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定位系统规章制度.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564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员定位系统规章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员定位系统规章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员定位系统规章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员定位系统规章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员定位系统规章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员定位系统规章制度.doc

《人员定位系统规章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员定位系统规章制度.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员定位系统规章制度.doc

一、人员定位系统岗位责任制

二、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操作规程

三、人员定位系统维修工操作规程

四、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调度值班制度

五、人员定位系统交接班制度

六、人员定位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七、定位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

八、人员定位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九、人员定位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十、人员定位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处理制度

十一、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十二、人员识别卡领取管理制度

十三、人员定位跟踪系统管理制度

十四、人员定位系统设备报废制度

一、人员定位系统岗位责任制

人员定位系统主管岗位责任制

1.全面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系统的日常管理、安装、使用、维护,保证完好正常使用,并做好图纸、数据资料和报表的管理工作,做到齐全完好。

2.负责设备仪器仪表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人员定位系统的正常运行。

3.负责人员定位系统设备的安装和定位工作,并保证所有设备安放位置能正确反映该测点的实际情况。

4.定期对井下所有仪器仪表及设备进行检查,保证人员定位系统设备运行正常。

5.保持井下设备清洁,保证各类设备正常观测、使用。

6.负责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标校,并做好设备维护、检修记录。

7.负责人员定位系统设备的回收、移动,保证设备完好,不得丢失。

8.对破坏井下各类设备的行为有权制止,并提出处罚意见报分管领导

9.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产品说明书操作,保证系统线路与设备的正常连接。

10.随时对井下所有设备进行检查,保证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完好。

11.定期检查主机是否感染病毒,并及时杀除病毒,及时更新系统设备布置图。

12.工作认真、细致,做好全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运行与维护。

13、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隐患排查工作及隐患整改闭合验收工作。

14、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措施的制定及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人员定位系统工岗位责任制

1、负责完成人员定位系统分站设置,收发器的安装位置,以及技术等日常业务工作。

2、经常检查设备运转、分站设置、电缆吊挂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3、指导监督人员定位系统维护人员对设备、仪器进行调校测试工作。

4、定期查看人员定位系统各种记录、台帐、图表。

5、及时绘制和填写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布置图和管理牌板。

6、积极组织监控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工作,搞好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

7、负责协助主管、通风副总及总工程师完成人员定位系统的隐患排查工作及隐患整改闭合验收工作。

8、负责协助主管、通风副总及总工程师完成人员定位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措施的制定及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操作规程

一、系统登陆:

1、双击桌面上的图标或者打开“开始”→“程序”→“通讯子系统”双击即可启动通讯子系统。

2、双击桌面上的图标或者打开“开始”→“程序”→“综合信息平台”双击即可启动综合信息平台。

二、开启前(接班后)检查准备

1、班前准备

上班前值机员应对当班情况进行检查询问,对当班重点问题及当前处理异常做全面了解,并检查系统运行正常。

2、交接班

岗位人员应提前半个小时岗位交接班,在交接班时,当班人员应将本班系统存在的问题向接班人认真交代清楚,并对遗留问题处理情况进行记录汇报,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三、班中要求

1、文明作业

衣冠整洁,随身携带上岗证,文明用语,接听外线来电用普通话,态度和善,待人友好。

2、检查线路运行情况

接班后认真检查各种线路连接情况,要保持线路连接牢固,发现线路连接问题立即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3、检查UPS运行情况

手动断开网络电源,启动备用电源,使备用电源连续运行15分钟。

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能连续供电现象,立即启动网络电源,并更换UPS。

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文件规定,会处理日常机房的主机故障,并负责打印规定的报表。

2)必须严格执行手上交接班制度和填报签名制度。

3)雷雨天气,防止雷击设备,打雷较严重时,立即请示分管领导停电,熟悉停送电秩序,停电顺序是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等外围设备→不间断稳压电源→配电柜电源。

送电顺序是配电柜电源→不间断稳压电源→显示器、打印机等外围设备→主机。

送电前应将所有设备的电源开关置于停止位置,严禁带负荷送电。

4)进入机房要穿工作服,不得将带磁性和带静电的材料、绒线和有灰尘的物品带进机房,保持设备无尘、干净。

5)上班时间严禁干与工作无关的事,严禁脱岗、假报、瞒报、不报、漏报。

6)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和调度室处理。

五、做好汇报

1、处理故障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及主要领导进行汇报、登记

2、当天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向调度汇报。

三、人员定位系统维修工操作规程

一、分站应放置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查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

二、分站和过渡电缆及人员读卡器之间的接头一定要封闭在接线盒内,以免失爆。

三、分站和分站的电源、蓄电池不能置于地上,使用专用的托架,供电电源必须取自供电电源的电源侧。

四、分站和过渡电缆连接的接线盒固定在分站的托架上,以避免行人将电缆弄乱、拽断等。

五、分站的蓄电池必须保持一定的电量,电网停电后,系统至少能够正常工作两个小时以上。

六、分站由专人负责,每天检查、维护,发现问题立刻解决。

七、人员读卡器应垂直悬挂,人员读卡器与读卡器应相距200米以上,并能能正确反映该地点的人员情况。

八、入井人员必须佩带识别卡,井口人员读卡器应识别识别卡佩带人员并显示出佩带人员身份信息,各项指标符合规定。

九、装置在井下连续运行6-12个月,须将井下部分全部运到井上进行全面检修,检查与装置关联的电器设备需要装置停止运行时,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并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

十、使用过程中应保持人员读卡器清洁,确保仪器正常运行,严禁非工作人员擅自调校和拆开仪器。

十一、对需要经常移动的人员读卡器、电缆等由专人负责,按规定移动,严禁擅自移动。

十二、严格按分站规定的配接表来接人员读卡器,不得超出配接表规定的数量。

十三、各部件的可调整部分,已封胶的不允许拆动,必须做出调整时,要严格按部件说明书要求调整。

十四、检修完毕后,做好检修记录。

四、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调度值班制度

一、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严格按上级有关规定管理系统运行。

二、精通业务,坚守岗位,精心操作,遵章运行。

三、及时填报人员定位系统的记录报表,对数据信息异常情况要及时作出正确分析判断、处理和汇报。

四、负责人员出入井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

五、负责对安全生产中的违法行为记录、汇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六、保持完整的原始记录,认真填写值班日志和运行情况记录表。

所有资料、记录定期存档保管。

七、认真做好人员定位故障信息收集反馈工作,对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指示要及时督察贯彻落实。

八、保证和上级中心站网络通畅,传递信息准确及时,因数据不能正常传递信息时,要用电话及时与上级联系并迅速检查排除故障。

九、严格按交接班制度,履行交接班手续,不得脱岗、上岗和做与本岗无关的事情。

五、人员定位系统交接班制度

一、接班人员必须提前十分钟到达岗位,认真检查岗位记录报表及运行情况,对于上一班未处理的事项要特别交代清楚,交接班人员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名后完成交接工作。

二、值班人员必须按调度时规定的名单轮流上岗,未经有关领导同意,不得擅自替班和调换。

当班人员因离开岗位或迟到时,必须有专人替岗并办理交接手续后方可。

严禁不办理交接手续而离岗,严禁用电话等通讯方式交接班。

三、交接手续履行之前,岗位一切工作由当班(交班)人员负责,交接完成后,岗位一切工作由接班人员负责,因交接班手续履行不认真造成工作失误,由接班人员负责,由于遗漏事项未交待清楚由交班人员负责。

两方都未交接清楚工作,由双方负责。

四、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着装整洁,语言文明,严格管理。

五、交接班主要内容

1、检查系统是否正常,信号传输是否正常,电脑运行终端是否正常;

2、检查网络通讯传输、反馈是否正常,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3、检查监控台、办公室是否整洁,设备、用品是否按规定摆放;

4、检查各种记录报表是否齐全、正确、无误,填写准确;

5、其他未完成的工作是否移交完善。

六、接班主要内容

1、交接人员共同检查上述1至5条必须正常,清楚。

2、当前系统运行状态尚未完成工作和注意事项。

3、设备检修、运行异常及事故处理情况。

4、各种记录、报表、图纸及有关工具保存齐全、完整。

六、人员定位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一、安装、使用与维护

1、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求。

2、巷道分支处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方向的要求。

3、下井应携带识别卡。

4、识别卡严禁擅自拆开。

5、工作不正常的识别卡严禁使用。

性能完好的识别卡总数,至少比经常人员的总数多10%,不固定专人使用的识别卡,性能完好的识别卡总数至少比每班最多下井人数多10%。

6、矿(井)调度室应设置显示设备,显示井下人员位置等。

7、各个人员出入井口应设置检测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和唯一性检测的装置,并提示携卡人员本人及相关人员。

8、分站应设置在便于读卡、观察、调试、检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位置。

9、设备使用前,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试设备,并在地面通电运行24小时,合格后方可使用。

防爆设备应经检验合格,并贴合格证后,方可下井使用。

10、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处理,在故障期间应采用人工监测,并填写故障登记表。

11、安全监测工应24小时值班,应每天检查设备及电缆、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中心站。

12、当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能及时启动,保证设备连续运转。

后备电源不能保证设备连续工作1小时,应及时更换。

13、入井电缆的入井口处应具有防雷措施。

二、中心站

1、系统主机及系统联网主机应双机或多机备份,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用主机应在5分钟内投入工作。

2、中心站应双回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2小时的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3、中心站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

4、中心站应配置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

5、中心站应使用录音电话。

6、中心站24小时有人值班。

值班员应认真监视监视器所显示的各种信息,详细记录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填写运行日志,打印监测日(班)报表,报矿长和有关负责人审阅。

接到报警后,值班员应立即通知调度及值班领导,调度及值班领导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结果应记录备案。

三、技术资料

1、建立以下账卡及报表:

1)设备、仪表台账;

2)设备故障登记表;

3)检修记录;

4)巡检记录;

5)中心站运行日志;

6)监测日(班)报表;

7)设备使用情况月报表。

2、绘制设备布置图,图上标明分站、电源、中心站等设备的位置、接线、传输电缆、供电电缆等,根据实际布置及进修改,并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批。

3、中心站每3个月对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应保存1年以上。

4、图纸、技术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