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培训复习知识点 详细.docx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培训复习知识点 详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培训复习知识点 详细.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培训复习知识点详细
第1章信息化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的要求】
熟悉信息化知识。
1.1要求
要求理解,属于通用知识,中等难度。
1.2信息化概念
1.信息与信息化
1)信息
信息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信息就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
同时信息也会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利用,此时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人们认识事务的“状态和方式”的含义并把它们表达为信息以利用信息来创造价值,从而为其后的决策提供依据。
2)数据
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
数据由原始事实(如员工姓名、产品名称等)组成。
数据有数值数据(例如数字、字母、符号)、图形数据(图形或图片)、声音数据(声音、噪音)、视频数据(动画或录像)等几种类型。
3)决策信息
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成为决策信息。
决策信息是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
例如超市购物过程中,顾客关心的是自己本次购物中采购商品的数量、单价和金额,这是数据;但超市管理人员可能更加关心的是销售额按月份的变化曲线或按地区的变化曲线,进而可以判断“销售的增长或减退”,从而为进货或退货这个经营决策服务。
我们说经过对本店本月顾客的每一笔销售数据的加工处理就形成了超市“销售的增长或减退”这样的信息,进而为超市的经营业务服务。
4)知识
知识就是知道了什么(Know-what)、知道为什么(Know-why)、知道怎么做(Know-how)、知道谁(Know-who)。
这样的界定可以概括为“知识是4个W”。
ArthurAnderson管理顾问公司认为智慧是以知识为根基,加上个人的运用能力、综合判断、创造力及实践能力来创造价值。
智慧是人类基于已有的知识,针对物质世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演绎进而找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5)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是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充分应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创建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
信息化的过程是通过一个个的项目来完成的。
这些项目建成的信息系统作为各行业、各单位的数字神经系统,支持和推动相关行业和相关单位的发展。
信息系统的功能就在服务各行业、各单位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如一个企业的MRP系统,它的功能不仅要支持企业的进销存,还要支持生产和财务,根据具体企业的需要MRP还可以具有其他的一些功能。
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再仅仅是孤立分散的单个技术的使用,而是组成具有庞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去支持、改造各行各业的业务。
这种网络作为各行各业业务的数字神经系统已经改变和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2.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大要素即:
信息资源。
国家信息网络。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和产业。
信息化人才。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这个体系是根据中国国情确定的,与国外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有所不同。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如下。
我国信息化发展包括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是:
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面向市场、立足创新,军民结合、安全可靠。
2006—2020年期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战略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
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与系统集成项目有什么样的关系?
(2)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哪些要素?
这些要素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请指出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
(4)我国信息化发展有哪些战略要点?
1.3电子政务
1.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
1)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两方面:
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等。
在中国,上述的电子政务为狭义的电子政务概念,广义的政务概念除包括狭义的电子政务外,还包括电子党务、电子政协和电子人大等。
2)电子政务的内容
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国内外也有不同的内容规范,根据国家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当然政府部门的内部网络除支持政府内部业务之外,更是电子政务的网络基础。
3)电子政务的技术形式
电子政务从技术上讲,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电子政务是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硬件部分:
包括内部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系统通信系统和专用线路等;软件部分:
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传输平台、权限管理平台、文件形成和审批上传系统、新闻发布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政策法规发布系统、用户服务和管理系统、人事及档案管理系统、福利及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等数十个系统。
第二,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系统。
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
第三,电子政务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
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因此,电子政府在管理方面与传统政府管理之间有显著的区别。
2.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
电子政务不仅仅是政府信息中心的工作,不是体制改革办公室的工作,而是各级领导,尤其是领导班子一把手的工作。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是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过程;在服务内容实施方面,是一个从试行到适应、由怀疑到自觉贯彻的长期过程。
各层领导的决心、各层领导的示范和领头作用,既是建立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也是实施电子政务的关键。
3.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企业、公民和社会;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原则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电子政务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
(1)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2)需求主导,突出重点。
(3)整合资源,拉动产业。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4.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1)目标
“十五”期间建成的或完善的各级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能够积极支持和大幅度提高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电子政务体系框架将初步形成,为下一个五年计划期的电子政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主要任务
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有:
(1)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2)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
(3)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
(4)积极推进公共服务。
(5)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6)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7)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
(8)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思考题
(1)什么是电子政务?
(2)电子政务建设有哪些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3)电子政务建设有哪些目标和主要任务?
1.4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1.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和方法
1)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和目的
概括地说,企业信息化就是:
“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务处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
通俗地讲,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管理中,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自己的业务和管理水平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贯彻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和销售等等,及时地为企业的决策系统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决策信息和决策参考,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信息化首先需要从合理有效的规划开始。
企业信息化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对信息化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协调发展地进行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和方法
将通过下面九个步骤来进行有效的信息化规划:
(1)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是规划的依据。
需要深入分析企业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威胁等。
其中包括要分析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以及信息技术在行业发展中起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同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具体技术、实现功能、应用范围、实施手段以及成果和教训等。
(2)企业战略分析。
企业信息化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的。
为了进行企业信息化规划,在这部分,要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需求。
通过分析,明确企业战略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使信息化更好地支持企业的发展战略。
(3)分析与评估企业现状。
对企业的现状分析与评估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
企业的业务能力现状和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及现状。
(4)企业关键业务流程分析与优化。
分析并确定哪些流程中不合理、效率低、与企业战略目标不符的流程及环节,发现能够在现有环境中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并使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业务驱动力以及关键流程,从而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流程。
(5)信息化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在企业战略分析和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按照优化流程的业务运作模式,制定企业适应未来发展的信息化战略,指出信息化的需求。
需求分析包括系统基础网络平台、应用系统、信息安全、数据库等需求。
(6)信息化战略的制定。
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指导纲领并适时调整,争取企业以最适合的规模、最适合的成本、去做最适合的信息化工作,包括:
根据本企业的战略需求,明确企业信息化的远景和使命,定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企业信息化在实现企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