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经济地理基础理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1637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经济地理基础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二章经济地理基础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二章经济地理基础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二章经济地理基础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二章经济地理基础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经济地理基础理论.docx

《第二章经济地理基础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经济地理基础理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经济地理基础理论.docx

第二章经济地理基础理论

第二章经济地理基础理论——区位论

区位(location)包含有区域和位置的意思,除在空间的位置外,还是放置和特定目的标定的地区。

地理区位是区位论引入地理学后才开始使用的。

区位论(LocationTheory)是现代地理学的核心。

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优化的理论。

经济活动的存在和运动,都会占一定的空间,从而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地理分布和移动。

只有这种分布和移动合理,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就是阐明各种经济活动分布和移动规律的理论。

西方区位理论的研究从19世纪初开始至20世纪50年代,根据内容不同可分为传统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

传统区位理论主要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影响微观区位或厂址选择的各种因素,其研究对象一般是以追求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下的抽象的、理想化的单个小厂商及其聚集地——城市。

它经历古典区位理论和近代区位理论两个阶段。

前者主要指杜能创立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创立的工业区位论,后者影响较大的是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现代区位理论改变了传统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吸取凯恩斯经济理论、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计量革命”所产生的新思想,以国家或区域范围为对象进行宏观、动态和综合的分析研究,形成了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计量学派等观点。

区位论发展特点见表。

区位论发展特点表

项目

古典区位论

近代区位论

现代区位论

起始时期

19世纪20年代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涉及对象

第一、二产业

第二、三产业和城市

城市和区域

追求目标

成本最低

市场最优

优势最明显

理论特色

微观的静态平衡

宏观的静态平衡

宏观的动态平衡

代表人物

杜能、韦伯

克里斯塔勒、廖什

俄林、哈格斯朗

第一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19世纪初随着农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渗透,农产品逐步商品化,于是提出了改善经营管理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的问题。

农业区位论是杜能根据在德国北部麦克伦堡平原长期经营农场的经验,于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同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中提出的区域经济理论——孤立国理论。

该理论模式的中心思想是: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经济状况,其中特别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一、基本假设

为证明这一思想,杜能提出如下与世隔绝的孤立国假设:

①在整个孤立国中只有一个中心城市,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都要以这个城市作为主要的销售市场;②孤立国中城市与农村间只靠马车一种交通工具,无可通航的河流;③孤立国为一平原,全国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地形等完全一致;④各地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⑤平原四周是未经开垦的荒野,使孤立国与外界隔绝;⑥农作物的经营以谋取最大利润(实际上是包含利润和地租在内的收益)为目的;⑦运输费用与农产品重量和生产地到市场的距离成正比,由生产者负担;⑧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者工资、资本的利息都固定不变。

杜能从这一假设出发,分析了孤立国内如何布局农作物才能从每一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的问题。

他认为,利润(P)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市场价格(V)和把农产品运到市场的运费(T)等因素决定:

P=V-(E+T)

公式表明,农业收益即利润是随运输距离的远近发生变化的,距离越近,利润超高,反之亦然。

二、区位地租

在不同条件下,区位地租是不同的。

在同一集约程度下,单一产品的土地投入量体现在自然条件和离市场远近两个因素上。

因为假设自然条件在空间上是均一的,所以土地离城市远近就影响到利润的变化。

杜能把这种利润定名为区位地租,用R表示:

R=Q(V-E)-Qtk

式中Q代表单位面积产量;t代表单位产品的运费率;k代表距离城市中心的英里(1英里=1609.344米)数。

上式表明,随着k的增大,R逐渐减小,当k=(V-E)/t时,R降为0,区位地租随距离增加呈向下倾斜的直线分布。

由于越靠近城市,农民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区位地租越高,刺激农民增加资本和劳动投入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以弥补支付给土地的利益。

然而只有边际收益大于投入,农民增加投入的行为才合理。

因距城市远近收益不同,投入也就不同,其经营集约程度就有了差异。

在多种农业生产品类之间,由于其各类所能偿付的区位地租的差异,以致其空间的分布呈一以市场为中心的向心圈。

这种农业各品种的空间组织,是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精华。

杜能认为,如果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在空间上是连续的,农业的部门和作物的合理分布区是其能偿付区位地租的地段。

因距离市场较近的农地其纯收益必然较大,较远的农地其纯收益必然较小。

三、杜能圈

杜能利用其利润公式分析了城市周围土地利用类型及农业集约化程度,得出的结论是:

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以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随着距离的递远呈带状分布变化,围绕城市形成一系列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被称为“杜能圈”,共形成六个农作区。

1.第一圈为自由农作区。

它紧靠城市和市场,主要生产蔬菜、牛奶、鲜花等易腐难运、运费高的产品。

因当时处于马车时代,缺乏贮存保鲜技术,这些产品生产不可离市场太远,否则运费增加,收益下降。

此外,此圈离市场近、地租高,生产集约程度高、单位面积产值高的产品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因距市场近,可选择的农作物和经营方式多,故也称自由农业区。

2.第二圈为林业区。

专为城市生产燃料。

当时的能源主要靠木材,其运输费用高,不宜离城市太远。

但其不易腐,不像蔬菜、鲜花那样依赖城区的有机肥,且单位面积产值不及蔬菜、牛奶和鲜花,因而分布在第二圈。

3.第三圈为轮作农业区。

该区主要种植谷物、土豆和饲养牲畜,实行轮栽作物制。

谷物比第一圈农产品易装卸运输,不易中途腐烂,牲畜可赶着走;因不易得到城镇粪肥,限于种需肥少的作物,且需要合理轮作,农牧合理结合,保持地力。

当地这一区层采用6年轮作制:

黑麦一黑麦一马铃薯一大麦一苜蓿一豌豆,麦类提供商品,马铃薯自给,豆科作物恢复地力,饲养牲畜提供肥料。

无休闲地。

4.第四圈是谷草农作区。

该区为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实行轮栽休闲制,向城市提供谷物和畜产品,以后者为主。

因运费高,得不到城镇的肥料,较粗放的谷草式农作成为有利的方式。

采用7年轮作制,3/7的土地种粮食,其余种牧草和休耕,即黑麦一大麦一燕麦一牧草一牧草一牧草一休耕。

这样地力可自然恢复,不必投入过多的劳力,牧草和休耕地的草及部分粮食可喂牲畜。

属粗放农牧业。

5.第五圈为三田制农作区。

三田制即谷物一牧草一休耕,黑麦、燕麦、休耕各三分之一,主要向城市提供经过加工的畜产品和极少数谷物。

因距市场远,产品上市运费高,全靠单位面积上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和较低的地租与其他区层竞争,采用极粗放的经营管理才能获利。

属极端粗放农牧业。

6.第六圈为畜牧区。

由于离城远,运费高,所种谷物只能供人畜自食之用。

大量土地用来放牧或种牧草。

经营畜牧业可将农畜赶往城市,无需运费;也可加工干酪,易于运输。

属极端粗放畜牧业。

第六圈之外是无人烟的荒野。

理论的前提条件越多,其应用性就越差。

杜能为使其理论能够应用于实际,把“孤立国”模型与实际相对照,指出实际中的国家和区域与孤立国的不同。

现实中没有自然条件和土地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和区域,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均靠近通航河川或交通要道,且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不仅只有一座城市。

在减少假设条件,增加一条河流和一个小城市后,可使大城市环状农业圈发生变形(下半图),使用价值更高。

第二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韦伯最早提出工业区位理论,是工业区位论的奠基人,他在1909年和1914年先后发表了《工业区位论——工业纯理论》和《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理论与资本主义理论》两本有关工业区位理论的专著,着重从运输成本、劳力(工资)成本和聚集因素等几个方面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探讨工业区位移动的规律。

一、基本假说

1.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地区,对工业区只探讨其经济因素;假定该国家或地区的气候、地质、地形、政策、民族、工人技艺都是相同的。

2.有遍在性和偏在性原料,工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地点,需求量不变;劳动供给地为已知点,供给情况不变,工资固定。

3.生产和交易均就同一品种进行讨论。

4.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即运费与里程及载运吨位成正比,运输方式为火车。

二、区位因素分析

韦伯认为:

工业区位的选择取决于生产成本费用的大小,即任何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当选择在生产成本费用最小的地点上。

为寻找生产成本费用最小的地点,并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韦伯首先引入了区位因素的概念。

他认为,区位因素是指在特定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其他地区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1.区位因素分类

1)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

一般区位因子是指对每种工业的区位都会产生影响的因子,如劳力费用、运输费用、地租等。

特殊区位因子是对某种特定工业的区位产生影响的因子,如气候、地质、水质、易腐原料的保存等。

一般区位因子是建立工业区位的普遍性规律因子,所以是研究的重点。

2)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

区域因素指由于其影响常常决定着工业企业布局的地理区域或地点的因素,如矿产资源、水资源、运费等;集聚因素指工业固定于一地后所产生的使工业趋于集中或分散的伴生因素,如联合与协作、城市化及其产生的综合优势、地价变动、环境污染等。

3)自然技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自然技术因素指自然条件和资源特殊性及技术的发展等因素,由于其存在和变化使工厂获益;社会文化因素指社会经济形态、文化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和习惯、利息的区域差异等因素,由于其存在和变化使工厂获益。

虽然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众多,但韦伯认为起决定作用的只有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聚集作用。

2.作为影响因素的原料分析

1)遍在性和偏在性原料。

遍在性原料指各地都有的原料,如大气、水、粘土、谷物等;偏在性原料即限地性或地方性原料,因地质、气候、土壤等的不同而有严格的场所限制,如煤、矿石等。

区位模式着重考虑偏在性原料。

2)纯原料与粗原料。

纯原料指转化为最终产品后重量基本上没有减轻的原料,如棉纱织成布;粗原料指只把自身重量的一部分转入最终产品的原料,如矿石,或生产过程中全部丧失自己的重量的原料,如煤、木炭等燃料。

这种划分对偏在性原料区位意义重大,而遍在性原料失重与否对厂址选择关系不大。

根据原料分类,韦伯提出原料指数的概念:

K=偏在性原料的重量/制成品重量

当K>1时,工业区位趋向于原料(燃料)地;

当K<1时,工业区位趋向于市场;

当K=l时,工业区位趋向原料(燃料)地、市场或二者中间的一个点。

通过进行区位因素分析,得到合理确定工业区位的步骤:

首先要根据运输指向来确定工厂的运费最小点,其后根据劳动力费用修改运费定向区位,再根据聚集作用再次修改运费定向区位。

三、运输指向

运输指向即运输决定的区位趋向。

韦伯认为运费的本质内涵是重量和运距,当不同运输方式、线段、地形和特殊物造成运费差异时,可以通过按比例拉长或缩短运距,折算成统一的运费率,便于计算。

又将原料和燃料价格差异计入运费,所以根据运输指向确定工厂的位置,即找一个吨公里最小的运费点。

1.一个市场和一种原料,其工业区位有三种形式:

l)若原料是遍在性原料,则工业区位在市场。

因为工厂在市场区,原料和产品的运费都最小;

2)若原料是偏在性和非失重原料,工业区位是市场和原料地连线上的任何一点;

3)若原料是偏在性和失重原料,工业区在原料地。

2.一个市场(M)和两种原料(地)(R1和R2),其工业区位有四种形式:

l)若R1和R2都是遍在性原料,则工业区位应在市场;

2)若R1为遍在性原料,R2为偏在性原料,且都是纯原料,则工业区位在市场;

3)若R1和R2都是偏在性的纯原料,则工业区位应在市场;

4)若R1和R2均为偏在性、失重原料,工业区位的确定较复杂。

工业区位应在R1、R2和M三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内的某一点X上,具体位置取决于三个顶点对工业区位的吸引力,一般来说,从三角形的顶点R1、R2和M到工业区X的连线R1X、R2X和MX的长度与R1、R2和M的吸引力成正比。

如图

3.一个市场(M)和多种原料(地)(R1,R2,…,Rn),用区位多边形求解工业区位:

一个工业企业的生产往往不只需要一二种原料,而往往很多且来源地点不同,韦伯用多边形进行求解,确定工业区位。

如图1.3,其中M为市场,R1,R2,…,Rn为原料、燃料或辅助材料或地点。

最优工业区位X取决于市场和各个原料地的吸引力。

四、劳力指向

韦伯认为,劳力在生产成本中作用很大,对工业区位选择产生影响。

在经过运输因素分析得到运费最低点后,如工厂移出此点,其节约的劳力费用大于增加的运输费,则是合理的,否则就不合算。

为了分析劳动费用同运费的替代关系,韦伯使用了等费用线的方法。

等费用线即单位原料或产品相等运费点的连线,在其他条件相同且均匀连续下,由以运输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组成(图1.4)。

韦伯为测定出不同工厂区位同劳动力指向的关系,提出劳动力系数概念,它是劳动成本指数与所需运输的总重量之比,可表明工厂区位对劳动力费用的相对指向。

当成本中运费的比重较大,劳力的比重较小时,工厂区位指向主要由运费确定;成本中运费比重小,劳力比重大时,工厂区位指向廉价劳动力区。

五、集聚指向

1.集聚的类型

韦伯的集聚不单是集中,还有分散因子,集聚程度是成本指数的函数。

韦伯认为集聚的经济效益可通过两种类型实现:

l)生产或技术集聚:

是由于工业集聚内部原因引起的集聚,通过生产规模扩大和加强企业间协作两种方式进行,又称纳集聚。

2)社会集聚:

是由于集聚的外部原因引起的集聚,因一个工厂选择了与其他工厂相邻的位置而得到额外的利益,又称意外集聚。

韦伯在注意纯集聚而舍弃社会集聚的条件下,仍用等费用线来确定集聚引起的工业区位变形。

其原则是集聚收到的利益,大于其相关的区位点所追加的运输和劳力费用之和。

假设有三个位点只、尺、只,则依各自等费用线,构成为新的异形多边形区域(图1.5)。

2.三种经济地域

韦伯认为集聚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异现象,表现为三种类型。

1)地方性经济:

即集聚图中的共轭部分,指在有限地域内由一系列相同的生产单位组成的整体。

基本上是纳集聚的产物。

2)城市性经济:

是社会集聚的产物,城市形成后对企业成本降低带来利益。

3)对中心区工业:

指大城市和大工业区中企业最高度集中的那部分地域。

是纯集聚和社会集聚的结果。

第三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塔勒在20世纪30年代初系统地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可以认为是向其周围区域居住的人口供应物品和劳务的地点。

由于中心服务的区域范围大小不同,中心地有不同的等级。

城市是属于较高级别的中心地。

中心地理论实质上是从区位选择的角度,阐述了城市和其他级别的中心地等级系统的空间结构理论,因此,中心地理论也被称为城市区位论。

一、基本假设

1.所研究的区域是一广阔平原,其土地肥力及其资源分布是均质的。

2.区域内人口分布均匀,其收入、购买力、兴趣等也是相同的。

3.区域内经济活动可在各方向移动,具有相同的便利性。

4.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活动具有空间合理性,以追求利润最大和费用最省为目标。

二、基本概念

1.中心地。

可定义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中心地职能以商业服务方面为主,同时还包括社会、文化方面的活动。

2.门槛。

提供中心地职能的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所必须赚取的最低收入,称做门槛。

由于最低收入难以测定,商业活动又总是为周围居住人口服务的,所以企业必须有一定的服务范围和相应的人口,以替代最低收入。

维持正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最低限光顾人口即称做门槛人口。

3.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

消费者购买某项货物的数量,取决于他准备为之付出的实际价格。

这个实际价格是货物的销售价格加上为买货物来往的交通费用。

显然实际价格随着消费者选择货物提供的距离的增加而提高,距离过长,交通费高,消费者就不再去该中心购物,这个距离就是该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

以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作圆,便是该货物的最大销售范围。

在周长相同时圆的面积最大,因而是最理想和有效的市场图式。

三、六边形市场图形

对一个孤立服务点市场区而言,圆形服务面是最理想的。

但在多个中心并存时,由于市场竞争,圆形服务面会出现服务不到位的空档,故服务市场图形发生转变,其转变有两个原则:

一是周边短,二是各销售区域间不留空档。

作为这种竞争的结果,市场区最理想的图形是正六边形(图1.6)。

四、市场的等级序列

对货物和服务的需求,是随距离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的,所以都有其门槛范围和最大销售范围,凡门槛较低、最大销售范围也较小的货物称为低级货物;门槛较高、最大销售范围较大的的货物称为高级货物。

一个商业点往往不仅提供一种商品,也不能提供所有的货物,所以,只能提供一定级别的货物和服务,成为一定级别的货物供应和服务中心地。

一定区域地图同中心地出现的多少,与其级别成反比,即高级中心数量少,低级中心数量多。

一定级别的中心地可提供相应级别或级别比其低的货物和服务。

这种不同级别的市场按一定的规律有序地排列,就形成了市场的等级序列。

五、市场网络

中心地理论的市场网络很复杂,但归纳起来主要是三种模式,即K=3的市场原则模式、K=4的交通原则模式和K=7的行政原则模式。

1.市场原则模式。

即从商品和服务供应最大角度出发确定的中心地体系。

一个上级中心的服务点,不仅吸引自己中心地的商业服务活动,而且还支配相邻六个下级中心地各自l/3的活动,每个下级中心同时还受其他两个上级中心控制。

中心地的支配范围是K=1+6×1/3=3。

K值是聚落类型的简明指数,说明上一级中心地支配下一级中心地市场范围的总个数。

K=3是克氏市场区位论的核心。

2.交通原则模式。

是从有利于中心地之间交通的角度出发力求各中心之间的最短距离。

下级中心地位于两个上级中心地联结线的中点,这样上一级中心点除包含本身的正六边形区域外,还包括下一级中心点的l/2的活动。

其中心地个数为K=l+6×1/2=4。

这种模式出现在城市区扩展的初期,商业地段沿主干道分布,但干道之间的居民购物不便。

3.行政原则模式。

从有利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确定中心点。

上级中心地位于六边形的中心,下级中心地均匀地分布在六边形内。

主中心能控制六个亚中心,加上本身为7个,即K=7。

这种与外界缺乏联系的系统,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地区。

第四节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廖什在1945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独立地提出与中心地理论相似的市场区位理论。

廖什第一个把需求作为空间变量,以简单的方程组来描述一般的空间关系,同时也表达出所有区位的相互关系的抽象化系统。

廖什反对最小成本区位的方法和其寻找最大收益的可行方案,他认为正确的方法是找出最大利润的地方。

一、基本假设

1.所研究的对象位于平原地区,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均质分布。

2.区域内农业人口也均匀分布,且具有共同的消费行为。

3.所有的工业生产方法都是公开的,技术知识可以到处传播。

4.区域内各个方向上具有相同的运输条件。

5.区域内所有的人都可以获得进行生产的机会。

要获得均衡,还需满足下列条件:

l)每一个具体区位,必须是尽可能有利;2)生产区位必须是多数的且占据整个空间;3)只有正常利润而无超额利润;4)生产销售区尽可能小;5)消费者无差别。

二、市场网络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

每一个单一企业产品的销售范围即市场区都是一个圆,而总销售额则是需求曲线在圆范围内旋转形成的圆锥体。

2.第二阶段。

许多工厂在区域内产生,都在自己圆形的销售市场范围内经营,但仍无法供给所有的潜在市场。

3.第三阶段。

在存在其他竞争企业的情况下,圆形市场是不能持久的,圆之间的空档会被新的竞争者所占领,将圆挤在一起,最后形成蜂房结构、呈六边形的市场网络。

因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六边形市场网,这些市场网叠置在一起就形成十分复杂的蜂巢网体系。

在图形中心,每种产品都将被生产,而最后形成大都市;而其他有两个或更多个生产点在一起的地方将形成城镇。

市场区内往往有各种产品,其市场网络像大小不同的网眼。

由于开始建厂

时只要获利就到处建厂,而布局混乱。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生地域分异,如

果不从市场规模而从产品品种考虑,会出现克里斯塔勒未考虑到的大值模式市场

网络,而自然地在地域形成大城市,其他邻近区则无法形成这样大的城市。

城市形成后,交通线在工业区位中起着重要作用,距离交通线近的一面有利;

距离交通线远的一面无利,工商业配置少,就形成了近郊富区和穷区。

当距离

城市一定距离后,中心的吸引力越近于零,这样另一个大城市就有可能兴起。

廖什认为市场的分异和排列不是任意的,而是取决于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原则。

第五节其他区位理论

1964年哈罗索提出竞租函数的概念,根据此理论,他认为各种活动的区位决定于各种活动所能支付的地租。

各种活动彼此竞争使用土地,通过土地供给和需求价格的调整,决定各种活动的最佳区位。

理论上,商业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可以支付较高的地租,所以商业使用地靠近市中心,其次是工业,再次是住宅,最后是农业使用。

据此,可得出城市同心圆理论。

第六节现代区位理论及研究新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影响到几乎所有的国家,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也产生了新的需要解决的区域经济问题。

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异加大,城市人口增加,落后地区荒芜,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平衡失调等。

为协调这些关系,相关领域学者引入了新的经济理论和方法,进行国家和

区域范围的宏观、动态和综合分析研究,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区位理论的空间理

论和方法,即现代区位理论。

概括起来有五个学派:

-、成本——市场学派

其理论核心是成本与市场的相依关系;主要观点是:

最大利润原则是确定区位的基本条件,但最大利润的实现必然要同自然环境、运输成本、工资、地区居民购买力等因素有关。

现代区位研究应是生产价格和贸易理论的综合,形成竞争配置模型。

二、行为学派

其理论核心是以人为主题的发展目标;主要观点是:

现代管理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变化,人的地位和作用是区位分析的重要因素,运输成本则降为次要因素。

三、社会学派

其理论核心是政府干预经济发展;主要观点是:

政府制定政策、国防和军事原则、人口迁移、市场、居民储蓄能力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区位配置,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四、历史学派

其理论核心是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主要观点是:

区域经济发展是以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具有很明显的时空结构特征。

不同阶段空间经济分布和结构变化研究是理想区域发展的前提。

五、计量学派

其理论核心是定量研究的可能性和准确性;主要观点是:

现代区位研究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数据量大,人工处理已到了无能为力的地步,而且计算机应用、遥感数据分析和计算机辅助制图为计量化区域研究提供了基础。

与传统相比,现代区位理论和区位研究有明显的特征。

从内容上,改变孤立研究单个区位各个经济环节的局面,将整个区位融为一体进行综合研究,从理论研究转向解决实际问题,更注重以人本身发展为目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研究对象上,从单个经济单位的区位发展到区域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研究;在区域运行机制上,从市场机制研究转到政府干预、计划调节机制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由静态的空间区位选择转入区域各发展阶段空间经济分布和结构变化与过程的研究,从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