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先秦文学.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先秦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先秦文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先秦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先秦文学
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
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
一是敬德,二是重民。
《尚书》的文字诘屈艰深,晦涩难懂,但它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
第一,有些篇章注重人物的声气口吻;第二,有些篇章注重语言的形象化以及语言表达的意趣;第三,有些篇章注重对场面的具体描写。
第二节《易经》
易经来注图解
汉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
六十四卦之卦画、卦名、卦辞和爻辞被称为《易经》。
《易经》作于何时,出于何人之手,学术界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它有非常古老的渊源。
《易经》本是卜筮之书。
它包含一些固定的格式化的条文,常常通过占筮人员的权威解释,来指示、规定求卜者的行为选择。
其中,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
爻是组成卦的基本符号,分阳爻和阴爻,二者配合就成了卦。
由三个爻组成的“八卦”《周礼》谓之经卦。
朱熹《周易本义》有八卦取象歌,可帮助我们记忆八卦的样子,即: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盌。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由经卦两两相合为六十四卦(各有六爻构成),《周礼》谓之别卦。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由六个阴爻或阳爻组成,卦辞解释整卦的意义,一般比较简单,爻辞解释每一爻的意义。
《易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一般不重视,这种偏向应当得到纠正。
第二章《诗三百》和屈原的诗
第一节《诗三百》
《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简称为《诗》,习称为《诗经》。
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首诗歌,按音乐之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曲,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曲,包括大雅、小雅。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三百零五首诗歌产生的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波及长江、汉水、汝水一带。
其作者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从诗篇自身或者先秦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说明。
其实三百零五篇以外还有六篇,只有题目而没有正文。
这就是《小雅》里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通常称之为“笙诗”。
有的学者认为,笙诗的正文是由于战国、秦世的混乱而亡佚的;也有的学者认为它们本来就没有正文。
从孔子开始,《诗三百》被一代代学者张扬为儒家经典,汉初它更被朝廷立为官学。
作为一部经学典籍,它对古代中国发挥了巨大、持久的影响作用。
而从文学发展方面看,它的成就和意义也是极为卓著的:
(一)《诗三百》中的诗歌或者表现多姿多彩的爱情生活,或者表现色彩秾丽的婚姻生活(幸福抑或不幸),或者表现战争、徭役给广大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或者表现劳动生产以及劳动者的生活,或者歌咏民族历史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基本上都是“极质正的现实文学”。
因此,《诗三百》奠定了中国诗歌史的现实主义传统。
(二)《诗三百》确立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品格。
(三)《诗三百》奠定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方法,即赋、比、兴。
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是: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四)《诗三百》擅长写人状物、刻画场面。
(五)《诗三百》开创了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很多重要母题,比如四时田园、日暮思归等。
这些都足以说明《诗三百》的巨大成就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二节屈原和他的诗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和作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曾担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他在政治方面主张施行美政,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使国家富强;在军事外交方面主张联齐抗秦。
然而被上层集团疏远、流放,最终自杀。
古人或曾感慨曰:
“楚之治乱存亡,系于屈子一人。
”
屈原的诗歌基本上是他品味着自己的人生悲剧以及楚国的政治悲剧创作的,主要包括《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
它们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又一座难以企及的巅峰,对后世的影响异常深远。
屈原在中国诗歌史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原始神话中包含的不自觉的超现实想象,提升成了自觉的艺术创作方法;“我国最古之文学作品,《三百篇》之外,即数《楚辞》。
《三百篇》为中原遗声;《楚辞》则南方新兴民族所创制之新体。
《三百篇》虽亦有激越语,而大端皆主于温柔敦厚;《楚辞》虽亦有含蓄语,而大端在将情感尽情发泄。
《三百篇》为极质正的现实文学;《楚辞》则富有想象力之纯文学。
此其大较也。
其技术之应用亦不同道。
而《楚辞》表情极回荡之致,体物尽描写之妙,则亦一进步也。
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
第三章叙事文
第一节《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一书,通常被称为《左传》。
近代以来,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史书,惟包含不少文学质素。
但从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大统上看,这种认识不够确切,也不够具体。
《左氏春秋》实际上以先秦“文学”的一种具体形态,兼具现代所谓史学、文学、哲学(具体表现为经学)方面的特质。
一、《左氏春秋》的史学特质
从现代学术立场上看,“历史学的目的,是揭示人类生活或人类文化的已往状态”;《左氏春秋》有这种追求,自不待言。
史学更深一层的特质是坚持事实,——尽管它提供的事实“包含着创作主体复杂的判断过程”,但“事实不仅是史学的开始,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史学的归宿”。
《左氏春秋》毫无疑问是坚持事实的,它所记载的虚诞怪异之事譬如形形色色的梦等,都是著者判断上的“事实”,一如梁启超所说:
“……《左传》里有许多灾怪离奇的话,当然不能相信,但春秋时代的社会心理大概如此”。
“书法不隐”可以说是《左氏春秋》以事实为归宿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表征。
史学更深一层的特质,是“在历史人物的数不清的而且常常是自相矛盾的言论的背后发现统一性”。
这正是《左氏春秋》最深层的史学质素:
从素朴的、零乱无序的事实材料或经验事实中,把握把它们联结为一体的本质性的东西。
二、《左氏春秋》的文学特质
即便是从现代学术立场上,我们都应当承认,作为先秦史家记事文的《左氏春秋》是先秦文学的一种体式,并且是这种体式的最高典范和成就。
首先,它以春秋时期两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为背景,塑造、再现了一批极富个性的人物,并且很多情况下能跃然毕见其精神。
其次,它非常注重细节描写。
其三,它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
其四,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个性,利用悬想,来设制故事。
其五,它章法谨饬有度,字句精严。
三、《左氏春秋》的经学特质
《左氏春秋》还有一些既不能归属于现代“史学”又不能归属于现代“文学”的质素,用传统学术范畴来衡量可以归属于经学。
这是它最深的特质。
《左氏春秋》高度关注可以规范个人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群秩序的主题,诸如“德”、“礼”、“仁”、“义”等,它最为推重的则是“礼”。
《左氏春秋》的行文常有叙、议两层,议论或出自人物之口,或托为“君子曰”云云;其内容是对相关人物行为、人际关系或社群秩序的肯定或否定,而评断的标准主要就是礼。
《左氏春秋》继承了《尚书》、《诗经》的天人观念,既肯定天命,又重德、重民,为它所关注的政教伦理规范提供了具有终极意义的保证力量。
这种天人观念,到汉代进一步发展成为儒家经学的核心理念。
以上三方面足以说明,《左氏春秋》的职志在于把个体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纳入以礼为核心的政教伦理规范之中。
第二节《战国策》
帛书战国策
关于《战国策》的性质,历史上向来存在争议。
或归之于《春秋》家,或归之为杂史,或归之为子部纵横家,或认为它有史著的形式但含有较多子书的因素,或认为它所写的不少内容乃“由后之好事者附会为之也”,故近于后代的小说。
但称《战国策》所收文章为叙事文,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战国策》也是一部奇书,它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应当得到高度的重视。
《战国策》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上继春秋、下至秦汉之起共二百四五十年间的历史风云。
它的主要内容是策士逞弄计谋,由此关涉到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驰骛角逐,而合纵、连横则是其中的根本关节。
它所写的主要人物是策士,旁及十二国国君、卿、大夫、游侠、刺客等各色人等,苏秦、张仪、陈轸、范睢、鲁仲连、江乙、张孟谈、豫让、唐且、聂政、聂嫈、苏代、田光、荆轲等都是栩栩如生的形象。
《战国策》的某些细节或事件不一定合乎历史事实,但就精神本质来说,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历史上那个极为灿烂、极为活跃、激烈变动的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时代,活跃着一大批“高才秀士”。
他们用自己不同寻常的智慧和才辩,顷刻间就能改变自己、他人乃至一国或者数国的命运。
在这个时代当中,人的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大都丧失了周代文化所标榜的那些重要规范,诸如礼义道德等等;追逐物质利益和感官满足是当时大多数人的主要目的。
不管是《战国策》所记载的主要社会群体即纵横策士,还是由这一阶层所涉及的其他社会各层人士譬如国君妃后等,往往都讳言自己对物质利益和感官满足的追求。
人与人的关系从很大程度上蜕变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君臣、父子、母子、夫妻、兄弟等都为利害所支配。
尤其可怕的是,在这个时代,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每每把他人当作达到目的的工具。
这种人际关系是异常阴郁的,并且往往扩大到国与国之间。
《战国策》由于以不加批评的欣赏的姿态展示着上述人际乃至“国际”关系,深为后人诟病,但这正是它卓越不凡的资质。
它因为具有这种独到、特出的资质,所以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在先秦散文中,《战国策》最鲜明的特色,是善于用比喻和寓言来达意。
它又非常善于叙事,常常是叙小事而精妙绝伦。
至于它的风格,古人曾概括说:
“文之快者每不沈,沈者每不快,《国策》乃沈而快;文之隽者每不雄,雄者每不隽,《国策》乃雄而隽。
”又说《国策》之文有两种,“一坚明约束,贾生得之;一沉郁顿挫,司马子长得之”。
可见它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第四章说理文
第一节《论语》和《孟子》
一、孔子和《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思想及其主要范畴可以表示为如下系统:
这一系统还可以把很多元素吸纳进来,此处仅图示其大要。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
《汉书·艺文志》云: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西汉之时,《论语》本有今文本《鲁论》、《齐论》和古文本《古论》之别,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参考《齐论》而编成定本,号《张侯论》。
今传《论语》则是东汉著名学者郑玄混合《张侯论》与《鲁论》而成。
有的学者以为,“论说”之“论”其名“始于《论语》”;然而在《论语》当中,有观点、论据、论证过程的文字并不多见,大部分内容只不过有观点而已(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
因此,《论语》就自身而言主要还是记事文。
但若从先秦诸子发展的整体背景上看,它无疑又是诸子论议之文的第一个阶段,为语录体。
《论语》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再现了孔子平凡、伟大的人格形象;“盖孔子人格之伟大,宜为含识之俦所公认;而《论语》则表现孔子人格唯一之良书也”。
它所记载的孔子的言论,意趣深远,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
二、《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
曾跟孔子一样游说列国,而“所如者不合”,晚年“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是先秦第二位儒学大师。
古人习惯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
孟子思想有三个特点:
一是张扬性善说(对这一点最容易产生误解),二是具有激烈的民本思想,三是提倡仁政。
如果说《论语》、《老子》代表了诸子说理文的第一个阶段的话,那么《孟子》则跟《墨子》、《庄子》(尤其是《庄子》内篇)一起,代表了诸子说理文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说,它们呈现了从语录体向论说体过渡的状态。
相对于荀子、扬雄等人来说,孟子可以说是“醇乎醇”;但相对于孔子、颜回等人来说,孟子可以说是“尽雄辩”。
《孟子》一书中的文章有不少内容都是对立双方的论辩,作者常常巧设机关、暗藏杀机,并且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来说理。
第二节《老子》和《庄子》
一、《老子》
老子生卒年不详。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提出了三个被称为老子的人物,一个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任周守藏室之史;一个是老莱子;一个是周太史儋。
现在一般认为老子即李耳,春秋末年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成于战国中前期,基本上是老子遗说;但其中反仁义、反法令之类的思想,或许是由后学或书的写定者所羼入的东西。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
《老子》书精深玄妙,富有思辨色彩,很多段落仿佛哲理诗或者格言,太半为短章,但言少意多,并且常常贯穿一个精炼的论证过程。
当中亦有少数描写、抒情俱精的片断。
二、《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生卒年月不详,生活时代则跟儒家亚圣即孟子同时而稍后,即是梁惠王、齐宣王时期。
学界一般认为他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史记》说他曾经做过蒙之漆园吏。
学界比较统一的意见的是,传世《庄子》一书中的《内篇》,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以及《应帝王》是庄子本人的作品,《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则出自庄子后学之手。
庄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奇诡、最诱人、最深邃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庄子提倡“无用之用”,认为人只有无所可用,才能保全和涵养完满的人生。
(二)庄子认为人应当剥脱一切有碍于生命的情欲、心智、观念(包括仁义礼乐),剥脱一切有碍于生命的偏执,使感性生命活泼、丰满地表现和发展。
(三)由于“道”这一核心范畴从根本上说并没有摆脱神性,庄子的人生哲学充满了对“彼岸世界”的向往。
庄子人奇思奇,文亦奇。
他的文章大抵都是寓言。
而《庄子》全书则都贯穿着具有鲜明世俗化色彩的浪漫主义精神。
或谓先秦诸子,“……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庄子……著书十馀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或谓《庄子》为“文字中鬼神”,“不可不全读”。
这些评论都十分切当地说明了《庄子》在文学史上的特色和地位。
第二节《墨子》
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当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鲁人,墨家学派的创立者。
《墨子》一书《汉志》著录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
其中《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十篇,最能代表该书的思想和文学成就。
各篇题旨正如题目所示,通常被称之为“墨学十纲领”。
《墨子》以空前的系统的理论形态,呈现了中国小生产者劳动阶级的某些思想特征。
他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兼爱的根本特征,是把对伦理道德要求的实践,建筑在现实功利基础上。
在文学艺术方面,墨子也表现出小生产者汲汲于功利的特点。
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知美却反对求美的人。
在先秦诸子中,他的论议最讲究逻辑,但几乎也是最缺乏文采,而且颇显得冗赘。
不过墨子注重对立言方法进行探求、总结和实践,提出了著名的“三表法”;同时,他也开创了用寓言说理的先河。
第二节《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出身于韩国贵族,曾师事荀卿。
他综合了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前期法家学者的“法”治、“术”治、“势”治思想,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今存《韩非子》凡五十五篇,基本上出自他本人之手。
韩非对用道德来规范、约束人不抱信心,甚至对血缘伦理感情持消极悲观的态度。
他把社会上一切关系都还原为冷冰冰的个人利害,其法家思想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就根于他对人性的悲观认识。
韩非跟荀子的论议文大致处在同一个发展阶段上,代表了先秦诸子说理文的成熟阶段。
他论列事情往往极峭刻、清晰、缜密,抉剔入微,推动了用寓言说理这一传统的发展。
他也写过一些侧重于记载历史故事或传说的文章,其中有很多饶有趣味,充满了洞察社会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