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1453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10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北师大版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北师大版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北师大版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北师大版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docx

《北师大版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docx

北师大版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

微笑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作者以简洁自然纯朴真实的语言,字里行间,意蕴幽长。

通过生活中最简单的一个表情——微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整个社会大家庭更加和谐。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性的呼唤。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并理解“逝、隆、顿、转瞬即逝、善良淳厚”这几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懂得微笑有着无穷的力量,人人都需要微笑。

4.读写结合,写写自己在生活中经历过的微笑。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懂得微笑有着无穷的力量,人人都需要微笑。

2.抓住核心句理解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

教学难点:

读写结合,写写自己在生活中经历过的微笑。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谈话,复习导入  

1.教师以微笑步入  

2.谈话:

同学们,刚才,老师是以什么样的表情走进教室的?

(板书:

微笑)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你对微笑是怎么理解的?

3.认读字词:

转瞬即逝善良淳厚效

4.导语:

今天,我们来学习《微笑》,来看看西班牙民歌《微笑》,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哲理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

要求:

    

(1)课文中几次出现了“微笑”?

    

(2)诗歌主要围绕什么来写?

从几方面写?

——还是请大家再看看课文吧。

    

三、再读课文,理解交流 

1.学习第一节

(1)学生齐读后再自读自悟,然后进行交流。

(2)交流:

你认为这节诗写什么?

(板书:

花费少价值高)这讲得是关于微笑的哪个方面?

(微笑的特点) 

2.总结学法:

A.读课文

B.自读自悟

C.思考:

这节诗写了微笑的什么?

学生自学后面几节诗文,逐节交流:

(1)交流第二节

A.指名读

B.这节写了什么

(板书:

时间短回忆长)

C.你从哪个词看出微笑的时间短?

理解“转瞬即逝”

说出几个表示时间短的词,如:

一瞬间一刹那霎时间眨眼间一眨眼

(2)交流第三节

A.齐读第三小节

B.这一小节讲了什么?

小结:

这节讲“微笑”不分贫富、不分身份

(3)交流第四、五节

A.师生分段读四、五小节

B.从这两个小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

作用大)

C.理解“它”指什么?

“顿消”是什么意思?

D.仿照“有了它……有了它……”说话练习

(4)交流第六节

A.教师范读

B.学生交流(板书:

人人需要)

(5)交流第七节

A.教师引读第七节

B.理解“善良淳厚”并让用“善良淳厚”说句话(板书:

表示宽厚)

C.师生对话:

如果我忘记了对你微笑,善良淳厚的你(你们)是否愿意给我一个微笑?

学生回答。

(6)交流第八节

A.齐读第八节

B.本节把微笑比作什么?

(身份证)

C.理解“身份证”

引导:

你父母的身份证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用?

(然后归纳:

身份证就是一个人身份的证明,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工作时必需的证件。

)再理解“诗人为何把微笑比成‘最好的身份证’?

”让生讨论后小结:

无论你走到哪,只要给人一个微笑,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

——所以诗人倡议大家什么?

(永远微笑吧!

总结谈话:

是呀,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处处与人为善,给人微笑,与他人和谐共处,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努力。

你看文章的前五个自然段,都提到了微笑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时一个微笑就已足矣!

第六自然段作者笔锋一转,提示我们“我忘记对你微笑,你能否给我一个微笑?

”这应该是本文中的经典,告诫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四、拓展延伸,畅所欲言  

1.你经常把微笑送给别人吗?

你曾感激的接受过别人的微笑吗?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经历。

3.让学生把谈到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写下来。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感受微笑的重要意义,并随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微笑

花费少价值高       表示宽厚

时间短 回忆长---------------- 永远微笑吧!

作用大  人人需要  最好的身份证

献你一束花

教案背景

对他人的成功人人都会报以掌声,送以鲜花。

但有部分人对于他人的失败不但不给予鼓励,还取笑。

这样的风气很不好,我们要及时地纠正它。

希望每个人都会“献一束花”给成功者,更会献给失败者。

教材分析

  这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篇散文。

写了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故事,说明了鲜花不仅可以献给英雄和胜利者,更可以给失败者以鼓励。

同时渗透思想上的教育,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胜利和失败,如何正确对待胜利者和失败者。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失败者痛苦的内心世界,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插叙的作用。

3.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

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

体会服务员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献花是常有的事。

大家想想,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给人献花呢?

你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过别人赠送的鲜花呢?

(孩子们自由交流)

2.导入新课《献你一束花》,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女服务员为在比赛中失败的女体操运动员献花的事。

2.质疑: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预习提出的问题,选出一个小组内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请小组长写在黑板上。

(为什么要献花?

谁献的花?

这束花有什么含义?

……)

3.选最有价值问题。

教师根据组长写在黑板上的问题,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这束花的含义?

)。

孩子们带着这个最有价值的问题浏览全文寻找答案。

4.交流汇报。

这束花的含义(给予力量、鼓励……)

三、品读文本、感受内心、解读深意

(一)体会女体操运动员失败后的心情。

1.女体操运动员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这束花?

(失败)请孩子们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2.交流汇报。

根据孩子们找到的相关语句学习。

 

(1)课件:

她一直垂着头。

四天前,她从平衡木上打着旋儿跌在垫子上时,就把这美丽而神气的头垂下来。

a.谈谈感受,再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她内心的沮丧和失落。

b.剖析文中哪个字最让你感受到她的沮丧和失落?

(“垂”)

c.全体学生朗读中体会情感。

(2)课件:

她怕见前来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着她提包儿……有什么脸见人,大败而归!

a.她此刻的心情怎样?

b.你从哪个字体会到了她当时的心情?

(四个“怕”字)

c.文中用了一个省略号,你猜猜她还怕什么呢?

请说说。

3.课件:

运动员失败时的图片。

4.同学们,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运动员他们的故事,可以上网查资料。

5.看了这些图片,回忆:

在你遇到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心里会想什么?

(二)品读插叙的内容,体会“她”两年前获得胜利的辉煌

过渡:

她一直是一个失败者吗?

(不是)

  1.默读第4自然段,划出描写迎接场面的语句,体会女体操运动员成功时的心情。

结合第四自然段中的“许多、塞、抱不住、空前、死死纠缠、几十束花”等相关的词句体会场面的热烈。

2.那时的她心情如何?

(开心,激动,兴奋……)体会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过渡:

成功时是那样的热烈,那这次她失败了,机场迎接的景象还是跟成功时一样吗?

3.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思考她大败而归的主要原因。

(缺乏自信心,心理压力太大……)

  4.体会插叙的好处:

为什么还要插入两年前第一次出国比赛拿了两项冠军后受到空前的欢迎,以及多次比赛回来时的情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插叙的手法,强烈的对比出失败和成功的差别对待,突出失败者更需要鼓励。

(三)感受女服务员送花的体贴。

过渡:

女体操运动员的心情和他们的心情一样沉重,难过,沮丧,但她是幸运的,一个理解并支持她的人出现了。

1.小组合作学习6—11自然段。

先自读,画出让你深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简写体会;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生汇报

 

(1)课件:

“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作为一名体操运动员……让我们再次对那位失败的女体操运动员说(……)

 

(2)课件“只见……她的身体。

”从她的语言和动作行为,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女服务员?

  3.那位善解人意的女服务员,她捧出的仅仅是花吗?

课件:

她捧出的是(安慰、理解、宽容、尊重、支持)让我们把安慰和理解一起送给这位体操运动员!

男女生赛读。

  4.你觉得这部分当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动呢?

生:

“谁都不能……才属于未来!

”生谈理解,生读。

  5.我想她听了女服务员的话一定会重新抬起头的,请你也来鼓励、支持她。

(指名读),适时指导朗读。

  6.这位女服务员真诚的语言,感人的行为,美好的心灵,感动了她,鼓舞了她,使她又重新激起对胜利的渴望,浑身充满了力量……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

7.那么,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将这句话改为陈述句,并加以对比,加深理解。

四、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失败和挫折?

2.推荐阅读《失败的力量》,加深你对失败的认识。

五、小结。

女服务员真诚的语言,感人的行为,美好的心灵感动了运动员,鼓舞了她,使她重新激起了对胜利的渴望,浑身充满了力量!

生活中,我们也要给予遇到失败和挫折的人力量和鼓励。

板书设计:

献你一束花

英雄失败者

祝贺鼓励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危险来临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从而体会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抓住文中关键句段进行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通过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高大形象。

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地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引导学生学习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所采取的措施,想象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能够简单地描述出来。

2.通过人物的语言以及行为、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音乐,导入新课:

1.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歌,引起学生联想。

2.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影的插曲吗?

指名说说对《泰坦尼克号》影片的了解。

3.教师小结,导入,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剧,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的艺术创作,从而产生了许多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师板书课题)

4.教师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

那么《“诺曼底”号遇难记》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请同学们按要求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要求,同桌合作,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同桌检测认读生字的情况,并交流识记和书写的要点。

(2)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词语,全班读一读。

(2)指名反馈生字的读音以及书写的注意要点。

教师重点强调“薄、翘”两字的写法。

(3)开火车读生字词,在读中巩固认读。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反馈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

1870年3月17日夜晚。

地点:

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的航线上。

起因:

雾大,全速前进的“玛丽”号撞向了“诺曼底”号的侧舷,将船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

经过:

人们惊慌失措,你推我揉,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指挥人们有秩序地逃生。

结果:

60人全部获救,船长屹立舰桥,随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深渊。

(2)指名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4.指名反馈:

了解了“诺曼底”号遇难的整个经过,故事留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谁能用一个简单的词语说一说?

(感动、激动、自豪、惊魂未定、害怕、恐慌、慌张……)

三、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海难发生的原因:

1.教师导:

同学们,“诺曼底”号造于1863年,是一艘大轮船,在英吉利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像这样一艘轮船,晚上出航时没有什么可怕的。

然而危险就这样没有任何预兆地降临到了这艘船上,这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

2.指名反馈.(因为当时海面上雾很大,可见度低)

(1)“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2)“雾愈来愈浓了。

(3)“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雾的大。

4.教师导:

因为当时的雾太大了,所以这艘船的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

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突然一声巨响……(教师播放巨响)

5.教师紧张地追问:

发生了什么?

(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然后用文中的句子说。

在说的过程中,通过教师语言的渲染,指导感情朗读)

(1)教师惊恐地:

黑夜里,发生了——(指名读)

(2)教师恐惧地:

宁静的黑夜里,发生了——(小组读)

(3)教师惊慌而恐惧地:

宁静的黑夜里,“诺曼底”号的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突然一声巨响,发生了——(全班读)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一艘“年轻”的“诺曼底”号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发生了海难。

当时船上包括船长在内一共61人,我们知道最后除船长外,其他全部逃生。

那么,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案设计:

1.划去加点不正确的读音。

                

解剖(pāopou)裸露(luǒlòu)

船舶(pābō)秩序(zhìchì)

派遣(qiǎnqiān)违抗(wéiwěi)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混乱不堪()惊慌失措()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导:

同学们,当你们正在沉睡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会怎么样?

(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2.教师导读:

是啊,谁都会感到惊慌、害怕。

当“诺曼底”号的乘客们被巨响惊醒,知道自己所乘坐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会是怎样的局面呢?

二、想象品读,体会人们的惊慌:

1.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断录音,学生倾听。

2.指名反馈:

你们听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什么?

(提示:

听到了尖叫声、哭喊声、船上物品到他的声音、人们奔跑的声音……仿佛看到了人们惊慌、害怕的神情,看到了人们蜂拥而出,看到了人们因奔跑摔倒在了地上……)

3.教师导:

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场面的呢?

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

4.指名反馈。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儿,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1)指名读文,其他评议。

(2)在同学们提建议的基础上,再请该同学读一读。

(3)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来读,你会怎么读?

会强调哪些词语?

为什么?

(4)教师抓住加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悟后感请读。

(5)再次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断录,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的文字。

三、分角色朗读,体会船长的镇定果断:

1.引导学生想象:

同学们,求生的欲望让乘客们一窝蜂地拥上救生艇,你推我揉,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会出现什么新的危险呢?

(推揉中有人落海,抢救工作变缓慢,老弱妇孺会落后,救生艇会翻……)

2.同学们,再这样下去,救援工作无法开展,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丧生于大海,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黑暗中传来了简短有力的对话。

(师生朗读文中对话部分,《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断录音作为背景音乐)

3.指名反馈: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一个怎样的声音?

(坚定的、镇定的、果断的、严厉的、威严的……)

4.指名反馈:

这声音让你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

(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

5.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船长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

四、想象人物画面,体会船长的英勇无私:

1.教师导:

黑暗里坚定而严肃的声音,使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上只有一个人没有逃生,他就是——(学生:

哈尔威船长)

2.教师播放悲壮的音乐,示范读课文。

(“船头先下去……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3.教师:

同学们,你们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学生发挥想象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4.教师小结:

感人的画面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了,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自然段。

5.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集体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自然段。

7.教师:

同学们,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得救的人们会说什么呢?

(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激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五、理解句意,深化文章的主题:

1.教师导:

同学们,在危险面前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地指挥人们逃生,在那个可怕的黑夜静静地离开了我们,雨果是这样评价这位伟大的船长:

(教师出示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语句)

2.引导学生讨论这三句话的意思。

3.集体交流反馈。

(提示:

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运用”这个“权利”。

在死亡面前,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己为人,他的高贵品质是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的。

4.教师小结:

“诺曼底”号油船不幸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慌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是船上所有的人获救,而自己,且被海水吞没,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为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人生,犹如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谁也不能预想前方会怎样,或风平浪静,或惊涛骇浪,你都得扬起风帆驶向远方,遇到惊涛,或是骇浪,你要冷静,临危不惧、机智勇敢。

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真正的舵手。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简单地描述你印象深刻的场景。

3.做课课练。

学案设计:

一、将此与补充完整。

小心()()()()万状汹涌()()

()不可()()()不动()然()立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哈尔威船长是一位()的船长、()的船长、(),我正佩服他。

生死攸关的烛光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体会“生死攸关”的含义,感受情况的危急和伯瑙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勇敢。

能自学生字,读准课文中的字音。

能通过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人物的镇定、机智、勇敢。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一波三折的情节,感受情况的危急和伯瑙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勇敢。

教学难点:

  能通过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人物的镇定、机智、勇敢。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有关二次战争的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理解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情报的?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1.同学们,今年是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六十年前,以德国为首的军团组成征服世界的队伍开始了血腥的屠杀,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参与到这场战争中,为了和平,为了胜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出示录像和图片)

  2.在法国,人们就忘不了这样一件事——板书课题,齐读

  3.什么是“生死攸关”?

烛光为什么会决定人们的生死呢?

学习了课文就会明白。

  4.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读了几遍课文?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课文都预习了,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教师指导学生概括要简练)

  2.伯瑙德一家保住了一份怎样的情报?

  3.为了保护情报,他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4.可是这半截蜡烛被无意间点燃了!

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敌人巧妙周旋的呢?

三、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看看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做的?

画下相关的句子。

  2.集体交流:

  ①伯瑙德夫人是怎样做的?

  出示句子: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子上。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的把蜡烛吹熄。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伯瑙德夫人怎样?

(镇定、急中生智、沉着……)

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说说理由。

  把这些词语重读,练习朗读。

  一场危机过去了,从哪里看出伯瑙德夫人更紧张了?

  出示句子:

“伯瑙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

你能想象事情的结果吗?

  配乐朗诵感受当时的紧张氛围。

  学生评价朗读。

  ②确实是危急时刻,浏览课文,看看儿子雅克和女儿杰奎琳表现怎样?

雅克表现怎样?

(聪明、沉着……)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指导朗读。

  ③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杰奎琳娇声说——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端走烛台的杰奎琳会说什么?

  3.小结:

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斗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这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危险,情况的危急,让我们记住伯瑙德夫人一家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的精神吧!

  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博稻德夫人

儿子雅克

女儿杰奎琳

作业设计:

  1.自学生字,词语

  2.排练课本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课本剧,想象敌人走后,母子仨人会说些什么?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

  2.交流生字新词的自学情况。

  注意“档”字的读音。

二、表演课本剧

  1.学生给予评价。

从对课文的理解,人物语言的处理,表情是否到位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

  2.想象敌人走后,母子仨人会说些什么?

小组排练。

以表演的方式展示。

三、学习金钥匙

  1.一件事情的发展,常常经过曲折的过程,有的故事有一个起伏,有的有几个起伏。

可以试着用曲线把这个故事的情节表达出来。

  2.看看本课的板书,有几个起伏?

  3.故事一波三折才引人入胜。

  4.讲一个自己曾经看过的故事。

品味其中的波折。

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情节——一波三折

故事——引人入胜

作业设计:

  1.看看自己遍的历险故事,是不是引人入胜?

  2.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预习《鸡毛信》

成吉思汗和鹰

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成吉思汗和鹰》是“面对错误”主题单元的第二篇主体文章,讲了成吉思汗一怒杀鹰又后悔的故事,告诉人们人在盛怒的时候处理事情往往会发生错误而追悔莫及的道理。

从文本的语言来看,描写通俗生动,易于理解;从文本包含的人文教育来看,贴近生活,符合现实。

基于教材的特点、语文素养培养的一般规律,执教本课的主要目标可以确定为: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