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一般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3429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控一般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自控一般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自控一般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自控一般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自控一般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控一般技术规范.docx

《自控一般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控一般技术规范.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控一般技术规范.docx

第1章一般技术规范

1.1技术标准

凡本技术规范未规定的事项、设备技术特性及试验项目,均应符合下列的标准。

无正式颁发的标准,可按国家及部颁的报批稿或行业标准执行。

这些标准之间,以及这些标准与本技术规范规定之间的不一致的部分,以较高的技术要求为准。

序号

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

1

GB7261

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保护柜及柜基本尺寸系列

2

GB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3

GB2887

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

4

GB6162

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的电器干扰试验

5

GB7450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6

GB 156

标准电压

7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8

GB 5005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9

GB 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10

GB/T21714.4

雷电防护第4部分:

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

11

GB7260

不间断电源设备

12

GB26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13

GB/T140148.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14

GB2312

中国国家汉字库标准

15

DL/T5132

水力发电厂二次接线设计规范

16

DL/T5081

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规范

18

DL/T822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试验验收大纲

19

DL476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协议

20

国电公司[2002]685号文

水电厂无人值班的若干规定

21

IEC60439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22

IEC60664-1-

低压系统的绝缘配合基本原理及要求

23

IEC/EN61000-4-2-

静电释放要求

24

IEC/EN61000-4-4-

电气快速瞬时冲击要求

25

IEC/EN61000-4-5-

浪涌保护要求

26

IEC/EN61000-4-6-

浪涌保护要求

27

IEC/EN61000-4-11

电压下降,短时间中断和电压变化保护

28

IEC60225

电气继电器

29

EN50081-2

无线电发射和传导

30

EN50082-2

工业环境抗扰度通用标准

除招标文件提出的要求外,如果卖方采用不低于GB和IEC相应标准的其它标准用于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时,如不包括在上述所列的标准范围内,则应向买方提供所采用的标准并取得买方同意,以上标准均以设计联络会为止的最新版本为准。

如果标准、规范之间,或标准与招标文件中所列技术条款之间有差异时,均采用最严格或高标准要求执行。

1.2材料、防腐、涂漆及涂色

所提供设备中的所有材料,应该是新型的并且具有一流的质量(指材料强度、弹性摸量、耐用性等),并且没有任何缺陷和不完善。

所有材料应按相关标准经过试验,并提交买方试验报告。

若无特殊指明,所有的电气导体、电缆、母线、接线端子等应采用铜质材料。

所有设备的一些小的钢铁部件(除不锈钢外)以及继电器,运行机构的金属部分应进行防锈处理。

喷漆应有良好的附着性,不宜脱落、龟裂且无腐蚀性,喷漆构件应首先抛光除锈做基本防腐处理,一层底漆,一层填料涂层,两层面漆。

焊接、检验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焊缝应均匀一致、与母体金属融合良好,并且无气穴、裂纹和夹渣。

焊缝内外两侧应平整圆滑、具有良好的外观、适于表面喷漆,避免应力集中。

设备外部颜色在设计联络会上确定。

1.3盘柜主体

①盘柜采用封闭式加强型结构,钢板厚度不小于2mm,要求前后开门,正面采用玻璃门,前后柜门采用嵌入式,防护等级不低于IP4x等级,盘柜表面采用喷塑处理,外形尺寸为800×600×2260mm(宽×深×高),其中60mm为盘顶档板的高度。

盘体电缆引线上进上出。

②柜内设置检修用的照明灯和插座。

照明灯应是日光灯,其电源开关选用门开关。

插座应为双联、10A、两极、3线式。

灯和插座的电源为单相交流220V。

③柜内应设置接地铜母线,接地铜排应大于5mm×40mm,并带有接地端子,能可靠接地。

④每面柜及其上的装置(包括其他独立附件)都应有标签框,以便清楚地识别,外壳可移动的设备,在设备的本体上也应有同样的识别标志。

⑤承包单位必须根据内部元器件布置情况对屏柜进行核实,在设计联络会审查时由与会各方代表最终确定。

⑥屏前后均有屏眉标识屏的名称,柜体色标由业主提供。

⑦所有屏、柜、控制箱及端子箱的组屏工作均由本合同承包单位完成,包括内部元器件安装布置及配线连接等。

所有屏、柜、控制箱及端子箱内部元器件布置及配线应美观协调,元件和端子应排列整齐,层次分明,不重叠,便于维修和折装。

柜内配线采用走线槽,槽盖可以分段拆卸。

严禁“T”接配线,强弱电回路之间必须设置可靠的屏蔽隔离措施。

柜内的电缆和电线端部应设标志。

标志上印有与电气接线图纸相符的电缆或端子的编号。

1.4一般要求

1.4.1电动机电源

电动机动力电源AC380V50Hz三相四线制;

本电站提供的控制电源AC220V;DC220V;

1.4.2PLC的I/O点数

所有有自动控制要求的系统均采用PLC控制,各控制装置的PLC所配置的I/O点数按实际需要配置并留有20%的裕量但不得低于下表所规定的最低I/O点数。

有关I/O点数仅供投标参考,最终的I/O点数将在相关设备确定后,在联络会上最终确定。

辅机及公用设备控制系统I/O点初步统计表(单套数量)

序号

单元名称

DI

DO

AI

AO

SSI

1

中压空压机联合控制屏

64

32

4

4

2

低压空压机联合控制屏

64

32

4

4

3

厂内渗漏排水控制屏

32

32

4

4

4

厂内检修排水控制屏

32

32

4

4

5

机组技术供水控制屏

64

32

8

4

6

通风系统控制箱

32

32

4

4

7

通风系统集中控制屏

32

32

8

4

8

隧洞进水口闸门启动控制屏

32

32

8

4

9

隧洞调压井闸门启动控制屏

32

32

8

4

10

生态基流放水洞阀门控制屏

32

32

4

4

11

1.4.3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每套控制系统应设置触摸式液晶显示屏,触摸屏能够显示相关参数及设备运行状态。

通过触摸屏能够方便的进行各种控制、报警参数的设置及故障查询等功能。

1.4.4控制、启动回路

有自动控制要求的系统,其控制回路接线设计均应满足以自动控制为主(经由PLC实现),现场手动控制为备用(手动控制,用于调试及紧急情况,不经由PLC实现)。

每台电机分别设置“手动/切除/自动”方式切换开关(其中“自动”位置接点除送入PLC外,还应分别引出一对无源空接点送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并应对每台电机分别设置手动“启/停”操作按钮。

有远方(指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启/停”操作要求的系统,均应考虑接入远方“启/停”操作命令的接口。

每套系统公共控制回路电源(如PLC、I/O设备、开出中间继电器、各类仪表及现场变送器等)必须冗余配置(设置双电源模块供电,视负荷情况设置1套或2套双电源模块),自动无扰切换,且每套电源均应设置完善的短路保护及隔离措施,并应在负载侧分别设置电源监视继电器及信号灯,将失电信号引出至端子排。

通风控制装置主回路应设置动力电源切换装置。

每套系统各电机主进线电源应分别设置空气断路器,各电机应设置完善的保护措施(如短路保护、热过载保护、断相保护等),并将运行及故障信号采用无源空接点引出给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15KW以上电机采用软启动器进行启停控制,采用软启动器控制且电动机运行时间较长的系统(如技术供水、渗漏检修排水、空压机系统),电机主回路还应配置旁路接触器;15KW以下的电机应配置MC800电机综合保护器(通风控制系统5KW以下的电机除外)。

每套系统中的各电机操作回路电源应相互独立(取自电机主进线电源),并应设置完善的短路保护及隔离措施、设置电源监视继电器,将失电信号引出至端子排。

每套系统各电机均应分别设置运行信号灯,各电机故障、各变送器信号异常(如参数突变、参数超过高低限值等,由PLC软件判别)、压力及液位异常等信号则应综合设置1个“系统或装置故障”信号灯。

对于采用开关量和模拟量两种不同采集方式则以模拟量为主且模拟量和开关量相互校核,互为备用。

优先采用模拟量进行控制。

各控制系统所描述的自动化元件仅供各投标商投标时所提控制方式的参考,自动化元件的采购(除特殊规定外的自动化元件)不包括在本合同内。

控制屏应提供监控范围内自动化元件所需的电源,为此应设一专供传感器的电源模块(DC220V/DC24V)。

本电站辅机控制系统采用现场总线通信方式与监控系统LCU进行通讯。

并将重要的信息量通过硬接线方式送至计算机监控系统LCU。

控制屏外引的信号应全部接至其端子排。

为避免同一端子上出现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接线,应考虑使用足够的连接端子。

投标人供货范围内的设备如果需要外引至其他屏上时,均应上端子,端子排上应预留使用数量20%的备用端子供买方以后使用。

1.4.5电气特性

绝缘电阻:

交流回路外部端子对地不小于10MΩ。

不接地直流回路对地不小于1MΩ。

介电强度:

500V以下、60V以上端子与外壳间应能承受交流2000V电压(有效值)1min。

60V以下端子与外壳间应能承受交流500V(有效值)1min。

浪涌抑制能力(SWC):

1Hz~1.5MHz衰减振荡:

2.5kV。

1.2/50μs冲击波:

5kV。

无线电干扰:

30~500MHz,1V/m。

静电干扰:

采用ESD标准,150PF~150Ω,8kV。

接地:

本合同设备的接地与电站公用接地网相联。

1.4.6设备选型及技术要求

所有主设备(如PLC、液晶显示器、空气开关、变频器、软启动器、电机综合保护器、接触器、热保护元件、开关电源、继电器、切换开关、指示灯、按钮及端子等)均应选用知名优质产品。

各类元器件的设计选型严禁采用已淘汰或不符合要求的产品。

PLC设备

各系统PLC的选型均选用国际主流品牌产品,所选用PLC应为模块化结构,即CPU、电源、I/O模块应彼此独立;每台PLC应至少配置三个通讯口,其中一个与液晶显示器进行通讯,其中一个与软启动进行通讯(便于对电机进行综合管理),另一个通信口(Modbus)与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机组或公用LCU进行通讯,并根据需要可以扩展一个以太网通讯口。

PLC的允许的I/O点数≥1024点,设计的I/O点数按实际需要配置并留有20%的裕量但不得低于招标文件规定的最低I/O点数量。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应避免选用DI、DO混合模块及AI、AO混合模块;采用高密端子模块时,应配用原装高密端子连接电缆。

为了电站今后运行维护方便,减少备品备件,所有DI、DO模块统一选用16路及32路模块。

AI、AO统一选用4路模块。

CPU技术要求如下:

----CPU采用32位,CPU负载率≤50%。

----工作存储器(RAM):

≥128K,有较大的停电数据保护区,其内存在不加扩展卡的情况下不应低于128K。

----程序存储器:

≥128K,并不小于实际程序长度的2倍,且应用程序应存储在快闪或E2PROM存储器中,不需电池支持。

开关量输入模块(DI):

DI:

均为无源空接点输入,应采取光电耦合隔离和浪涌吸收回路等抗干扰措施,应设置防接点抖动措施(接点状态改变后,持续时间4~6ms以上者视为有效),应带LED状态指示。

开关量输出模块(DO):

DO:

每个输出口均需配置继电器,输出口应带有LED状态指示。

模拟输入模块(AI):

AI:

均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