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科技创新 坚持科技为民概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202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出科技创新 坚持科技为民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突出科技创新 坚持科技为民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突出科技创新 坚持科技为民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突出科技创新 坚持科技为民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突出科技创新 坚持科技为民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出科技创新 坚持科技为民概述.docx

《突出科技创新 坚持科技为民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出科技创新 坚持科技为民概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突出科技创新 坚持科技为民概述.docx

突出科技创新坚持科技为民概述

 

突出科技创新坚持科技为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工作汇报

 

 

2011年4月2日

目录

一、全院基本情况1

(一)历史沿革1

(二)研究机构1

(三)人才队伍1

(四)研究特色1

二、优势研究与应用领域2

(一)水稻育种国际领先2

(二)果树育种引领产业2

(三)茶叶、甘蔗育种成效突出2

(四)动物病防研究富有特色3

(五)旱作物育种卓有成效3

(六)特色蔬菜、花卉研究异军突起4

(七)菌菇研究优势明显4

(八)生物技术研究进展显著4

(九)生态农业研究支撑发展4

(十)对台研究起步较早5

(十一)数字农业研究快速推进5

三、近年工作重点5

(一)突出创新,提升自主创新水平5

(二)突出服务,增强服务“三农”能力6

(三)突出防控,支撑畜牧业安全生产6

(四)突出标准,支撑种植业安全生产7

(五)突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7

(六)突出集成,加强科技成果示范推广7

(七)突出对台,建设两岸农业科技合作的中心8

四、今年工作安排8

(一)采取十条措施,促进农民增收9

(二)强化项目争取和科技产出,提升科研实力10

(三)强化服务龙头企业和大户,提升双百成效11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11

(五)强化科技与产业化的结合,加速成果转化13

一、全院基本情况

(一)历史沿革

1908年-福建农事实验场(领先于全国大多数省份)

1935年-福建省农林改良总场

1952年-福建省农业试验场

1953年-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所

1960年-成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二)研究机构

全院共下设16个研究所,分别为水稻、果树、茶叶、甘蔗、畜牧兽医、植物保护、作物、农业工程、生物技术、土壤肥料、农业生态、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农业生物资源、食用菌、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数字农业研究所。

(三)人才队伍

现有在职职工1115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33人(正高级119人、副高级214人)、中级科技人员352人;国家级专家6人,省级专家1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9人;博士(含在读)106人,硕士(含在读)363人。

(四)研究特色

全院以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为主,适当开展基础研究。

在作物(水稻、果树、茶叶、甘蔗)品种选育、畜牧及畜禽饲料、生物农药、植物保护、水稻转基因技术、山地生态及红壤综合保育技术、动物病害防治、台湾农业、食用菌、数字农业等10个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科技力量,其中水稻育种、水禽疫苗、柑桔黄龙病、食用菌等研究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近年来,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意农业、农业标准化、农产品加工、园林花卉、特色蔬菜花卉等领域的创新取得显著进展。

1978-2010年底,共取得国家、部、省级奖励385项,其中部、省级二等奖以上重大成果104项。

(五)平台建设

“十一五”期期间,在国家、省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院建成“福建省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36个,其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科技创新共享平台5个,重点实验室7个,部级试验基地4个。

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增强了发展后劲。

二、优势研究与应用领域

(一)水稻育种国际领先

水稻超高产育种、抗瘟育种、超级稻育种、航天育种居国内领先水平。

选育的超级稻新品种最高亩产1196.5公斤,打破世界单产记录。

航天育种育成2个全国最早通过国家审定并大面积应用的品种,被农业部列入推广计划。

目前,我院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已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80%以上,累计在省内推广2亿多亩,增产稻谷150多亿公斤,创社会效益100多亿元。

(二)果树育种引领产业

育成国内第一个杂交枇杷新品种“早钟6号”,特早熟、大果、优质、丰产,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枇杷栽培品种,品种栽培覆盖面近70%。

育成世界上第一个杂交龙眼新品种“冬宝9号”和国内最晚熟的龙眼新品种“立冬本”,增强我国龙眼的国际竞争力。

1995年以来,在全省新植枇杷、龙眼面积中,我院选育的新品种分别占90%以上和60%左右。

(三)茶叶、甘蔗育种成效突出

乌龙茶育种居国内先进水平,先后育成7个国优新品种及12个省优新品种。

茶树良种累计推广100多万亩,在全国推广最多。

收集保存了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2000份,在世界上收集乌龙茶种质资源品种最多。

选育甘蔗新品种13个,其中闽糖70-611、闽选703成为福建主栽品种。

闽糖86-05成为福建新一代甘蔗主栽品种。

选育的甘蔗良种一直覆盖全省甘蔗种植面积的60%以上,至今已累计推广800多万亩。

(四)动物病防研究富有特色

畜禽研究方面:

在国内率先发现并分离番鸭细小病毒,研制成功快速诊断试剂和活疫苗,是由我国首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是建国以来福建省包括人、兽药在内唯一获得的2项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在国内外首次分离鉴定鸭2型疮疹病毒;在国内首先发现并分离到伪狂犬病病毒,研制成功伪狂犬病灭能苗和弱毒疫苗;研制出番鸭呼肠孤病毒疫苗。

上述成果均居国际领先水平。

水产研究方面:

在国内率先克隆了淡水鱼类小瓜虫病原的保护性基因,获得国际专利;成功地表达了具有天然活性的抑动抗原,成果居国内领先;“欧洲鳗夏季暴发性疾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居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部分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旱作物育种卓有成效

专用型甘薯、专用型大豆、抗黄曲霉花生、鲜食玉米、菜用蚕豆等作物育种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十五”以来共选育出15个品种通过省级审(认)定。

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福豆310”是我省建国以来第一个通过国审的大豆品种;“福薯7-6”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鉴定的叶菜用甘薯新品种;育成我省第一个通过省级认定的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

有6个蔬菜新品种通过省级认定。

与全省蔬菜龙头企业合作,开展蔬菜安全生产技术攻关。

(六)特色蔬菜、花卉研究异军突起

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提供一套优质高效的蔬菜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解决我省蔬菜用种依赖引进、蔬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技术与共性问题,提升我省蔬菜产业科技水平。

根据我省自然灾害情况,选育见效快、效益好的应急蔬菜品种,建立应急蔬菜基地,为灾后恢复生产提供应急种子、种苗,并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围绕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加强了小仓兰、鹤望兰、水仙等特色花卉研究,向全国28个省市推广,促进了福建花卉业的快速发展。

(七)菌菇研究优势明显

蘑菇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占全国蘑菇良种的80%,推广5亿多平方米,菇农增收30多亿元,新增出口9亿多美元。

在国内率先进行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研究,为福建成为全国最大的灵芝生产出口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姬松茸商品化生产和出口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八)生物技术研究进展显著

抗虫转基因水稻育种达国际先进水平,列入科技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计划。

“高效生物杀虫剂BtA”、“青枯病生物杀菌剂ANTI-8089”等生物农药,解决了茶叶、蔬菜、烟草农药残留问题,推广50多万亩次,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现了害虫天敌工厂化生产,已在福建、广东、新疆等11个省市推广应用。

(九)生态农业研究支撑发展

丘陵山地生态果园模式与红壤综合保育技术,通过近20年的国际合作,选育出8个牧草与生态兼用型草种(其中3个是我省仅有的通过国家审定牧草品种),在解决福建省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生态退化,以及发展草食畜牧业缺乏牧草等方面产生显著效益,建立生态果园、生态茶园、观光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系列技术模式,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等省推广100多万亩次,年创社会经济效益10多亿元,减少水土流失60%~70%。

(十)对台研究起步较早

1979年开始台湾农业研究,是大陆最早开展对台农业研究、技术引进、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专业研究机构,多项研究成果被省委、省政府领导采纳作为决策参考依据,在为相关部门和单位了解台湾农业、借鉴台湾农业先进经验,开展对台农业技术引进和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数字农业研究快速推进

研发应用影像存证物联网系统、食品安全追溯物联网系统、完善远程培训系统、远程诊断与咨询系统。

推进野外生态数据的自动采集与传送,推动农业信息管理自动化。

开展网络农场建设,实现虚拟农场与实体农场对接,加快都市农业设施、种苗、基质研制与推广。

开展植物工厂网络控制系统研制,推动创意农业的发展。

三、近年工作重点

近年来,我院坚持科技服务“三农”的方向,围绕“三个层面”,即:

围绕政府所关心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畜禽疫情疫病防控等问题,围绕百姓所关心的农民增收致富、居民食品的多样性等问题,围绕社会所关心的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安全等问题,围绕“八个突出”,开展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工作,有力支撑和引领了农村经济发展。

(一)突出创新,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2007年,抓住我省农业上的重大问题,组织了粮经作物育种技术创新与优良品种选育、动物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等10个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整合、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凝练重点科研方向,凝聚优秀创新人才,努力在我院形成一批冲击国内外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与和谐的研究团队。

几年来,团队在科研立项、科研经费、科技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效,各项科技产出指标均占全院总数的90%以上。

共获国家级成果10项,省部级成果50项,市、院级成果18项;专利52项,国家/省审(认)定品种94个。

(二)突出服务,增强服务“三农”能力

2009年,启动了“百名科技人员联系百家农业企业”和“百名科技人员下乡服务三农”的科技下乡“双百”行动,通过展示作物优良品种、合作攻关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提供技术培训等,创新服务“三农”模式和机制,使全院1/3科技人员常年进农家、入企业、到基地,在基层开展科技推广工作。

已派出127人科技特派员长期服务183家龙头企业,扶持40个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二年来,全院科技人员下乡1.4万人次,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81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455项(次),示范推广面积189万亩,与企业联合建立企业创新技术中心38个,建立各种科技示范基地189个,开展技术培训271场,培训、技术指导农民6.6万人次,帮助企业编制技术手册(规范)、标准化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41件。

据不完全统计,直接经济效益2.3亿元,社会效益21.35亿元。

(三)突出防控,支撑畜牧业安全生产

联系和服务畜牧养殖大县(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在全省选择40个左右大型猪场、家禽基地、草食动物基地、水产养殖基地,建立一批动物疫病远程视频观察点,定期调查动物疫病发生动态,加强畜牧业综合治污技术集成,推广畜禽健康养殖技术,实施畜禽污染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建立畜禽疫病远程诊断和咨询服务体系技术保障,为严防畜禽疫病发生、蔓延并促进动物健康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建立的畜禽疫病远程诊断和咨询服务体系月均咨询电话20个以上,全年咨询服务超过6000多次。

同时,为建立健全畜禽疫情疫病专家快速反应机制提供技术支撑,实现第一时间为政府和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四)突出标准,支撑种植业安全生产

加强我省主要农作物良好农业规范(GAP)生产规程研究与制订,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

重点为产业链的各环节提供技术支撑,如产前的生态农田建设技术、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等;产中的种苗繁育、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生态措施等技术;产后的合理采收、保鲜加工、品牌包装等技术。

在蔬菜(龙海)和茶叶(安溪)的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可追溯系统进行示范。

(五)突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2006年建成远程教育系统,建立了省、地、县农业技术远程培训系统,使农民技术培训常态化、规程化。

2010年,农业科技远程培训被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一年来,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