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520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

《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docx

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

发展心理学

第 1 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单元 个体发展心理学(教程第117-119页)

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要点: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识记)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的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Preyer)。

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识记)

 3.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与发展。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

(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

(四)要点: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理解)

 1.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2.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心理学家接受。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程第119-122页)

要点: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识记)

 1.客观性原则

 2.能动性原则

 3.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

要点: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识记)

 1.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

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2.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

 3.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

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要点:

观察法(应用)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记录被试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2.实验法

 3.要点:

访谈法和临床法(理解、应用)

  1)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口头交谈了解、收集被研究者有关心理发展和问题的资料的一种方法。

访谈法有结构访谈、非结构访谈和半结构访谈。

  结构访谈中谈话的内容、过程都设计好统一的要求和结构,非结构访谈则不需要。

居于两者之间的谈话法也称为半结构访谈。

为了更好的发挥访谈法的特殊作用,谈访者必须事先作好周密的计划,保持现场的和谐氛围以利沟通,掌握因势利导的交谈技巧、善于设问和追问,灵活全面地作好记录等。

  访谈法的优点是便于交谈双方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可以遵循特定的目的,按计划层层深入,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其局限性是访谈效果受访谈者自身素质的影响,访谈结果不易量化等。

  2)临床法

  皮亚杰率先卓有成效地运用这一研究方法。

实际上是谈话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综合运用。

  一般做法为:

第一步由主试提出任务(以口头、实物和口头相结合的方式),由被试者回答(以口头、操作与口头结合的方式),主试者根据回答情况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深入了解儿童未能表达出的心理活动。

如此连续要求被试者做出解释,直到主试者感到满意为止。

  这种方法对主试者有较高的要求。

要求主试者具有高度的机敏,善于恰当地提出问题,立即作出判断,并迅速提出新的问题;主试者必须熟悉所研究的领域,同时要求了解并熟悉被试者的一般情况。

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教程第122-127页)

知识点:

心理发展的动力:

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

 

(一)对遗传和环境问题的认识的转变

 

(二)遗传因素作用的可控性与可变性

知识点:

心理发展的历程

 

(一)要点:

心理发展的阶段论与连续论(理解)

  1.阶段论:

心理发展的进程分阶段进行。

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心理的质的规定性。

  2.连续论:

连续论观点主张心理发展是连续的,是没有什么阶段的。

他们认为阶段论者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发现不同年龄阶段之间心理发展的渐进的变化。

 

(二)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理论依据

  1.要点:

皮亚杰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识记)

  皮亚杰以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其四阶段为: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前运算阶段:

2—6、7岁;

  具体运算阶段:

7—11、12岁;

   形式运算阶段:

11、12—14、15岁;

  2、柏曼(L.Berman)以生理发展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3、要点:

弗洛伊德按其情欲说划分儿童发展阶段(识记)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学说的中心思想是情欲说。

他主张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性本能并强调人有追求自我快乐的本能,追求性欲的满足就是心理发展的内驱力。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里必多(LiBido)集中投放于身体的特定部位,并以此为标准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

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4-5岁)、潜伏期(6-青春期)、生殖期(青春期)。

要点:

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个体心理发展阶段(识记、理解、应用)

  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把个体一生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0-1岁半):

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儿童获得的积极成果是身体舒适和安全感。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或称学步期,1岁半-3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和疑惑,体现着意志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坚持的能力和自主的能力。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称游戏期,3-6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掌握新任务的主动性。

  第四个阶段为学龄期(6-12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创造力发展和掌握技能。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12-18岁):

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自我认同感能力的发展。

  第六阶段为成年早期(18-25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亲爱。

  第七阶段为成年中期(25-50岁):

主要获得生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关怀后代。

  第八阶段为成年晚期(50岁以后直到死亡),主要为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积极的成果为体验完成人生的使命感。

知识点:

列昂节夫以儿童的主导活动为依据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的6个年龄阶段为:

  1)直接的情感性交际活动(0-1岁)

  2)操作实物的活动(1-3岁)

  3)游戏活动(3-7岁)

  4)学习活动(7-11岁)

  5)社会公益活动(11-15岁)

  6)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

知识点:

施太伦(W.Stern)以种系演化作为分期标准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1)幼儿期(6岁以前):

相当于从哺乳类动物到原始人类的阶段;

  2)意识的学习期(从入学到13岁):

相当于人类古老的文化阶段;

  3)青年成熟期(14-18岁):

相当于近代文化阶段。

要点: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是统一的(理解)

  1.心理发展速度的变化

  非匀速性

  以快速期为分界点划分阶段

  各阶段具有典型特征

   2.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量的积累

  质的飞跃

  量的继续积累再进入新的飞跃

  量变质变统一,形成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

知识点:

年龄、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一)关于年龄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年龄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

  2、心理发展的水平同年龄之间的大致对应关系表现为:

  1)机体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它是随年龄而成长的;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也随个体年龄增长而积累。

因此,心理的发展有一个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表现出心理发展水平与年龄之间有一个大致对应的关系。

  2)心理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都会出现本阶段所特有的典型特征,这种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从而表现出与年龄的大体对应关系。

  3)心理发展与年龄的关系不是因与果的关系。

(二)要点:

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理解)

  1.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

  2.教育的效果也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

  3.教材和教法应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知识

第 2 节: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单元 遗传与心理发展(教程第127-132页)

知识点:

遗传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一)遗传与遗传机制

  1、遗传与变异

  2、遗传机制——染色体、DNA和基因

(二)遗传机制缺陷

  1、发展障碍

   1)先天愚型(唐氏综合症)

   2)性别发育不正常

   3) 苯丙酮尿症(PKU综合症)

  2、精神障碍

   1) 精神分裂症

   2) 抑郁症

   3)亨廷顿氏舞蹈症

知识点:

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儿童的身体发展

  1、身高和体重

   1)要点:

第一个发育高峰期(识记):

0—1、2岁

   2)要点:

第二个发育高峰期(识记):

11—13岁(女);13—15岁(男)

  2、不同性别儿童身体发展速度的两个交叉:

  3、要点:

儿童身体发展的非匀速性(理解)

儿童身体发展并不是随年龄增长而等速增加。

发展过程有快速期也有相对平稳期。

可划分为4个阶段:

  

0-2岁

快速发展阶段

2-11、12岁

平缓发展阶段

11-13岁(女),13-15岁(男)

急速发展阶段

15、16岁--成熟

缓慢发展阶段

4、儿童生理发展遵循一定的次序和规律

   1)要点:

身体发展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识记)

   头尾原则:

头尾原则是指从上到下的发展顺序,儿童身体的发展严格地遵循着头→颈→躯干→下肢的次序进行。

   近远原则:

近远原则是指从中轴向外围的发展顺序,儿童运动的发展顺序是从躯干开始向四肢再向手和脚,最后达到手指和脚趾的小肌肉运动。

   2)各生理系统发育的不平衡现象

知识点:

大脑结构和机能的发展

 1、脑的结构的发展

  1)出生时大脑结构的初步发展

  2)脑的重量增加

  3)脑的结构复杂化:

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神经纤维增长、皮层结构复杂化

  4)儿童脑电图的特征表明:

   ·儿童大脑发育具有程序性

   ·儿童大脑发育存在两个快速期

 2、大脑机能的发展

  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表现在:

  1)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

  3)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

要点:

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可变性(理解)

  1、胎内环境对胎儿脑发展的影响

   ·母亲的生理条件对胎儿有影响

   ·母亲的疾病对胎儿有影响

   ·药物和烟酒对胎儿有影响

  2.后天环境对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影响

   ·脑发育的可塑性

   ·脑的修复性和机能代偿

第 3 节:

儿童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教程第132-139页)

要点:

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理解)

  1.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

  2.这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重大;

    2)感知觉迅速发展,且在许多方面接近成熟水平;

    3)处于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4)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

要点:

婴儿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