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工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2101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汨罗市工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汨罗市工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汨罗市工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汨罗市工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汨罗市工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汨罗市工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docx

《汨罗市工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汨罗市工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汨罗市工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docx

汨罗市工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汨罗市工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

2013-11-2111:

42:

19    来源:

工业和信息化局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落实汨罗市委、市政府“打响两张品牌、推进三项工作、紧跟长望浏宁、进军全省五强”的战略决策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规划是国家提出的发展中长期规划,汨罗市工业“十二五”规划是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项纲领性文件,是实施大办工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行动纲领。

   

 发展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汨罗工业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绩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系统在省、岳阳市经委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发展机遇,基本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加快发展汨罗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从2006年我市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1亿元到目前的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6.1亿元,五年间年均递增48%;从2006年实现增加值21.7亿元到目前的实现增加值68亿元,年均递增38.4%;从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67.4亿元到目前的实现销售收入211.3亿元,年均递增46.5%。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

在全球还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时候,仍然要充分预计金融危机给工业经济带来的潜在风险。

我市继续严格落实湖南省“一化三基”战略构想,以大办工业、上争项目、招商引资为手段,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升级”为行动抓手,壮大重点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强化品牌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把我市打造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强市。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建设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市工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十一五”期间,我市循环经济领域及八大产业形成的工业经济已经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加之国家更加重视中部地区的发展和我市区位、交通、人文资源等优势更加凸现,全市上下走工业发展富民强市的理念深入人心,民营经济活力逐步强劲。

但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发展低碳工业经济、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升级等仍然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市乡财政对工业经济反哺会有一定困难,因此,发展我市工业经济仍然需要全市人民艰苦奋斗。

    三、“十二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十二五”时期是湖南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市工业继往开来、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

“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相当多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十二五”期间,我们应当加以总结,认真分析研究,确定新的发展战略,创新发展途径,寻找新的突破口,以实现新一轮工业经济腾飞。

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突出经济工作重点,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奋力把汨罗工业推向前进。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湖南省“一化三基”战略构想,按照岳阳市“提速、升级、增效、惠民”的总体要求,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形式下,确保我市工业经济有新举措、新突破,新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十二五”时期,全市工业的总体目标是:

企业转型加速、产业升级明显、经济实力增强,布局趋向合理。

    企业转型加速:

立足园区、产业、企业三个层面,组建各类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等平台,推进“产、学、研”联合,引导企业向“专、精、深、特、新”方向发展,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转型加速。

力争到2015年,有40家企业科技型企业申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确保有8个国内驰名商标和50个省著名商标。

 

    产业升级明显:

通过联手帮扶活动帮助八大产业实施品牌战略、营销战略、科技人才战略。

逐步实现“效能化、园区化、高新化、两型化”目标。

    经济实力增强:

力争到2015年,发展成为一个二百亿循环经济工业园,打造两个百亿产业,工业税收比2010年翻一番。

    布局趋向合理:

考虑到区域、资源、交通、人文、环境等因素,“十二五”期间,通过调整结构、帮扶产业、项目拉动、政策引导等,按照“一园两廊三区”的发展战略,逐步实现全市工业经济布局趋向合理。

    一个工业园。

在现有园区的基础上,将新市、黄市、红花纳入工业园区,进行整体规划。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导,建立健全废旧资源回收体系;通过打造科研平台,充分利用和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完善销售、生产服务体系;健全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生产制造体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建成集科研、回收、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业园区。

    两条工业走廊。

107国道沿线的大荆、沙溪、李家塅、黄柏、弼时等乡镇应根据现有资源、环境、人文等特点纳入全市乡镇工业小区建设规划,要突破乡镇行政区域限制,进行全市统筹。

引导扶持大荆特种材料、长乐安防设备、沙溪机电制造、李家塅和黄柏家具生产、弼时机械设备加工等具有乡镇特色的工业小区建设,建成我市107国道乡镇特色工业经济走廊。

201省道沿线的有关乡镇工业发展应当充分利用区域范围相对环境压力较小、丰富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交通优势明显等优势,形成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格局。

充分发掘人力和土地资源优势,并将沿线工业发展纳入全市工业发展规划之中,打造我市沿201省道新型综合工业经济走廊。

火天、新塘、桃林、白塘、屈子祠、磊石等乡镇发展包括食品药品在内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屈子祠、范家园发展综合工业经济,可以布局碳素、铸造、酒类及机械制造和来料加工等综合工业企业。

要制定新的政策、创新工作方法,使之成为我市工业发展新的亮点。

    三个工业小区。

一是工业生产服务小区。

引导工业园区西侧边界及沿江大道、罗城路、城西路界定范围内的城区及城郊乡、古培镇、汨罗镇、城关镇大力发展工业生产服务性企业。

上述城区范围内停止生产性工业项目审批,现有的工业生产企业应当淘汰或搬迁进入工业园区或工业走廊。

引导以上区域范围内发展担保公司融资、科研、技术、培训、信息、物流等生产服务性服务企业,为全市工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销售等现代化全方位服务。

二是麻石资源产业区。

引导川山坪、玉池、高家坊、白水形成以麻石开采加工产业为主导的麻石资源产业区。

通过创新机制、政策引导,扶持该区新上麻石开采加工固废利用项目,以保证该区麻石开采加工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三是废纸再生利用工业小区。

以智峰废纸造纸企业为基础,引导智峰、三江、长乐、八景、古仑做大做强废纸造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条,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们的任务是要把有色金属加工业、碳素产业、安防设备业、造纸业、机电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麻石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等八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真正成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为汨罗进入全省五强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有色金属加工业规划

   【现状】有色金属加工业包括再生铜、再生钢铁、再生铝等加工业。

   目前,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的铜材生产国,并形成以线材、管材与带材为三大主导产品的产业格局。

汨罗的废铜回收量每年为11万吨,在全国的占比约为8.2%。

加工产品中铜棒线为80000吨左右,粗铜5.2万吨。

可以说基本上还处在初级加工阶段,加工工艺水平有待提高。

根据我国铜加工及再生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结合汨罗的实际,铜业发展以“3R”的行为准则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通过预处理工程、无氧铜杆厂、湘北铜业有限公司铜箔生产线、变压器铜带厂及汽车水箱铜带厂、铜合金材料厂的建设,以预处理工厂为基础,无氧铜杆厂为龙头,湘北铜业的铜箔生产线、瑞沃有色金属公司的高压电缆铜接头项目、变压器铜带厂及水箱铜带厂为发展,铜合金材料厂为补充,使循环经济下的汨罗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再生铝回收的前处理方面,国内的水平与国外差别很大。

预处理工序主要对废铝进行分类、加工和清洗,以便除去表面污染物或覆着物,或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分离等。

在预处理工序中,经常要用机械方法、火法冶金技术或湿法冶金技术来处理废铝。

可是目前这些手段在汨罗都没有得到使用。

这严重影响再生金属的质量和回收率,降低经济效益。

汨罗再生工业中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应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培育。

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和现实条件,汨罗铝产业的发展,以汽车压铸件和饮料罐带坯为主要产品方向,进行拆解和预处理,压铸件,饮料罐带坯,泡末铝合金板材,铝灰渣处理企业的建设。

   目前,汨罗一年回收废钢铁7.3万吨,加工量仅3.1万吨,加工也基本上是简单熔炼成粗钢坯。

绝大部分仍处在流通领域,即将废钢铁回收后通过分类、分拣、清洁、打捆后又运往广东、浙江、福建一带,缺少真正有带动能力的龙头加工企业。

   【目标】通过融资上市、科技创新,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新型工业化,科学完善有色金属产业回收体系建设,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动信息化建设,促使加工企业上规模、制造企业上档次,创建1000亿回收企业2个,年加工能力10万吨,回收冶炼企业2个,10个研发平台,打造适应园区和市区的高新技术企业。

预计到2015年实际废铜回收量为50万吨,加工量40万吨;预计到2015年废铝回收量为30万吨,加工量20万吨;引资引进新上40万吨钢棒连铸连轧项目,同时依据市场的未来走势,汨罗将大力发展200与400系列不锈钢带材和精密铸造产品。

有色金属加工业实现产值300亿元,完成税收7亿元,确保有色加工业有10家龙头企业。

   二、碳素产业

   【现状】一是规模凸显。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市建立第一家碳素企业,现在全市已有碳素企业30家,主要分布在磊石、新塘、城郊、城关、长乐、黄柏、黄市、沙溪、弼时、汨罗镇、范家园等乡镇,能生产各种高、中、低档碳素制品,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具有一定集群效应。

2008年,安排就业人员2800人,其中下岗职工210人、残疾人员380人,发放职工工资5600万元,年产值达12亿元,上交国地两税5500万元。

   二是品牌彰显。

我市碳素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一批产品质量好、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倍受国际、国内市场的欢迎。

石墨增碳剂是碳素产品之一,是重要的增碳、耐温、脱氧、模具制造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医疗、电子以及航空航天与核能等尖端科技领域。

但石墨增碳剂生产技术掌握在少数几个国家手中,我国进口的石墨增碳剂价格每吨8000元人民币。

我市振湘碳素厂通过自主创新,研制开发的石墨增碳剂产品质量好,科技含量高,拥有完全知识产权,产品价格每吨仅4000元左右,相当于进口产品的一半。

现在,该厂生产的石墨增碳剂不但能满足国内沙钢、武钢、宝钢等重点企业的需要,还远销日本、美国、印度、以色列等国家。

此外,该厂自主研发的连续石墨化焦粒,获国家专利,并被纳入国家发改委节能减排备选项目。

   三是后劲充足。

碳素行业已成立协会,开始步入良性自律发展轨道,规模化扩张进展加快。

目前,由6个股东投资5000万元、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碳素材料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第一期投资2000万元,建设石墨压型、焙烧、浸渍生产线;第二期投资3000万元,建设石墨化生产线,安置下岗职工50人。

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石墨电术、石墨方料和振动压型坩埚,年产量10000吨,年产值达3.5亿元,年上交国地两税2000万元,成为南方各省市最大的碳素生产基地。

振湘碳素加速实力扩张步伐,今年已新增生产线一条,企业年产值可达1.3亿元,上交国地两税650万元。

目前,该项目还引进上海六禾创业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在工业园新建8座石墨化炉子,项目实施后,可将年产值提高到3亿元、税收提高到1700万元。

   【目标】为了把碳素行业做大做强,继续打造成我市第二大支柱产业。

一是要向“三同”发展。

强化碳素行业协会作用,利用协会平台,在整个行业推行原材料采购同盟、产品价格同盟、科技创新同盟,形成“团购”优势,强化整体意识,不断增强我市碳素产业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是要向科技型发展。

如大规格高功率石墨电术、核能墨、航空航天用石墨和各领域用特种石墨及碳石墨复合材料等技术含量附加值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

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依托企业建立碳素产业研发中心,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强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切实增加科技投入,瞄准国际上的先进企业和市场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生产,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要向融资型发展。

要改善金融服务,创新抵押融资方式,重点是组织开展专题银企洽谈会,加强企业与银行对接。

要加强信用平台建设,重点是借鉴再生资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量身定做碳素行业融资信用体系。

拓宽融资渠道,创建行业担保公司,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碳素行业,提高资金供应量。

四是要向规模型发展。

按照节约土地、整合资源的原则,建立碳素产业园区,推动产业由目前的分散型向集群化发展,壮大产业规模。

推动行业兼并重组、股份联合,促使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支持优秀企业引大靠强、技改升级,不断壮大自身势力,提升企业自身实力。

五是要向高效型发展。

引导石碳素产业走精、深、特的发展路子,拉长碳素产业链条。

清理整顿已建项目,适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六是要向环保型发展。

增强环保意识,开展技术革新。

要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过程中资源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使碳素工业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

要坚决按照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的企业。

二要树立清洁生产观念和意识,树立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预防思想,把清洁生产作为提高企业整体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来对待。

三要强化科学管理,减少碳素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十二五”期间,计划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新上三个科技含量高的碳素材料生产项目,投资3.6亿元,建立石墨压型,焙烧、浸渍、石墨化生产线,竣工投产后,年产量达9万吨,年产值达15亿元。

预计到2015年,全市碳素行业企业发展到 50家,年产值达100亿元;实现增加值31.5亿元,实现税收2亿元,确保碳素产业有2家龙头企业。

 

    三、安防设备业

   【现状】汨罗安防设备业起步较早,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处于鼎盛时期。

目前,全市共有安防设备企业8家,年生产总值3.6亿元。

   【目标】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把该产业做优。

“请进来”就是引进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改良,提升安防设备的档次;“走出去”就是组织一批该产业老板到江浙一带考察和学习,转变思维定势。

目前,全市安防设备业现有规模企业8家,计划到2015年,发展到15家,并且形成安防设备业集团,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预计由现在的工业总产值3.6亿元增加到13亿元,实现增加值4亿元,实现税收0.6亿元,确保安防设备业有 家龙头企业。

    四、造纸业

   【现状】汨罗再生纸业起步于九十年代初,主要是利用废纸、废木材等作为原材料生产特种纸、包装纸、鞭炮纸等,现有规模企业15家,生产能力16万吨。

   【目标】预计到2015年,通过技术改造,扩能升级,15家规模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由现在的工业总产值10.9亿元增加到15亿元,实现增加值4.7亿元,实现税收0.5亿元。

    五、机电制造业

   【现状】机电制造业现有规模企业25家。

其中汨罗市飘风电气有限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现已开发出七项新产品,其中两项填补国内空白,无纺布包聚脂薄膜绕包线和复合挤压铝线两个新产品均已申报国家专利,一举突破了国内电磁线生产由传统型向新型电磁线的转变,大幅度提升了电磁线的各项质量指标。

目前,国内能够生产该种产品的企业仅有4家,现占有新型电磁线市场份额超过30%。

汨罗市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跻身湖南省民营企业500强的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于2007年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实现了中国境外上市农机制造公司和湖南省国外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龙舟收割机”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其农机产品畅销全国14个省市,并出口东南亚6国。

 

   【目标】“十二五”期间关键是促使企业自主创新,提升科技含量,开发出新产品。

到2015年,规模企业发展到30家,由现在的工业总产值18亿元增加到50亿元,实现增加值15.7亿元,实现税收0.5亿元,确保机电制造业有2家龙头企业。

   六、家具制造业

   【现状】家具是一种深具文化内涵的产品,它实际上表现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消费水准和生活习俗。

现代化是未来的目标,多元化必然成为我们的选择。

加强质量标准工作,积极引导企业进行ISO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真正通过认证工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和水平、符合我国家具工业实际的科学的家具标准体系,为企业生产、开发、管理、贸易提供规范和依据。

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具流通模式,完善现有的以出租场地为特色的家具商场,大量发展专业的家具销售公司,适当发展家具专卖店、连锁店和特色经营店,引导网上家具销售。

我市家具行业现有规模企业10家,主要分布在107国道,其中黄柏镇有4家、李家塅有3家、工业园1家、天井乡1家、弼时1家。

目前,实现工业总产值9.59万元。

   【目标】到2015年,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实现增加值7.8亿元,实现税收0.5亿元,确保家具制造业有2家龙头企业。

   七、麻石加工业

   【现状】我市境内麻石资源丰富,开采加工由来已久,已成乡镇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

麻石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玉池、川山坪、高家坊等6个乡镇,现有麻石加工规模企业近1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7万元,实现增加值3.7万元,实现税收  万元。

通过全面整顿后,积极、科学、有效地引导麻石产业朝着规范化、有序化、清洁化、集约式的方向发展,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目标,在保护好环境的硬性前提下,发展地方经济。

   【目标】到2015年,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5万元,实现增加值7.8亿元,实现税收0.5亿元。

    八、食品加工业

   【现状】目前,我市食品加工业有15家规模企业,主要特色是进行农产品加工,如长乐的甜酒、桃林的红薯加工、城关的屈原酒等。

“十二五”规划期间的总体思路是:

实施“1123”工程,即围绕产业发展这个中心;突出绿色品牌这个特色;狠抓项目推进和产业链延伸两个关键;力争在食品集群发展、总量和质量提升、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三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工业集群化发展提供可靠保证和强力支撑。

打造名牌产品,实施名牌战略,依托名牌开拓市场,突出长乐的甜酒、城关的屈原酒这一区域品牌。

   【目标】到2015年,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实现增加值7.8亿元,实现税收0.5亿元,确保食品加工业有2家龙头企业。

 

 具体措施

   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一)建立政府多元化激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机制

   1、广泛宣传研发和技改投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壮大的关键作用,使企业自觉提高产品研发经费的比率。

   2、强化政府在科技投入中的引领作用,把科技投入作为公共战略投资,进一步提高财政科技经费支出比率,用在支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上、加快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上、社会公益科技的发展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上。

   3、完善政府科技投资的运行机制,明确根据相关企业科技创新业绩予以奖励、补助和贴息,使财政科技经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政府要研究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营造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制度环境,激活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发挥好企业在科技投入中的主体作用。

   5、要逐步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支持、引导企业向上级政府申请创新基金,鼓励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进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鼓励各类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以各种方式帮助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科技开发公益性活动。

   

(二)营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优良环境

   1、实施名牌产品战略,提高科技产品市场竞争力。

   2、在全社会倡导创新精神、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发扬科学精神,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崇尚竞争的创新文化,弘扬科技人才拼搏奉献精神,大力营造诚信、创新、和谐的科技创业环境。

   3、税务部门要针对目前我市供货市场不正规,企业科技开发成本超高,尚不完全适应现行税制,酌情适当放宽对科技型企业非恶意的偏轨现象的处理力度。

   (三)围绕工业富民强市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1、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用科技创新来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立足促进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建设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进一步加强支柱产业的培育力度,推动加快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积极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强企业的活力,通过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促进产业的科技进步。

   3、加大技术引进和开发力度,围绕解决每一个产业提升中涉及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组织力量进行攻关,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产业培植和发展战略推进的技术瓶颈。

   4、结合我市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托优势资源、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资深人才来培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化。

   5、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快速发展。

以信息技术创新企业管理理念,运用数字技术加快产品设计、改进工艺流程,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6、选取一批最具成长潜力的企业进行资源聚焦,努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企业,在“孵小扶大”的同时更注重“扶强”,为行业骨干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进行深度扶持,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知名度的龙头骨干企业。

   (四)建设科技研发交流联合平台,节约单体成本,提高总体效益

   1、聘请资深专家组成高级技术顾问团,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指导,组织举办各种技术讲座,加强对我市企业现有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科技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项目申报和制定产品标准等服务,代为聘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充实企业科研队伍,整体提高我市工业企业技术更新的能力,提高整体竞争能力,使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工作得到加快。

   2、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扩展科技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搜集国内外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及科技发展动向等,提供给企业开展技术交易活动,使企业及时掌握最新信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3、积极引导“共建、共享、共同受益”的理念,推广“公共数据公共享有、自有数据有限共享、专有数据有偿分享”的利益共享机制,发动单位及个人提供设备、数据和资源,建设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企业的单体研发成本,创造总体效益的多赢局面。

   4、对全市已建立的企业中的研发中心、服务中心、检测中心加以管理辅导,使之增强实力,提高效率,在很好完成本单位的科技、质量工作外,也指导全市相关企业的科技、质量工作,主导产业的产品检测服务,扩大社会效益。

   5、协助企业调整产品结构,避免产品严重重复的现象,使各企业定位明确,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对一些产品质量差、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及创新能力差、依靠低价竞争的企业要予以整顿,帮助其走上正规道路。

避免劣质、超低价的产品上市,改善无序竞争的不良局面。

   6、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联系一个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联建一个科研开发机构,引进一个关键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