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学第1章煤的种类特征与生成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2234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化学第1章煤的种类特征与生成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煤化学第1章煤的种类特征与生成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煤化学第1章煤的种类特征与生成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煤化学第1章煤的种类特征与生成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煤化学第1章煤的种类特征与生成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化学第1章煤的种类特征与生成DOC.docx

《煤化学第1章煤的种类特征与生成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化学第1章煤的种类特征与生成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化学第1章煤的种类特征与生成DOC.docx

煤化学第1章煤的种类特征与生成DOC

1煤的种类、特征与生成

(多媒体课件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煤在泥炭化阶段、变质阶段的煤质变化原理,

了解各种煤炭的基本特征,

了解主要成煤期与重要煤田。

教学内容:

(1)煤的种类和特征

(2)腐植煤的主要特征与一般特性

(3)煤的生成

定义——煤是由远古植物残骸没入水中经过生物化学作用,然后被地层覆盖并经过物理化学与化学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生物岩。

关键词植物残骸——物质来源

生化、物化、化学作用——进程变化

有机生物岩——产物属性

有机——化学属性

生物岩——矿物属性

1.1煤的种类和特征

高等植物——腐殖煤(含植物变化很小的组分形成的残殖煤,如树皮残殖煤、孢子残殖煤)

低等植物(少量浮游生物)——腐泥煤(藻煤——由藻类形成,胶泥煤——彻底分解的基质)

腐殖煤和腐泥煤的混合体——腐殖腐泥(烛煤——性同蜡烛,点火即燃,煤精——结构细腻,质轻而有韧性,能雕琢工艺美术品)

表1腐殖煤与腐泥煤的主要特征

特征

腐殖煤

腐泥煤

颜色

褐色和黑色,多数为黑色

多数为褐色

光泽

光亮者居多

用火柴点燃

不燃烧

燃烧,有沥青气味

氢含量/%

一般<6

一般>6

低温干馏焦油产率/%

一般<20

一般>25

1.2腐殖煤的主要特征和一般特性

腐殖煤是自然界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多的煤,它是近代煤炭综合利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煤化学的重点研究对象。

根据煤化度的不同,腐殖煤可分为四大类:

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

1.2.1泥炭

严格地讲,泥炭并不是煤,而是植物向煤转变的过渡产物。

外观棕褐色或黑褐色。

富含未分解的植物组织,如根、茎.、叶等残留物。

原始泥炭含水量高达85%~95%。

风干后,水分可降至25%~35%。

按物理化学的观点,泥炭是一个以水为分散介质的胶体体系。

其胶体性质表现为:

(1)能将大量的水吸入微孔结构,而本身并不膨胀;

(2)含腐植酸,具有酸性,并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泥炭的有机质主要包括:

(1)腐殖酸。

它是泥炭最主要约有机成分,是一种由高分子轻基梭酸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可溶于碱溶液而呈棕红至棕黑色,当调节溶液的pH值至酸性时,则有棕色絮状沉淀析出。

(2)沥青质。

它指可用苯、甲醇等有机溶剂抽提出的有机物,部分由树脂和树蜡转化而成,部分由植物组分的还原产物通过合成反应生成。

(3)末分解或尚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族组成,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质等。

(4)变化不大的植物稳定组分,如角质、树脂、抱粉和木栓质等。

泥炭的赋存形态:

泥炭是在沼泽中形成的,根据沼泽的地形、环境、发育阶段的养料供应方式的不同,可将泥炭分为低位沼泽泥炭、中位沼泽泥炭和高位沼泽泥炭三种类型。

前两种属土壤营养泥炭,后一种属大气营养泥炭。

芬兰学者E·基维年主张以植物残体对泥炭进行分类,将泥炭分为苔藓泥炭、草本泥炭和木本泥炭。

也有人以沼泽的地理位置,将泥炭分为近海沼泽泥炭和内陆沼泽泥炭。

世界上泥炭储量丰富的国家有俄罗斯、芬兰、爱尔兰、瑞典、加拿大和美国等国。

我国泥炭储量约270亿t,80%属裸露型,20%属埋藏型。

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三江平原、长白山、青藏高原东部以及燕山、太行山等山前洼地和长江冲积平原等地。

泥炭的用途

泥炭经气化可制成气体燃料或工业原料气;经液化可制成人造液体洁净燃料;泥炭焦化所得泥炭焦是制造优质活性炭的原料;用泥炭可以制造甲醇等多种化工原料;泥炭还是制造泥炭纤维板等建材和木材替代品的原料。

泥炭还可以直接用作土壤改良剂和高质量的腐殖酸肥料。

泥炭的开发和利用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近些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1.2.2褐煤

褐煤是泥炭沉积后经脱水、压实转变为有机生物岩的初期产物,外表呈褐色或暗褐色,因而得名。

根据煤化度与外表特征,可将褐煤分为土状褐煤、暗褐煤和亮褐煤三种。

此外还有一种保存着明显木质结构痕迹的木褐煤。

随着煤化度升高,主要在成岩作用压力的影响下,褐煤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腐殖酸逐渐减少,水分显著降低,颜色变深,光泽从无到有,密度和硬度不断提高。

(1)土状褐煤。

它是泥炭变成褐煤的最初产物,其断面与一般粘土相似,结构较疏松,易时成粉末,粘污手指。

(2)暗褐煤。

它是典型的褐煤,表面呈暗褐色,有一定的硬度,如将其破碎则碎成块状而不形成粉末。

(3)亮褐煤。

从外表看它与低煤化度烟煤无明显区别,因而有些国家称其为次烟煤。

但最褐煤仍含有腐殖酸,外观呈深褐色或黑色,有的带有丝绢状光泽,有的则如烟煤一样含有暗亮相间的条带。

(4)木褐煤。

亦称柴煤。

有很明显的木质结构,用显微镜观察可清楚地看到完整的植物细胞组织。

它除含有腐殖酸、腐殖质和沥青质外,还含有木质素和纤维素等。

显然,木褐煤是由尚未受到充分腐败作用的泥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褐煤。

褐煤的用途

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有丰富的褐煤资源。

我国褐煤也较丰富,储量约893亿t,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和华北等地,主要集中于内蒙古、云南、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区。

褐煤适宜成型作气化原料,其低温干馏煤气可用作燃料气或制氢的原料气,低温干馏的煤焦油经加氢处理可制取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

用褐煤半焦或瓷球作热载体对褐煤进行快速热分解是一种低、中温新法干馏工艺,可生产热值为18.84~20.93MJ/Nm的优质城市煤气,焦油产率达6.0%~8.5%;

将褐煤制成(蒽)油煤浆后催化加氢,褐煤有机质的80%可从转化成气态和液态产品,油收率约占35%。

褐煤经溶剂抽提所得褐煤蜡(又名蒙旦蜡),具最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防水性强、导电性低、耐酸、强度高和表面光亮等特性。

可用作表面最性剂、表面光亮剂、疏水剂、色素溶剂和吸油介质等。

但褐煤易风化破碎,故一般不宜长途运输。

1.2.3烟煤

煤化度低于无烟煤而高于褐煤,因燃烧时烟多而得名。

外观黑色,不含有游离腐殖酸。

具有一定的光泽,产状呈明暗交替条带状。

烟煤是最重要的腐植煤。

按煤化度由低至高,分为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和贫煤等。

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粘结性。

高温干馏时,能不同程度地软化和熔融成为塑性体,然后再固化为块状的焦炭。

故传统上称之为炼焦煤,除此以外的其他煤称之为非炼焦用煤。

现代炼焦工业以使用这四种煤为主,但并不局限于这四种煤。

1.2.4无烟煤

煤化度最高的腐殖煤,燃烧时无烟而得名。

外观灰黑色,有金属光泽,无明显条带。

在各种煤中,其碳含量,真密度,硬度,燃点等均达到最大化值。

主要用途

民用、发电燃料

制造合成氨的原料

炭素材料的原料

煤气发生炉造气的燃料

高炉喷吹和烧结铁矿的燃料

脱氧剂、增碳剂等。

上述四类腐殖煤的主要特征与区分标志如表1-2所示。

表1-2四类腐殖煤的主要特征与区分标志

特征与标志

泥炭

褐煤

烟煤

无烟煤

颜色

棕褐色

褐色、黑褐色

黑色

灰黑色

光泽

大多数无光泽

有一定光泽

金属光泽

外观

有原始植物残体,土状

无原始植物残体,无明显条带

呈条带状

无明显条带

在沸腾的KOH中

棕红-棕黑

褐色

无色

无色

在稀HNO3中

棕红

红色

无色

无色

自然水分

较多

较少

密度/g·cm-3

1.10~1.40

1.20~1.45

1.35~1.90

硬度

很低

较高

燃烧现象

有烟

有烟

多烟

无烟

1.3煤的生成

煤的生成是一个极其漫长与极其复杂的过程。

煤的成因因素,即成煤植物的种类,植物遗体的堆积环境和堆积方式,泥炭化阶段经受的生物化学作用等影响,炭形成并保存的诸因素,决定了煤在显微结构上具有多种形态各异的显微成分。

煤的变质因素,即泥炭成岩后,煤变质作用的类型、温度、压力、时间及其相互作用决定了煤的化学成熟程度,亦即煤化程度,又称煤化度。

煤的显微成分组成和煤化度是表征煤的性质,尤其是炼焦用煤工艺性质的二维坐标系。

l.3.1成煤原始物料

三种成煤假说

※煤是和地球一起形成的

※煤是由岩石变化而来的

※煤是由植物残骸形成的

煤由植物形成的证据

(1)常常发现在煤层中有保存完好的古植物化石和由树干变成的煤,有的甚至保留着原来断裂树干的形状;煤层底极多富含植物根化石或痕木化石,证明它曾经是植物生长的土壤;

(2)显微镜下观察煤制成的薄片可以直接看到原始植物的木质细胞结构和其他残骸,如孢子、花粉、树脂、角质层和木栓体等;

(3)在实验室用树木进行人工煤化试验,可以得到外观和性质与煤类似的人造煤。

因此,是由植物而且主要是由高等植物转变而来的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1.3.1.1地质年代与主要成煤植物

在生物史上,植物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并且多次飞跃演化的漫长过程。

按种类划分,其发展依次可分为菌藻植物时代、裸蕨植物时代、蕨类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和被子植物时代。

其中菌藻植物属于低等植物,其他植物属于高等植物。

此外,高等植物还包括难以成煤的苔藓植物。

在植物演化史上,某一种类的植物占优势后,前级植物中的某些门类仍继续存在。

低等植物主要是由单细胞或多细胞构成的丝状或叶片状植物体,没有根、茎、叶的划分,如细菌和藻类。

它们大多数生活在水中,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

高等植物则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划分。

除了苔藓外,高等植物常能长成高大的乔木,具有粗壮的茎和根,成为重要的成煤物质来源。

植物演化的时间进程可以用地质年代来描述。

地质年代是指地层形成的年代,亦可指煤层形成的年代。

地质年代通常划分为代、纪、世、期、时;地层系统通常也划分为界、系、统、组、段。

地质年代与地层系统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国际通用的地层系统与地质年代的关系如表1-3所示;该表参照1989年国际地质联合会(ICS)的地球地层表,列出了相应的成煤植物及主要煤种开始生成的地质年代。

由表1-3可见,植物的演化对煤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当植物广泛分布、繁茂生长时才可能有成煤作用发生,而新门类的植物群的出现是出现新的成煤期的前提。

表1-3地层系统、地质年代、成煤植物与主要煤种

代(界)

纪(系)

距今年代

(百万年)

中国主要

成煤期▲

生物演化

煤种

植物

动物

新生代(界)

第四纪(系)

1.6

被子植物

出现古人类

泥炭

晚第三纪(系)

23

哺乳动物

褐煤为主,

少量烟煤

早第三纪(系)

65

中生代(界)

白垩纪(系)

135

裸子植物

爬行动物

褐煤、烟煤,

少量无烟煤

侏罗纪(系)

205

三叠纪(系)

250

古生代(界)

晚古生代

二叠纪(系)

290

蕨类植物

两牺动物

烟煤

无烟煤

石炭纪(系)

355

泥盆纪(系)

410

裸蕨植物

早古生代

志留纪(系)

438

菌藻植物

鱼类

石煤

奥陶纪(系)

510

无脊椎动物

寒武纪(系)

570

元古代(界)

新元古代

震旦(系)

1000

中元古代

1600

古元古代

2500

太古代(界)

4000

1.3.1.2成煤植物的有机族组成及成煤性质

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细胞。

细胞是由细胞壁和原生质构成的。

前者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而后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

高等植物的细胞含原生质较少,低等植物则相反。

茎是高等植物的主体,其外表面被一层表皮所包裹。

表皮外层为角质层,里层为木栓层。

从表皮向内,依次是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心。

高等植物除了根、茎、叶外,还有繁殖器官孢子和花粉。

孢子属于孢子植物,花粉属于种子植物所有。

约四亿年起,高等植物新种群出现与繁茂时期,即出现相应的成煤期。

高等植物的有机簇组成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形式参与成煤。

图片——古代植物群落模拟图

表——植物的有机簇组成

a糖类及其衍生物

纤维素单糖CO2+H2O

糖类及其衍生物半纤维素

果胶质酸腐植酸(参与成煤)

b木质素

CO2+H2O

木质素芳香酸、脂肪酸

腐植酸、沥青质(成煤)

 

C蛋白质

CO2+H2O+N2+NH3

蛋白质

氨基酸腐植酸成煤

d脂类化合物

脂类化合物的共同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基本不变化或很少变化直接参与成煤。

这种生物化学作用的多方向性、生物化学作用程度的不一致性,使泥炭的组成出现千差万别,亦造成煤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复杂性、不均一性。

1.3.1.3植物遗体的堆积

植物遗体堆积并转变为泥炭的条件

(1)高等植物持续繁茂生长

(2)具有保存植物遗体的环境

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场所就是沼泽。

堆积形式

(1)原地堆积——绝大多数

(2)异地堆积——水流搬运也可异地成煤,但一般没有工业开采价值

沼泽地势平坦低洼,排水不畅,植物繁茂。

未被完全分解的植物残骸在其中逐年积累并的泥炭化,天长日久便形成泡软的泥炭。

图片——泥炭沼泽

1.3.2腐殖煤的生成过程

腐殖煤的生成过程称为成煤过程。

包括植物遗体不断堆积,到形成无烟煤的全过程。

大致可分为泥炭化阶段和煤化阶段。

1.3.2.1泥炭化阶段

高等植物残骸在泥炭沼泽中,经过生物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演变成泥炭的过程。

A生物化学变化

在泥炭化阶段,植物遗体的变化是十分复杂的。

根据微生物的类型和作用,其生物化学变化可分为氧化分解和还原聚合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氧化分解

全部腐败CO2、H2O、CH4等

浅水多氧

植物残骸需氧菌作用部分分解简单有机化合物

未分解保留稳定部分

第二阶段:

还原聚合

分解产物聚合腐殖酸、沥青质

保留部分未变化部分

还原聚合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对于泥炭化是至关重要的。

氧化反应进行到底,将不再有泥炭生成。

幸好在在沼泽环境下,第二阶段的发生是必然的,其原因主要在于:

(1)泥炭沼泽水的覆盖和植物遗体堆积厚度的增加,使正在分解的植物遗体逐渐与空气隔绝,进入弱氧化或还原环境。

一般距泥炭沼泽表面0.5m以下,需氧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急剧减少,而厌氧细菌则逐步增加。

(2)植物遗体转变过程中分解出的气体、液体和微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促使沼泽中介质的酸度增加,抑制了需氧细菌、真菌的生存和活动。

如分解产物中的硫化氢和有机酸的积累就能产生这种作用。

(3)植物本身存在的防腐和杀菌成分(如酚类)的逐步积累,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活动。

另外植物的分解产物也有一定的毒性。

B泥炭化阶段的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

在泥炭化阶段,氧化与还原、需氧菌和厌氧菌、分解与聚合,这些矛盾的综合作用,对成煤的影响非常复杂,从物理化学的角度看,可归并为两种作用。

a凝胶化作用

植物的主要组分在泥炭化阶段经过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以腐殖酸和沥青质为主体的胶体物质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成岩阶段的延续又称为镜煤化作用。

发生条件:

停滞、不太深的覆水条件下,弱氧化至还原环境中,有厌氧细菌的参与。

变化:

生化作用植物腐殖酸、沥青质

物化作用吸水膨胀胶体化

产物:

细胞壁基本不膨胀或仅微弱膨胀,到植物的细胞结构完全消失为两个极端的一系列产物。

成煤后:

前者结构镜质体,后者基质镜质体或无结构镜质体。

其间还存在一系列凝胶化(镜煤化)程度不等的过渡和变形成分,如木质镜媒体、碎屑镜质体等。

它们形态各异,成煤后在理化性质上也有所差异,但工艺性质接近,故一起归并为镜质组。

b丝炭化作用

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在泥炭沼泽的氧化环境中,受到需氧细菌的氧化作用,产生贫氢富碳的腐殖物质,或遭受"森林火灾"而炭化成木炭的过程称为丝炭化作用。

发生条件:

沼泽表面,干燥少水、多氧、需氧菌作用、氧化作用中断。

变化:

细胞孔壁完整干净软丝炭

细胞孔壁填充黏土硬丝炭成煤后丝质组(惰质组)

细胞孔壁破裂为碎屑碎屑丝炭

对同一植物遗体来说,这两种作用是可以交叉进行的。

凝胶化物质可以因重新转入氧化环境而脱氢脱水,相对地增碳而向丝炭化物质转化。

氧化较轻的丝炭化物质亦可以因进入还原环境而发生凝胶化作用。

其互相转变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沼泽覆水变化的程度。

但是,彻底丝炭化的物质,即使在能够进行凝胶化作用的条件下,再也不可能向凝胶化物质转化了。

c泥炭聚积环境对煤质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表明,泥炭的堆积环境对煤的岩相组成、硫含量和煤的还原程度有显著的影响。

近海煤田的煤富含镜质组,也有相当数量的壳质组;而内陆煤田的煤则富含树脂体和惰质组。

一般趋势是海水的影响越大,则煤的富氢岩相成分越多。

近海煤田的许多煤层,煤中的硫分都相当高,有的甚至高达8%~12%,而远海型煤田的煤一般硫分都比较低。

近海煤田某些煤层的煤,与变质程度相同、煤岩组成相近的其他煤比较,挥发分和硫、氢、氮的含量都较高,黏结性较强,发热量和焦油产率也较高,因此称为强还原煤。

还原程度可作为表征煤性质的第三维坐标,解释煤性质的异常现象。

1.3.2.2煤化阶段

始于泥炭被无机沉积物覆盖,生物化学作用逐渐停止,地质化学逐渐增强。

分为成岩阶段和变质阶段。

它们与成煤过程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死亡植物残骸

泥炭化阶段

泥炭

成岩作用

褐煤煤化阶段

变质作用

烟煤(变质程度)(煤化作用)

无烟煤

A成岩阶段

成岩阶段是指无定形的泥炭,因受上覆无机沉积物的巨大压力逐渐发生压紧、失水、胶体老化硬结等物理和物理化学变化,转变为具有生物岩特征的褐煤的过程。

条件:

深度不大(200~400m)的地下,温度<60℃

主要作用因素:

压力及其作用时间

变化:

压实、失水、胶体老化

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分解和缩聚反应。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逐渐消失,腐殖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氢、氧减少,碳增加。

B变质阶段

褐煤沉降到地壳的深处,在长时间地热和高压作用下,其组成、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转变为烟煤和无烟煤的过程。

变质主要因素

a温度主要因素

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巨大的地热使地温自地表常温层以下随深度加大而逐渐升高。

深度每增加100m温度升高的数值叫地温(热)梯度。

地温梯度一般恒为正值,即地温朝地下深处逐渐升高,尽管地热场的分布总是不均一的。

现代地壳平均地温梯度为3℃/100m,但其变化范围可由0.5℃/100m到25℃/100m。

由此可以推测成煤期的古代地温分布也是不均一的,但应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研究表明,存在一个煤变质的临界温度。

低于此温度时,压力再高,时间再长,也难以变质。

大量资料表明,转变为不同煤化阶段所需的温度大致为:

褐煤40~50℃,长焰煤<100℃,典型烟煤一般<200℃,无烟煤一般不超过350℃。

b时间重要因素

指某种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作用于煤的过程的长短。

时间因素的重要影响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受热温度相同时,变质程度取决于受热时间的长短。

第二,煤受短时间较高温度的作用或受长时间较低温度(超过变质临界温度)作用,可以达到相同的变质程度。

c压力次要因素

压力范围:

几十至几百MPa。

在压力作用下,成煤物质的主要变化是压实,失水,孔隙率降低。

而且还可以使煤的岩相组分沿垂直压力的方向作定向排列。

除了温度、时间和压力之外,有些研究者还认为放射性因素也能影响煤的变质。

变质作用的类型

按变质条件和特征,分为深成变质作用、岩浆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三种。

(1)深成变质作用

煤在地下较深处,受到地热和上覆岩层静压力的影响而引起。

具有广泛的区域性,也称为区域变质、正常变质和地热变质等。

深成变质作用主要特点:

第一,煤的变质程度具有垂直分布规律(希尔特定律)。

即在同一煤田大致相同的构造条件下,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煤的挥发分逐渐减少,变质程度逐渐增高。

第二,煤的变质程度具有水平分带规律,希尔特定律在平面上的反映。

图1-4

希尔特定律对于煤矿的勘探、开采和预测矿区煤质变化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2)岩浆变质作用

受到岩浆高温、挥发性气体和压力的影响使煤发生异常变质的作用,变质梯度大,范围小。

岩浆直接作用于煤层,温度高,持续短,类似于快速加热炼焦,严重时产生天然焦。

岩浆间接(远程)作用,是含煤岩系下部有隐伏的深成岩浆侵入体,热作用引起的变质与深成变质叠加,使煤变质程度异常增高。

(3)动力变质作用

地壳构造变化所产生的动压力和热量使煤发生的变质。

也是局部现象。

动力变质煤的主要特点是密度增大,挥发分和发热量降低,煤层层理受到破坏等。

1.3.3主要成煤期与主要煤田

1,3.3.1影响成煤期的主要因素

适宜聚煤作用发生的条件是:

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

高大的木本植物大量繁殖堆积的古植物因素

适于形成泥炭沼泽的古地理环境

缓慢的下降的古构造运动条件

同时具备这四方面条件的时间越长。

就能形成煤层多,储量大的重要煤田。

反之则煤层少而薄,甚至根本没有煤。

1.3.3.2主要聚煤期和主要煤田

A主要聚煤期

地史上有5个世界性的聚煤期:

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中侏罗世,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一早第三纪。

我国的聚煤期分布有一定的特殊性。

晚二叠世、晚第三纪仍有重要煤田,晚白垩世却无重要聚煤作用。

我国的聚煤规模以早、中株罗世居首,但从煤质和地理分布来看,石炭纪与二叠纪更为重要。

我国聚煤期连续性较好,地史上基本不聚煤的只有两段:

早三叠世一中三叠世,早白垩世晚期一晚白垩世。

B主要煤田

世界煤炭储量较多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南非、加拿大和波兰等,多集中在欧亚大陆、北美洲和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储量很少。

除中国以外的世界主要煤田有

美国阿帕拉契亚(石炭纪),炼焦煤储量占美国的92%;

德国鲁尔(石炭纪),储量超过2000亿t;

俄罗斯的通古斯(二叠纪)、坎斯克一阿钦斯克(侏罗世)煤炭储量均达数千亿吨等。

中国的重要煤田

我国石炭纪一二叠纪著名煤田有大同、开滦、本溪、淮北、豫西和水城等。

晚三叠世较重要的煤田有达县、广元、攀枝花、一平浪、萍乡、资兴等。

株罗纪我国最重要的煤田集中分布于新疆北部、甘肃中部一青海北部、陕甘宁盆地和晋北燕山等地区。

晚保罗世一早白垩世重要的煤田有鸡西、双鸭山、阜新、铁法和元宝山等。

第三纪重要煤田有抚顺、沈北、梅河、黄县、昭通、小龙潭和台湾等。

习题

习题集:

第2、6、8、1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