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缺素症图谱.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323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3.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缺素症图谱.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蔬菜缺素症图谱.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蔬菜缺素症图谱.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蔬菜缺素症图谱.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蔬菜缺素症图谱.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蔬菜缺素症图谱.pptx

《蔬菜缺素症图谱.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缺素症图谱.ppt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蔬菜缺素症图谱.pptx

蔬菜营养失调诊断-以茄科作物为例,示意图表示作物缺少营养元素易表现的部位,缺氮、磷、钾、镁元素时主要表现在作物老叶片上,缺氯、硫、钙、硼、铁、铜、锌、锰、钼表现在嫩叶片上。

蔬菜,缺氮症缺磷症缺钾症缺钙症缺镁症缺硫症缺铁症缺锰症缺锌症缺硼症缺钼症过剩症,作物缺氮症状,氮不足时植株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少,叶色变淡,呈浅绿或黄绿,色泽均一,尤其是基部叶片。

因氮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黄化,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黄叶脱落提早。

株型也发生改变,瘦小、直立,茎杆细瘦。

根量少、细长而色白。

侧芽呈休眠状态或枯萎。

花和果实少。

成熟提早。

产量、品质下降。

蔬菜缺氮症状:

(1)叶小,上部叶更小。

(2)黄化从叶脉间扩展到全叶,从下部叶向上部叶扩展,整个植株较矮小。

黄化从叶脉开始,而后扩展到全叶。

着果少,过早膨大。

蔬菜缺氮症诊断要点:

尽管叶小,茎细,但还应看叶是否黄化,如果叶呈红紫色,多是缺磷所致。

上部的茎细叶小,下部叶色深,多半是阴天的关系。

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出现明显缺乏氮素的情况不多,因而尽早发现缺氮症是很重要的,就是说要注意下位叶的颜色变化情况。

大量施用稻草会造成氮素的过分缺乏。

下部叶的黄化仅限于叶脉间,叶脉、叶缘仍为绿色,这种情况多属缺镁的症状。

土壤EC值高时,就表明不缺氮。

碎白点状的黄化是由于受螨类为害;如果整株在中午出现萎蔫,黄化现象可能为土壤传染性病害所致。

病毒病为害,叶也发黄,注意区别。

蔬菜出现缺氮症的原因:

(1)前茬施有机肥和氮肥少,上壤中氮素含量低的情况下易发生。

(2)露地栽培时,降雨较多,氮素淋溶多时易发生。

砂土或砂壤土容易发生缺氮症状。

蔬菜在旺盛生长期需氮量较大,或地温较低,根系吸收的氮不足够供应植株生长需要;蔬菜缺氮症的治疗方法:

(1)施基肥时多施腐熟有机肥,改造土壤,增强土壤的保肥能力。

(2)地温较低时冲施或滴灌施用20-10-20、15-10-30等硝态氮含量高的水溶肥,温度较高的季节也可以施用30-10-10,同时补充磷钾肥,防止施用单一氮肥,引起蔬菜徒长。

在根系吸收养分受限制时可以叶面喷施20-10-20、15-10-30等。

BACK,作物缺磷症状,植物缺磷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苍老、茎细直立,分枝或分蘖较少,叶小,呈暗绿或灰绿色而无光泽,茎叶常因积累花青苷而带紫红色。

根系发育差,易老化。

由于磷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故症状从较老叶片开始向上扩展。

缺磷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少而小。

成熟延迟产量和品质降低。

轻度缺磷外表形态不易表现。

不同作物症状表现有所差异。

蔬菜缺磷症状:

长,生育初期、低温时易缺磷,使生速度变慢,植株出现轻度硬化。

在苗较小时下部叶变绿紫色,并逐渐向上部叶扩展。

果实小,成熟晚,产量低。

蔬菜缺磷症诊断要点:

因为低温时容易缺磷,可根据症状发生时是低温还是高温来确定是否因为缺磷所致。

生育初期发生缺磷的可能性大,中后期可能是另外原因。

所以,根据生育阶段可诊断缺磷症。

有时药害也会引发类似症状。

要查明在出现症状前是否撤过药,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判断。

移栽时如果有伤根、断根的情况也容易出现缺磷症状。

病毒病为害后,叶脉变成红褐色,要注意区分。

蔬菜出现缺磷症的原因:

(1)火山灰土壤易发生,土壤pH低,土壤紧实情况下易发生缺磷症。

(2)低温会严重影响磷的吸收,故温度低时也会缺磷。

蔬菜缺磷症的治疗方法:

改造酸性土壤,施足底肥。

低温时可以叶面喷施9-45-15、10-30-20高磷肥料。

BACK,作物缺钾症状,作物缺钾时纤维素等细胞壁组成物质减少,厚壁细胞木质化程度也较低,因而影响茎的强度,易倒伏。

蛋白质合成受阻。

氮代谢的正常进行被破坏,常引起腐胺积累,使叶片出现坏死斑点。

因为钾在植株体中容易被再利用,所以新叶上症状后出现,症状首先从较老叶片上出现,一般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似灼烧,叶片出现褐斑,病变部与正常部界限比较清楚,尤其是供氮丰富时,健康部分绿色深浓,病部赤褐焦枯,反差明显。

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根系少而短活力低,早衰。

蔬菜缺钾症状:

生育初期失绿由叶缘开始发生,以后向叶肉扩展。

在生育的最盛期靠近中部叶的叶尖端开始褐变。

而后枯死。

叶色变黑、叶片变硬。

果实发育不良,形状有棱角,着色不均匀,易脱落。

蔬菜缺钾症诊断要点:

在果实膨大期易出现缺钾症。

在生育前期只有极度缺钾时才会发生缺钾症状。

由于毒气障碍也会发生失绿的情况,因此要特别注意覆盖栽培下发生的缺钾症状。

如果症状在叶的中部发生则属缺镁,如果症状部位在上部叶则属于缺铁或缺钙的可能性,蔬菜出现缺钾症的原因:

土壤中钾含量低,特别是沙土往往缺钾。

在生育盛期,果实发育需钾多,此时如果供钾不充足就容易发生缺钾症状。

(3)当使用石灰肥料多时,影响了植株对钾的吸收,也易发生缺钾。

日照不足,温度低时易发生,地温低时蔬菜对钾吸收减弱,就容易发生钾的缺乏。

含有钾的有机物及钾肥施用的少。

蔬菜缺钾症的治疗方法:

增施腐熟有机肥,改造土壤。

追肥时多施用有效含量高的肥料,可以滴灌、冲施15-15-30、7-10-35等钾元素含量高的水溶肥,特别是温度低时更应该施用高效肥料。

根系吸收钾元素受到限制时叶面喷施15-15-30、7-10-35等高钾叶面肥。

BACK,作物缺钙、硼、钼、锌症状,钙不足一般表现为生长点受损,乃至坏死,呈“断脖”症状。

根尖和顶芽生长停滞。

幼根畸形,根系萎缩,根尖坏死,根毛畸变,有的呈鳞片状,根量少。

幼叶失绿、变形,常出现弯钩状,叶片皱缩,叶尖扭曲,叶缘卷曲、黄化。

严重时新叶抽出困难甚至互相粘连,或叶缘呈不规则齿状开裂,并出现坏死斑点。

斑点部分由于细胞壁崩坏溶解等,呈半透明状。

细胞间隙还出现棕色物质积累,甚至渗出体外。

严重缺钙时生长点坏死。

缺钙根常常变黑腐烂。

硼不易从衰老组织向新生组织移动,硼顶芽先停止生长。

缺硼植物受影响最大的是代谢旺盛的细胞和组织。

硼不足时根端、茎端生长停止,严重时生长点坏死,侧芽、侧根萌发生长,枝叶丛生。

叶片粗糙、皱缩、卷曲、增厚变脆、皱缩歪扭、褪绿萎蔫,叶柄及枝条增粗变短、开裂、木栓化,或出现水渍状斑点或环节状突起。

茎基膨大。

肉质根内部出现褐色坏死、开裂。

繁殖器官分化发育受阻,花粉畸形,花、蕾易脱落,受精不正常,果实种子不充实。

不同作物的症状有差异。

植物缺钼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叶片脉间失绿,甚至变黄,易出现斑点,新叶出现症状较迟。

另一种是叶片瘦长畸形、叶片变厚,甚至焦枯。

一般表现叶片出现黄色或橙黄色大小不一的斑点,叶缘向上卷曲呈杯状。

叶肉脱落残缺或发育不全。

不同作物的症状有差别。

缺钼与缺氮相似,但缺钼叶片易出现斑点,边缘发生焦枯,并向内卷曲,组织失水而萎蔫。

一般症状先在老叶上出现。

锌在植物中不能迁移,因此缺锌症状首先出现在幼嫩叶片上和其它幼嫩植物器官上。

许多作物共有的缺锌症状主要是植物叶片褪绿黄白化,叶片失绿,脉间变黄,出现黄斑花叶,叶形显著变小,常发生小叶丛生称为“小叶病”、“簇叶病”等,生长缓慢、叶小、茎节间缩短,甚至节间生长完全停止。

缺锌症状因物种和缺锌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蔬菜缺钙症状:

生长点停止生长,幼芽变小、黄化,距生长点近的幼叶周围变为褐色,有部分枯死,下部叶正常,叶全面硬化,植株萎缩,有脐腐果发生。

在生长后期发生缺钙时,茎叶健全,果脐处变黑,仅形成脐腐。

如果在第一穗果时缺钙,第一穗果附近出现的脐腐果,比其它的果实着色早。

蔬菜缺钙症诊断要点:

仔细观察生长点附近的黄化情况。

如果叶脉不黄化,呈花叶,则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可请专家诊断。

症状似缺钙但叶柄部分有木栓3状龟裂,这种情况缺硼的可能性大。

(3)仔细观察脐腐果,如果发病部位与正常部位的交界处不清楚,变成“轮纹状”,这种情况可能是病害所致。

(4)根据果脐是否生霉菌来确认。

如果有霉菌可能为灰霉病。

蔬菜出现缺钙症的原因:

当土壤中钙不足时易发生。

虽然土壤中钙多但土壤盐类浓度高时也会发生缺钙症。

(3)施用氮肥过多时也容易发生。

土壤干燥时易出现缺钙症状。

当施用钾肥过多时会出现缺钙情况。

(6)空气湿度低,连续高温时容易发生。

蔬菜缺钙症的治疗方法:

多施腐熟有机肥,改造土壤使钙处于容易被吸收的状态。

定期喷施13-7-20+2MgO+8CaO+TE高钙镁肥或者EDTA-Ca,补充钙肥,防止钙缺失。

BACK,作物缺镁症状,镁在植株体中移动性强,植物中镁的70%可移动,与无机阴离子和苹果酸盐、柠檬酸盐等有机阴离子相结合。

一般缺镁症状首先出现在低位衰老叶片上,症状为下位叶叶肉为黄色、青铜色或红色,但叶脉仍呈绿色。

进而整个叶片组织全部淡黄,然后变褐直至最终坏死。

症状大多发生在生育中后期,尤其以种子形成后多见。

因为植株体内镁的再利用效率较高。

症状常为脉间失绿,严重时叶缘死亡,叶片出现褐斑。

双子叶植物褪绿形式有:

叶片全面褪绿,主、侧脉及细脉均保留绿色,形成清晰网状花叶;沿主脉两侧呈斑块褪绿,叶缘不褪,叶片形成近似“肋骨”状黄斑;黄化从叶缘向中肋渐进,叶肉及细脉同时失绿,而主、侧脉褪绿较慢。

严重时边缘变褐坏死,干枯脱落,呈“爪”状或“掌”状。

单子叶植物多表现为黄绿相间的条纹花叶。

各种作物表现的症状有差异。

蔬菜缺镁症状:

在第一花房膨大期,中下部叶从主脉附近开始变黄出现失绿。

叶脉间有模糊的黄化现象发生,慢慢地扩展到上部叶。

生育后期除叶脉外整叶都已经黄化。

症状一般是从下部叶开始发生,在果实膨大盛期靠果实近的叶先发生。

叶片黄化是从叶中部开始,以后慢慢扩展到整个叶片,但有时叶缘仍为绿色。

叶片黄化刚发生时先是失绿,后期一部分变成枯斑。

果实无特别症状。

蔬菜缺镁症诊断要点:

在生育早期发生的失绿有可能是由于肥料蒸气造成的(用23层塑料膜覆盖,果实还未长大的时期)。

长期低温,光线不足也可以出现黄化叶。

根据黄化在叶脉间的出现是否规则来确认。

如果出现的黄斑不规则,可能是叶霉病。

调查叶的背面是否长霉,如已长霉则为叶霉病的可能性大。

(5)如果黄化从叶缘开始则缺钾的可能性大。

蔬菜出现缺镁症的原因:

低温影响了根对镁的吸收。

上壤中镁含量虽然多,但由于施钾多影响了作物对镁的吸收时也易发生。

当植株对镁的需要量大而根不能满足需要时也会发生。

蔬菜缺镁症的治疗方法:

(1)多施腐熟有机肥,改造土壤使镁处于容易被吸收的状态。

(2)做到平衡施肥,不要过多施用钾肥。

(3)加强含镁肥料的施用,低温时叶面喷施镁肥。

BACK,作物缺硫症状,缺硫植物生长受阻,尤其是营养生长,症状类似缺氮。

植株矮小,分枝、分蘖减少,全株体色褪淡,呈浅绿色或黄绿色。

叶片失绿或黄化,褪绿均匀,幼叶较老叶明显,叶小而薄,向上卷曲,变硬,易碎,脱落提早。

茎生长受阻,株矮、僵直。

梢木栓化。

生长期延迟。

缺硫症状常表现在幼嫩部位,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硫的移动性较小,不易被再利用。

不同作物缺硫症状有所差异。

蔬菜缺硫症状:

硫在植株体内移动性差,缺硫症状往往发生在上位叶。

缺硫症发生时,整个植株生长基本无异常,只是中上位叶的颜色比下位颜色淡,严重时中上位叶变成淡黄色,一般情况下下位叶生长是正常的。

蔬菜缺硫症诊断要点:

与氮素缺乏症相类似。

不过缺氮是从下位叶开始,而缺硫是从上位叶开始的,两者有区别。

叶未见卷缩、叶缘枯死、植株矮小等症状。

(3)叶脉间与叶肉的颜色未有明显差异。

(4)要查明黄化部位仅是上部叶片,还是范围更大。

(5)叶黄化而叶脉仍绿则有缺铁的可能性。

在黄化叶上如有花叶病的症状时,则有病毒病的可能性,要请专家确认。

在生长中后期发生的多。

蔬菜出现缺硫症的原因:

在温室、大棚栽培时,长期连续用无硫酸根肥料时易发生。

蔬菜缺硫症的治疗方法:

多施用硫酸钾复合肥。

BACK,蔬菜缺铁症状:

由于铁在植株体内的移动性小,所以下位叶发生的少,往往发生在新叶上。

新叶除叶脉外都变黄化,在腋芽上也长出叶脉间黄化的叶。

蔬菜缺铁症诊断要点:

根据叶脉绿色的深浅判断,若为深绿则有缺锰的可能性;如为浅色或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