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4296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图.docx

《云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图.docx

云图

评《云图》: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2013-03-07

字号:

小中大

  “历史终结论”被终结

  1989年,日裔美籍学者福山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历史的终结》的论文。

随后在1992年又将此文扩展为一部轰动一时的著作《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

福山在书中平静地、神秘地以一种既平和又鲁莽的方式提出这样的观点:

冷战结束以后,人类政治历史发展就到达终点,从此之后,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就不再进步了,“资本主义与自由民主的现代体制已经超越了历史和意识形态矛盾,但其他的世界角落还在追赶历史。

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从那时起直到今天的2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2008年以来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证明福山的断言确乎过于鲁莽了,福山本人也在不断修改自己的结论。

福山在发表自己的论断时,忽略了这样一个前提,即“资本主义与自由民主的现代体制”的永继发展,是建立在两个假定的基础之上的:

其一,是“现代体制”内部可供汲取的资源是无限的;其二,是“现代体制”之外可以无限承接体制排出的废弃物。

但在资本主义全球化已经基本实现的今天,“最后的人类”赫然发现,这两个假定都是虚假的:

在“现代体制”内,资源不仅有限而且在迅速枯竭。

同时,“现代体制”在地球上也失去了“外部”,所有的废弃物如果不能被发射到外太空,就必须存放在“内部”。

  失去了这样两个假定,“现代体制”就必然会由于无法克服的内部矛盾而走向崩溃,“文明”也将会同时毁灭,对于处于“现代体制”中心地带的西方文化界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忧患,是一种不可抗拒必然到来但又无所逃遁的终结,也是他们内心深处最脆弱最不能示人之处。

导演汤姆·提克威、沃卓斯基姐弟的《云图》就真切地展示了这种忧患所带来的恐惧、噩梦和不安全感。

  《云图》改编自大卫·米切尔的同名小说,故事从六个人在不同时空的际遇入手,时间跨越以公元1849年为始,一直延伸到后末日时期的未来,讲述了六个看似毫不相干却又环环相扣的故事。

虽然这六个故事被剪接、穿插的像真正的云图一样极为复杂,不可捉摸,但在我看来,六个故事分享了一个共同主题:

逃离毁灭:

美国律师亚当-尤因1849年的太平洋历险是这样,1936年的年轻作曲家罗伯特-费舍比舍在西德海姆庄园也是这样,1973年的记者路易莎、2012年的老出版商卡文迪什、2144年的克隆人星美-451、大毁灭后的溪谷人扎克里等都是这样。

但耐人寻味的是,似乎只有扎克里获得了最后的成功——他跟随“先知”逃到了另外一个地球,可以安详地坐在草地上为孙子们指看夜空中已经死寂的“蓝色星球”。

  “奴隶制”能否挽救“现代体制”?

  显然,在“现代体制”已经扩展到全球的情况下,如果不根本改变西方的“现代体制”,西方就只能在体制内建立起某种奴隶制,让奴隶来承担“文明”的成本,才能让自己暂时摆脱困境。

在《云图》中,“星美-451”的故事反映了西方世界这种无法言说的隐秘思维。

  “星美-451”(裴斗娜饰)是一位“克隆人”。

在2114年,人类已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通过用工厂化、规模化的方式生产“克隆人奴隶”,从而解决了劳动力问题。

“克隆人”被统一分配到各个行业进行奴隶劳动,然后在物尽其用后再被集中销毁。

“克隆人”被设计得不能进食,只能通过吸食用报废的“克隆人”的残骸制作的“速补”来补充能量——这一细节是有所本的。

比如美国的养牛业,就是通过让肉牛食用牛的内脏和骨骼制作的“肉骨粉”饲料,来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这一养殖方式后来诱发了令人谈虎色变的疯牛病。

  《云图》的作者把未来世界想象成“人类+克隆人奴隶”的世界,并不算是特别有创造性,这只不过是西方文明史在作者潜意识当中的一种投射罢了。

因为在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古罗马就是奴隶制社会。

希腊和罗马的城邦公民享受着自由、民主,但他们的“文明”是建立在奴隶劳动和对殖民地掠夺的基础之上的,古希腊、古罗马的社会结构是一种“公民+奴隶+殖民地”式的结构,经过了“黑暗”的中世纪之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又把这一模式复制到了全世界。

比如英国就是靠国内的“雇佣奴隶制”和遍及全球的殖民地,来维持其“日不落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美国也是靠掠夺印第安人和奴役黑奴来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的。

  世界殖民体系在20世纪以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为最高潮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中解体了。

不过随着20世界末的苏东剧变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世界殖民体系又在经济和文化层面得到了重建,殖民体系失去的仅仅是其政治和军事外壳。

反对殖民主义,从殖民主义的压迫下获得解放,仍然是原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不过,即便使用“克隆人奴隶”,并且这些克隆人都已经被按照“人类”的需要做了预先设计,但这仍然不能消除“人类”的不安全感:

“克隆人”的人性会不会复苏?

他们会不会最终起来反抗?

在影片中,为了测试这一点,人性日渐觉醒的“星美-451”被“人类”选中参与了一场虚拟的反抗,她获得“解放克隆人联盟会”张海柱中校的帮助,逃出了人类的控制。

起义最后不出所料的失败了,因为整个活动都处于“人类”的监控之下,本是“人类”为警告“克隆人”不要轻举妄动而策划的一场表演。

但“星美-451”没有失去希望,因为她的故事已经为全体“克隆人”所知晓,并在“克隆人”心中埋下了反抗种子,一场更大规模起义已经在酝酿当中。

  在“星美-451”的故事中,有一点可能会让中国观众感到触目惊心:

所有的“克隆人奴隶”都是清一色的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都是留着齐耳短发、穿着超短裙、身材窈窕的黄种人美女,而掌控她们命运的“人类”却都是白种男性。

“星美”们被奴役、被强奸,却不会产生任何反抗的意识和行为——这种安排是对现实的一种折射?

还是反映了西方文明某种隐秘的潜意识?

  “克隆人奴隶”的大规模使用,有没有拯救“人类文明”?

看来是没有,因为大浩劫终于发生了,幸存的少部分人类,一部分退回到了原始部落社会,靠狩猎和刀耕火种维系生存,对人类曾经的文明浑然不觉。

另一部分保留了毁灭前的文明,被部落社会视为半人半神的“先知”,但“先知”在地球上也无法生存,只能逃往另外的星球,扎克里被一位女性“先知”爱上并拯救,终于逃出生天。

他们在逃亡途中经历了人类文明的废墟,看到了已经毁灭的人类的遍地遗骸。

在教堂的废墟里,连神坛上的耶稣,也宛如出土文物一般,变成了一个古老的史前时代的不知名的偶像……

  西方文明丧失了想象未来的能力

  《云图》的时间起始点是意味深长的——1849年。

这一年,大英帝国终于占领了勇武善战的锡克人控制的旁遮普邦,彻底完成了对印度征服,西方的殖民时代开始趋于鼎盛。

但盛极一时的殖民帝国,其实也无非像是太平洋上的一条帆船,里面充满了尔虞我诈、谋杀和暴力,随时有覆灭的危险。

西方文明从1849年的极盛,走到了1936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夜;走到了1973年,其时美国正深陷越战的泥沼;走到了2012年,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将出现在这一年;走到了2114年,这一年连人类自己制造的克隆人奴隶也开始骚动不安起来,这简直像上帝不能控制亚当、夏娃一样不可思议;最后,人类走向了大末日。

为了一个逃离毁灭的主题,沃卓斯基姐弟讲了六个故事,而这些故事又如同乱麻一样搅合在一起,讲得如此穿越,可能会让一些观众产生故弄玄虚的感觉。

不过在我看来,这种混乱与无头绪,其实倒是真实地反映了西方文明面对渐次逼近的毁灭前景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

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讲述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治疗的过程,没有头绪的喃喃自语能够使人们的心理获得些许安慰。

话说2013年1月28日,礼拜一,薄暮中的北京,在那寒风扑面的金融街头,走来了一位胖大和尚。

只见他袈裟披雪,慈眉凝霜。

抬头望了数眼,随口唱到:

“彤云低锁山河暗,疏林冷落尽凋残。

往事萦怀难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烦……”其实这和尚乃无病呻吟,此地既非荒村,他也并不愁烦,快驴加鞭往前赶,这厮去的是首都电影院。

进得山门,一群阿訇老道修女仙姑扑上来打千问安。

和尚一看,皆是旧年相识,遂稽首恭维道:

“久违久违!

文章西汉两司马。

”对方也不含糊,立刻躬身曰:

“岂敢岂敢?

经济南阳一卧龙!

”寒暄已毕,和尚问:

“正儿八经的,今儿晚上看什么片子啊?

”众侠齐声道:

“云图!

云图?

和尚立刻想起天气预报。

遂问,是科教片吗?

教咱们看云识天气,还是教咱们看阴霾识政治?

众侠曰不是。

和尚又想起《杨三姐告状》中厅长的那句台词:

“龙图?

我嘛也不图!

”于是问,这个云图跟那个包龙图,是嘛关系?

一位嬷嬷说,嘛关系也没有,介个云图,是一部美国大片儿,操刀手是三位“最不可能合作的伟大导演”,一共由六个故事P成,绝对很黄很暴力,而且里边还有周迅被糟蹋的镜头,可好看啦。

说着有人呈给和尚一本宣传册,里面的文章高度评价此片“有点得瑟”,说“人类很复杂,历史很简单”,说“人类有多复杂,《云图》就有多复杂”,说“《云图》其实从头到尾讲的都是一件事:

人类对命运表象的怀疑”,说“探寻的仍然是人类文明衰落与重生的规律性与可能性。

这也是这部号称史上最复杂电影的复杂之处”,说“《云图》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的反抗——反抗宿命,反抗因果,反抗马尔萨斯,反抗社会达尔文,反抗任何形式的乌托邦,人类需要不停地追寻,直到找寻到那个被唤作灵魂的东西”……

和尚不耐烦地想,介都整成妈妈的绕口令了,介还是看电影嘛?

介不是北大中文系的二把刀教授上课嘛?

入场坐好,一个小魔头送来一桶爆米花和一大杯热饮,吃喝几口,就拉灯开演了。

和尚入定细看,只见气势磅礴,天上人间,六合彩票,滚滚翻翻,一会历险,一会背叛,夏威夷部落仇杀,克隆人举旗造反,有人大搞同性恋,有人逃亡疯人院……看得和尚嘴如弥勒,目似观音,好一部《云图》哇,真是黑云压城、彤云密布、彩云飘荡、祥云满天,整得你云山雾罩、云谲波诡、云蒸霞蔚、云行雨施、云海玉弓缘啊。

看罢起身,各方施主交口称赞。

走出放映大厅,见走廊上架起采访摄像机,江小鱼海大富等正在神侃。

和尚随王小东蔡小心黄纪苏诸掌门步出大厦,灯海如云,扑面而来。

和尚吸口冷风,慨然叹道:

“这《云图》,实乃人图也。

”张天师问:

“和尚此言何解?

和尚漫步风中,侃侃剖论。

此片穿越六处时空,汇集八部天龙,表面上云里雾里,实际上就三个字:

“大家都是人也。

”好多教授喜谈人性论,而其所论人性,一为抽象虚空之人性,二为低级卑琐之人性,不是误入神坛,便是堕入魔道也。

此片以时空变幻掩人耳目,颇有“炫技”之嫌,实则极力展示人性之边际,正合孔夫子“叩其两端,得其中庸”之道也。

申而论之,克隆人,是不是人?

同性恋,是不是人?

精神病,是不是人?

黑奴,是不是人?

蛮荒土著,是不是人?

不按潜规则办事的社会成员,是不是人?

当我们在今天的日常情境这般提问的时候,谁都会道貌岸然地回答:

“他们是人。

”以此表示自己受过文明的教育。

但真正与这些“边际人”,或者说,是与我们自身的“边际层面”接触之时,很多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忘了他们是人,忘了“他们”是跟“我们”一样的人。

今天的社会,基本可以接受同性恋人群,因为人家本来就跟大家一样,对社会无害,对他人无妨。

我们也会为黑奴伸冤,因为他们的悲惨已经成为了历史。

但是我们对蛮荒土著呢?

即使我们“善待”他们时,难道我们不是怀着高尚的优越感去实施的吗?

我们对他们的“保护”和“怜悯”,与我们保护野生动物、以便让自己的世界更好看更舒服,有多大的区别?

我们对“精神病”呢?

谁来规定某些人是精神病?

这个极具人性深度的问题,中国的鲁迅和法国的福柯,都为我们探索到了振聋发聩的地步。

我们把那些“不合常理”的人命名为精神病,然后限制他们的自由,只要他们被“关进去”,从此他们的任何辩解和申诉,都被当作“疯话”,可以置之罔闻;我们可以随意惩罚和管束他们,直到他们“改邪归正”或者死亡。

我们如何证明真正患有精神病的不是我们呢?

难道就因为我们人数众多、拥有科学、法律、媒体和国家机器?

与此类似,我们对待那些不按潜规则办事的社会成员,不是跟我们对待精神病如出一辙吗?

唯一尚未在现实层面进行讨论的,是克隆人问题。

这既是该片最吸引人的一个线索,也是该片本应挖掘得更为深刻而略显遗憾之处。

当我们用自己的基因,以蛋白质为原料,在培养室里造出了跟我们一样的克隆人时,他们在生理和心理各方面,都与我们一样,都能够饮食男女,都具备喜怒悲欢,都有智慧、意志、感情、欲望,唯一不同的只是诞生方式。

那么他们可以拥有和我们一样的“人权”吗?

他们注定就是我们的劳动工具和享乐玩具?

他们不能顶嘴、怒目、抗议、罢工?

不能聊天、闲逛、恋爱、参政?

否则就要“死啦死啦的干活”?

司马大侠用东北话说得好:

“整了一批克隆人儿,不听话吧,都杀了,再整一批。

其实世间所有生命,都源于DNA的自我复制,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大家,也都是“克隆人”。

正像已经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千方百计禁止他国拥有核武器一样,已经成为生命的,也千方百计限制其他生命的等级和自由。

《云图》一片,正是从猪羊一样被任意杀戮、白花花的尸体挂满车间的克隆人镜头中,推出了一个宇宙间朴素的生命哲学——造反有理。

真正的造反不是为了抢钱抢权抢女人,而是白云苍狗,无所图谋的,因为那不过是,生命的本能。

话说2013年1月28日深夜,一个胖大和尚临睡前,身穿直裰,就着昏黄的壁灯,捧着《金刚经》胡乱念道:

“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来有所图不?

”半空中听得一个声音:

“如是,世尊,如来云无所图。

 

经朋友多次邀请,昨晚去看了电影《云图》。

看完已经挺晚,有点饿,想找点吃的。

影院旁的中式快餐已经没有米饭,西式快餐店还有全套汉堡。

买了一只汉堡带走,发现旁边还有一家上海小笼店,挺好,成为打烊前最后的吃客。

这个小插曲挺像我对《云图》的理解。

这部电影值得一看,但情节比较复杂、跳跃。

众多评论者从电影中各取所需,例如,有人看到西方社会贯穿始终的奴隶制,有人看到片中多次出现的台词:

“我绝不会向暴力屈服”。

解读者按各自的理解,验证自己的固有观念,或痛骂西方文化,或影射中国人也应该奋起反抗。

我说点自己的看法。

    《云图》电影改编自小说,类似前几年的《指环王》。

有意思的是,小说作者都是英国人。

如果说电影有思想性,也许更应该说小说有思想性。

我没看过小说,但我觉得,作为曾经的世界老大,英国还有不少人在关心人类发展、人类未来、文明走向等宏大话题。

一般来说,比较有底子的英国人经历过辉煌与落寞,在思考文明前景和人类命运这一宏大主题时,比美国人要深刻些。

美国人更多是托夫勒那样的未来学,面对当前的种种难题,幻想用技术进步来解决,表现出一种顽固的乐观。

在电影《云图》中,科技进步解决人类难题的憧憬也有体现,但有文化与没文化的差别也体现得很明显。

没文化的往往把所有赌注都压在科技进步上,比较有文化的英国人还看到,即便有科技进步,文化上的固有观念不改变,事情的结局未必就是完美,反而可能是更大的灾难。

    思想性对于电影很容易成为票房毒药,“看不懂”是引发投资灾难的一大可能,肤浅则是另一个噩梦。

《云图》避免了后一种状态。

但是,如何避免为了表现思想而变得枯燥,应该说导演花了不少心思。

影片由六个故事穿插而成,时间跨度巨大,从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年代)到遥远的未来。

导演吸引票房的手法之一是,大牌明星汤姆·汉克斯、哈利·贝瑞、休·格兰特等,在影片中一人饰演多个角色。

片中至少有五个演员一人饰演了六个角色,中国演员周迅作为配角也在片中饰演了三个角色。

这种安排既是对演员演技的挑战,也是对观众的巨大噱头。

演员们尽情展现自己的表现天分,观众们耐心地寻找喜欢的明星反差极大地扮相。

使得不太关心思想性的观众像寻宝一样从中找到极大乐趣。

但这只是吸引票房的手段而已,影片的思想性并不完全由此体现。

    总体上说,影片《云图》体现了对地球上人类的命运比较悲观的看法。

六个故事,每一个结局都不好。

虽然六个故事在不同的年代,时代背景和科技手段都不一样,但不好的故事结局都来自于人性中的痼疾。

换句话说,文化没有进步,科技进步了,能改变人类的命运吗?

虽然每一个故事里都有向邪恶势力反抗的正义力量,但反抗都不成功,只有精神可嘉。

个别反抗算成功的,如黑奴救了白人,成功价值也有限。

正义力量的来源,影片描述为一种“天然的爱”。

在一定程度上说,这种认识类似中国的儒家。

不同于宗教无原则、普遍的上帝之爱,儒家的确是将家庭和亲人之间无私的爱当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来源。

然而,《云图》只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没有找到让这种爱成为人类普遍社会原则的方式。

因此,到影片的最后,在极遥远的未来,人类幸存者之间“爱”还存在,还很美好,但是,地球已经在“大毁灭”后无法生存。

陶醉于“爱”的幸存者们,只能生活在其他星球上,遥看曾经居住的美好家园——天空中那颗蓝色的星球。

    有人说《云图》体现了西方文化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我认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体现了西方对种族主义的反思。

在科技进步条件下,虽然作为未来奴隶的克隆人都是东方人面孔,但是,他们也是正义力量反抗的主体。

甚至在未来空间,汤姆·汉克斯饰演的角色,因文明毁灭、文明倒退而成为只会使用刀剑弓弩的酋长,但他们膜拜的偶像,恰恰是曾经奋起反抗的东方人形象——星美。

也就是说,曾经作为奴隶的东方人,最终成为倒退回野蛮时代的西方幸存者的神。

在这里,我们也看到小说作者的彷徨。

作者看到了西方文化中顽固的缺陷,即便技术进步也不能治愈文化的痼疾,东方文化能否实现这一人类美好未来的前景,作者也表现得信心不足。

我认为,这更多是作者对东方文化还缺乏深入了解,同时也很难抛弃西方中心论,将东方文化当成未来人类社会真正“普世价值”的结果。

对此,可以理解。

我觉得,作者能意识到这一点,已经不容易了。

    在众多影评中,我发现很多都遗漏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

韩国明星裴斗娜、中国明星周迅饰演的现代东方奴隶,是一种高科技的产物,这种高科技叫做基因技术。

我在很多年前采访留美归来的中国顶尖生物科学家之一杨焕明时,曾经问过他一个问题:

基因技术又没有可能创造一个新的人种,让他们甘心情愿地成为奴隶?

杨焕明给了一个肯定的回答。

当然,这个肯定只是对这种可能性的肯定。

我自己曾经构思了一个基因技术的科幻小说情节,《云图》对于用基因技术创造新奴隶的描述,与我的构思既有相同也有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于,《云图》构思的新奴隶,她们的食物就是被处死的同类。

西方社会对于基因技术可能引发巨大社会问题的反思,《云图》并不是第一个。

西历2011年,有一部电影叫做《爱在太空》(Love),全片只有一个男性,讲的就是基因技术给人带来的困惑。

之所以说科技进步未必能使人类未来变得更好,一是文化中“恶”的观念依然存在并且很张扬地大行其道,例如《云图》和《爱在太空》都体现的唯利是图、追逐利润的资本主义特性;还有一些是更加严峻的底线问题——人类的普遍伦理。

科技进步只是手段,它真的要彻底颠覆人类自诞生以来千万年间形成的那些普遍伦理吗?

我相信,《云图》的作者、创作者,在这个问题上与我一样,难以给出肯定的回答。

 

司马南评《云图》:

昨晚云图不复杂

来源:

 作者博客 |作者:

司马南|点击:

3927|时间:

2013年2月04日11:

06

    北京昨晚下雪了。

雾霾多日,天总是灰蒙蒙的,下雪之后,大地变成了一片白,整个北京显得轮廓清晰了很多。

     回想着《云图》这部电影的情节,我的眼前就像下了雪的北京一样,轮廓也逐渐清晰起来。

 

     清晰并不是简单。

云图从1849年讲到今天为基点的100多年之后,从新西兰、比利时、美国加州,讲到韩国和夏威夷,在时间空间的两条轴线上,导演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恣意,寻求复杂情节上的关联,寻求精神主题上的一致性。

 

    去看《云图》之前,有人悄悄地告诉我,海报上说了,这部电影特别考智商,智商比较低的人,看不懂的。

我向来对自我标榜故意引诱人的语言不屑,至多报之一笑。

按照他们的逻辑,女人是有理由傲视男人智商的,女人们的智商普遍都是高的,看看她们那一堆像是诺贝尔试验室一样的瓶瓶罐罐化妆品,除了男性化妆师以外,哪个男人不眼晕?

但是女人们似乎无师自通——懂得,不懂得,关键看说的是什么。

每个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当中,都是大明白。

    云图这部电影,情节是复杂的,但是这种情节之复杂,主要是导演故意在炫结构。

六个故事,你要观众在三个小时之内记住所有的人物和主要的情节,当然就会被搞晕。

但是,如果观众并不上当,只是着眼于发现和叩问:

导演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看云图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任你云卷云舒,无非一分为六,仿佛在听单位上六个人的八卦故事,层次迅即变得很分明。

 

    生命文明传承,过去现在和未来息息相关,每个罪行,每件善举,一切相互关联,造就了我们的未来。

 

    这大概就是电影要告诉我们的最深刻的最凝练的大道理了。

这样的认识不能说不正确,但是要说有多深刻,也不过尔尔,按照佛教的因果报应说与生死轮回说,这个描述也就是个刚入门ABC的水平。

 

    意外地我发现,电影中有两句反复出现的大白话很和我的胃口:

     ——弱者是肉,强者必食。

     ——我绝不会向暴力压服者屈服。

     好啊,不论道理深刻与否,这样的取位取势精神气质或为屌丝们所喜爱,令屌丝们振奋。

强者、暴力者,屌丝们可以不屌你们。

    但是,屌丝们需要化这么多钱到电影院里听汤姆·汉克斯们告诉我们这样我们每天都在叹息而又无奈的道理吗?

 

    引申一下,中国是不是肉?

美国是不是必然食之?

   再引申一下,美军力东移围堵中国,面对暴力压服者中国能不能屈服?

 

     ——我们有理由相信,导演编剧深谙市场法则。

云图电影中启用了中国女演员,仿佛与中国的文化拉近了一些距离,引得一些周迅的影迷穷尽脑汁去搞清楚周迅在里面演了几个人。

但请注意,电影通篇没有中国什么事,启用女演员无非只是为了与中国的市场更近一些。

 

     ——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导演编剧的的“亚文化”特征明显,要么就是放肆地追逐时髦。

某故事中,1936年剑桥俩哥们玩同性恋,不玩分开了,仍然带着沉甸甸的书信,最后吞枪而死貌似殉情。

而另一个故事中,1973年《望远镜》杂志女记者无意中结识老年同性恋科学家,并因此卷入一场谋杀。

对同性恋,导演采取了玩味的唯美的艺术态度。

 

     ——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导演编剧是一个科幻小说的爱好者。

他们对移居外星之后的画面,对于克隆人劳役场景都有细节化展现。

2144韩国首都新首尔(首尔躲过了朝鲜的大炮,抑或炮火下获得新生?

)的星美是个复制人,过着非人的生活。

通过她的叙述,影片展现了克隆人无利用价值之后,被屠戮被提取养生营养物质的真相。

对克隆人的生命,导演的态度是怜悯与诗化的。

 

     ——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对于新能源的思考,导演的脑子已经不太够用了。

片中描述石油财团杀害科学家的理由,竟然是为了阻止核电工业的发展。

幸亏女记者舍身取证才揭露了石油财团的阴谋。

不错,石油财团的阴谋大大地,为此不惜发动战争,不惜把中东北非搞乱,但是核电并非净土,核电的副作用更为可怖。

我没有兴趣去查阅赞助商名单中有否核电集团。

 

     ——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导演编剧的遗传学知识不足,律师尤因的胎记、罗伯特的胎记、路易莎肩上的胎记、星美脖子上的胎记、扎克里后脑勺上的胎记……电影中胎记的镜头扎大堆,但是却没有科学依据(胎记并不必然遗传,轮回中遗传胎记更是搞笑),因而“邪恶的传承”以胎记来标示显然缺乏说服力。

这一点显然不如《非诚勿扰》导演冯小刚对“黑色素瘤”的使用。

                                              ( 2013-2-3中午,北京南锣鼓巷)

 

云图》里6个故事的关系,有逻辑的,也有非逻辑的,它既没有完全线性地讲故事,也没有完全走后现代电影的路子,把蒙太奇玩上天。

并且,3位导演,沃卓斯基姐弟和汤姆·提克威都在这部电影里施放了自己的哲学理念和电影风格,前两者来自于好莱坞,出身独立电影,而后者来自欧洲(德国),也是出身独立电影,这才是这部电影并未被传统的美国电影人完全接受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