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重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5487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重点.docx

《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重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重点.docx

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重点

《国际贸易实务》背诵识记重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

  一、具体分为9类,统计时一般把0—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5—8类称为工业制成品。

初级产品指那些为经过机器加工或只经过简单机器加工的农林牧渔产品。

  二、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指一国各类进口货物的构成状况它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深化,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初级产品的比重日趋减少

  三、地理分布——它表明该国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四、服务贸易界定为4类:

1、跨境提供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起源和历史

  一、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地中海沿岸的各奴隶制国家就开展了彼此间的对外贸易。

我国在夏商时代已进入奴隶社会,贸易集中在黄河流域。

  国际贸易规模有限,主要局限与邻近国家之间。

商品主要有两类:

一是奴隶,二是奢侈品,如宝石、装饰品、各种织物、香料

  二、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就开辟了从新疆经中亚同望中东和欧洲的陆路——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绸、茶叶开始输往欧洲欧洲的宝石、珊瑚和玻璃制品输往中国

  三、地理大发现的直接结果是扩大了欧洲国家对外贸易的地理范围地理大发现引起了西欧商业性的革命,进入世界贸易的商品种类和商品总量急剧增加。

(货物结构)

  第三章国际贸易格局的变迁

  一、发达国家服务占其国生产总值比重达2/3,其中美国已达3/4,发展中国家服务业所占比重也达1/2

  二、发达国家在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方面,出口大于进口,是工业制成品的净出口国。

发展中国家在初级产品的贸易方面,出口大于进口,是初级产品的净出口国出口国:

美、德、日、中四国最大

  三、工业化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

  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

  一、中国进口商品通常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主要集中在进口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如汽车、飞机等,急电产品占进口商品总额的一半

  二、在中国服务贸易中,最主要的项目是旅游

第五章主要国际贸易理论

  一、绝对优势——亚当。

斯密提出的每个国家都应只生产它擅长的产品,然后用来交换别国所擅长的产品,这比各国各自生产自己所需一切东西更为有利

  二、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提出各国应按照“两利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分工和交换,即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三、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国际贸易不仅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

收入分配会使部分人变富,一部分人变穷

  四、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

  五、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

  

(一)劳动力的不同

(二)存在人力资本(三)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四)自然资源稀缺(五)要素密集度逆转

六、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经历三个阶段:

 

(一)产品创新阶段

(二)产品成熟阶段(三)产品标准化阶段

  七、波特认为国内4种变量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1、要素禀赋2、需求状况3、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5、机会和政府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即附加变量

  八、波特把要素区分为基础要素和高级要素(选择)

  基础要素:

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人口等

  高级要素:

通讯设施、瘦果高等教育人才、科研设施和技术诀窍

  第六章国际贸易的环境因素

  PEST

  

(一)政治环境包括——当事国或地区的社会性质和政治体制、政治稳定性、有关法律制度、主要外贸政策与措施、公众利益集团的发展、

  

(二)经济环境包括——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市场规模和经济基础结构等

  (三)社会文化环境——语言、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

  (四)技术环境

  第七章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

是指各国的货物、服务、资本、技术和人员跨越国界大规模、高速度地流动,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济上相互联系与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的程度日益加深,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态势、进程和趁势。

  二、为什么说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并在90年代形成高潮?

  二战后,意识形态的对抗割裂了世界市场。

在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充其量仅仅是“半球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转型国家、发展中国家积极进行市场化改革,并实行开放政策。

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基本经济体制。

这为经济全球化的真正形成提供了基础与前提。

  三、生产全球化的含义:

  1.单个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向纵深推进,其跨国经营的分支机构在数量上和地域上极大地扩展,在组织安排和管理体制上超越国界;

  2.借助跨国公司以及分支机构间多种形式的联系,逐步建立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跨国生产体系,处于国际分工不同层次的国家被有机地纳入在国际生产体系之中。

  四、生产全球化对产业带来的影响:

  1.生产的全球化使世界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

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使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而且使同一产业的一部分产业环节转移;

  2.生产全球化使最终产品成为“国际性产品”。

  五、贸易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1.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1990-1998,国际货物贸易量、货物贸易额和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5%、6%、7%;

  2.国际贸易的种类不断增加,涌现出许多新商品;

  3.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并动作促进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六、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1.金融活动跨越国界,形成无国界金融;2.金融活动按同一规则运行,在全球范围形成统一的金融体系,资本市场按通行规则运行;3.在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同质的金融资产在价格上趋于一致。

  七、金融全球化的表现:

  1.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2.金融业务与机构跨境发展;3.各国利息率等指标联动和全球利息率的下降;4.通过合并和兼并,超巨型商业银行和超巨型投资银行不断涌现。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信息技术有哪些进步?

 1.作为信息技术核心的电脑技术,发展速度呈指数状;2.信息传输技术已经跃上新台阶;3.信息高速公路正覆盖全球。

  九、跨国公司:

是指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投资,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进行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

跨国公司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1.必须是一个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从事经营业务的工商企业。

其实体不论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在哪个经济部门经营。

  2.必须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具有共同的全球经营战略和协调一致的共同政策、策略。

  3.跨国公司内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共同承担责任。

  十、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

是指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围绕共同的战略目标而建立的相互补充、相互衔接、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合作关系。

战略联盟的特征是:

  a.是一种以非资本参与为主要形式的国际经营方式,是以契约或协定为基础的一种合作关系;b.合作伙伴拥有特殊的竞争优势并愿意在合作领域内与对方分享。

在合作范围以外的市场上仍然存在激烈的竞争。

  十一、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跨国公司生产国际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

2.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3.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掀起的兼并收购浪潮,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十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表现: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关贸易总协定的主持下,世界各国先后进行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达成了范围越来越广泛的贸易自由化协议。

关税水平不断降低。

非关税壁垒逐步取消。

  2.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取人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世界贸易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更加合法化和有序化的新阶段。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放松了金融管制,国际投资的障碍不断减少。

  十三、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负面的影响:

  a.积极的影响表现为:

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推动各国加强经济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b.负面的影响表现为:

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各国国内经济波动的可能性。

  十四、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弥补国内资本、技术等要素缺口,发挥后发优势,迅速实现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和严峻的挑战。

  3.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短期内经济全球化可能对本国的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会给本国经济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但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利大于弊。

  第八章国际收支与汇率

  一、国际收支——指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由于货物与服务的交换以及资本的往来而引起国际资金流动,从而发生一种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为以下三大项目:

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误差与遗漏项目

  三、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一)经济周期

(二)经济结构(三)国民收入的变化(四)货币价值的高低

  四、各国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包括:

  

(一)支出——改变政策:

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总支出水平的政策

  

(二)支出——转换政策:

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水平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

  (三)直接管制——指政府干预对外经济往来,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

  (四)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国际协调

  五、外汇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在外汇市场上,有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

  六、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汇率的体系

  1、固定汇率制度:

由官方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汇率波动只能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2、浮动汇率制度:

是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之间的汇率和上下波动的幅度,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3、盯住汇率制度:

指本国货币选择盯住任何一种主要货币,或一篮子货币,本币随着被盯住货币的浮动而浮动本国

  七、影响各国汇率变动的深层因素:

  1、国际收支差额2、通货膨胀率差异3、利率水平差异4、各国中央银行的干预5、市场预期

  八、一国货币贬值,有利于扩大本国商品的出口,抑制本国的进口,而一国货币升值,则有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从而影响贸易收支

  九、各国外汇管理的制度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

  第二类,实行部分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实行或基本不实行限制,但对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外汇交易加以一定的限制——中国

  第三类,基本上不实行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实行普遍的和经常性的限制

  第九章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

  一、在典型的自由贸易政策下,政府对对外贸易活动不进行任何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而保护贸易政府则相反,为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政府采取贸易干预措施,包括奖出与限入两个方面。

  二、贸易自由化的好处

  ——所谓贸易自由化就是降低和约束关税,取消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

  ——实行贸易自由化可以鼓励各国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从事专业生产,有利于加强各国的专业生产技能,并使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最佳配置,从而提高世界范围的劳动生产率

  ——实行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加强竞争,打破垄断,促使企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经济效率,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实行贸易自由化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可以减少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提高国民消费水平

  三、保护幼稚工业——指当一个国家的某种工业具有潜在优势,但在发展初期无法同先进国家同类成熟产业进行抗衡时,为了促进该产业的发展,该国政府应采用关税、进口配额和补贴等方法对新兴产业予以扶持,使之具有经济规模,并形成竞争优势之后,即取消保护

  四、其他支持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论点

  1、保护和增加就业2、促进本国产业多样化3、改善国际收支4、保护公平竞争

  五、关税——一个国家的饿海关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收关税是税收的一种间接税

  六、商品倾销——是出口国的饿一种不公平贸易行为。

商品倾销是一国商品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目的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占领国外的市场

  七、根据市贸组织的规定,征收反倾销税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一种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出口到另一个国家市场,即构成倾销

  2、倾销产品对进口国已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损害或实质性损害的威胁。

  八、征收关税的方法

  

(一)从量税

(二)从价税(4)混合税(5)选择税

  九、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限制进口的各种法规和行政措施的总称,是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

  1、进口配额2、“自动”出口限制3、进口许可证制4、本地成分要求5、技术性贸易壁垒6、环境贸易壁垒

十、鼓励出口的措施包括:

  ——金融措施

(一)出口信贷:

1、卖方信贷2、买方信贷

(二)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三)调整汇率和利率

  ——税收措施——补贴——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出口奖励

  第十章区域贸易集团

  一、区域贸易集团——指地理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定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共同的政策措施,实施共同的行动准则,甚至通过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实行长期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经济乃至政治上的联盟

  二、区域贸易集团的类型

  

(一)优惠贸易区;

(二)自由贸易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取消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允许货物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三)关税同盟——是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并队非成员国实行统一对外关税税率和其他贸易措施而缔结的同盟;(四)共同市场(五)经济同盟(六)政治联盟

  三、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加、墨

  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1个国家该组织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经济发展最快、个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历史、文化、宗教、习俗也大不相同

  五、区域贸易集团兴起的影响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二)关说同盟的动态效应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主要表现在对成员国的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上:

  1、规模经济效应2、竞争效应3、投资效应

  第十一章国际机构与协定

  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从1984年1月临时生效一直到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共存在了47年。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1、非歧视原则;2、互惠贸易原则;3、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原则;4、促进公平竞争与贸易原则;5、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6、透明度原则

  三、国际货币基金IMF根本任务是提供短期贷款调整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维持汇率的稳定

  四、目前世界银行的主要目的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发性贷款,资助其兴办特定的长期建设项目,以促进其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

    第十二章合同、代理和出口支付中的法律问题

  一、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

  

(一)各国合同法的编制体例;

(二)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  (三)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惯例

  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需要买足的条件:

1、当事人具备法定行为能力2、买卖双方意思表示一致3、合同内容合法4、具备法定形式

三、要约——又称发价、发盘,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立

  有效的要约具备的条件:

1、要约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发出2、内容必须十分明确、肯定,一方接受合同即告成立3、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

  四、承诺——是受要约人对要约表示无条件接受的意思表示

  有效承诺必须具备的条件:

1、要由受要约人作出才生效力2、要与要约的条件保持一致3、应在要约有效的时间内作出4、承诺必须通知要约人才生效力

  五、独家代理——在代理协议规定的时间、地区内,对指定商品享有专营权的代理人。

即委托人不得在以上范围自行或通过其他代理人进行销售

  六、在国贸中常用的支付方式是:

汇付、银行托收和银行信用证(银行信用证是最安全的,汇付是最危险的)

7、《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或销售)合同公约》适用于:

1.缔约国中营业地分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货物买卖。

2.由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法律。

3.货物买卖。

所谓货物,各国法律有不同的规定,通常指有形动产(不包括无形物)包括尚待生产制造的货物。

公约用排除法列举了不适用于公约的货物买卖:

A.股票、债券、票据、货币、其他投资证券的交易;B.船舶、飞机、汽垫船的买卖;C.电力的买卖;D.卖方的主要义务在于提供劳务或其他服务的买卖;E.仅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买卖;F.由拍卖方式进行的销售;G.根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的销售。

***八、FOB、CIF、CFR是三种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它们的关系怎样?

这三种传统的常用贸易术语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

1.共同点:

a)适用的运输方式相同(只适用海运与内河运输);b)交货地点相同(均在指定装运港,都要求卖方将货物交至装运港的船上);c)交货方式相同(货交承运人);d)风险转移的时间相同(货越船舷后,由买方承担风险);e)办理进出口清关和过境运输海关手续的责任与费用负担相同(出口清关均由卖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办理,进口清关和过境运输海关手续均由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办理)。

2.区别:

a)办理货物运输和保险方面的责任与费用负担不同;b)费用负担的关键点不同。

***九、与FOB、CIF、CFR对应的三种通用的术语FCA、CPT、CIP有何关系?

1.共同点是:

a)交货方式相同;b)办理进出口清关和过境运输海关手续的责任与费用负担相同;c)相互对应和贸易术语的基本原则相同。

2.区别是:

a)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前者只适用于海运与内河运输,后者适用各种运输方式);b)风险转移的时间不同(前者货越船舷,后者货交承运人);c)单证种类不同(前者所产生的运输或保险单证只包括海运和内河运输方面的单证,后者包括各种运输方式方面的单证);d)承运人签发运输单证和时间不同(前者要求承运人签发已装船的海运或内河运输单证,后者要求承运人在接管货物时即签发运输单证)。

    第十三章竞争法(略)

第十四章海运、空运、公路和铁路运输

  一、提单——指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

  提单是海上货物运输中应用最广泛的单证,其法律作用包括三个方面:

1、运输合同证明作用2、货物收据作用3、物权凭证作用

二、提单与海运单的关系怎样?

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其联系是:

1.两者的格式和内容大体相近;2.都具有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作用和货物收据作用;3.托运人可以凭借其输结汇手续。

二者的区别:

1.提单是物权凭证,海运单则不具有物权凭证的作用;2.提单可以代表运输途中的货物流通转让,但海运单则不具有流通转让性,这就使通过伪造单证进行诈骗的危险相应减少了。

三、公路货物运输承运人的责任是什么?

承运人应从他接受货物时起至交货时止,承担货物所发生的全部或部分灭失和损坏,以及延误交货的责任。

但如灭失、损坏或迟交是由于下列原因之一引起的,承运人可免除责任:

a)由于索赔人的错误行为;b)发货人的指示不能不引起承运人的错误行为或疏忽所造成的后果;c)由于货物的内在缺陷;d)由于承运人无法避免和其后果无力防止的事件所引起的。

第十五章海上保险

一、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必须披露哪些重要事实?

1.被保险人应于订约前将他所知道的一切重要情况告知保险人。

2.凡属一般业务上所应当知道的情况,均视为被保险人已经知道的情况。

3.如被保险人没有如实披露,保险人可解除合同。

二、海上保险合同如何订立?

海上保险合同是由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双方订立的合同。

保险合同的订立一般须经投保与承保两个步骤。

投保人向保险人提出的投保申请属于要约,保险人如果愿意承保有并在其上签名即为承保。

三、上运输的货物在何时投保?

海上保险合同应当在保险事故尚未发生的时候订立,如果保险事故已经发生,就不能投保。

如果被保险人在投保时不知道保险标的物以近灭失,则该项保险合同仍属有效,但如果。

被保险人已经知道标的物发生损失,则该项保险合同无效。

四、按照各国法律的规定,被保险人必须对保险标的物具有保险利益,才能订立有效的保险合同,凡对保险标的物无保险利益而订立的合同视为赌博,赌博合同是无效的。

保险利益的范围和条件各是什么?

财产保险中,可保利益包括:

a)财产的现有利益;b)期得利益(预期)由现有财产产生出来的可期望得到的利益;c)责任利益,根据法律或合同承担义务产生的责任利益。

作为可保利益,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A、确定性;B、合法性(不违反强行法、公共利益、善良风俗);C、有价性。

五、据保险单本身条款,保险人所承保的风险基本上只包括海上灾难、火灾、投弃以及船长和船员的不法行为四种。

保险人所承保的风险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保险单所列举的承保风险;另一类是以附加条款的形式加保的风险,其中包括附加险与特别附加险。

保险单明确排除在外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被保险人的恶意行为所引起的损失。

2.货物本身特性所引起的损失。

3.自然损失。

4.虫蛀鼠咬。

5.延期所造成的损失。

6.如果货物由于延迟运抵目的地而遭到货价下跌的损失,或因航期延长而腐烂变质,除非保险单另有约定,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六、保险标的物所遭受的损失可分为:

1.全部损失B、实际全损:

是指保险标的物全部毁灭,或标的物受损以致失去原有的用途,或被保险人已无可挽回地丧失了保险标的物,或船舶失踪,经过一段合理时间之后仍无间信;C、推定全损:

是指货物受损后,对货物的修理费用,加上续运到目的地的费用,估计将超过其运到后的价值。

2.部分损失:

是指除了全部损失以外的一切损失。

可分为:

A、共同海损:

是指在海上运输中,船舶和货物遭遇共同危险,船方为了共同,使同一航海中的财产脱离危险,有意和合理地作出的特殊牺牲或支出的特殊费用。

共同海损包括两个情况,一种是特殊牺牲,另一种是特殊费用。

B、单独海损:

是指保险标的物由于承保的风险所引起的、不属于共同海损的部分损失。

C、单独费用:

是指为了防止被保险的货物因承保范围内的风险而遭受损害或灭失而支出的各项费用。

共同海损的成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必须有危及船、货共同安全的危险存在。

2.作出的牺牲或费用必须是特殊的。

3.牺牲或费用必须是有意的。

4.处置必须合理。

  第十六章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适用

  一、冲突法——是在各国民事法律规定不同而发生法律冲突的情况下,指定以何种法律作为调整某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标准的法律使用法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