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制度汇编.docx
《预防接种制度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接种制度汇编.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防接种制度汇编
新宾满族自治县预防接种
工作制度与免疫规划
新宾满族自治县卫生局
新宾满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录
一、接种单位应具备的条件--------------------------------------------------------------3
二、接种门诊工作职责--------------------------------------------------------------------3
三、接种人员工作职责--------------------------------------------------------------------4
四、预防接种实施制度--------------------------------------------------------------------4
五、安全注射制度--------------------------------------------------------------------------5
六、预防接种体检与登记告知制度-----------------------------------------------------5
七、生物制品管理制度--------------------------------------------------------------------6
八、冷链管理制度--------------------------------------------------------------------------7
九、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制度--------------------------------------------------------------7
十、计划免疫资料管理和信息统计报告制度-----------------------------------------7
十一、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系统管理制度-----------------------------------------------9
十二、疑似接种反应监测报告制度-----------------------------------------------------9
十三、新生儿和流动儿童免疫报告制度-----------------------------------------------10
十四、责任区域卫生资源免疫预防工作利用管理制度-----------------------------11
十五、预防接种操作规程-----------------------------------------------------------------11
十六、社会监督制度-----------------------------------------------------------------------12
十七、预防接种须知-----------------------------------------------------------------------12
十八、疫苗领取购进流程图--------------------------------------------------------------14
十九、儿童预防接种流程图--------------------------------------------------------------15
二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16
二十一、二类疫苗接种--------------------------------------------------------------------18
二十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20
一、接种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接种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服务责任区域明确;
2、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3、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4、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5、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6、接种单位接受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
二、接种门诊工作职责
1、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管理和考核;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和检查;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向上级报告免疫接种等工作报表。
2、掌握服务区域内行政组织机构、交通、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基本情况并建立相关档案;掌握辖区内总户数、总人口数、0—7岁各年龄组儿童数、0—7岁各年龄组流动儿童数等并记录在册;所有免疫接种资料实现档案化管理。
3、对每一名计划免疫接种对象建立接种证、接种册(卡),积极推行免疫接种信息化管理措施。
4、接种门诊建设必须达到“县级合格”以上标准。
接种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免疫接种资格证。
5、坚持日、旬、月/双月接种制度,为各种疫苗的接种对象实施接种服务;坚持免疫状况调查制度,定期安排专人上门通知接种对象,并开展接种后跟踪管理,落实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接种率指标;开展免疫科普知识宣传和健康知识传播。
6、对疑似预防接种反应或接种事故进行监测并按规定程序与要求及时处理和上报。
7、负责对所辖服务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站、产科接种点等医疗机构的免疫接种工作进行培训。
8、组织实施服务区域内儿童的强化免疫、应急接种、查漏补种等特殊免疫活动。
9、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服务区域内小学、托幼机构的入学、入托新生计划免疫疫苗接种查验工作,做好补证、补种工作。
10、完成上级安排的临时性、突击性工作。
三、接种人员工作职责
1、收集掌握本地与计划免疫有关的基本资料;
2、及时准确地掌握本地常住、暂住和流动人口中的接种对象;
3、及时对适龄儿童建立免疫接种卡、证;
4、按时组织实施免疫接种,做好疫苗的计划、运输和贮存,及时上报接种完成情况;
5、正确使用、保养冷链设备和接种器材;
6、按照报告计划免疫各种监测报表和工作情况;
7、组织开展计划免疫知识传播;
8、完成上级下达的其他计划免疫工作任务。
四、预防接种实施制度
1、要实行日、旬、月/双月等形式冷链运转制度,每年至少为接种对象提供六次以上免疫接种服务。
2、冷链运转前要根据《国家儿童免疫程序》,确定应接种对象,清理接种表(册)、卡,主动搜索并发现特殊人群中的接种对象。
3、根据接种对象确定疫苗需用计划,逐级做好疫苗供应和分发,严格办理领发登记手续和执行疫苗贮运规定。
4、采取送通知单、广播、预约和口头通知等形式,通知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本次接种对象的姓名、接种时间、地点、疫苗名称、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5、现场接种器材要按应种对象人次数的1.2倍准备,认真做好接种器材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和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
按照要求准备接种消毒药品、体检器材和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药品。
6、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和接种证,询问接种对象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和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必要时测量体温和进行体检。
凡有禁忌症的对象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预防接种证、卡、(册)上做好记录。
接种时严格核对接种对象和接种疫苗,按照接种技术操作规程实施接种。
7、接种完成后,认真清理接种器材,统计、登记疫苗的使用及废弃的数量。
按照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的处理要求认真做好一次性注射器的处理。
清理核对接种情况,确定需要补种的人数和名单。
按时统计上报本次接种情况、运转小结和各种报表。
五、安全注射制度
1、疫苗必须是国家卫生部或国家医药管理局有批准文号的生物制品研究所(或药厂)正式生产出品,并按规定渠道供应的产品。
2、疫苗的贮存、运输、接种必须按冷链规定操作进行。
3、过期、变色、出现沉淀、有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瓶有裂纹的,一律不得使用。
4、严格按照说明书掌握各种制品的禁忌症,接种前必须询问被接种者的病史、过敏史。
5、按照接种证、接种卡核对被接种者应种制品、方法、剂量、次数、间隔等,接种后立即上证、上卡登记。
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有条件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但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7、含有吸咐剂的疫苗(DPT)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8、卡介苗注射器、针头必须专门使用,并分开清洗和消毒。
9、安瓶开启后,未用完的疫苗应盖上消毒棉球;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予以废弃。
10、接种活疫苗不能用2%碘酊消毒,局部用75%乙醇消毒时,待干后接种。
11、卡介苗要准确注入皮内,严禁皮下或肌肉注射;糖丸不能用热开水送服;含有吸咐剂的疫苗要采用肌肉或皮下深部注射;麻疹疫苗接种后,不要用酒精棉球按压或涂擦接种部位;同时接种多种疫苗时,要分部位,分针管。
12、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要严格执行回收销毁制度,并应作好销毁记录。
13、接种疫苗后应留在现场观察15-30分钟,无反应后再离开。
14、发生接种异常反应,要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并立即向上级单位报告。
15、接种现场有必备的器械:
75%的乙醇、消毒棉球、煮沸消毒器、酒精灯、治疗盘等,还必须备有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针灸针,1/1000贤上腺素等。
六、预防接种体检与登记告知制度
一、核对受种者免疫卡证、姓名、出生年月日,以及既往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次某种疫苗的接种对象。
若发现预约接种的日期有误,应及时更改,并做好解释工作。
二、询问受种者近期健康状况,以及既往疾病史、过敏反应史、接种反应史等。
经询问健康无疾患,再检查体温和其他有关体征,确定可否接种。
凡患有接种禁忌症的不得注射或暂缓注射相应疫苗,应对受种者或监护人提供医学建设,并在卡、证上做好记录。
三、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和接种费用与异常反应补偿方式等。
四、用钢笔做好免疫卡证接种日期等项目的工整书写登记,接种证上还应记录所使用疫苗的批号、接种者的签名。
疫苗使用登记簿上应记录所使用疫苗的生产厂家、批号和有效期等,并保存好接种记录。
五、接种后受种者应留在现场观察30分钟,便于一旦出现速发型过敏反应时能及时处理。
离开接种门诊前应预约好下次接种疫苗日期。
七、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一、一类疫苗必须按规定渠道(省CDC—市CDC—县CDC—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供应;二类疫苗统一由县CDC(市CDC—县CDC—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购,未经县CDC审核,不准私自进购。
二、必须人专人负责疫苗的储存、分发和运输。
三、疫苗必须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按规定的温度储存和运输。
疫苗贮存期间,保管员每天(上午、下午每一次)进行温度监测,并做好记录。
四、接收、购进第二类疫苗时必须查验疫苗批发企业资质,并索取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次检验合格证(有企业印章)以及疫苗运输全过程温度监测记录表,各类资料须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不符合规定,不能购进或接收。
五、领取或分发疫苗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
过期、失效疫苗,一律不能分发。
六、必须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供应记录,记录内容符合规定,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