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
(经典版)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
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
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seditor.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adjustandus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sampleessays,suchaspreschoollessonplans,elementaryschoollessonplans,middleschoollessonplans,teachingactivities,comments,messages,speechdrafts,workplans,worksummary,experience,andothersampleessays,etc.IwanttoknowPleasepayattentiontothedifferentformatandwritingstylesofsampleessays!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
这是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
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4、背诵全文教学
教材分析:
重点:
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背诵课文
难点:
1.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2.抓住本文骈散结合的写法。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合理停顿,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达到顺畅地背诵全文的目的。
.
教学设想:
本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
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
文中除了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重要的句子需要翻译理解外,还要学习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因此学习中把重点放在文言知识的掌握上,难点放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大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
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
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
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成为天下人的楷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
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
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
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
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而范仲淹自己也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
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鹊起。
三、合作探究
(一)研读第1段。
教师范读课文,从情感上抓住学生。
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要的词句。
词:
越明年、谪、守、增、制、属、作文
句子: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思考与讨论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
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2)作者开篇用“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
可见滕被谪以后心情不会太好,作者开篇直指,有何用意?
滕子京虽被贬岳州,却积极从政,政绩斐然。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既是为了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寄情与民的高尚情怀,也是为了勉励他像
“古仁人”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也是为了自勉勉人。
(二)教读第2段。
先指定学生朗读朗读,然后学生合作解决重要的词句。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词:
夫、胜状、晖、备、然则、极、骚人、得无异乎
句子: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
(l)找出本段概括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明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重点句子的赏析
如:
“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
“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
“衔”、“吞”字连用,化静为动,使描写的景物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
“气象万千”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
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这一节的写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
大声朗读这两段,在熟练的基础上背诵
四、总结: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五、作业设计:
熟悉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作记的缘由
属予作文以记之。
洞庭全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第2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寓情于景的写法。
2、正确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
3、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4、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合作探究、相互提高,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5、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抱负,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设意的独特,领会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的志趣,作者的政治抱负。
四、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合作探究,辅之以创设情景法
五、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的旅游胜地除了五岳,还有四大名楼,知道吗?
它们是(岳阳楼(湖南)、黄鹤楼(湖北)、鹳鹊楼(山西)、滕王阁(江西)),有关这四大名楼的美文妙句很多,知道吗?
回忆一下我们所学过的古诗。
(老师引导,学生背诵)
①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③崔灏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
④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⑤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些妙句让人回味无穷,这些胜地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范仲淹也去游一下岳阳楼吧!
岳阳楼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了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去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作者简介
范仲淹,北宋,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苏州人。
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堪其乐也。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
任参知政事,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贬谪守邓州。
勤爱民,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
三、背景介绍
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范仲淹被贬放邓州,就在此时,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想请范仲淹写一篇记,但范仲淹在邓州为官,不能亲赴岳州,于是滕子京托人捎了一幅岳阳楼的画给范仲淹,范仲淹便依此画在远隔千里之外的邓州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雄文。
四、文体简介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一般地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地写出来,都可以叫做“记”。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它可以全是叙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以全是写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还可以兼有叙事、写景、状物、议论等表达方式,目的都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思和抱负,或阐述对某些问题的观点。
“记”在写法上可以分两类:
一类是作者不直接说,或基本不表露自己的观点或感情状态,而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中,“托物言志”,例如《桃花源记》。
另一类是在事、景、物的描述中,自然发生出情理,而常以“卒[卒:
完]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即景抒情”,本文属于第二类。
五、检查预习,给加点字词注音
谪(zhé)属(同“嘱”zhǔ)霪(yín)霏(fēi)樯(qiáng)楫(jí)
冥冥(míng)谗(chán)偕忘(xié)浩浩汤汤(shāng)怒号(háo)汀兰(tīng)把酒(bǎ)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1、老师范读
2、学生齐读、分组读,并归纳文章大意
第一部分
(1)叙述重修岳阳楼和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描写岳阳楼的京观及迁客骚人的情怀。
第三部分(5)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
七、分组合作学习
要求:
(1)划出疑难语句
(2)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并熟读
1、学习第一、二段,划出重点语句翻译熟读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译: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3)衔远上,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译:
(它)包含着远处的山峰,容纳下长江,浩浩荡荡,广阔无边。
早晨阳光照耀,傍晚乌云蔽天,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4)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
被降职远调的人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岳阳楼记中的成语沿用至今的成语
心旷神怡:
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气象万千:
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政通人和:
政令推行顺畅,人民团结;形容国泰民安的景象.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百废具兴:
许多被废置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岳阳楼记》: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现在规范词形写作“百废俱兴”.
浩浩汤汤: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犹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气象万千:
气象:
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薄暮冥冥:
傍晚时天气昏暗.
霪雨霏霏:
形容细雨连绵不绝的样子.
春和景明:
春气暖和,阳光明媚(的时候).
波澜不惊:
是岳阳楼月夜里风平浪静时的景色.现在一般的说法是"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会自乱阵脚,不惊不诧.
一碧万顷:
一片碧绿,广阔无际.顷,极言其广.
岸芷汀兰:
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
心旷神怡:
旷:
开阔,开朗;怡:
快乐,愉快.指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宠辱皆忘:
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第3篇
教学内容
《岳阳楼记》公开课优秀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的
1.熟读成诵,理解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并领会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3.理解整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
4.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
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及记事、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
2.理解整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
2.学生收集与岳阳楼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诵诗导入
1.展示诗歌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学生诵读诗歌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3.导入语
事实上,除了李白杜甫在岳阳楼留下的我们读到的这两首名诗,古往今来,迁客骚人为洞庭湖壮丽的景观书写了浩如烟海的千古绝唱,岳阳楼上更是题满了文人的诗词歌赋。
但是面对前人熠熠生辉的文字,宋代的范仲淹却另辟蹊径,用神来之笔使岳阳楼再放异彩,使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从此名于世,传于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朗读,感知课文。
2.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师在学生朗读结束以后提问:
作者洋洋洒洒写了这么一篇文章,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用课文原文回答。
[点拨]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学生在理解文章表达的感情基础上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感情。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析文章结构,领会文章写法
[点拨]板书
(一)交代写作缘由——叙述;
(二)描写岳阳楼景色——写景抒情;(三)表达自己的胸襟抱负——议论。
2.赏文章美景,体会文章语言
(1)岳阳楼的景色是怎样的?
文章共几处写了岳阳楼的景色?
分别是从哪些方面去写的?
[点拨]全文共写了三处景色:
一处是课文第二段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二处是课文第三段想象阴天岳阳楼的景象;三处是课文第四段想象晴天岳阳楼的景象。
(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洞庭湖烟波浩淼的水势,又要想象一阴一晴两幅画面?
[点拨]通过描写洞庭湖景色的阴晴变化,引出迁客骚人一忧一喜的两种心情,为后面表明自己的志向作铺垫。
3.探文章思想,理解文章主旨
(1)“以物喜,以己悲”是人生的两种情景,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你是赞同还是反对?
为什么?
(2)作者对“以物喜,以己悲”又是怎样的看法?
表达了怎样的志向?
[点拨]作者上追古仁人之心,提出了与“迁客骚人”不同的看法: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不计较个人得失,心忧天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同时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
四、课文延伸,拓展提高
1.你还知道在我国历史上哪些人是忧国忧民的楷模?
请举出他的类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言来。
2.今天我们如何评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五、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小结语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画意、诗情、理趣溶为一体,不但给予我们美的享受,而且范仲淹那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读这篇文章,我们好像站在岳阳楼上,那浩瀚无涯的洞庭湖水,给予我们恢宏的气势,也给予我们一种责任。
就让我们点燃精神的圣火,去照亮时代天空的一角,做一个个当代的范仲淹吧!
2.作业
(1)背诵全文。
(2)仿照课文3、4两段,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即景抒情的文章(可以尝试用文言文创作)。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第4篇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
2、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学习品味、鉴赏课文。
4、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
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导读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二、学习最后一段,体味作品深刻的思想内蕴
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概况,记了登楼所见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生的。
不同的“情”。
作为一篇“记”,写了这些也够了,但作者的本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讨论来。
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
1、小组学习讨论。
(1)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有何不同?
(2)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
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4)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也许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2、交流:
(1)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明确: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
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明确: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
他们的悲喜是和民生疾苦和国家命运相关的。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明确:
有。
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
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
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4、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
联系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提示:
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可见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
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
三、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意
1、分析课文各段之间的关系。
第一段叙事:
是全文的引子,简介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下文的写景、议论、抒情都围绕如何对待贬谪而展开。
第二段写景:
总写洞庭湖的景观,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的问题。
第三、四段写景、抒情:
分写洞庭湖或阴或晴的不同景色和“览物”者的不同感受,为下文发表议论、申述抱负作好铺垫。
第五段议论、申志:
紧承上文,借“古仁人之心”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和“先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