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发展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7150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录片发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纪录片发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纪录片发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纪录片发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纪录片发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纪录片发展报告.docx

《纪录片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发展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纪录片发展报告.docx

纪录片发展报告

编者按:

《2021年中国纪录片开展研究报告》经过北师大张同道教授、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等众多学术精英,无数日夜的苦战,终于定稿了。

经张同道教授首肯,良友纪录网将每日首发连载《2021年中国纪录片开展研究报告》的全文,敬请广阔纪录人和纪录片爱好者关注。

今日良友纪录网刊发《2021年中国纪录片开展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2021年世界纪录片继承了2022年以来的开展势头,继续呈现繁荣局面:

纪录电影出现了一大批影响力巨大的社会问题影片,如关注美国天然气输送中水污染问题的《天然气之地》等。

纪录电影票房继续走高,美国纪录电影《蠢蛋搞怪秀3D》以1.17亿美元成为票房冠军,法国纪录电影《海洋》和《宝贝》分别以1944.2万美元和732万美元占据了2021年北美院线纪录片票房的第二和第三名。

继《牛铃之声》后,2021年韩国KBS制作的《东吉别为我哭泣》和MBC制作的《亚马逊的眼泪》等片都在电视台取得很好的收视,再进入影院获得票房佳绩。

电视纪录片持续增长,美国探索频道2021年增长9%,总收入到达37亿美元。

英国纪录片保持了公共效劳意念,英国播送公司(BBC)、独立电视(ITV1)和四频道(Channel4)三家大播送公司的纪录片精品不断,如《人类星球》等。

日本NHK也是公共频道,2021年推出了大型海洋纪录片《生命的力量》。

法国政府支持纪录片生产,平均每年生产2000小时的纪录片,每年投资约为四亿欧元。

德国同样资助纪录片生产,与法国共同开办的ARTE频道和ZDF电视台大量播出纪录片,每年制作经费约为五亿欧元。

政府对纪录片的支持上至政策鼓励,下至资金辅助,越来越明显。

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都通过税收、金融和政府基金对于影视制作尤其纪录片进行资助,纪录片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一局部。

网络纪录片和3D技术为纪录片开辟了新空间。

2021年2月13日,探索与索尼、IMAX公司合资企业3net在DIRECTV107频道启播,这是美国第一个播出的3D频道。

中国纪录片的2021年虽非轰轰烈烈,却是重要的转折点,预示了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2021年10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意味着从2021年开始,中国纪录片产业化获得政策保障。

与此同时,面向海内外的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始筹建,并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开播,为中国纪录片开展建构了高端平台,改变了中国纪录片制作与传播格局。

1、纪录片频道、栏目与作品

纪录片频道

2021年上半年,全国纪录片频道基本维持2021年的运行机制和栏目配置。

但从年中开始,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明确提出国产纪录片是形象展示中国开展进步的重要文化传播载体,是重要的文化产业。

在这一背景下,新的变化开始酝酿,转机逐渐显现。

第一,中央电视台实行频道制改革,纪录频道的开播改变了央视纪录片格局,也改变了中国纪录片制播的总体格局。

新科影合并为中央新影集团,形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纪录片制作基地,与中央电视台从内部栏目转换为制片方与播出方的关系。

第二,地面纪录片频道积极进行频道改版,定位逐步清晰,整体感更强,尤以上海纪实频道和金鹰纪实频道表现突出。

第三,2021年初新的地面纪实频道辽宁北方频道开播,通过外购纪录片栏目的方式降低本钱,实现盈利,显示了地面纪录片频道的另一种开展思路。

第四,地面纪录频道之间的关系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021上海纪实频道将《档案》全栏目输入到辽宁北方频道,标志着上海真实传媒内容供给商定位的强化和开展,是一次实质性飞跃,地面纪录片频道逐步开始分化。

这两个地面纪录频道突破行政划分的思维模式,一个为播出平台兼内容供给商,另一个则是播出平台,两者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

从制播模式看:

中央电视台平台优势突出,制作实力强大,但在制播别离方面则刚刚起步,多数节目还是自制自播;地面纪录片频道在制播别离方面已经开始进行了各种尝试,并已逐步摸索出适应市场、开发市场的不同方法,如委托制作、联合制作,并有大量节目属于版权购置。

各地面纪实频道主要采用频道化的运营模式,如上海纪实频道、金鹰纪实频道、重庆科教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纪实频道等,频道的运营主体比较明确,并都成立了相应的运营公司。

不过,目前公司的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市场活力还未能充分释放。

2021年,纪录片频道在赢利模式上开始突破,各频道依然主要以广告收入为主,但上海纪实频道的节目销售大为提升。

据央视-索福瑞31中心城市收视数据显示,2021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上海纪实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纪实频道收视表现与往年基本持平,但节目品质稳定,45岁以上、男性、管理人员集中度高于平均水平。

重庆科教频道和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提升幅度较大,竞争力明显增强。

辽宁北方频道当年开播、当年赢利,成为纪实频道运营的成功案例。

打造频道品牌是各纪录片频道的共同目标,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开展过程。

纪录片栏目

2021年中国纪录片栏目的格局开始重新调整:

以收视率为导向的消费型纪录栏目形成了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以文化品质为导向的审美型节目开始逐渐淡出电视屏幕,其核心制作力量转战于纪录大片,采用完全不同于栏目的运行方式生产纪录片的高端产品;以纪录现实为主要职责的调查类和现实题材纪录片则日趋黯淡和边缘化。

据课题组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开路播出的主要纪录片栏目总计98档(包括不同地面纪录片频道重复播出的纪录片栏目),首播时长总计13219小时。

其中以自拍自编为主的栏目43档(44%),以外购素材加后期编辑为主的栏目14档(14%),完全外购的栏目41档(42%)。

中央电视台以自拍自编为主的栏目共计26档,占此类栏目的59%,依旧是中国纪录片栏目最强大的创作力量;省级卫视以自拍自编为主的栏目和以外购素材加后期编辑为主的栏目各占7档,这说明省级卫视已经开始逐步改变对纪录片栏目功能的看法,越来越倾向于核算纪录片的投入和产出比;地面纪录片频道则是完全外购栏目的最大买家,外购栏目占到频道栏目总量的74.5%。

在2021年播出的98档纪录片栏目中,除去地面频道重复播出的20档栏目,共有78档不同内容的栏目,其中历史人文类栏目38档(49%),社会现实类栏目22档(28%),自然地理类栏目18档(23%)。

这些纪录片栏目在内容上的总体特点是:

历史文化类栏目进入调整期,社会现实类栏目偏向于新闻性和故事性,自然地理类栏目加大创新力度。

原有的栏目管理和传播模式已经开始逐渐不适应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需求,从管理体制、制作力量、栏目类型到传播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在稳中求变。

在体制上,制播别离是开展的趋势。

在栏目类型上,消费型纪录片栏目成为新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高品质的审美型纪录栏目和严肃沉重的社会现实类纪录栏目则日趋边缘化。

纪录片节目

与建国60年的2021年相比,2021年纪录片作品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但市场动力明显增强,历史文化题材大片不仅数量增多,影响力提升,美学探索更进一步,戏剧化和娱乐性更为凸显。

同时,关注当下、记录现实的纪录片作品数量剧减,影响力也局限于边缘空间。

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态势下,意识形态话语依然强健,市场的力量渐渐呈现,美学贴近市场幻变出万千风情。

2021年纪录片作品主要呈现为宣教型、审美型、消费型三种类型。

2021的宣教型纪录片不仅承担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也参与了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成为宣教型作品的一种新趋势。

《城市之光》、《2021世博记忆》、《上海2021》、《冲刺世博》等作品为世博会加油

借助2021年国庆60周年的余波,由中央新影拍摄制作的电影版《复兴之路》,在全国36条院线的2300块数字银幕上映,获得了较高的票房。

作为地方旅游文化产业的形象传播工程,由地方政府、旅游文化机构与传媒机构联合制作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异常活泼。

《大秦岭》《太极武当》《庐山:

人文圣山》《说吴》等作品陆续播出。

审美型作品表现突出的是历史人文纪录片。

其中,这一潮流的开创者周兵奉献格外引人注目。

他导演的《敦煌》、他与徐欢联合制作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在本年度播出。

六集纪录片《颐和园》由《故宫》团队年轻导演金明哲制作。

十集纪录片《西湖》由刘郎、夏燕平任总导演制作,延续了《苏园六纪》唯美诗情、意境悠远的风格。

与历史文化大片相比,表现现代史的纪录片也是近年纪录片的突出倾向。

2021年,由崔永元领衔制作的32集大型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于搜狐视频全部独家播出,在互联网上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追捧。

具有世界眼光和思考意识的《公司的力量》和《华尔街》是2021年纪录片作品中的亮点,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作。

相比之下,2021年关注社会、记录现实的纪录片比较稀少。

苏哲贤导演的《街舞狂潮》,记录了34岁的阿伦从20**年到2021年前往法国巴黎参加世界街舞大赛的过程。

范立欣导演的纪录片《归途列车》跟随在广州打工的四川农民张昌华一家三年来春节期间返家探亲的历程。

2021年消费型纪录片作品较少,而且主要以纪录片栏目的特别作品的方式存在,具有探索价值的是《探索·发现》栏目推出的国内首部七集纪录剧情片《迷徒》。

2021年,13部进入主流院线上映的纪录电影,《复兴之路》承载了意识形态使命,而《海上传奇》和《外滩轶事》也与世博会密切相关。

真正为市场而制作的纪录电影数量较小。

2、文化与美学

2021年,中国纪录片仍可分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群众文化和民间文化等形态。

主流文化纪录片继续着对新中国成立的宣传(如《复兴之路》等),承担着意识形态功能。

而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举行,潜在地宣扬着国力的强盛与民族的复兴。

群众文化纪录片仍以栏目为依托,用稳定的主题、风格满足群众趣味,以故事性、趣味性、可视性迎合受众的好奇心、求知欲甚至猎奇心理,在娱乐中消费着自然和历史。

《探索·发现》、《档案》以及相似的节目系列等组合拼贴成快节奏视听大餐,“档案”成为最时尚的词汇。

精英文化纪录片则因为阵地的缩小,几乎溃不成军。

严肃主题成为市场的软肋,以至于以文化为内容的纪录片栏目变成了娱乐的花边,仅仅是一种装饰性存在。

只有《大师》、《回家》等少数栏目还负载着文化情怀,却很难说载得动市场的重量。

以《见证》、《百姓故事》为代表的纪录片栏目停播,说明记录民生故事、思考社会问题、追问创伤性历史记忆的纪录片慢慢退出荧屏。

民间文化纪录片仍然活泼,作品层出不穷,但水平参差不齐。

纪录片《我最后的秘密》、《街舞狂潮》、《归途列车》等作品产生了一定反响。

但资金、技术得不到保障,缺少播出平台,多数作品无法进入群众传播,只好参加国外电影节,或在小范围展映,以此相互取暖与慰藉。

文化融合成为2021年度纪录片突出特点。

主流文化、群众文化、精英文化相互交融,以中华文明传播为宗旨的《敦煌》片头使用了摇滚歌手许巍的原创歌曲,片中音乐制作则由摇滚歌手张楚、何勇完成,精英文化品质与群众文化元素在影片中汇融。

从美学特征看,戏剧美学开拓出全新的表达方式和表现空间。

情景再现日趋普遍,从意象化、情绪化的再现演进到情节性、情感性的再现,强调视听效果的创新,并开始侧重人物形象塑造,这无疑大大增强了纪录片的戏剧化效果,融入了大量类型片的元素。

《外滩轶事》和《迷途》是其代表。

同时,三维技术、遥控飞行航拍、电脑特效大量使用,追求更加新颖、奇特的视觉效果。

《敦煌》、《颐和园》都是如此。

由于2021年度纪录片纪录时代的作用愈加降低,文化产业、形象宣传的作用愈加显现,历史文化题材作品大量增加,现实题材作品更为稀少,随之而来的是纪实美学的整体弱化以及戏剧美学的全面凸显。

3、纪录片市场

据课题组不完全统计,中国纪录片总投资大约在5亿元左右,总收入在7亿元左右,比2021年有所上升。

2021年中国纪录片通过电视传播或院线放映的节目总时长约9500小时。

其中电视栏目首播总时长约为9343小时(总数实长为13219小时,扣除不同电视台重复播出的栏目);作为特别节目播出的电视系列纪录片28部,约137小时;纪录电影13部,约20小时。

以上电视纪录片数据是指纪录片专业频道和卫视频道纪录片栏目播出的纪录片以及电影作品,其余纪录片节目不在统计之列。

2021年中国地面纪录片频道自制和外购加包装的纪录片约1666小时,其中上海纪实频道的制作力量最强。

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三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重庆科教频道自制节目量较小,辽宁北方频道几乎以购置为主。

2021年,中国民营纪录片公司的纪录片总时长约2511小时,制作量仅次于中央电视台,居于第二位。

各省级卫视共制作14档纪录片栏目,其中7档是自采自编,7档是购入素材再包装而成。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2021年度中国出品16部纪录电影,但登上主流院线的影片数目和票房有显著提升。

《复兴之路》以超过200万的成绩成为年度最高票房的纪录电影,《海上传奇》和《外滩轶事》也分别获得60万与50万的成绩。

不过,13部进入院线放映的纪录电影中,没有一部通过票房收回本钱。

目前中国纪录片市场还不成熟,中央电视台自制自播,地面纪录片频道给中国民营纪录片公司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但纪录片价格与价值的偏差依然严重,低端制作与无效传播的恶性循环还在延续。

4、纪录片网络新媒体传播

中国已经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时代。

目前,中国网民的数量到达2.98亿,约占总人口的22.6%。

电视的地位正在受到来自网络的冲击。

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2021年以来,搜狐传奇高清纪录片频道、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和2021年奇艺网纪录片频道相继建立,开创了中国纪录片新媒体传播的新局面。

2021年8月,国内知名网站搜狐率先开辟全国首家正版高清纪录片频道。

上线三周即获广告商冠名,并于2021年12月联合大陆桥文化传媒举办首届全球华人纪录片互联网盛典。

2021年12月,原中央电视台网站转变为中国网络电视台,并利用中央电视台资源开辟了纪录片频道。

2021年4月,XX旗下独立视频网站奇艺高清视频网站也开辟了纪录片频道,于2021年12月举办“改变视界:

纪录片的新媒体传播论坛”,探讨新媒体的蓬勃开展给中国纪录片产业带来的积极意义。

纪录片的网络传播表达出更新快、时效强、灵活多变的特点,并提供了海量纪录片存储和非线线性观看的可能性,同时双向传播利于纪录片的开展。

每一次技术革命往往产生观念价值的变化,甚至引发内容革命,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会为纪录片带来新的改变。

新媒体纪录片传播将促成中国纪录片从小众走向群众,为原创纪录片提供了展示平台,促成纪录片类型的丰富和美学的繁荣,并将为纪录片制作与营销翻开一个新空间。

5、中国纪录片开展主要问题与对策

在2021年的《中国纪录片开展年度报告》中,课题组曾提出纪录片担负责着国家形象传播、国际文化交流和历史文化解释权等重要使命,关系到国家文化战略,并指出“中国纪录片开展所面临的不是局部问题,而是系统问题:

从运营体制、制作模式到传播模式的全链条。

”第一,传播平台无力支撑纪录片的生存空间与品牌传播。

第二,产业链不完整,运营机制缺乏动力体系。

第三,市场主流产品类型不完善,缺乏品牌产品。

2021年,中国纪录片开展环境明显改善,政策推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开播解决了面向国际国内的高端传播平台,翻开了市场空间,并被赋予了纪录片市场引擎的重要使命,拉动中国纪录片国际化、产业化。

不过这一目标何时实现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2021年中国纪录片开展的主要问题在于:

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尚未成型,品牌类型较为薄弱。

市场动力微弱,资本运作不畅,产业链不完整。

纪录片行业标准混乱,低端制作与无效传播的恶性循环仍在继续。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为中国纪录片开展提供了纲领性文件,具体到战略规划和开展对策,课题组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政策落实。

国家从文化开展战略高度扶持纪录片开展,制订纪录片开展中长期战略规划,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纪录片基金,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纪录片产业,并按照文化创意产业给予纪录片企业一定政策和税收的优惠。

第二,资本驱动。

推动制播别离,建立以资本为动力的运营机制,打破低端制作与无效传播的恶性循环,推动纪录片市场的良性运转。

第三,品牌培育。

只有建构主流类型、培育市场品牌才能逐步撬动纪录片市场意识和观众的收视欲望。

纪录片品牌培育应该包含两重内涵:

面对全球市场,以中华价值观与国际制作模式打造纪录大片;面对地域市场,以文化品质与时尚趣味建构外乡制作。

第一章:

绪论

2021年的世界并不平静:

海地地震,冰岛火山爆发,英国轮船墨西哥湾漏油400万桶,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黄海漂浮,引动东北亚危机。

相比之下,中国依然按照自己的步伐继续前行:

虽有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这些自然灾难,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顺利举办,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GDP继续攀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没有2021年奥运会、汶川地震、2021年的新中国60年大庆这样的焦点事件,媒体也安静了许多,与焦点事件密切关联的纪录大片数量也大为减少。

不过,中国纪录片的2021年虽非轰轰烈烈,却是重要的转折点,预示了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1.1世界纪录片开展动态与中国纪录片开展趋势

2021年世界纪录片开展继续呈现繁荣势头:

纪录电影出现了一大批影响力巨大的社会问题影片,如关注美国天然气输送中水污染问题的《天然气之地》(Gasland);关注美国的基础教育问题的《等待超人》(WaitingforSuperman);关于金融危机对美国影响的《监守自盗》(InsideJob)等。

这是《华氏911》、《海豚湾》以来行动纪录片的延伸。

纪录电影票房继续走高,美国纪录电影《蠢蛋搞怪秀3D》(Jackass3D)以1.17亿美元成为票房冠军,法国纪录电影《海洋》(Oceans)和《宝贝》(Babies)分别以1944.2万美元和732万美元占据了2021年北美院线纪录片票房的第二和第三名。

继《牛铃之声》后,2021年韩国KBS制作的《东吉别为我哭泣》(Don’tCryForMeSudan)和MBC制作的《亚马逊的眼泪》(TearsintheAmazon)等片都在电视台取得很好的收视,又进入影院获得票房佳绩。

2021年韩国影院上映纪录片共29部,其中韩国外乡的纪录片多达22部。

电视纪录片持续增长,美国探索频道2021年增长9%,总收入到达37.7亿美元。

其中美国外乡收入增长9%,订购收入为10.47亿美元,占总收入44%;广告收入为12.22亿美元,占总收入52%;全球市场收入增长11%,其中订购收入为7.6亿美元,占总收入61%;广告收入4.22亿美元,占总收入34%。

因为BBC的财政紧缩,探索频道收购了BBCAnimalPlanet与Liv的全部版权。

英国纪录片保持了公共效劳意念,英国播送公司(BBC)、独立电视(ITV1)和四频道(Channel4)三家大播送公司是纪录片主要播出平台。

日本NHK也是公共频道,2021年推出了大型海洋纪录片《生命的力量》。

法国政府支持纪录片,法国平均每年生产2000小时的纪录片,主要有社会问题、环境与自然题材和历史与科学、文化与音乐题材,每年投资约为四亿欧元。

德国同样资助纪录片生产,与法国共同开办的ARTE频道和ZDF电视台大量播出纪录片,每年制作经费约为五亿欧元。

政府对纪录片的支持上至政策鼓励,下至资金辅助,成为兴旺国家的文化战略。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都通过税收、金融和政府基金对于影视制作尤其纪录片进行资助。

2021年12月,在德国德雷斯顿世界科学与真实节目制作人大会上,600多来自世界主要纪录片制作与传播机构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工程洽谈,纪录片制作国际化成为一种趋势,尤其自然类、科学类纪录片。

从1998的《与恐龙同行》到2021年的《人类星球》,BBC的大多数自然历史大片都与BBCWorldwide和探索频道联合制作。

网络在纪录片制作与传播中搬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3D技术也为纪录片开辟了新空间。

2021年2月13日,探索与索尼、IMAX公司合资企业3net在DIRECTV107频道启播,这是美国第一个播出的3D频道。

2021年宝岛台湾也在上演着以人物生命故事为题材的纪录片:

以电影摄影师李屏宾为题材的《乘着光影旅行》(姜秀琼、关本良),以终身投入政治与人权运动的田朝明、田孟淑夫妇为对象的《牵阮的手》(庄益增、颜兰权),还有以街头舞者阿伦为故事轴线的《街舞狂潮》(苏哲贤)以及走可爱风、以漫画家弯弯追求梦想为故事的《带着梦想去旅行》(王传宗、陈惟元)。

其中《乘着光影旅行》荣获第12届台北电影节包括百万首奖、最正确纪录片以及最正确剪辑三项大奖,《街舞狂潮》获得金马奖最正确纪录片奖,而《牵阮的手》则获得纪录片双年展台湾奖首奖,这三部片也形成2021年最大的亮点。

而台湾纪录片对弱势者的关心热度在2021年也超越以往,包括林正盛的《一闪一闪亮晶晶》(亚斯博格症)、林育贤《追生命的孩子》(罕见疾病儿童)、杨力州《被遗忘的时光》(老人失智症)都对准了最边缘的弱势公民,以镜头触碰他们为病痛折磨的逆境以及家人亲爱扶持的力量。

其中,《被遗忘的时光》与《一闪一闪亮晶晶》都进入台湾电影票房前十名。

2021年,中国纪录片在调整中寻找开展方向。

纪录大片在继续:

纪录电影继续回归影院,《外滩佚事》、《海上传奇》、《复兴之路》等16部电影进入院线发行;电视纪录片《敦煌》、《公司的力量》、《颐和园》等节目播出之后引起较大反响。

电视纪录片逐步扩大媒体领地,辽宁北方频道开播把纪录片专业频道扩大到五家,上海纪实频道整栏目输出方式为地方纪录片频道探索了一条突破时空困局的路径,中国教育电视台纪实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重庆科教频道生存状况都不同程度地改善,市场竞争力更为强劲。

对于中国纪录片开展来说,2021年是一个历史转折点:

2021年10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中国纪录片产业化获得政策保障。

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始筹建,并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开播。

这是唯一覆盖国内外的纪录片传播平台,必将改变中国纪录片制作与传播的格局,拉动纪录片市场。

1.2研究方法、范围与理论框架

《中国纪录片开展战略研究》是一次传播学、文化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交叉研究,研究范围以全国播出的纪录片栏目、纪录片专业频道和纪录电影、纪录片特别节目为主,在国际背景下探讨中国纪录片开展之路。

从2021年开始,“中国纪录片开展研究报告”工程启动。

研究起点设在2000年,研究重心是2021-2021年,连续跟踪三年。

此次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传播学视角,对中国纪录片从理念、制作模式、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进行全程观察,并对重要纪录片播出平台和生产基地、重要作品和人物进行调研,以期获得第一手资料。

通过文本分析、数据分析和传播流程考察,对中国纪录片开展做出判断,并参照国际经验提出建议。

从纪录片功能、制作模式和美学特征等元素入手,我们把中国纪录片分为三种类型:

宣教型:

审片人纪录片,机构出资,按照机构要求制作,完成宣传意图。

审美型:

制作人纪录片,个人自助或机构资助,按照自己的愿望完成艺术表达。

消费型:

制片人纪录片,商业投资或机构投资,按照市场的需求完成群众文化工业产品。

表1.1:

中国纪录片类型图

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纪录片在制作理念、制作模式、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上各不相同,宣教型纪录片主要为了满足意识形态功能,审美型纪录片主要为了满足文化或美学功能,而消费型纪录片则是为了满足群众文化市场。

从本质上说,纪录片具有跨文化、跨时空的传播属性,而实现这一属性需要满足四个基本要素:

普世的价值观,高品质,模式化,具有品牌价值。

而消费型纪录片最符合纪录片的这一属性。

为了迎合最广范围的受众,消费型纪录片在价值观上与主流社会保持一致,而模式化生产方式保证了品牌价值——不会因制作人员的变化而发生风格变迁。

因为市场化生存,艺术/技术品质与制作流程的控制变得格外严厉,对于受众心理与文化思潮的变化也格外敏感,并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