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坦克专家装甲军总监古德里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6695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粹坦克专家装甲军总监古德里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纳粹坦克专家装甲军总监古德里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纳粹坦克专家装甲军总监古德里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纳粹坦克专家装甲军总监古德里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纳粹坦克专家装甲军总监古德里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纳粹坦克专家装甲军总监古德里安.docx

《纳粹坦克专家装甲军总监古德里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粹坦克专家装甲军总监古德里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纳粹坦克专家装甲军总监古德里安.docx

纳粹坦克专家装甲军总监古德里安

纳粹坦克专家——装甲军总监古德里安

汉斯?

古德里安生于1888年6月17日,父亲是一位普鲁士军官。

他从军校毕业以后,于1907年2月进入第10汉诺威“杰格”营服役,当时担任营长的正是他的父亲。

1908年1月他成为中尉,过着一般青年军官爱过的那种生活:

骑马、打猎、射击。

古德里安很有语言天才,后来成为军中法语通译官,且英语也很流利。

他于1913年入战争学院进修,后来参加一次最早期的军事演习,使用无线电在骑兵部队担任通讯任务。

但主要由于师长与其参谋的无能,而不是古德里安所率领的无线电排有任何缺失,这次学习以失败收场,也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陆军没有充分发挥无线电的潜力。

"b"E']0T-\&n8S

古德里安起先隶属第5骑兵师,后来奉派到第4军团总部担任情报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被派往波罗的海诸国,协助组织志愿军。

当时德国已与苏联签订了布瑞斯特-利托夫斯克条约,欲收回波罗的海诸国,而企图拥有对这几个小国的控制权。

后来这个计划失败,古德里安获选为席克特4,000人军官团的一员,并成为机械化车辆军事运用方面的专家。

当年德国军中充斥着对机械化的偏见与无知,因此古德里安起初四处碰壁,并不得志,但希特勒在当权后迅速发展坦克的无穷潜力。

有一次古德里安集结一支由轻型坦克、装甲汽车、摩托车与反坦克炮组成的装甲部队进行示范,希特勒看见大感兴奋,直呼:

“我需要的就是这种部队!

我要建立这种部队!

”从那以后,古德里安获得了毫无保留的支持。

构思德国新陆军将以装甲师为决定性武器的第一人是古德里安,指导发展这种新武器的也是他。

9F]$W4p'\1['`%M:

v&d9N8d

古德里安认为装甲部队不仅应包含坦克,也应纳入所有其他战斗兵种,因此他既不认同富勒的“全部坦克”的理论,也不赞同美、法两国把坦克隶属于步兵的政策。

在即将到来的这场大战中,他的新装甲师是一种首要打击武力,而不单只是一支辅助部队而已。

"f1L,u"u8j$t$e9a

就德国装甲军早期的编组与建军而言,1934至1935年间是最重要的年份。

尽管遭到陆军内部的强大阻力,但由于希特勒的全力支持,装甲师终于创立,指挥官为奥斯华?

鲁兹将军,古德里安为参谋长。

第一支坦克部队——装甲第1团——于1934年10月成军。

就在成军前不久,装甲车二型(轻型)与四型(中型)的设计图获得批准。

这两种坦克,再加上小巧的装甲车一型与后来发展成功的三型-中型坦克,就是纳粹初期所向披靡的坦克部队的基本编制。

-]'i'q&B5g.^2k

最先3个装甲师于1935年10月15日成军,它们最初的编制极为类似1927年英国的实验装甲部队。

在西班牙内战期间(1936年至1939年3月),德国以志愿军方式组成的大兀鹰兵团为支持佛朗哥而参战,大兀鹰兵团的地面部队由4个坦克营和30个反眼看连组成。

德国这几个早期装甲师的官兵,也因为这场内战而获得非常珍贵的实战经验。

他们利用这些经验,不断改善新战术,如空-陆支援、施图卡俯冲轰炸机与坦克编队密切协同作战等等。

这些新战术后来成为闪电战的重要部分。

(U1{"I"m-I,|2t.D3{4e6f/A!

c

1937年,古德里安写了一本《预备!

坦克!

》,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创办独立的装甲兵团,使其在强大的空军和摩托化步兵的支援下,快速穿过敌人防线,以提高部队在战场上的机动性,并在包围敌军时俘获大量的人员和物资。

他的装甲战和闪电战的设想得到希特勒的支持。

德国于1938年罢黜了奥斯华?

鲁兹将军,原因是鲁兹与遭纳粹诬控有同性恋行为的弗利希将军有瓜葛。

古德里安将军于是以中将官衔取代鲁兹成为装甲部队的司令。

也因此,他负责调度所有于1938年3月从安席鲁斯进入奥地利的装甲部队。

毫无疑问,对于装甲部队在这次行动中故障频传的事实令古德里安将军甚为失望,不过至少在大战爆发以前他仍有机会解决这些问题。

;R:

N3R;R6r5w

在装甲装甲部队中颇负众望的古德里安将军,是一位强悍而要求严厉的指挥官,或许他也是德国陆军最精通装甲作战的领导人,所以也就不奇怪为何发生战斗时,他的部队总是意气风发、充满信心的驰上战场。

%M9e/m!

Q;A1l&g

1939年9月1日黎明,2个德国集团军通过波兰边界——冯?

博克将军的集团军在北,卡尔?

伦德施泰特将军的集团军在南。

担任这两路大军先锋部队的是2个装甲军——北方的是古德里安将军所率领的19装甲军,南方是克莱斯特的16装甲军,其目标是以巨型钳形运动包夹波兰部队,然后予以彻底歼灭。

德国人也预计波兰人在其英、法盟国保证给予支援的鼓励下一定会顽抗不屈。

但盟国当时不知道希特勒手上握有一张王牌——即1939年8月23日签署的纳粹-苏联协定的秘密条款。

根据这项秘密条款,希特勒与斯大林达成协议,在苏联从后方攻击腹背受敌的波兰之后,德、苏两国即可瓜分波兰。

这是一场艰苦的恶战,德军虽然在18天以内已经达到大部分目标,但整个战斗仍然持续35天才结束,而这比德军预期的已经长出许多。

华沙一直到27日才沦陷,其他一些孤立地区的波兰军队撑得更久,但在18日以前,德军一摧毁大部分波兰部队。

尽管德军的推进势如破竹,但波兰人英勇抵抗,使用所有一切装甲装备与德军周旋,但他们实在没有打一场现代战争的装备,实在不是这些训练精良的德国机械化部队之对手。

德军入侵2天之后,英、法两国同时于9月3日对德宣战,但他们无法给予波兰任何实质性的援助。

当苏联人于17日侵入波兰时,波兰已经无力抵抗,苏军于是根据与德国的协议,迅速占领波兰东部,与德国大致对等的瓜分了波兰。

1939年9月对波兰进行的闪电战,只是古德里安几经修正、研创出的一种战术系统,目的在渗透敌人防线,然后进行包夹,最后将波军尽歼或局部消灭。

它的制胜要素在于奇袭、运动速度、来自地面与空中的震撼行动以及攻击部队拥有的主控权。

在这个战术下,所有的指挥官都必须将他们的创新精神发挥于极点。

且让我们想象一个德国装甲师正朝着敌人推进。

走在最前面的是侦察部队,其主要任何是寻找敌军阵地。

这些侦察部队在主要干道上以装甲车执行任务,在支线与小路上则以摩托车巡逻队执勤。

随他们一起行动的有炮兵前进观测官与空军前进空中管制官,可以迅速召来地面与空中的火力支援。

在发现敌军并把情报回报之后,侦察部队要设法避开敌军主阵地,尽可能快速朝前推进,以维持整个部队前进的冲力。

他们随时保持与部队指挥官的无线电通讯。

部队指挥官负责控制推进的速度,决定整个部队是应该避过侦察部队发现的敌阵地,还是攻击这个阵地。

指挥官的位置也在整个部队的极前方,紧紧跟在前锋的后面。

如果决定攻击,他就通过无线电下达命令,攻击部队将立即脱离进军路线,尽快集中,以尽可能强大的打击力量集中打击敌线一段狭窄的面。

1U$\k3m!

z,x"D

攻击的打击重心,显然就是指挥官心目中发动攻击的最佳地点,而他要竭力集中兵力,务使攻击部队以压倒性兵力击破这一点——正如古德里安所说:

“要打就狠狠地打垮他们,不痛不痒的几下轻拍是不行的!

”5B3q"_0t-c0t,M$i

这种先发制人攻击的目的在于把敌线打穿一个洞,一旦目的达到,装甲师的另一支部队立即通过这个洞,避开敌军主阵地,向前推进。

这些就是古德里安的空间与缺口战术,目的是让装甲部队深入敌线后方,以控制敌人的通讯线。

同时,紧随在完成突破的主攻部队后方的,是一些或许以机械化步兵为主的助攻部队。

他们的任务是扫荡任何敌军的孤立残部,并实施对缺口附近敌军的侧翼攻击,确保敌线上这处已经打通的缺口的安全。

这种攻击的目的在于使这处缺口永久畅通。

同时进击的矛头仍继续不断前推,以尽可能包夹更多的敌军。

对敌线后方的渗透越快、越深,能够完成的包围圈越大,对敌人造成的混乱与恐惧效果也就越强。

古德里安的要旨就在于强化胜利的战果。

避开可能失败的行动,放弃没有把握的攻击行动,把兵力抽调出来用于战场上其他可能造成更大战果的地方。

这样的作战行动有许多必要条件,即集体合作精神、良好的指挥与管制、精密的时间配合与不间断的无线电通讯,同时在可能的状况下,还要把握出奇制胜的机会。

这种战术不主张大举调集兵力,不主张在发动攻击前先实施冗长的炮轰,也不主张长时间的调兵遣将作攻击准备,因为这些做法会使敌人获得准备防御事宜的时间。

闪电战讲究以压倒性兵力,事先毫无预警地突然攻击一处狭窄正面的敌人阵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威势顷刻间将敌阵地击为粉碎。

也难怪古德里安赢得“匆忙汉斯”与“火爆汉斯”的雅号。

闪电战的另一个重要致胜因素是俯冲轰炸机。

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亨克尔Ju87施图卡式机,它的厚斜角翼以及固定的机腹载弹架,使它一眼就可以被辨认。

在支援一次大规模攻击行动时,德军会出动一整个大队的30架施图卡式俯冲轰炸机进行投弹攻击。

这些飞机通常先攀升到15,000英尺,然后才展开攻击,因为它们需要俯冲8,000英尺才能飞到时速350英里的极速,施图卡在飞到极速以后仍可继续保持这种飞行速度。

从15,000英尺俯冲到3,000英尺的投弹高度约需半分钟,然后自动投弹。

飞机拉高以后,驾驶员重新景致飞机,打开节气阀,尽可能快速脱离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每当施图卡以惊人的陡峭角度俯冲向敌阵,发出刺耳的凄厉声响时,都令人心惊胆战。

-W$S9g6\-t1[%c在北路作战的古德里安麾下第19军,为这种新出现的闪电战战术写下了最好的作战范例。

它在主力进击部队的签发快速推进,渗过波兰防线,然后以大迂回的方式,封死一个兵力比它大得多的波兰步兵部队。

然后它把这支波军步兵留给随后而来的友军处理,自己则继续朝东挺进,对另一支波兰部队实施同样的行动。

在这次波兰战役中,古德里安的军队在28天内前进约400英里,创下机械化部队战时挺进里程最长的空前记录。

古德里安写下在波兰境内所有德国装甲部队最辉煌的战果,也因而获得铁十字骑士勋章。

在其他战场的坦克部队,例如克莱斯勒指挥的第16军(在南路担任第10集团军的先锋部队),所采用的战术就要保守得多。

由于克莱斯勒自始就不是主张重视坦克的人,古德里安对他原也没有多大指望。

后来在法国战场上,克莱斯勒的行动又像在波兰战役时一样失之保守,与古德里安之间自有若干摩擦,而更糟的是,在进军法国的时候,古德里安还是克莱斯勒的下属。

6N/|+A;B,A%]:

p

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艾里斯与巴顿一样,古德里安是在最前线领兵作战的指挥官,他也是第一次乘坐装甲指挥车率同坦克一起上战场的军长。

在波兰战役刚开始不到几分钟,他就有了一次死里逃生的经验。

当时他随着第3装甲旅的先头部队,从占培堡以北地区——第一场战斗就是在这里爆发的——越过边界。

那时地面弥漫着浓雾,空军无法给予任何空中支援。

因此,虽然古德里安已下令不要开火,第3装甲师的重炮还是开始朝雾中射击。

古德里安后来在自传中对这一事件有如下记载:

%m#w0m7[8|/G!

N

第一发炮弹在我的指挥车前方50码爆炸,第2发落在指挥车后方50码。

我知道再下一发炮弹一定会直接命中我的指挥车,于是令司机转向回开。

不过没有听惯炮声的这位司机这时已经过于紧张,结果他驾着车以全速从进了一条山沟里。

3A!

\%Y9],g;Q+I;[(f

的装甲指挥车已经撞得面目全非,古德里安只好弃车走回军指挥所又找了另一辆车。

途中,他还“与那个过于热心的炮手谈了一下”。

*[#eo%u#?

"x(J1F-d3|:

F!

k

对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而言波兰是个最有助益的训练场。

例如说他们了解到他们的那些一型与二型装甲车不仅火炮威力不足,装甲也太薄弱,根本不能派上作战用场。

因此在日后,这类型装甲车只用于侦察或其他用途——如当做反坦克的炮台。

8^"f'F"d(n!

d(d+a;p$^:

s

经过波兰之役的考验,古德里安认为,较重型的4型装甲车是装甲与火炮都可以不断提升的最有效的武器。

后来从1934年一直持续到1944年,在整个大战期间,这型装甲车一直保持着日以继夜地不断生产。

古德里安并且向装甲部队提出基本战术与组织改变的建议。

营级与团级总部应置于更前进的阵地,这样才能更成功地指挥战斗。

各级总部编制必须更加精简、更加机动化,而且配备装有无线电的装甲指挥车。

;V0v)z9f)A"B#p*C波兰战役为整个西方阵营拉响了警报,使得西方领袖们意气消沉,也造成民众的恐慌与流言四起,不过它也使西方阵营不再疑虑机械化的必要,从这一点而言也并非全无助益。

不过,它毫无疑问也赐予德国装甲部队一种他们并不真正名实相符的无敌表象。

但是无论如何,德军的战果确实大得惊人,因为在那个时候,大部分德国陆军远没有机械化,大部分的步兵仍靠徒步行军,而且大炮与补给车也多靠马匹拖拉。

战斗耗损与波兰崎岖的道路,再加上国内生产力的贫乏,使德军战斗部队的卡车数量锐减,连时任陆军参谋长弗兰兹?

哈尔德将军都曾提出一个离了谱的解除摩托化计划,主张用马匹取代机动车辆!

*o4C3?

/s(V&x%b*k$X不过坦克部队是这时德军的天之骄子,德国的各种宣传媒体也大肆渲染着他们的武勇。

例如《信号》杂志就曾有这样一段文字:

;q{9F&n9l"f1NJ5y:

I坦克部队机动性强、速度快而且火力猛,在总部的无线电指挥下所向无敌。

就是这种装甲器械铺下通往胜利之路,它碾碎了所有障碍,喷出毁灭的火焰。

1j4G'x(R"w2T.c%@0I!

i0?

穿上黑制服、戴上黑贝雷帽(大型坦克帽,里面衬有护头盔,外面呈火焰形),坦克官兵已成为德军地面部队的新宠。

6JN-c;x&D"c4{6C9m2p/Q1940年5月10日5时35分,德国以几个军团的部队侵入荷兰、比利时与卢森堡。

8L:

z-@:

d#`.?

3b随后,德军向法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v/]2x3F-m!

C9_'[/K&d:

d:

b

虽然古德里安的第19军首先奉命从法国色当附近渡河攻击,事实上他却不是越过缪斯河的第一位德国将领。

第一支越过缪斯河的德军,是号称鬼师的第7装甲师,其指挥官隆美尔少将不久声名大噪,名气之响即使不能盖过古德里安,至少也与古德里安相当。

3q+c#f*D1a第19装甲军于5月10日越过边界,并于12日抵达缪斯河岸。

如往常一样,古德里安随着先头部队一起行动。

不久克莱斯勒下令,要19军在空军大举轰炸之后发动攻击。

但古德里安事先已与负责支援的空军部队指挥官洛瑟将军商议妥当,要空军在整个作战行动过程中提供持续支援,而不是只在攻击发起前进行一次大规模轰炸了事。

由于当时要发布克莱斯勒的新命令“势有所不能”,古德里安于是决定维持前令。

当然这个做法是不会赢得克莱斯勒欢心的。

所幸一切进展顺利。

13日夜,19军工兵赶建坦克渡河工具,破晓时,德军已在缪斯河西岸建立宽3英里、深6英里的桥头堡。

-]e.z2c3u;@

法国曾设法防阻德军越过色当,但没有成功。

法国第21军军长福拉维尼将军,麾下有3个装甲师、5个机械化师与3个摩托化步兵师可以用来攻击这个桥头堡。

不幸的是,第1装甲师的厄运在此重演。

命令的拟定与发布耗时过长,燃料与弹药运补也被阻断。

加以福拉维尼优柔寡断,攻击展开得过于缓慢。

在桥头堡周围部署调动2天之后,攻击计划取消,坦克部队被打散纳入步兵担任老套的“静态防御”,机会就此失去。

7k&S/\Z,F-{1A2H

5月15日,法国总理打电话告诉丘吉尔,说法国被打败,这场战争已经输了,德军“坦克与装甲车正大量涌进来”。

或许这话正是当时法国人与法国军队心情的写照。

)n:

Y:

]+j*L6h$[!

q从那以后,直到10天后开始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国装甲部队几乎称得上是所向披靡。

15日傍晚,桥头堡的宽度已经超过60英里,而且越来越深。

16日中午,古德里安的前锋部队已经进抵色当以西55英里。

但随后疑虑开始悄悄逼至——不是装甲军的疑虑,而是出于伦德施泰特将军与阿道夫?

希特勒本人的疑虑,这时伦德施泰特和希特勒两人都认为法国会发动一次凶狠的大反攻,认为来自南方的威胁日益严重。

然而对于那引起冲在大军最前端的德军指挥官而言,他们只相信亲身见到的事实。

德国第19与第41装甲军曾经订有约定,他们只管继续向前挺进,不理会、不听从来自上面的命令(他们可以推托是在紧要关头无线电通讯突然中断,这是轻而易举的),而且他们也照着这个约定去做。

于是,就在17日上午,古德里安接到一个直接命令,要他到19军的机场向克莱斯勒报到。

克莱斯勒将古德里安痛斥一顿,指责他不服从希特勒亲自下的命令。

古德里安的反应自然是“火爆汉斯”的典型反应——他立即要求克莱斯勒将自己解除指挥权。

克莱斯勒同意了,并且要古德里安把军指挥权交给他手下的资深师长。

古德里安在交出兵权以后以无线电把这件事告诉伦德施泰特,伦德施泰特大惊,要古德里安暂时留任,等到他派遣李斯特将军过来查明情况之后再说。

'A4^4Q%I0P9B%\理查?

布瑞?

史密斯在他所著的《希特勒的将领》一书中写道:

K4s;v/t;L)q.Q*o

李斯特在听完双方的争论后,下了一道命令给古德里安,他知道希特勒绝对不会反对这道命令,也知道古德里安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释这道抹。

命令内容是:

执行武力侦察行动。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军总部必须留在目前的位置,以便利联系。

+F2N)E&p1}/W;L(L

这道命令满足了将军们的荣誉感,而古德里安也得以继续执掌兵权。

.N!

k'`2\,\/r/\#_!

p

5月11日,刚建军不久的法国第4装甲师的指挥官戴高乐决定设法切断古德里安军的补给线,以孤立那些肆无忌惮往法境腹地横冲直撞的装甲部队。

他计划对蒙特柯尼发动攻击。

蒙特柯尼位于第4装甲师东北方约20英里,是一处重要的道路会口。

尽管他的师编制不足而且未经适当训练,戴高乐仍然率军奋力挺进,一路上击毁德军许多装甲车辆与卡车,攻到蒙特柯尼,战斗得极为出色。

直到最后,由于缺乏燃料与弹药,法第4装甲师被迫撤军,这场法军“攻势”也于是停止。

这个攻击行动虽然只是一种姿态,但它多少挽回了一些法军的光荣。

后来戴高乐晚年在谈到这段往事时,仍禁不住谈到,他当年如何率领一支“临时组成的装甲师”,“像德军教训盟军一样狠狠给德军一顿教训”。

虽然戴高乐个人确实英勇善战,他部下的坦克官兵也确实表现杰出,但事实上情况却颇有出入。

/I3t6D;h8Q&y:

p&J

几天以后,戴高乐曾设法二度攻击蒙特柯尼,但为德国空军逐退。

这时轮到英国坦克上阵与德军对抗了。

古德里安继续挥军向前,而在5月20日那一天创下最远进军纪录。

当天他的装甲军从诺德河一直冲到艾贝市附近的海岸,一天前进56英里以上,不仅把法国切为两半,也断绝了那引起部署在北方的盟军部队与他们在南方补给基地之间的联系。

*b&?

A/U4Z

在古德里安军的北方,其他的德国装甲师也不断挺进着。

隆美尔的鬼师深入30英里,但正面只有两英里宽。

鬼师俘获大批战俘,摧毁许多敌军的坦克与大炮,而已方伤亡远不到100人。

不过他们的战斗并非一直这样顺利,5月21日他们在阿拉斯附近遇上英国坦克与步兵组成的一支混合部队的反击,遭到他们自侵法行动展开以来的第一场败绩。

n"o't9G%X3L)@3z6k9d德国装甲试的速度与效率,以及其指挥官的优秀,使希特勒大为心动,他终于做成攻击苏联的这个判断,无疑也深受德军装甲部队在波兰与法国战场优异表现的影响。

当然,这些只是促成他做下这一判断的辅助因素,因为希特勒一直觊觎着东方,想为德国人民寻求早自1928年以来就需要的一处“生存空间”。

0I6I:

h"b-|&o.e)Z6p8@4j#\

古德里安第一次听到代号“巴巴罗萨”的这项侵苏作战计划的事,是在1940年底他的参谋长雷伯斯坦中校与首席参谋拜尔林少校从参谋本部开会回来向他提出报告的时候。

古德里安在自传中写道,这两位军官自爱他面前展开一张俄罗斯地图,说明希特勒的作战计划。

他当时感到非常困惑:

“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件事。

难道说我一直坚信绝不可能的一件事,现在竟然就要成为事实我毫不隐瞒地表明我的失望与厌恶。

1J:

I'Y2a"n#K!

Rz5R古德里安接着在自传中说明希特勒的高级将领们如何一再向希特勒提出警告,说同时在两线作战是多么危险不智,不过古德里安的参谋们对于他反对攻苏的态度倒是都觉得十分意外,因为陆军参谋长哈尔德将军已经使他们深信,德军只要花8到10周就可以击败苏联,德军的3个集团军将从3个轴线出击,攻击3个目标。

古德里安评论道:

“从专业观点来看,这个作战计划丝毫无法令人放心。

”古德里安设法把自己的看法转达给参谋部,但一点结果也没有,因为参谋部与统帅部一样,对这场战事都太乐观了。

就像那些尽忠职守的优秀军人一样,古德里安这时立即着手备战,准备率领他的装甲部队发动这场免不了的攻击。

他愁苦地写道:

;V0?

#X2V+u2w#f我们到目前为止写下的许多胜利战果,特别是我们在西方出奇迅速的获胜,已经使我们的最高指挥官们乐昏了头,他们陶醉之余已经把“不可能”这个词从词汇中删除了。

1j1O0`:

E-R.C$g,{*{#}

很显然,古德里安并不是唯一不赞同侵苏的德军战地指挥官,只不过或许他是唯一胆敢挺身而出表示异议的将领罢了。

其他一些德军将领事后也曾表示对这项侵苏计划的不敢苟同,但平心而论,他们当时所以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或许只是因为他们不具有古德里安这样预闻重大机密的地位而已。

例如,入侵法国与比利时计划的主要策划人曼施坦因,事先就未能参与“巴巴罗萨”的机密。

他日后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只是在1941年2月奉命出任第56装甲军的指挥官而已,这个职位“实现了我早在西进攻势展开以前已有的一个梦想——指挥一个机械化军”,处于比较而言官职较低的曼施坦因,直到1941年5月接获给他的作战命令时,才知道德国即将侵负,而这时他最关心的是他所属装甲军团的作战任务,已经没有时间对高层决定的战略质疑了。

从他的谈话中可以显而易见,他认为施所犯最大的错误就是低估了苏联的资源与红军的战斗水平。

苏联红军的强悍,以及他们不畏死伤与吃苦耐劳的特性,使他们远比德军想象的更难缠。

对希特勒而言,苏联人只不过是为人瞧不起的次人类而已,可以有殴打、强暴与掠夺等方式迫使其降服。

0k2v1b&~2]2U4?

;W%a0L德军最初攻入苏境时,曾在若干地区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欢迎,这些苏联人可笑地认为他们“从此可以脱离共产党暴政的奴役统治”而衷心欢迎着德军。

但德军的后续部队非但没有珍惜这种有利条件,反而以最严厉与高压手段迫使当地苏联人转而仇视他们。

*lx5M,G/l6}+B攻击行动于1941年6月22日3时15分展开——恰为法国人签署降约整整1年之后,尽管边界双方的每一个人纵然再无警觉,一定也早看出德军正不断增兵,但德军的攻击仍然达到几乎是全面性的奇袭战术效果。

斯大林为避免惹怒德国,事先已禁止增兵边界或任何可能遭德国解释为侵略的行动。

当揭开大战序幕的炮击行动展开时,古德里安在布卡利南方的一座观测塔上观战。

布卡利位于他的装甲兵团指挥所所在的布瑞斯特-利托维斯克西北方约9英里。

古德里安于3时抵达观测塔时天色犹黑。

他后来回忆道:

(t2d.ftD'N8h,x

我们的大炮于03∶15开火。

03∶40,第一梯队俯冲轰炸机攻击展开。

到04∶15,第17与18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开始越过布格河。

在04∶45,第18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已经过河。

&B;j7P.C7j1AB

古德里安接着提到,这些坦克都装备有专门为“海狮”行动(即从来没有付诸实施的侵入英国之战)而设计的防水系统,可以在深达50英尺的水道中使用排气装置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