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时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9859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7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编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时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五编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时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五编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时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五编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时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五编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时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编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时1.docx

《第五编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时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编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时1.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编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时1.docx

第五编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时1

第五编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时期

 一、隋唐时期的特点

 隋唐阶段,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庄园经济受到削弱,尤其是以资产和土地为赋税主要依据的两税法实行,使丁税比重减少,同时,商业繁荣,国力强盛,是世界强国。

在政治形态上,专制集权更趋完善,三省六部制的政治工作格局定型并为历代王朝所效仿,尤其是科举取士的实行,使士族门阀遭受沉重打击,普通地主走向政治舞台,成为主导。

隋唐在文化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整合时期,思想上儒学复兴,古文运动将唐代散文推向高潮,唐诗繁荣,群星辉映,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发展阶段,但由于后期的朋党之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藩镇割据,军阀混战,使唐朝由繁盛走向衰亡。

 

第十五章隋朝的短暂统治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统一及其意义,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隋炀帝的暴政及隋末农民大起义。

重点和难点:

隋朝中央政治、经济改革、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的评价。

 一、概述

1、隋朝历史的特点

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时期的开始,它是一个短暂而重要的朝代,它重建了统一的帝国,又使社会经济得以发展。

隋朝又是一个短命的朝代,前后经过三十七年就灭亡,可谓其兴也勃矣,其亡也忽矣。

其速亡的原因值得分析。

同时隋在短暂的时间里,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对后世,尤其是对唐朝的强盛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隋朝又是一个繁荣强盛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王朝,社会财富迅速积累,国家空前富裕。

“隋之富,汉唐之盛,未之有也”。

2、隋与秦朝的比较

隋与秦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都是大动荡之后重新统一的政权;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都在短时期内迅速走向强大;都是速亡的政权。

3、隋史研究中的争论问题

一是对于隋文帝的评价

二是关于科举制度的性质起源

三是隋炀帝的评价问题。

4、隋史研究的参考资料

(1)、杨志玖《隋唐五代史纲要》

(2)、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

(3)、吴枫《隋唐五代史》

(4)、沈起炜《隋唐史话》

 第一节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一、杨坚建立隋朝

隋朝是继北周之后出现的一个王朝。

建立者是杨坚。

杨坚据《隋书·高祖纪》记载:

高祖文皇帝,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其降生时,紫气充庭,有尼自河东来,语其母吕氏日:

“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与俗间处之。

”将其另居别馆,皇妣尝抱儿,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惊而坠地。

“为人龙颜,额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纹在手日王”。

这种天生帝王相的描绘或许有些牵强,但他有显赫的家世和背景倒是事实的。

其父杨忠,是宇文泰时的开国功臣,为柱国大将军,并封为随国公,后因随有走旁,为不吉,而称隋。

杨坚的妻子独孤氏,是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又是周宣帝宇文赟的皇后,因此属于皇亲国戚的位置。

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静帝无力控制政局。

外戚杨坚在官僚刘昉、高颎、李德林等人的支持下,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乘机掌握了北周的军政大权。

接着,他又派韦孝宽、王谊等镇压了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等人的反抗,大杀宗室诸王,消灭了北周残余势力,积极准备改朝换代。

581年,他废周自立,国号曰隋,都长安(后都大兴)。

他为隋文帝。

二、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建立后,积极准备统一南北,他说:

“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进行充分的灭陈准备,如建造战船,派间谍烧陈仓库,588年3月,隋文帝下诏揭露陈后主罪状二十条,并抄录30万张散布江南,声言讨伐。

10月,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以宰相高熲等为谋主,以杨俊、杨素、韩擒虎、贺若弼、等为主将,发兵51万8千,大举伐陈。

“如今伐陈有三可灭,敌弱我强,以大吞小,陈可灭一也;我皇英明,爱抚百姓,而陈后主暴虐,人神皆怒,此是有道伐无道,陈可灭二也;”

在隋军大举进攻之下,陈朝边将飞书告急,而腐朽的陈朝君臣不做准备。

陈后主陈叔宝,“荒于酒色,不恤政事”。

陈后主和他的宠姬张丽华、孔贵嫔以及大臣江总、孔范等依然“奏伎纵酒,赋诗不辍”。

589年正月,隋军渡江,如入无人之境。

于是韩擒虎以南路、贺若弼从北路直逼金陵。

陈朝大将任忠投降韩擒虎,引其进入朱雀门;贺若弼俘获陈朝大将萧摩间,从北掖门进城。

陈后主这才想出一条“妙计”,与张丽华等藏入景阳宫枯井。

隋军出而俘之,并俘其文武大臣。

长江上游的陈朝军队闻金陵已破,后主已降,也都解甲投降。

至此,陈朝灭亡。

三、隋统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

隋王朝统一中国决不是偶然的,而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南北方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需要统一环境;各族人民也备尝战乱之苦,要求统一。

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

第二、南北朝以来,各族人民数百年的共同斗争,沉重打击了南北门阀士族,削弱了他们继续进行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与此同时,各族人民逐渐融合,民族矛盾趋于消失。

从而具备了国家统一的条件。

第三、当时的南方经济不如北方,北朝经济、军事优于南朝。

隋朝建立后,统治者又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使隋朝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远远超过了南方的陈朝。

这就注定了北方战胜南方的趋势。

尤其是南方世族鄙薄武事,而北方在府兵制下的军队战斗力加强。

第四、,隋文帝和他的大臣高颎、崔仲方不断研究伐陈战略,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不失时机地向陈发动进攻。

陈不堪一击。

这就是隋统一中国的原因,其中最后一条是最重要的。

隋统一的意义

隋的统一,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4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稳定了社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朝王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和经济措施

 一、隋文帝的政治经济措施

隋朝初年,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士族地主的特权,吸收庶族地主参政,加强地方控制,巩固其统治,在政治、经济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整顿和改革,所制定的主要措施有:

1、改革官制,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在中央设立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为最高权力机关。

内史省的长官是内史监、令,是决策机关,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有取旨决策之功;门下省的长官为纳言,是审议机关,掌封驳之权;尚书省是执行机关,长官为尚书令。

又于尚书省下置吏、礼、兵、刑(都官)、民(度支)、工六部。

三省长官皆为宰相,级别相同,相互制约,分别行使决策、审议和执行权力,把宰相之权一分为三,共同对皇帝负责。

三省六部制,是一个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减化地方行政机构,加强地方控制

在地方,这改变南北朝以来,郡县设立既多且滥,“地不过百里,数县并置,户不满三千,二郡分领”的官多民少,十羊九牧的状况。

根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把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制(炀帝改为郡县二级),这样裁并了大量的冗官,节省了政府开支,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规定州刺史和县令,不准自辟幕僚,凡地方官九品以上官吏由中央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为避免结党营私和地方豪绅把持地方,规定州县官三年一换,县佐不得用本地人。

地方官每年年终要到中央“上考课”,称为朝集,从而建立起一整套相当严密的机构。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3、创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日益成为世家大族把握政权的工具,隋文帝开皇三年,正式废弃九品中正制,采用考试的办法,以才选人。

开皇十八年,下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炀帝时(605年)又增进士科。

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创立,科举即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

它在初期曾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沿袭了一千三百多年,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现状,不仅只凭门第,而且注重才学,通过比较公平的考试,使一大批普通地主读书人,凭借其真才实学,在较公正的竞争中,走上政治舞台,为普通地主的入仕铺开了道路,为政权源源不断地输送了新鲜血液,对封建社会的源远流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改革府兵制

宇文泰创立府兵制,府兵世袭为兵,另立军籍,是不属于地方的兵农分治的职业军人。

隋朝进行改革,渐使兵民合一。

文帝开皇十年规定:

“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

”府兵一面在州县落籍,“一与同民”按均田制下授田,耕种田地,但免租调;一方面仍保留军籍,轮番宿卫,战时自备武器资粮出征,使府兵既是府兵制下的军人,又是均田制下的农民,从而使府兵制与均田制进一步结合起来。

使兵农合一,军农合一。

5、改革刑律

为避免北周“刑政苛刻,群心崩骇”的现象,隋重新制定律法,581至583年,制成《开皇律》,废除北魏、北齐之枭首、车裂等许多酷法,而定为五等之刑,即死刑、分绞刑、斩刑;流刑,分1000里、1500里、2000里;徒刑:

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杖刑,杖60-150下,笞刑,这15-50不等。

尤其对死刑的判决很慎重,规定地方不能判决死刑,要大理寺复审,再送尚书省奏请皇帝批准。

为维护地主贵族的利益,在《开皇律》中,有著名的“八议”和“十恶”条款。

八议即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凡属于八议之科和七品以上官吏犯罪,皆减一等,九品以上,听以铜赎罪。

但对于十恶之条的,即:

谋反、谋大逆、恶逆、大不敬、不道、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则是十恶不赦。

《开皇律》继承了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的基本精神,为以后所借鉴,尤其为唐律所借鉴。

6、继续推行均田制

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581年颁布了均田令,对各级人民授予土地。

对民众授田,丁男授露田80亩,丁女40亩,丁男另授桑田或麻田20亩作为永业田。

对官吏授田,自亲王以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多者百顷,少者40顷,职官给职分田,京官一品为5顷,以下每品减少50亩,九品官为1顷;官署给予一定数量的公廨田,以解决官府的办公费用。

奴婢授田与良人同,但依官品限60—300人,丁牛给田60亩,限4头。

隋的均田制将由政府掌握的官田或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种,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限制了地主的兼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的恢复和稳定。

7、实行租调力役制度,改定赋役

以丁男丁女(一床)作为纳税单位,一床一年纳租粟三石,调随乡出,调绢一匹和绵3两,麻乡交布六丈,麻3斤,力役丁男每年服役一个月,年龄规定:

3岁以下为黄,4-10岁为小,11-17岁为中,18-60岁为丁,60岁以上为老,以后又将成丁年龄定为21岁。

开皇十年,下令百姓年满50岁者,可以输庸代役,即交纳一定的布或绢代役。

隋实行“轻税入官”的办法,一方面使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也使政府控制了更多的农民。

8、整理户籍,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

检括户口,把人民加以编制。

鉴于南北朝以来,百姓为逃避赋役,或诈老诈小,或依托豪强,或潜逃流亡,脱离户籍的情况,开皇五年(585),隋文帝下令“大索貌阅”,即根据年龄和体貌特征,检查户籍,发现隐瞒不实者,里正、党长等地方官就要判罪,流配远方。

同时下令,堂兄弟以下,分户另居,另立户头,叫析籍。

另外,又颁布“输籍之法”,实行输籍定样,国家按财产的多少,划分户等,及各户等所要缴纳的税赋样本,作为定样,颁布全国,然后每年的正月初五,县令派人到各村,按每家的资产,定出户等应缴纳的数额,并写成定簿,这样农民难逃赋税,地方官吏也不能任情舞弊。

两样政策,目的在于同豪强地主争夺剥削对象和劳动人手。

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隋代之盛,实由于斯”。

9、统一钱币和度量衡

以官制的五铢钱作为通用的货币,并制定标准的铜斗铁尺,这样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流通与发展。

这些措施,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力量,扩大了王朝的统治基础,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之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二、隋初经济的飞速发展

1、农业方面:

①、人口增加。

统一时的三千万口到606年增至四千六百余万口。

②、垦田面积扩大。

589年一千九百四十万余顷,大业中五千五百八十万顷。

③、国家粮仓丰实。

府藏及洛口、回洛、黎阳、永丰诸仓皆满。

2、手工业方面:

①、纺织业。

定州、相州、蜀郡所产之绫相当精美。

②、瓷器业。

白瓷质坚色莹,青瓷广泛生产。

③、造船业。

能造五丈大战船,龙舟技术高超。

3、商业方面:

长安都会、利人,洛阳丰都、大同、通运诸市规模宏大,商业繁华,在当时世界上是罕见。

外贸有海陆二路,西北陆上贸易尤为发达。

大运河连接五大水系,贯穿六个省份,全长五千多华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第三节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次子。

仁寿四年(604年),因其母独孤皇后和大臣杨素的支持,被立为太子。

隋文帝死后,杨广即帝位,改元大业,是为隋炀帝。

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是以残暴而著称的。

但从大量资料来看,隋炀帝也并非一无是处。

他有一定的历史功绩,也施行过许多暴政,是一位有所作为的暴君。

一、隋炀帝的功绩

隋炀帝在当政前后,曾做出过一些非凡的政绩。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率军灭陈、重新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有过杰出贡献。

二是开凿举世闻名的南北大运河。

三是抗击突厥贵族,平定吐谷浑,重通西域之路;用兵流求,维护了国家的辽阔版图。

四是兴办学校,创立进士科,广搜史籍,提倡诗赋,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这些政绩中,修建大运河是颇受争议的。

据文献记载,隋炀帝曾三次修筑大运河:

第一次是在大业元年(605)三月,征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之水达于黄河;又自板诸(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历荥泽入汴水;复自开封之东引汴入泗,达于淮水。

同年发淮南民十余万整修邗沟(山阳渎),自山阳(今江苏淮安)引淮水经江都(扬州)至扬子入江。

第二次是在大业四年(608)正月,征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第三次是在大业六年(610),下令开江南河,从京口(江苏镇江)到达余杭。

有人认为隋炀帝修运河的目的是为了游玩,修运河是劳民伤财的举动,因而说修运河不是隋炀帝的功绩,而是他的暴政。

事实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隋炀帝修运河的目的有三:

一是加强对东南方的统治。

二是沟通南北经济。

三是为了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

即使撇修河动机不谈,修建大运河本身就很有意义。

因为隋代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全长五千多华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邗沟)、江南河四段。

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大运河的开凿,在当时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运河修成以后,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联系,对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在为人民造福。

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流求”,也是值得称道的。

流求就是现在的台湾。

607年(大业三年)派羽骑尉朱宽等到流求“求访异俗”。

608年又派朱宽到流求抚慰。

经过这三次交往,隋朝臣民对台湾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状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大陆和台湾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了,大陆移居台湾的人也日益增多。

二、隋炀帝的暴政

隋炀帝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功绩,但也有十分残暴的一面。

他的残暴统治主要表现在:

①、营建“离宫”。

自长安至江都修“离宫”40余处,为祸甚烈。

如605年,修“洛阳宫”,“役使促迫,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

②、“游幸”江都。

605、610、616年,隋炀帝三游江都(扬州)。

沿途几百里的州县都要献食。

③、进攻高丽。

612、613、614年,隋炀帝先后三次发动了进攻高丽的战争,使“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

④、屠杀人民。

前三项暴政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炀帝就滥施酷刑,进行镇压。

规定,凡反抗者,“罪无轻重,不待奏闻,皆斩”。

曾以治杨玄感之党为名,杀人三万人。

 第四节  隋未农民战争

 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山东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聚众起义,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人们反抗隋炀帝的统治,从而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于是,山东地区成为隋未农民起义的策源地。

一、起义在山东爆发的原因

隋末农民战争首先在山东爆发,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这一地区士族地主势力强大,“一宗将近万室”。

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其二,隋炀帝以这一地区为进攻高丽的基地,人民负担加重,激化了矛盾。

其三,611年秋,这一地区又发生了水灾。

起义在山东爆发后,各地农民纷纷响应。

二、三大主力队伍的形成

后来逐渐形成三支规模较大的武装力量,即瓦岗军、河北义军和江淮义军。

瓦岗军活动于河南一带。

领导人主要有翟让、李密等。

616年,破金堤关;斩张须陀于大海寺。

617年破兴洛仓以济贫,重创刘长恭,发布讨炀帝檄文,围攻洛阳,声威大震。

但李密杀翟让,使义军内部分化。

618年,童山之战,大败宇文化及。

但义军损失惨重,又遭王世充突袭,李密降唐,义军失败。

河北义军主要由窦建德领导。

616年斩隋涿郡通守郭绚。

617年建立政权,大败隋涿郡留守薛世雄于河间七里井。

618年迁都洺州,改良政治、发展生产。

619年,击杀宇文化及于魏县。

621年虎年之战失利,建德被杀,“洺州降唐”。

江淮义军主要由杜伏威、辅公祏率领。

617年大败隋将稜;620年克丹阳(南京),尽有江淮之地。

不久,杜伏威降唐。

623年,辅公祏起兵,次年被唐朝镇压。

三、起义的意义

隋末农民战争推翻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士族门阀和官僚地主,部分地改造了陈腐的生产关系,促使唐初统治者实行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从而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思考题:

1、分析隋统一的原因。

2、试论隋文帝的历史地位。

3、如何评价隋炀帝?

4、分析隋末农民起义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第十六章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的建立及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唐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引起了封建社会内部政治、军事、财政、税收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募兵制的发展,两税法的产生,以及对上层建筑的许多方面所引起的深刻影响,都说明从唐中叶开始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代后期的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和藩镇割据削弱着它的统治。

唐末农民大起义极大地动摇了唐后期的腐朽统治。

重点和难点:

唐中央集权政治的进一步强化及其经济的繁荣、安史之乱爆发的社会原因及其影响、唐后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唐朝历史概述

1、唐朝历史的分期

618年隋将司马德戡和宇文化及发动了江都兵变,缢杀隋炀帝,隋朝因此而灭亡,5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年号武德,从而开始了唐朝统治,他灭亡于907年,前后历时290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时间较长,同时也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时期。

在唐朝290年历史中,大略可以安史之乱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618到755年,共138年,这是唐朝的繁荣强盛时期,随着唐初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加强,以及致力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政治统一,社会安定,国家强盛,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局面,有了贞观之治和与开元盛世的大治局面,为后世所称道,此时的唐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

安史之乱后,从755年到907年这152年,唐朝由盛转衰,政治上,随着中央集权统治的衰落,而有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相争的危机,在经济上两税法取代了租庸调制,唐朝日趋腐败,终于导致了唐末农民起义而使政权最终灭亡。

2、需要掌握的问题

首先、要掌握唐朝前期是如何巩固加强中央集权的?

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在隋朝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造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的措施,健全了三省六部制,且宰相人数增多,权力缩小,设立政事堂由宰相集体议政,重视封驳制度完善监察。

整顿府兵制度,修定《唐律》,完善了科举制度,并且真正实施;在经济是实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作为其基本的经济制度,

其次、唐朝的繁盛与英明的君主有关,尤其是贞观之治与唐太宗的个人英明相关,唐太宗以亡隋为鉴,励精图治使政治修明,贞观君臣论治为以且的资政提供了借鉴。

第三、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需要了解唐朝时期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第四,安史之乱是唐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为什么会爆发,其原因有哪些?

由于唐代均田制的破坏,使与均田制相结合的府兵制崩溃而以募兵制所取代,为加强边境力量造成了内轻外重格局,节度使权力膨胀,再由于唐玄宗晚年的昏庸从而导致爆发。

第五、唐朝中叶以后,赋税制度一大转变的两税法及其主要内容。

第六、唐代后期的危机主要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朋党之争。

第七、作为各种矛盾的焦点,最终导致了黄巢起义的爆发。

最后、要了解唐朝灿烂的文化文明成就。

3、参考资料

唐史的史料:

刘昀的《旧唐书》、欧阳修的《新唐书》吴兢的《贞观政要》、刘肃《大唐新语》

胡如雷《李世民传》

汪《唐太宗》

范文澜《唐代佛教史》

岑仲勉《府兵制研究》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方积六《黄巢起义考》

第一节唐朝的建立和巩固

一、李渊建唐

隋末农民战争爆发后,一些贵族、地主和隋朝的地方军官,也纷纷打起反隋的旗号,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割据政权。

617年(大业十三年),炀帝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

5月,李渊、李世民父子在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副监裴寂等人的支持下,以“通突厥”的罪名杀掉王威、高君雅,于晋阳城(山西太原市)起兵反隋,史称晋阳起兵。

617年6月,李渊与其子建成、世民率兵三万起于晋阳,取霍邑,威胁河东,向关中进发。

由于关中防务空虚(隋军被农民起义军牵制于河北,中原地区),沿途进展较为顺利。

李渊又做了一些收买人心的工作,分化了关中的农民军,得到了地主阶级的支持,使队伍发展到20万人。

11月,李渊攻占长安。

立隋代王侑为傀儡皇帝,自为大丞相,进封唐王,掌握实权。

618年3月,隋炀帝死。

李渊废侑自立,国号唐,仍都长安。

二、唐初统一全国的战争

唐朝建立后,李渊立即调兵遣将,把矛头对准各地的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

620年7月,李世民率军出关东进,攻打东都的王世充。

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援。

建德答应王世充的请求,于621年2月,亲率夏军主力十余万向李世民猛扑。

李世民采用围洛打援的战略,5月,待夏军疲倦松懈之机,突然发动进攻,在虎牢关(河南荥阳汜水西关)附近打败夏军。

窦建德被俘,河北起义军瓦解。

接着,李世民又指挥军队围攻洛阳。

王世充被迫向李世民投降。

唐军占领东都。

秦王李世民等在镇压各地起义军的同时,还先后消灭了薛仁杲、李轨、刘武周、宋金刚、萧铣等割据势力。

其中对薛仁杲和宋金刚的战斗尤其激烈。

618年8月,李世民统率唐军同西秦霸王薛仁杲作战,相持六十多天,最终击败西秦,平定陇西。

619年,盘踞山西北部的刘武周与宋金刚联合,南攻晋阳等地。

李世民亲率大军于11月自龙门乘坚冰过河,与宋金刚对峙。

620年4月,待宋军粮尽计穷、向北撤退之时,李世民挥军猛追,在介休(今属山西)决战,大获全胜。

628年(贞观二年),又消灭割据陕北的梁师都,统一了全国。

三、统一的原因分析

1、李渊拥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战略要地太原和关中,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兵源粮食充足;

2、注重收买人心,争取好感和支持,尤其是得到关陇集团的支持;

3、从起兵太原到进取关中,从尊隋到建唐再到统一,都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尤其是利用隋主力与农民军主力作战的时机起兵,又利用农民军削弱割据力量的时机,挥师东向,而坐收渔翁之利。

 

第二节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玄武门之变

统一目标虽然实现,但形势并不乐观,各项制度尚未完备,政治体系尚未健全,各种关系尚未理顺,李渊时滥授官职,州县增多,民少官多,且政令不一,尤其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激化,导致“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建成、世民、元吉在建唐和统一全国的过程中都功勋卓著,但按传统的继位方法,立嫡以长,立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但他因功大而权力很大,封天策上将军,太尉兼司徒,尚书令兼中书令,等拥有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