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一、本单元的地位
本单元是全书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书的落脚点。
因为我们明白了“世界是什么”,懂得了“世界怎么样”,知道了如何正确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服务于我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从知识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实践出发,认识社会历史的真谛(知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确社会历史的主体,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懂得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握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从能力目标来说,主要是帮助学生用唯物史观、尤其是用物质生产实践认识社会历史的奥秘,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初步形成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确地设计和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培养学生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坚定学生的群众立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教材从生活实践出发,经过了“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样一个中间环节,最后又回到了生活和实践。
这是一个循环上升运动,但它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了向生活、实践的回归,即在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回归。
总之,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终结,在整本教材中具有目的和归宿的意义。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围绕的核心问题是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正确认识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因此要谈价值观,就必须先谈社会历史观。
但是,由于第二、三单元主要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而没有把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进行讨论。
因此,第四单元首先要讲清楚的一个内容就是社会历史观。
我们把这一内容设计为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是全书的逻辑重点,专门讲人生价值的实现。
此外,我们又设计了一个综合探究,对这一单元中没有涉及的人生理想和信念进行探讨,同时也对价值观的有关内容进行总结。
基本结构是:
历史观(第十一课)──价值观(第十二课)──人生观(综合探究)。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理解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运用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
(3)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3)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
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提示与建议:
了解不同的人对某项改革措施的不同反应,用哲学观点探讨其原因。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标准。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说明 我们在编写和设计本课时适当考虑了学科逻辑。
即除了把课程标准第四部分中4.12“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4.13提示与建议中的“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放到本课来讲外,还把课程标准第二部分2.4提示与建议中的“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作为本课的内容。
这样就把课程标准中关于历史观的内容集中在第十一课中讲授。
这一课属于社会历史观的范围。
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目的是为下一课讲人的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作准备。
共有两框。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二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这方面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在课文中所设计的三个目的内容。
开头我们引用了邓小平的名言: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这一名言应被看作是这一框的导入语。
既然这一框是讲社会历史规律的,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规律,那么马克思究竟是如何揭示的?
由此便很自然地进入这一框的主题。
这一框的结尾我们用了邓小平讲社会发展趋势的一句话: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这两句话遥相呼应,要想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就必须先讲社会历史规律,要把握社会历史规律就必须有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视野和眼光。
第一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
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在这一目中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只有对此有一个科学的理解和把握,才会有真正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但是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在探究社会历史时,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的层面,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考察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马克思从实践出发研究人类社会,认为社会的本质是实践,实践是客观的,因此,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就确立起来了。
可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关键是把社会的本质理解为实践,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最本质的内容:
生产方式是在实践中生成的,社会意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经济、政治和文化;实践生成了全部社会关系: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想,实践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实践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第二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赖以建立的根本,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核心概念。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并且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推动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所以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
生活──实践、物质生产──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人们为了生活,就必须进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生产方式。
为了维护自己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有了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第三目,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但是社会基本矛盾又是在实践的推动下运动的。
也就是说,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依靠实践。
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展开和发展的,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即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
所以,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概言之,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实践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中,实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则是通过改革的方式实现的。
因此,在这一目中,实践──阶级斗争──改革,是一条基本的线索。
说明在讲第一框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社会历史观的科学理解必须从实践入手,实践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和逻辑的起点,也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这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马克思的一个论断,这就是“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只有把社会的本质理解为实践,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才会得以确立。
因为实践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因此社会生活就是客观的。
这样唯物史观就建立起来了。
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呢?
我们在课文中没有正面回答,但在叙述的过程中、在生活和逻辑的进程中处处体现着这一思想。
首先,无论是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生成的。
离开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形成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不可能形成反映社会存在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
因此,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
其次,实践还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有了人类征服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才有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也是唯物史观赖以建立的根本。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所以,要把握第十一课中“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两个问题,就必须牢牢抓住实践,从实践入手破解社会历史之谜,从实践入手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史,实践最基本的方式是生产实践,而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这一框的基本逻辑结构是:
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对这一框的理解应该从实践入手,引出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这一框设计了两目: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一目主要讲了两层意思:
一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层意思的逻辑结构是:
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是生产实践,因此,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史──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第二层意思的逻辑结构是:
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人民群众在科学实验等实践中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在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第二目,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理论,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
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就必然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这一目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一是群众观点,二是群众路线,三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说明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也应从实践出发予以解释。
社会发展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史,而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精神文明成果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总结;人类的每一次巨大变革、社会形态的每一次进步和更迭,都是人民群众斗争的结果。
因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
明确这一点就为第十二课讲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一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6页)
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旧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从中引出马克思主义能够揭示社会历史规律的原因。
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旧的社会历史理论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不能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
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从实践出发,没有找到社会存在的物质根源。
具体地说,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同社会历史这个特殊的认识对象有关,历史是由有动机、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二是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的狭小、社会发展的缓慢,都影响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把握;三是剥削阶级由于其不可避免的偏见而经常歪曲历史,夸大精神活动的作用。
第二问主要是从正面说明马克思主义能够发现社会规律的原因,这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这就克服了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层面的局限性。
马克思为什么能够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决定的。
操作建议
回答第一问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进行比较,找出二者最主要的区别。
自然现象的主体是自然物本身,其他发展过程往往是一个自然过程,客观性比较鲜明,其规律性相对于社会规律而言容易把握。
而社会现象的主体是人,人具有能动性,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活动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的客观性难以为人们直接把握。
二是从历史发展过程、时代的条件进行分析,说明科学历史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
这里需要结合相关历史知识来说明,可以从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论述引入。
思考第二问时,也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是客观历史条件,即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特点,这是上一个问题的延续;另一方面是主观条件,即马克思本人的活动。
这一问题可以作为课外作业,或者是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并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解答,课堂上可以用一定时间进行交流。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7页)
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共有两问。
第一问是让学生思考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第二问是让学生思考一些虚假的歪曲的社会意识和人们的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两问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
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虚假的歪曲的社会意识,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操作建议
第一问可以结合教材上“‘地狱’的情景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从“‘地狱’的情景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中可以看到,所谓地狱不过是人间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
而“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反映了不同种族、民族心目中的上帝,其实就是不同种族、民族特征差异性的一种反映。
回答这一问题时,也可以让学生举出自己看到的宗教绘画、雕刻及建筑等现象,发现宗教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这样可以扩展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兴趣。
这一问题的结论是宗教观念根源于现实社会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
第二问是上一问题的延续,是从宗教这一特殊现象,扩展到人的精神活动中的一般现象。
人的许多想法看上去不切实际,如幻想人能够腾云驾雾,人能够长生不老等,这些观念性的东西反映了人对生活的一种愿望,这些观念同样源于社会生活,由于鸟类可以自由飞翔,人类希望自己也能长出翅膀;许多自然物的“天长地久”,引起人类希望自身也能够“永生”。
回答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先列举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然后分析这些想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后得出结论。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8页)
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步性,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共有两问。
第一问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社会存在先进但社会意识却落后的这样的情况,第二问是为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社会存在落后但社会意识是先进的这样的情况。
这两问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并不是亦步亦趋、绝对统一的关系,二者具有不同步性,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操作建议
对于第一问,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
一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和文明进步程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落后、腐朽的思想还会存在,有其现实基础,可以列举一些实例来说明;二是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还会通过各种途径在很长的时期内影响人们,如图书、迷信活动等,这正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一种表现。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所以,资本主义社会里可以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
探究这一问题同样涉及学生的历史知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孕育了新的生产方式,在这一基础之上产生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既表明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也反映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以上这两问主要引出的结论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问题。
结论最好由学生分析概括出来。
第二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8~89页)
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马克思发现社会历史规律的思维行程。
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马克思发现社会历史规律、揭开社会历史之谜的基本过程,即要创造历史首先就要生活,要生活下去就需要物质生活资料,要有物质生活资料就需要物质生产的实践。
马克思解开社会历史之谜的关键正在于找到了物质生产实践。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思考,感受物质生产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领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操作建议
第一问,若让学生直接回答这一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
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子,引出学习内容,当教学内容完成后,再回过头解决这个问题。
怎样才能揭开社会历史之谜?
这个问题是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问题,即从哪儿入手才能揭开社会历史发展的谜底。
回答是必须从社会存在入手,即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入手研究人们的社会活动,才能揭开社会历史发展之谜。
第二问相对简单,可先让学生复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然后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既可以结合历史知识分析,也可以结合新科技革命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从生活中挖掘实例说明。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9页)
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设有一问。
这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人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更新了劳动资料,开辟了新劳动对象。
这些变化必然会引起人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关系的改变,人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关系的改变又会引起人们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中的地位的改变。
这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引起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又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的基本过程。
操作建议
这一探究活动可以联系学生学过的中国历史知识来完成。
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在战国时期进入了封建社会,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有哪些变化?
由这些变化联系到这一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9页)
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必要性。
共有一问。
这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认识到要发展生产力就需要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并进一步思考进行这种变革的原因,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操作建议
这个问题要在学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基础之后才能回答,所以,这是一个应用的问题。
教材引用了现实生活的材料,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一段话,然后引出问题。
建议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同样先列举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然后进行概括。
例如,土地承包、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发展市场经济等,这些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扩大基层民主、完善选举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等,这些是在上层建筑方面的改革。
上述这些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尽可能由学生举例说明,并让学生概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将改革后与改革前进行比较,说明改革的必要性。
第三目,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1页)
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思考,社会基本矛盾是通过什么方式不断得以解决,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
共有两问。
第一问是让学生思考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即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第二问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里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问,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完全可以作出回答。
但是,如果想把问题引向深入,教师可以再设问,也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调动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理解现实问题的积极性。
二问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从历史现象中进行概括。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中概括出社会发展的两种方式:
一种是对抗性的方式,另一种是非对抗性方式。
阶级社会的发展往往是通过对抗的方式来推动,这是阶级社会阶级对立与冲突的必然结果。
但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矛盾已经是非对抗性的,因此,可以通过改革的方式促进社会发展。
另一种方法是从理论上进行论证。
教师可以从学生学过的关于矛盾问题的理论入手,区分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然后分析阶级社会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最终引出结论。
建议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问题。
究活动(教材第92页)
活动是第一个探究活动的继续。
有一问。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既有较深的理论难度,也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有所感受的,因此,探究活动的开展有难度。
第一问涉及现实生活,就比较复杂。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思考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
这样帮助学生理解在现阶段,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