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0819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7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教案.docx

《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教案.docx

数学教案

吴兴区学校白雀学校具体课时备课表

单元(章)主题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备课教师

费树芹

本课(节)课题

6.7的认识

第1课时/共22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一)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二)在六、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三)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6和7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个数、顺序、位置、大小等。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小棒、图片、尺等。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数。

我们已经学了0到5,谁能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指名数、齐数、开火车数)

2.出示0——5六个数字卡片,读数。

3.按顺序读数:

()2()4()。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第42页的主题图)请同学们看,图上有什么?

(2)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有多少桌子、椅子?

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那你又是怎样数椅子的数量的呢?

师:

刚才我们都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数数的。

在数数中我们发现:

数5个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3)数一数图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是多少。

(教师板书:

67)一起读一读6和7。

3.教学数序

(1)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

(5颗)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

学生上台操作并说说是几颗?

再拨一颗是多少呢?

(7颗)

(2)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尺子找一找5.6.7,看这三个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只有0到5的直尺图,提问:

6和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

(3)谁能按顺序数一数1到7,再从7倒数到1。

4.比较大小。

(1)请同学们先摆5个圆片,在下面再摆6个圆片,请大家看一看:

5和6比,谁大谁小,谁多谁少?

(师板书:

5<66>5)

(2)请同学们先摆6个圆片,在下面再摆7个圆片,看一看,6和7比,谁大谁小?

(师板书:

6<77>6)

(3)小结:

现在我们知道6比5大,7比6大。

5.明确6.7的序数意义。

(1)出示金鱼图:

请同学们观察,这儿一共有几瓶鱼?

你是怎么数的?

(2)请大家从左数起,看看第六瓶里有几条金鱼?

(3)仔细观察,找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是第几瓶/

(4)从左起第7瓶,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6.6和7的组成

一天,小明在家做玩具,需要六个圆片,于是他在纸上画了六个。

又想:

就白色的不好看,怎么办呢?

对,给圆片涂上颜色。

于是他找了一支黄色和一支红色的笔,给圆片涂上了两种不同的颜色。

小朋友,你知道小明涂了几个红色的圆片,几个黄色的圆片吗?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涂?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请大家拿出六个小圆片,按照你的想法涂一涂,并把结果在小组里说一说。

请小组选一人汇报你们组的意见。

也可以将你们涂的圆片上台展示。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用课件展示)

教师根据涂色结果板书:

(6个圆片可以涂5个红圆片和1个黄圆片,老师把它记成:

66666

╱╲╱╲╱╲╱╲╱╲

1524334251

现在,你能完整地说一说6的组成了吗?

你能独立的填写书本第44页上的空格吗?

教学7的组成

1.知道了6可以分成5和1.4和2.3和3,那你能把7根小棒分成两堆吗?

你有几种分法?

2.请大家动手分一分,并把分的结果记下来,在小组里汇报。

3.小组派一人向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777777

╱╲╱╲╱╲╱╲╱╲╱╲

162534435261

4.读一读7的组成。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后,教师把后三组擦掉,问,看到这一组,你能想到什么?

5.大家真聪明,我们只要记住1和6.2和5.3和4组成7就可以了,由1和6组成7可以想到6和1组成7,由2和5组成7想到5和2组成7,由3和4想到4和3组成7。

你们觉得这样记忆好吗?

请四人小组合作,试着用这个方法来迅速记住7的组成,看谁最先记住。

6.你能用这个方法记住6的组成吗?

谁能说说怎么记?

同桌互背。

(三)巩固练习

1.做抢答练习

比一比谁答的快:

5后面的数是几?

6后面的数是几?

7前面的数是几?

2.完成练习七第2.3题。

出示第2题,问学生:

有困难吗?

请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再看

第3题,教师读题目,请学生先独立的在书上完成。

然后,师生一起讨论校对。

3.指导书写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数字6和7的形状,说说你觉得6和7像什么?

教师板书演示6和7的书写顺序几在日字格里的布局,请学生观察,书空。

学生在书上描写6.7。

2.明确6.7的基数含义。

(1)小组合作,用小棒或学具摆出6和7,请摆好的学生上台展示。

(2)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和7两数表示。

板书设计

6.7的认识

67

5<66<7

6>57>6

个人二度备课

作业布置或设计

作业本第19页

教后整体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小朋友认识6和7,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存在许多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发现自己最大的缺点是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有时候自己所需要表达的意思,没有组织好语言,使小朋友们都不理解。

如:

我想叫学生拿出尺子找6和7的数字,我用了一句:

你们能在自己的学习用品中找6和7的数字吗?

结果,很多小朋友说的是实物了。

我有6支铅笔,我有6本书等等。

这些都是我自身的问题。

  2、时间和内容上没有合理安排好。

在情景引入中,占用的时间太多。

内容上,数数安排得太多,因为大部分小朋友已经会数,重点应放在难点上去引导。

由于时间和内容没有合理安排好,导致整堂课的效率不高。

3、板书设计

在6的组成中,应有顺序地分排

使学生容易看懂

吴兴区学校白雀学校具体课时备课表

单元(章)主题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备课教师

费树芹

本课(节)课题

6和7的加减法

第2课时/共22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一)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二)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相应的口算。

(三)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算式,并算出得数。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小圆片、三角形等学具。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卡片出示)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随机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2.填空。

(二)新课引入

1.教师谈话。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6和7减几的减法吗?

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2.板书课题:

6.7的加减法。

(三)学习新知识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

教师:

老师要求两个同学面对面的坐,一个同学摆,一个同学看。

要求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现在你的桌上一共有几根小棒,你能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吗?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

5+1=1+5=

大家看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

师小结:

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那么谁能算出5+1和1+5的得数呢?

,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5)现在,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在桌面上先摆好7个小圆片,再拿掉1个小圆片。

你能根据刚才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吗?

如果从7个小圆片中去掉6个,你能写出一个减法算式吗?

(7-1=7-6=)

谁能算出两个减法算式的得数。

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并说一说7-1=6和7-6=1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2.学习第45~46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

(1)屏幕上出示“摆一摆”前面的情境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图上画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图上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摆学具算加法和减法。

(2)学习“摆一摆”第一组例题。

学生摆花,先摆加法算式后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

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

(3)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

①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算式后面的方框里填得数。

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

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

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和两道加法算式的联系。

④引导学生根据摆和算的过程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根据5+2=7和7-2=5,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

7-2=5和5+2=7两个算式有联系,如果不摆小棒,想5+2=7可以算出7-2=5。

3.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

(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3+3=6。

(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3=3。

(3)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的得数吗?

怎样算?

(如果不摆学具,我们可以想6的组成:

3和3组成6,所以3+3=6。

如果不摆学具,怎样算6-3的得数?

(可以去想加法3+3=6算出6-3=3。

4+2和5+2是不是也可以想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回答后再说一说想数的组成计算这两个算式的过程。

可以想加法算出6-2.6-4.7-2.7-5的得数吗?

让学生试着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算一算。

4.学习写算式。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6+1=7和6-2=4的写法,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

(2)学生练习写算式。

(3)学生交流并互相评价所写的算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46页“做一做”的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书上填得数,然后交流、评价计算结果,评价时指定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如果有的学生计算有困难,让他们边摆边算。

2.巩固练习算式的写法(教师指定几个算式让学生练习写法)。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七的第4.5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2.做第6题,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

3.做第7题,完成后评价时特别注意学生对等号的处理。

(六)课堂小结

说说今天这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个人二度备课

作业布置或设计

作业本第20页

教后整体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的教学设计注重情境的目的性,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学生熟悉的情境相联系,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科学原理。

通过熟悉的植树活动导入新课,朴实简洁的导入,贴近孩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习新知识铺好路。

  二、注重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说中学,动中学,培养合作交流精神。

新课程创导:

“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

”本课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植树”一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一节课中,孩子们并没有刻意调整自己注意力在举动,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

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积极思考,努力动手操作,踊跃发言,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三、困惑与不足:

在列出所有的有关6的加法算式时,孩子们仍然兴致勃勃,不断地提出新的发现。

我没有适当地加以调控,导致孩子无节制地一直说。

如果这时我机智地加以引导,把时间留一些探讨6的减法的话,孩子的学习会更完整。

吴兴区学校白雀学校具体课时备课表

单元(章)主题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备课教师

费树芹

本课(节)课题

用数学

第3课时/共22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一)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用6.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6和7的加减法,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

(出示课件)

5+2=4+3=6—5=

(二)新授

1.我们先来看看草坪上的小兔子遇到了什么问题?

(出示第一幅图)

你看到了什么?

请学生说一说。

2.今天在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的数学朋友,好吗?

(出示大括号)你能猜猜这个朋友叫什么吗?

对,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3.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当学生提出“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的时候,出示:

个。

指出:

“?

”就代表了我们同

学提出的问题。

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再在

小组里讨论研究一下,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研究后把答案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4.学生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

5.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去河边看看小青蛙在干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

谁能为这道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6.这个问题请小组里同学合作解决,派一人汇报,说清楚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这么列式?

7.看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比较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

(三)反馈强化

1.(出示小鱼图)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校对,订正。

2.(出示小鸟图)

你们能解决小鸟的问题吗?

先独立写算式,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订正。

3.你们还想不想继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呢?

(出示苹果图)学生独立解决。

4.小结:

同学们真聪明,用数学知识帮老师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非常感谢大家。

那么通过今天的课,你想对大家说什么吗?

(四)总结

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知识用心学好它。

板书设计

个人二度备课

作业布置或设计

作业本22页

教后整体反思

这堂课是一年级小朋友第一次学习“问题解决”,在这之前以数的认识为主,主要掌握数的基数、序数意义,数的顺序和大小,能根据数的组成进行加减法计算。

在这节“问题解决”课中,要让学生能根据图的意思解决相关的问题,在这里“大括号”和“?

”都是第一次出现,就一定要跟学生讲清楚“大括号”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起来,也就是总数。

“?

”就是要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学生能看着图,用三句话来说清意思,就是具备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吴兴区学校白雀学校具体课时备课表

单元(章)主题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备课教师

费树芹

本课(节)课题

6.7的练习

第5课时/共22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一)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能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熟练正确地计算6和7的加减法。

(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明确“一图两式”的写法和意义,能看图说图意。

教学难点:

能看懂图上“?

”的意思,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点子图、数字卡片、练习图、小猴子图、狮子图、小熊猫图。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一)创设情景

秋天的天气实在好,既不热也不冷,我想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秋天吧?

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也悄悄地告诉我,它们也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森林里果子都成熟了,他们可以每天吃得饱饱的,每天都有很多的时间做游戏。

小朋友,你想不想去看看小动物们在做些什么游戏呢?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好吗?

(二)计算练习

1.看,谁来欢迎你们了?

(出示:

狮子)森林之王来欢迎你们了。

听听大狮子怎么说:

“欢迎你们来我们森林做客。

不过我听说你们在学校里学了许多知识,我想考考你们,通过了才能参加我们森林里正在举办的数学知识大赛。

你准备好了吗?

2.第一关。

谁能在三十秒内算完书本第50页第10题,谁就过了第一关。

准备,开始。

校对。

3.第二关。

谁能看懂这道题并能计算,你就过关了。

(出示书本第50页第12题)

4.大狮子笑着对你们说:

“欢迎你们参加森林数学知识大赛!

(三)“一图两式”和用数学练习

1.瞧,知识大赛上谁在出题考大家?

(出示小猴子图)

小猴子出的题是:

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相加得6?

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相加得7?

你知道吗?

(师出示点子图)学生选择两张计算。

3.小朋友真厉害,一下子就把自以为很聪明的小猴给打败,它红着脸躲起来了。

可熊猫博士不服气,它一定要考考你们,你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出示熊猫图)看熊猫博士出的第一题。

你能从0到7这几张数字卡片中随意拿出两张来,用大的数减小的数并算出得数吗?

先示范两题。

教师拿卡片,学生说算式和得数。

同桌练习。

要求:

一人拿两张卡片,另一人说算式,然后交换。

4.看你们这么能干,熊猫博士也有点急了,赶快拿出第二道。

(第15题)师在磁性黑板上出示数字卡片,谁能用这些数字卡片摆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

学生上台摆,师板书

(四)小结。

小朋友们实在厉害,熊猫博士也甘拜下风了。

森林里数学知识大赛还在进行,最后一关比赛的主持人是老师。

比一比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完成随堂练习。

2.小猴子看大家这么快就把他出的第一关通过了,有点着急,赶快拿出了它准备的第二关,看看能不能难倒你们?

(出示第13题和第14题)

谁看懂了,能说一说图意吗?

“?

”表示什么?

“大括号”表示什么?

怎样写算式?

还可以怎么写?

后面两题让学生写在课堂练习本上,进行校对。

板书设计

个人二度备课

作业布置或设计

教后整体反思

吴兴区学校白雀学校具体课时备课表

单元(章)主题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备课教师

费树芹

本课(节)课题

8和9的认识

第6课时/共22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一)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二)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8和9,并能比较0—9的大小、所表示的序数,基数含义等。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8和9的数据,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又整洁的校园里,你看,校园里有花有草有树,多漂亮啊?

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平时该怎么做呢?

(出示主题图)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图。

大家仔细看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8棵树、8朵花、8个字、9盆花、8个同学1个老师、9只蝴蝶)

谁数出有9只蝴蝶的?

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数的吗?

(引导学生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

2.请大家把课前收集到的关于8和9的数据,在小组里互相交流,然后每组推选一位在全班交流。

3.摆一摆。

从学具里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三)教学8.9的顺序

1.出示计算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

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是,问学生:

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出示直尺图:

谁会填直尺图?

填好后,让学生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老师问:

7的前面是什么?

7的后面是什么数?

模仿老师在小组内互相提问。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

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3.你能用“>”、“<”号写出书本第54页上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五)教学8.9的序数含义

1.出示改编题(每个小组发一练习纸)

画9个花盆,每个花盆上开着朵数不同的花

小组讨论完成:

左数第8盆开了()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盆。

给左边的8个花盆涂上红色。

给从左数第9个花盆涂上绿色。

2.展评学生的练习。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哪两位朋友?

(8和9)

(七)写8和9。

那你会写8和9吗?

看看8像什么?

9像什么?

师范写,学生在书上描红。

(八)随堂练习。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7<88<97<98>79>89>7

板书设计

个人二度备课

作业布置或设计

教后整体反思

对于“8和9的认识”,教材在编排上和前面的“6和7的认识”基本一样,不过比“6和7的认识”的要求稍微高一些。

我在教学“8和9的认识”时,是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的。

吴兴区学校白雀学校具体课时备课表

单元(章)主题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备课教师

费树芹

本课(节)课题

8.9的组成

第7课时/共22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

(一)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感受8.9的组成。

(二)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三)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拼摆掌握8.9的组成。

教学难点:

看到一组组成能想到另一组组成。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学具(小棒、三角形、圆片)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

请你用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8○98○69○5

2.导入:

下面我们再来猜一猜。

(1)一个数比9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2)一个数比7大,比9小,这个数是几?

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和9,了解8和9是怎样组成的。

(二)教学8的组成

1.过几天,老师想带你们出去玩,还想带8个皮球去做游戏用。

可是用一个袋子又装不下,于是,老师就准备把它们分别装在两个带子里。

你知道老师可能会怎么分装这8个小足球吗?

2.请学生用8个圆片代替8个小皮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