息

凯利曾假定人们在归因时同样重视区别性、一致性和一贯性种信息。

但是,事实上一致性信息所受重视的程度特别低。

人们往往只注意行为者本人的种种表现,却不大注意行为者周围的其他人如何行动。

(4)自我防御性归因

我们往往把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的内在因素,如能力、努力工作或好品格等。

与此相反,对于自己的败绩往往从外在环境中寻找原因为自己开脱。

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概述

1、社会动机的涵义和特性

(1)社会动机的涵义

所谓社会动机,就是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行为目标是动机构成要素之一。

由动机驱使的个体的一切社会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它使个体行为具有方向性。

因此,动机和目标二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在一定的条件下,动机可以转化为行为目标,而行为目标也可以转化为动机。

但是,动机和行为目标既有联系,又存在着区别。

首先,在许多较复杂的活动中,作为行为目标的事物,并不就是行为的动机。

其次,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和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同一动机,可以指向不同的行为目标。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人们通常在和动机相似的意义上来应用这一概念。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需要和动机二者是有区别的,当个体的需要处于原初状态时,由于需要的目标还未被个体发现,此时的需要不能属于动机的范畴,而只能作为动机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

只有当外界某些事物满足了个体的需要,使个体内存的需要和外界的事物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从而能引起个体有方向和有选择的目标行为时,这种具有一定指向性的需要才能转化为动机。

动机和行为这两个概念始终是相互联系的。

在社会生活中,不存在没有动机的行为。

由动机产生行为,而行为的结果又能增强或减弱动机,甚至使动机消失。

人们可以根据行为追溯动机。

反过来,当对动机的过程有充分认识以后,也可以了解和预测个体的行为。

个体的动机也有无意识成分。

动机由多种心理形式所共同构成,这包括兴趣、信念、意图以及其他对人、对事、对物朦胧的或者清晰的感知和意识。

(2)社会动机的特性和功能

a.动机的强度

在同一时期内,个体可能是多种动机并存,而这些不同性质的动机,可以对个体具有不同的意义,产生强度不同的推动力量。

我们把在同时存在的许多不同性质的动机中决定个体行为并实际发挥作用的动机,称为主导动机或优势动机。

在研究中可以使用两个指标来测定动机的强度。

第一,能量。

第二,持续性。

B.动机的清晰度

动机的清晰度是指个体对可见到的或可预见到的某一特殊目标的意识程度。

衡量动机的清晰度一般可以采用两个指标。

第一,选择行为的自觉性。

第二,可以测查的语言行为。

C.动机的更替性

D.动机的活动性。

动机的活动性是指个体形成某种动机后,能对其行为发生推动作用,表现为对其行为的发动、加强、维持,直至中止。

E.动机的复杂性。

动机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它与行为之间不是简单地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动机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也可以由不同的动机所引起。

其次,个体内心存在的动机和他口头或书面表述出来的动机往往不是一致的。

再次,个体在内心实际起作用的动机与他本人意识到的动机也常常不一致。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

第一,它激发个体活动,对其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第二,它维持个体活动,对其行为具有强化作用。

第三,它引导个体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对其行为具有定向作用。

2、社会动机类型

(1)成就动机

所谓成就动机就是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力量。

通俗地说,就是指对成就的欲求。

(2)权力动机

所谓权力动机,顾名思义就是对权力的欲求。

(3)亲和动机

亲和动机即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求。

二、动机理论

1、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学说

弗洛伊德的理论可归结为一点,即最终决定人的行为的、最根本的动力是人的原始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主要根源是人体的需要或冲动,是人体某个组织或器官的兴奋过程,这个过程将使体内积蓄的能量得以释放。

弗洛伊德早年把本能区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人依赖于这两种本能完成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的生命进化过程。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的。

弗洛伊德在晚年又重新划分了本能的种类。

他认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可以合称为生的本能,与之相对的是死的本能,即个体可能存在的某种侵略、破坏或自我毁灭的本能。

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马斯洛是基于他对人类基本需要的理解而提出动机理论的。

所谓的基本需要是指一般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需要。

马斯洛按照层次高低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7种:

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

在所有的需要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

马斯洛指出,基本需要虽然有层次高低的不同,但这种层次并不是固定的顺序,这只是一种一般的模式,在实际生活中会有很多例外的情况。

三、动机受挫和行为反应

1、挫折概述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挫折是一种心理失调状态,包括认知上的失调和感情上的失调。

挫折产生的原因:

第一,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

这里的外界条件既包括自然方面的条件(其中包括自然环境以及个人能力和生理因素等),也包括社会方面的条件。

第二,判断发生偏差,使动机欲求得不到满足。

个体或者把目标定得太高,致使动机支配下的个体行为,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达到目标;或者个体在行动之前对目标的期望值过高,但是一俟达到目标便发现与原先的预料相距甚远,致使个体的动机得不到充分的满足。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会使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遭受挫折。

第三,行动者自身心理素质的缺陷。

即对挫折的容忍力会影响人们的挫折感受。

2、受挫后的行为反应

比较常见的除了“攻击行为”之外,还有以下几种:

(1)退化

个体在遭受无数次挫折之后,会出现一种比自己的年龄阶段要幼稚许多,象孩子般未分化的行为方式,这种具有病态性质的成熟的倒退现象就叫作退化。

(2)补偿

当个体在某一领域或活动中失利而遭受挫折时,他会改变方向,以其他可能达到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从而弥补由失败所丢失的内心平衡,这就叫作补偿。

补偿不只限于个体自身,有时自知难以弥补某种缺陷,就可能转向自己的亲人身上来求取补偿。

(3)抑制

很多时候,个体把自己由于受挫折而产生的不快和痛苦体验、烦闷情绪等竭力排除在记忆之外,从而解除焦虑。

(4)合理化

动机受挫后,寻找一种似乎为社会承认的理由为自己辩护,是一种心理防卫。

(5)升华

指把挫折中的不愉快、痛苦等转移到恬静、幽雅、欣赏、修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